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城9歲男孩兩個月花掉10萬元,家長懵了!

拿家長的手機玩遊戲

兩個月的時間花了近10萬元

而這些錢

是媽媽準備拿來付首付的多年積蓄

面對這種情況

平時照顧小瑞的外婆十分的懊惱

希望能最大程度上挽回損失

手機掃碼支付的普及,給現代人的生活帶來很多便利,但也給不少家長帶來煩惱,有的孩子會用家長的手機給網絡遊戲充值,幾百上千元的消費瞬間完成交易。

據報道,海南海口12歲小學生因打賞遊戲主播,花掉環衛工母親4萬元積蓄;湖北武漢10歲男孩玩手遊,使父母5.8萬元存款“蒸發”;湖南寧鄉8歲兒童僅2天的手遊消費就讓父親一年的勞動收入付之東流……樁樁件件,觸目驚心。

项城9岁男孩两个月花掉10万元,家长懵了!

其實仔細分析,可以發現此類事件有一些共同之處:未成年人年齡大多8—12歲,介於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之間;家長的各類密碼被未成年人知曉——有的是家長告知,更多的則是孩子偷看、偷記、套用、甚至是猜出來的;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發生扣費,金額一般在幾千元到幾萬元之間。

按照《民法通則》,如果父母想要回這筆錢,首先需要舉證該款項是孩子操作支付的;其次通過舉證證實孩子的購買行為無效。10週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屬於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他們的充值行為本身就是無效的,錢應該退還。而10歲以上18週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超出其能力範圍的交易額,家長也有權主張撤銷。

项城9岁男孩两个月花掉10万元,家长懵了!

最後,小編想提醒各位家長,如若發現孩子為網遊進行不菲充值的情況後,要及時與商家取得聯繫,告知對方家長不同意的意見,看是否可以協商退款事宜;不然,則需要保存好相關證據,如支付時間異常、可以證實是孩子獨立行為的視頻等,做好針對性的起訴維權準備。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給孩子輕易透露自己支付密碼,避免孩子沉迷遊戲盲目充值,從而造成不必要的家庭財產損失。

家長朋友們多長點心吧

給孩子玩手機要多留意

不然哪一天錢財受損

事情就麻煩了

內容綜合:都市頻道 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