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秦始皇是一家的十四個姓氏分別是什麼?

明天會更好145036620


在上古時期,姓和氏是兩回事。什麼是姓呢?“姓”可以拆字為“女”和“生”,顧名思義,能生孩子的女子才有姓,代表了母系社會中女性的地位。姓來源於母系社會,所以我們看看,上古八大姓:姜、姬、姚、嬴、姒、妘、妊、媯,都是包含女字的。這個是母系社會血緣的象徵。

後來,地盤的擴大,資源的越來越多,人群也越來越分散,單單是姓已經不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了,於是有出現了氏。姓是一個家族的所有後代的共同稱號,而氏則是從姓中衍生出來的分支。有以國名為氏的,有以地名為氏的,有以官名為氏的,有以職業名為氏的。氏的出現,意味著社會由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了。

秦始皇嬴政,姓嬴,是上古八大姓之一,因其祖先造父封於趙城,也稱為趙氏。贏這個姓,就一共分出了14個姓氏,被後世一直沿用。這14個姓是:徐、廉、趙、馬、葛、谷、費、黃、鍾、秦、梁、江、翟、繆。只要你是這十四個姓之一的,你就很可能和秦始皇是同一個祖先,指不定你身上還有秦始皇的血脈呢。


悠然歲月


秦漢之前,“姓”和“氏”是截然分開的,“姓”是族號,“氏”是姓的分支。“姓”產生後一般是不會改變的,也有特殊情況的。而氏則會隨著封地、官職的改變而改變,有時會出現父子不同氏,或者一個人的後代有幾個氏。

上古著名的八個姓是:姬、姜、姚、嬴、媯、姒、姞、妘。大家注意一下,這八個姓都帶有“女”字的偏旁部首,這代表著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轉變,也代表著婚姻制度的轉變。

“嬴”姓分支了十四個氏,稱為“嬴姓十四氏”。秦始皇的家族為“嬴姓趙氏”(這個可能有爭議),秦始皇可以稱為

“嬴政”,也可以稱為“趙政”,秦國國君家族和趙國的國君家族是一個祖宗。

秦漢以後,姓氏合一,沒有了“姓”和“氏”的區別。(秦始皇像)

早期的“嬴姓十四氏”

嬴姓是上古八大姓之一,來源比較古老。嬴姓的祖先伯益輔佐舜帝,負責訓練鳥獸,鳥獸大都馴服,舜帝賜姓伯益為“嬴”。

根據《史記.秦本紀》記載:

“秦之先為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為氏,有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趙氏。”

“嬴”姓的後代被分封,以封地為氏,共有十四個氏。(嬴姓圖騰)

“嬴姓十四氏”的演變

現在嬴姓的十四氏主要有:廉、徐、江、秦、趙、黃、梁、馬、葛、谷、繆、鍾、費、李等姓氏。(皋裪像)

我們根據《史記.秦本紀》、《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中國姓氏地圖》等記載分別看一下這些姓氏的由來。(伯益像)

