如果康熙第一次親征得病而亡,太子和大阿哥誰更有機會奪得帝位?

康熙在第一次親征葛爾丹之時,得了寒熱重症,命在旦夕。而彼時大阿哥及明珠等人隨駕御前,太子與索額圖坐鎮京師,奉旨監國。兩派勢力逐鹿已經到了白熱化的階段,爭奪皇位之戰一觸即發

。倘若不是容妃將兩個西洋傳教士引入康熙大帳,為康熙施以藥石,才將康熙從鬼門關拉了回來。但是在康熙瀕危之際,太子與大阿哥兩黨都可謂是用盡了心思,以盡最大努力拿下皇位

如果康熙第一次親征得病而亡,太子和大阿哥誰更有機會奪得帝位?

康熙病重之時,實際上已經在寫遺詔,準備立太子胤礽為君。可是此時的明珠卻將太子已經在私自趕製龍袍皇冠的事情告訴給了康熙,值此情形晦暗不明之際,這對康熙來說不吝是晴天霹靂。這才緩和住康熙立即立胤礽為君的步伐,而明珠私下則開始考慮控制軍隊的計劃了。

而太子黨在聽聞康熙病重之際,已經開始準備萬全之策了。一是要名正言順的登基,二是要防止大阿哥黨矯詔謀反。畢竟索相與明相皆在朝中耕耘數十載,樹大根深,雙方在對方那裡都有數不盡的密探。而如果康熙被寒熱重症奪取了性命,事態會如何發展呢?大阿哥與太子誰又能棋高一著呢?

如果康熙第一次親征得病而亡,太子和大阿哥誰更有機會奪得帝位呢?答案毋庸置疑,肯定是太子胤礽大獲全勝,直接提前登基,為什麼會這麼肯定的說一定是太子奪得帝位呢?

第一:明朝遺孤(明朝太子)朱三太子必定會為了自己的女兒阻截大皇子胤褆返京。

如果康熙第一次親征得病而亡,太子和大阿哥誰更有機會奪得帝位?

為什麼說朱三太子會選擇讓他的信徒阻截大皇子胤褆返京呢?

因為此時的朱三太子已經不再是年輕時候的那個想反清復明的小雛了,如今的他年邁多病,身埋半截黃土,但是朱三太子也算是祖上積德,自己的親生女兒身懷六甲,深受太子的寵愛。

幫助太子胤礽登基,自己的女兒就是未來的皇妃,自己的孫子(女)身上也流著明朝後裔的血,自己將來也是未來的國長,何樂而不為呢?

再設想的長遠一些,如果自己的女兒生的是個男孩,有可能是未來的太子,繼承皇位,身上也流著的也是明朝後裔的血液,雖然大名已去,但是國家的統治者依然是大明後裔的血統,所以不論為了復仇還是為了自己的女兒以及自己的國丈之位也是必須會支持太子胤礽。

第二:高居相位的索額圖,早已虎視康熙的帝位,但並無自己稱帝的想法,只是希望太子胤礽提前登基,除明相除之而後快。

如果康熙第一次親征得病而亡,太子和大阿哥誰更有機會奪得帝位?

索額圖和朱三太子可以說是不謀而合,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索額圖在收留紅玉(朱三太子之女丹丹)之時,依然知道其是朱三太子的遺孤,而且還故意替其改名為紅玉,為了避嫌,另外也是看其幼時長得天生麗質,一副美人胚子的好材料,日後為魅惑太子,投其所好,雖然這個投其所好花費了十幾年的時間,但是也算是“蒼天不負有心人”,最終博得了太子胤礽的歡心,而且就在康熙病死(假設)漠北的時候已然身懷六甲。

索額圖和朱三太子的不謀而合純屬偶然,為什麼說是偶然呢?

因為索額圖以為朱三太子會因為刺殺康熙失敗而一敗塗地,灰心喪氣,誰知朱三太子命硬活了下來,而且和康熙死磕到底,到了晚年依舊不忘殺康熙之念。

其次索額圖早就計劃謀反,其謀反的最主要原因是可以除去納蘭明珠這個肉中刺,獨攬朝中大權,所以說索額圖必定會全力扶持太子胤礽登基。

第三:孝莊太后布木布泰肯定也是支持太子胤礽,因為太子是康熙帝親立的太子,也是大清的儲君。

如果康熙第一次親征得病而亡,太子和大阿哥誰更有機會奪得帝位?

其實孝莊太后深知康熙帝(玄燁)有廢太子的想法,也深知太子的無能,但是她還是會選擇權利支持太子胤礽登基,因為他不想看到自己的孫子為了皇位而骨肉相殘,血流成河,悲劇上演。

而且大家應該知道孝莊太后的實力和關係網,吃頓飯的功夫就能替康熙帝集合出一直可以滅吳三桂的“虎狼之師”,這是多麼可怕的後臺啊。

所以說,如果康熙在第一次征討葛爾丹時病故,則基本就是太子登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