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人结婚老照片:大多目光呆滞,一脸茫然,图八是童养媳


现在结婚是一个让人很开心的事情,新人们的结婚照片大多是喜笑颜开,充满甜蜜与幸福感。但是一百多年前的清朝人,他们结婚却并没有那么高兴,这组清末老照片带大家看看清朝人的结婚照是什么样子。

清末河南结婚照,拍摄于1906年。在古代,结婚并不是因为爱情,而仅仅是传宗接代。在结婚前两个人都不知道对方长什么样子,而是有双方家长拍板决定。照片中新人脸上看不出喜悦,新娘低着头,面无表情,看起来结婚仅仅是个任务。

光绪年间的《大清会典事例》中规定,清朝子民的婚姻决定权掌握在父母或者祖父母手中,如果父母、祖父母都不在了,婚姻应由家族中长者主持。由此可见在古代婚姻大事的决定权往往不在自己,而是在于整个家族。

曾国藩之女曾纪芬与聂缉椝 聂缉椝是衡山名门,帮办滇捐局起家,至上海制造局总办,官迁至浙江巡抚。在古代,婚姻往往夹杂着许多政治和经济目的。有些人联姻仅仅是为了拉拢关系,维持自己的地位和权利,子女幸不幸福不是他们所考虑的事情。而往往一旦结了婚,就算对方是身患重病或者身体残疾也不得反悔,因此也造就了一大批贞洁烈妇。

清朝一官宦家庭娶亲现场。照片中新郎新娘都低着头,脸上也看不到笑容。在古代结婚讲究门当户对,门第观念很浓重。照片中女子应该也是来自官宦之家。


清末福建地区的新娘。头上罩着一个类似框子的东西,据说这是因为,在古代人们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所以在女儿出嫁的时候会泼上一盆水,并把大门关上,不能将娘家的好运带走;喜娘到了夫家,夫家会将一个箩筐罩在新娘子头上,让新娘子踩着红布袋走入厅堂,为的是能有好福分,为婆家传宗接代。

清末一对新婚夫妇,男子看着镜头表情很僵硬。 在古代,结婚后,丈夫可以花天酒地,妻子却必须恪守妇道,夫妻双方是一种不对等的关系,妻以夫为纲就是三纲五常中的一条。很多女子就算丈夫死了,也不会去改嫁,因为难以承受世人的眼光和封建观念带来的压力。如果被发现有出轨或是不检点,惩罚极为严厉,轻则幽禁一生,重则丢掉性命,浸猪笼这种刑罚主要就是针对出轨女子。

清末新婚小夫妇。童养媳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但是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宋代。童养媳是人用钱买来给自己儿子做媳妇的女童,她们结婚前往往就是被当做丫鬟对待,家中各种活都需要做,遭受殴打虐待是常有之事,很心酸可怜。等长到了十四五岁,夫家就会安排结婚圆房。照片中小夫妇看起来还是个孩子,很有可能是为了给父母冲喜提前结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