1.廉姓。伯益的長子大廉,他的子孫以大廉為廉姓得姓始祖。

2.徐姓。伯益次子若木,建立徐國,他的子孫以徐為姓。

3.江姓。伯益的後裔元仲,在西周時期建立江國,他的子孫以江為姓。

4.秦姓。秦國子嬰在滅國後,秦國王室的子孫以秦為姓。

5.趙姓。伯益的十三世孫造父,在周穆王時期有功,被封於趙城(現在洪洞縣),後世以趙為姓。

6.谷氏。秦人的先祖非子居住於秦谷,後代一分為二,一支姓秦一支姓谷。以地名為姓。

7.黃氏。伯益的後代陸終封於黃,建立黃國,的後代以黃為姓氏。

8.馬氏。戰國趙國大將趙奢被封於馬服,他的後代有姓馬服,簡稱為“馬”。

9.李氏。伯益的父親皋陶在舜帝時期被封為大理,主管刑獄的官員,他的後代有以官職為姓“理”,這個字通假為“李”。

10.葛氏。伯益的後裔

葛伯在夏朝時期建立葛國,滅國後他的後代以國為姓。

11.梁氏。非子被周孝王封於秦,他的曾孫秦腫和五個兒子討伐西戎,戰死。最小的兒子被封於梁,建立梁國,被秦穆公滅,後代以梁為姓。

12.費氏。伯益因為跟隨大禹治水有功,被封於大費,他的後代有一支以費為姓,以封地為姓。

13.白氏。秦武公的兒子公子白,被封於平陽,他的後代在他死後就以白為姓。

14.繆氏。秦穆公死後,他的諡號為“繆”,後代有依此為姓的。

中國姓氏源遠流長,來源眾多,很多姓氏的來源也不止於嬴姓。


穿越再現彼岸


說到姓氏這個可是事關每個人,幾千年來大家都有個姓,有個名。要知道在古代姓氏就是一種身份尊貴的象徵。魏晉時代有"下品無高門,上品無寒士"的說法,看過流行的電視劇獨孤伽羅的都知道,隴西郡王李姓裡面代表的就是姓氏地位,說明當時居住在隴西的李姓是當地的望族,而"舊時王謝堂前燕"形容的就是"王謝"世家大族的沒落。就是現在人也熱衷修家譜,尋根。家譜文化也是姓氏文化的一種。

其實在上古時代姓和氏完全是兩個概念,姓組成由一個 "女"一個"生"結合在一塊,能生孩子的女子才有姓,代表了母系社會中女性的地位,一個女子生的孩子的後代是一個姓,它代表的是血緣關係。姓來自於原始的母系社會,因此很多原始的姓裡面都帶有女,比如姬,姜等,是母系社會血緣的象徵。

後來社會發展,人口變多,一個姓的人不再一塊居住,有的會隨著自然資源而遷徙,同一個祖先的後代就會分散到不同的地方,單純的姓已經滿足不了需求,出現了"氏"來表示自己是從哪個氏族出來的,常常是居住地標識。

氏的出現說明人類開始從女性為主向以男子為主的社會過渡,剛出現的氏只有貴族男子才能配有,其他人是沒有資格擁有的。因此女稱姓,男稱氏。

比如在齊國的人稱為齊氏,出自上古最古老的的八個姓之"姜"姓,高大上的氏歐陽竟然是以亭為氏,"姒"姓。

到了秦漢,姓和氏開始合併,千古一帝秦始皇,人稱嬴政,他姓嬴,趙只是他的氏,意思是他是嬴姓裡面"趙"這個支派的,和他同源的姓有14個之多,分別是"徐、廉、趙、馬、葛、谷、費、黃、鍾、秦、梁、江、翟、繆",如果你姓是這個裡面的一個,那麼你和千古第一帝有一個共同的女性老祖先。

不知道你的姓氏起源是什麼? 你認為哪個姓氏比較好呢?


不枉人生6126528134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姓氏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母系制度時期。那時,女子生娃,負責部落日常,男子則外出打獵,帶吃回家。因為那時生產力低下,男子作用並不大,外出打獵,運氣不好時,常常空手而歸。女子則不同,又會縫補,又會生孩子,還能摘野果吃,社會地位自然要高於男子,那時的孩子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當時的往往親兄妹之間相互婚配,血緣關係很近,育出的後代常常患有先天性疾病、或智力低下,體質不良。慢慢人們悟出:血緣關係越遠,生出的孩子越健康。為了避免近親婚配造成的悲劇,人們就在同一母親所生的孩子打上“姓”的標誌,這就是同姓不能婚配的由來。因為當時是母系社會,中國許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如姬姓、姚姓、姜姓、嬴姓等等。

到了原始社會末期,因為生產力的發展,男子在生產中的作用越來越大,男女在社會中的地位就發生了根本性轉變,進入父系社會。

隨著部落人員逐漸增多,有一部人要分留出去,建立一個新的部落,為了與老部落區分開來,新部落通常再去一個“氏”,比如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軒轅氏等等。

先秦時期,姓和氏是分開的,男子稱氏,以分貴賤,女子稱姓,以別婚配,到了漢朝,姓氏才合二為一。

秦始皇的嬴姓,是中國古老的姓氏,據專家考證:瞿、廉、徐、江、秦、趙、黃、梁、馬、葛、谷、嫪、鍾、費等十四大姓,都是有嬴姓演化而來的。若你的姓氏與上面十四大姓中任何一個相同,恭喜你了,你和千古一帝秦始皇是同一個祖先。


