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午間在教室下五子棋,被老師批評,且叫家長,如果你是家長,你會怎麼做?

教大育小


通常情況下,老師是不允許孩子們帶玩具、零食及金錢到學校去的,並且要求家長監督配合學校的工作。但是還是有部分孩子會明知故犯,偷偷地帶上不應該帶的東西去學校,並且存著不會被老師發現的僥倖心理。

孩子在午間下五子棋應該也是違反班級紀律的,受到老師的批評也是在情理之中。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有了規矩就要認真執行,這樣才能教導好全體學生認真遵守班級紀律。老師批評學生之後,並且叫家長去談話。如果我是孩子的家長,肯定會配合老師的工作,第一時間趕去學校和老師溝通。見到老師之後,首先對孩子給老師帶來的麻煩向老師表示歉意,然後表示以後會監督好孩子,不讓孩子私自帶不允許帶到學校的物品。老師找家長來,就是為了看家長的態度,並且想讓家長配合學校管教好孩子。

作為家長,一定不能對老師提出的溝通要求漠視不理。如果家長不重視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老師也就會慢慢變得不再重視,最終吃虧的還是孩子。


春風化雨花草香


這種情況確實比較尷尬。
說說我們這裡的情況,我孩子的學校準備開展校內午託服務。原本我是計劃讓孩子中午在學校吃飯,之後看書,中午就不要回家了。

因為中午回家除了吃飯,只有1小時時間,孩子不願意睡覺,喜歡自己看會書。既然這樣,那不如放學校吧,省去接送時間。


結果昨天老師通知說:中午的時候,吃完飯只能趴桌子睡覺,不能看書。孩子一聽不樂意了,還不如回家呢。

像您說的這種情況,應該和我孩子學校的規定類似:中午在教室只能趴著睡覺。這是學校的規定,有不合理的地方,但是也有合理的地方。


不合理的地方在於:孩子不一定喜歡午睡,非得逼著ta趴桌子睡覺,實際上很多孩子都會難受。
但是這個規定又有合理的地方:方便管理。儘管說自己安靜的看書不會打擾到別人,但是總有個別孩子會弄出聲響,一個老師管理起來確實比較困難。

我孩子班級午間,連看書都不允許,所以像您說的孩子午間在教室下棋,更是不被接受的行為。


如果老師有這個規定,那麼只能接受,畢竟有規則在先。違反規則被批評是應該的,家長應該接受。社會規則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是既然是規則,我們就要接受這個約束。好好跟孩子談談,如果實在不想睡覺,想想如何做才能既不讓老師批評,自己也能舒服一些。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我出生於農村。周圍的大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過學習,跳出農門。我的一個男同學就不聽大人的,經常放學後聚眾下棋。他媽媽一路把他罵到學校,拎著他的耳朵要讓老師接著訓。結果,當時的數學老師當著我們熊孩子們的面,對他媽媽說,下棋訓練人的大腦,會讓人越來越聰明的。


那個時候,我才知道,下棋益智。後來那男生做了一名大學老師。


但是孩子在教室裡下棋,會影響其他同學自習。所以我會先沒收他的棋,等他放學回來再陪他下棋。


綠衣黃裳99


這個午間休息時間,還是睡覺時間,現在因為小學生中午都要午休,如果別人都在午休,而你們兩個在那邊下棋,這個肯定是不對的,老師叫家長沒有任何問題,必須叫家長,而且還要受到處罰。如果是午間剛吃過飯,都在玩的時間,那這個老師就有些過分了,小孩子游戲時間完全沒問題。不過看提問應該是第一種情況。大部分老師做的,家長必須要支持,現在的老師嚴厲一些好,最怕的就是好好老師。我們家二年級,一年級時,7個班各項年級前三,二年級遇到一個好好老師,學生上課不聽,和老師吵架,上課時間對角講話,只一學期,整個班級各項年級倒數第一。小孩子學好很難,學壞太容易了。


達美TONY


就學生而言:

午休時間,如果大家都在安安靜靜的休息,下五子棋會影響其他同學,肯定是不對的。

就老師而言:

其一,這並不是違背原則的大事,如果孩子情節不嚴重,老師完全沒必要通知家長,自己就能很好的解決。譬如:心平氣和的把孩子叫到辦公室,和孩子玩上兩局,拉進是師生關係。再語重心長的告訴孩子:五子棋很好玩,也很益智,但是一定要注意什麼時間能玩,什麼時間不能玩。相信大多數孩子都能認識錯誤並改正。

