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樂隊是由這些構成的,你知道嗎?

一、京劇樂隊的含義

京劇樂隊又稱“場面”,原因是早期樂隊是在舞臺正中靠的位置,也和演員一樣,面對觀眾,現場伴奏。觀眾不僅欣賞演員,同時也欣賞樂隊。樂隊伴奏人員有統一的演出服,身著灰色長袍(大褂),外翻白袖口,非常整潔,所以稱為“場面”。後來為淨化舞臺,給予演員更大的表演空間,就把樂隊搬到下場門側幕條裡面伴奏。

二、京劇樂隊的構成

京劇樂隊是由管絃樂和打擊樂兩部分組成的,又稱“文武場”。文場包括有京劇“四大件”之稱的京胡、京二胡、月琴、三絃以及中阮、大阮、笛子、嗩吶、海笛子、笙、簫、挑子等樂器。武場樂隊包括有“武場四大件”之稱的板鼓(板鼓實為兩樣樂器,板是用檀木製作而成,又稱“檀板”;鼓又稱“單皮鼓”,與板一併由一人操作完成)大鑼、鐃鈸、小鑼、以及南鼓(因為其形狀似花盆,又稱“花盆鼓)堂鼓、齊鈸、廣東板(又稱“梆子”)碰鐘、雲鑼、木魚等樂器。司鼓者又稱“鼓佬”或“鼓師”,為樂隊的總指揮。

京劇樂隊是由這些構成的,你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