洛水清風cuixiaosheng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追根溯源、尋根問祖的傳統。這體現了華夏兒女血脈相連的民族自尊,歷史自重、文化自信。

姓是一個人的家族血緣關係,姓是家族血緣的紐帶和見證,乃至宗族傳統的構建和組成,姓表明你的出身,表現的是家族源遠流長的來歷,蘊涵著人生的演繹和歷史的進程,乃超越時空,亦貫通古今。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分。姓起源較早,形成後較為穩定,姓來源於母系社會的產生,《說文解字》中說:姓,人之所生也。古之神聖,母感天而生子,故稱天子,從女,從生。中國先古有八大姓是指:姬、姜、姒、嬴、妘、媯、姚、姞。另一說:姬、姜、姒、嬴、妘、媯、姚、妊。

氏,起源較晚並不斷髮生變化,氏來源於父系氏族,氏是同姓衍生出來的分支。情況也較複雜,有以地而氏的,有以國為氏的,例如:黃帝軒轅氏,姬姓,就說明黃帝領導的部落是姬姓的一支,生活在姬水之濱,以姬為姓,支號稱軒轅氏。

嬴姓源自五帝之一的少昊,在《帝王世紀》中記載:少昊帝名摯,字青陽,嬴姓也。嬴姓最出名的因該是秦始皇嬴政了,現在嬴姓少之甚少,嬴姓的分支有如李、黃、梁、徐、廉、江、秦、趙、馬、葛、谷、繆、鍾、費等姓,被後世合稱為“嬴姓十四氏”


德厚致遠


單贏這個姓,就一共分出了14個姓氏,被後世一直沿用。

這十四個分別是:徐、廉、趙、馬、葛、谷、費、黃、鍾、秦、梁、江、翟、繆。只要你的姓也在這14個當中。


大風起兮偶飛揚


且聽下邊分析:

秦始皇,嬴姓,趙氏,名政,所以我們可以稱秦始皇為嬴政或者趙政。在大家的印象中,秦始皇叫嬴政,似乎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裡面不斷強調秦始皇是“名為政,姓趙氏”,他的意思就是說秦始皇叫趙政最合理。那麼到底秦始皇改叫嬴政還是趙政呢?想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先要分清楚什麼是“姓”,什麼是“氏”!

姓就代表母系血統,氏就代表部落所屬。先有姓還是先有氏呢?答案是先有姓!先有姓後,有姓的貴族到了封地後,以封地為氏,比如秦國的祖先造反被周穆王封到了趙地,於是他的後人就成了贏姓趙氏。中國上古八大姓分別是姜、姬、姚、嬴、姒、妘、妊、媯,這些姓分出了很多氏,比如魏國國姓是姬姓魏氏,韓國國姓是姬姓韓氏,燕國的國姓是姬姓燕氏,齊國的國姓是媯姓田氏,這些氏都是由姓演變出來的!

比如姜姓共繁衍出102個姓氏,包括呂、許、謝、紀、丘、盧等64個單姓和淳于、東郭、高堂、子雅、雍門、公牛等38個複姓。姬姓直接演支出的周姓、吳姓、鄭姓、王姓、魯姓、曹姓、魏姓等411個姓,佔《百家姓》總數504姓的82%,由這411個姓衍生出來的姓氏更是數不勝數,姬姓是名副其實的“萬姓之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華夏民族姓氏的起源。

“嬴”是一個古老的姓,始於堯、舜時期。伯益幫助舜調馴鳥獸有功,於是舜賜伯益嬴姓。所以秦始皇嬴姓,所以秦始皇的祖先就是伯益。氏只是姓的一個分支,例如贏姓衍生了十四個氏:主要包括現在的廉、徐、江、秦、趙、黃、梁、馬、葛、谷、繆、鍾、費、瞿等姓氏。朋友們,如果你們也是這十四個姓氏,那麼你的祖先也是嬴姓,你和秦始皇也是一個祖先了!


正喜百家姓


秦的祖先出自贏姓。其後世子孫分封,以封國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脩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但秦因其祖先造父封於趙城,也稱為趙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