其二,如果孩子屢次違紀,經老師教育後,收效甚微,也可以請家長到學校瞭解情況,家校配合教育,效果更好。

就家長而言:

其一,不論孩子錯誤的性質如何,既然老師通知到學校。務必做到詳細瞭解情況,認真和老師溝通,配合老師做好教育。切記,態度要端正,言語要真誠,更不可和老師發生衝突。為了孩子,你懂的……

其二,這並不是違反原則的大錯,回家後心平氣和的和孩子談談,告訴孩子你對這件事的看法,老師對他的評價(可以說說老師還表揚了他之類的話,沒有可以編😃)。要知道,孩子對老師的態度是會直接他的學習的喲,儘量不要讓孩子怨恨老師,不然吃虧的是孩子自己!


巧克力老師1314


我是 直接亮明自己的觀點,筆者對老師有點小事就叫家長的做法,持堅決批判的態度。在學校教育中,屁大點事都要叫家長,家長也是有很多事要忙的;“師者,所謂傳道受業解惑也”,老師的教育指導責任都到哪去了?作為教師,起碼得責任擔當還是必須要有的!

“孩子午間在教師下五子棋”,首先錯的不在於孩子,而是學校與教師。筆者認為,學校與教師很有必要去重新學習和認真領悟,教育部相關課後服務的宗旨與精神,弄懂如何正確地為學生提供科學的課後服務,統籌規劃,合理佈局,讓學生各得其所、各安其樂。

午間休息,屬於課後服務時間,學校與老師有責任妥善安排好學生的休息、自習、與活動秩序。按照教育部相關規定,課後服務期間,學校要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分門別類的安排好學生的休息、自習、及活動。不能圖省事,大而化之地把所有學生都趕到一個教室裡,採取那種“一刀切”的管理服務模式。

五子棋是益智類體育運動遊戲,不僅簡單好學充滿趣味,而且非常有益於開發智力、提升情商與逆商。在課後服務期間,學校應該專門安排場所,讓具備一定專業能力的教師加以正確地指導和服務;而不是放任孩子“大呼隆”聚在一起,各行其事,既給管理服務帶來難度,又不利於孩子興趣愛好的發展。

如果我是學生家長,我會專門去找教育主管部門或者校領導,把我對國家課後服務精神的理解和想法,認真地說給他們聽;而不是直接去批評和教訓孩子,孩子的確有錯,但是孩子的錯誤,也是學校和老師的管理服務不力所導致的,不應該把一切責任都推在孩子和家長身上!



自在人生wub


我覺得這個老師做法實在過分,如果是上課的時候下五子棋,你批評是對了,午間的時間,是人家孩子休息的時候,玩五子棋,違反什麼校規了?

先了解一下五子棋。五子棋是世界智力運動會競技項目之一,不僅能增強思維能力,還能提高智力。教師如果不瞭解,就不要把孩子的正當午休活動,小題大做。

孩子在午間下五子棋總要比在午間抽菸、打架、搗亂、打撲克的那些孩子好吧?這種棋類遊戲幫助孩子放鬆一下神經,有什麼不可以的嗎?

老師希望在午休時間看到的是什麼,學生吃完午飯,把書本再端起來,那樣的話,午休還有什麼意義,形同虛設嗎?我非常想知道,老師叫家長的理由是什麼,批評孩子的理由是什麼,玩物喪志還是荒廢學業?

反正我覺得在午休時間,只要孩子沒有影響其他同學的學習,影響自己的學習,適當的時候放鬆一下,沒有必要大驚小怪的,如果我是家長,我會去學校,雖然我不能得罪老師,但是,我可以把自己的意見和老師交流,如果學校有制度要求,中午必須午睡,那我無話可說,如果可以自由活動,那麼,學生有活動的需求,學校為什麼不能提供有益的活動呢?學生學習本來就應該張弛有度,和老師說不清,那我就去找校長,呵呵!~~~


我是月亮姐姐Nancy,感謝友友們的精彩評論、熱情點贊、溫馨關注!(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月亮姐姐Nancy


孩子午間在教室下五子棋,被老師批評,且叫家長,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做呢?

一、瞭解事情。

1、家長到了學校,可以先和老師瞭解事情的經過。

(1)因為一般情況,老師是不會動不動就叫家長的,要不學生這麼多,天天請家長,老師豈不是要忙壞?

(2)如果學生因為午間下五子棋問題被叫家長,會不會是因為學生不聽教育或者累教不改呢?所以先要靜下心來聽老師說說事情的具體原因很有必要。

2、聽完老師的話,家長已知道事情的起因經過,可以先謝謝老師對孩子的重視與教育,並及時通知了家長前來。謝謝老師的原因有三:

(1)老師請家長的初衷是希望家長能配合管教,那本意肯定是為孩子好的。

(2)老師沒有因為孩子犯規或不聽教育而對孩子私自進行懲罰,而是知會了家長配合管教。學校與家庭配合教育是更有效果的,所以家長也不必因此而責怪老師,我相信身為老師對請不請家長心裡是有把尺的。

(3)向老師說謝謝一是肯定老師的教育,二是讓老師心裡的氣也可以降一降。老師也是凡人,也有七情六慾,某些時候動了氣對事情處理過當也是有的。所以作為家長一上來,不用急於責怪老師或孩子,而是先了解情況,緩和雙方情緒和氣氛,待大家冷靜下來才好處理事件。

3、向老師道過謝後,請老師讓家長和孩子單獨談一談。原因有三:

(1)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個辨解的機會,也讓孩子更相信自己,為後面的引導做鋪墊。

(2)有時老師看到的也未必是事實的全部,所以聽孩子說一遍很有必要。自己孩子嘛,哪句真,哪句假,還不一聽了然?

(3)家長言傳身教,給孩子樹一個好榜樣好示範,孩子也會學到家長的處事方法,遇事不急不燥。


二、處理事件。

1、肯定老師的教育。

(1)無論事情的起因是怎樣,孩子的確犯規了,這點必須明確。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學校也有學校的規章制度。

(2)回顧一下事件:孩子午間在教室下五子棋。午間在教室,那應該是屬於午託的時間。午託時間,那教室裡肯定還有其他同學。像我們這邊的學校,是有明確規定午託時間要休息的,就算孩子不休息也要保持安靜,以免影響其他人休息。

或許有些家長會認為下下棋應該不會影響到其他人,那今天這個同學下下棋覺得沒問題,明天那個同學覺得玩玩牌也是可以的,那不喜歡下棋玩牌的怎辦?是不是也可以玩玩其他新玩意呢?那想休息的同學還要不要休息?既然學校條件有限,不能一一分開安排及管理,那統一按規定管理是最好的方法了。

(3)所以肯定老師的教育是給老師工作的一個肯定,也讓孩子知道遵守規章制度的必要性。

2、接受批評教育。

既然違反了規定,那該接受批評的接受批評,該道歉的道歉,該改正的改正。

三、引導及安撫孩子。

批評了孩子,孩子肯定也會不開心。所以家長及時安撫孩子,並引導孩子做好很重要。

1、肯定孩子下棋的好處,讓孩子知道下棋並沒有錯。

2、指出孩子挨批評的原因是因為:午間在教室有其他同學需要休息,而他們下棋是會影響到其他同學的。

3、可引導孩子在周未這些空閒時間和同學夥伴組織一起下棋,平時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下下棋。這樣既遵守了學校的規章制度,孩子的興趣愛好也得到了保護和引導。


十安育兒


我會配合老師先批評一頓孩子——老師怎麼說怎麼對!必要的話棋該摔的摔,孩子該揍的揍!

老師既然能叫家長,無外乎兩個可能:

1、明令禁止,孩子頂風作案。

這種情況我是不會遷就孩子的——你對規定不滿意,那就把話說在前頭,如果你不說就意味著你接受規定的約束,那麼你違反了規定自然應該接受懲罰!

2、老師小題大做。

就算是老師小題大做了,但是我相信畢竟也是為了孩子(最起碼是為了班級)好,我沒有理由因為個人的問題而去影響整個班的管理。今天我認為下棋沒關係,那麼明天有人認為打牌沒關係呢?後天又有人認為玩別的也沒關係呢?……既然是在學校上學,那就也接受學校的管理。不要總是想著自己有沒有問題、有沒有影響,也要想到對其他人有沒有影響。

所以認錯一點是跑不了的!

回家後告訴孩子“你可真夠笨的”!

我會告訴孩子我上高中那會課間、午休等時間是怎麼玩“五子棋”的!

從練習簿裡撕下一張紙,旋轉90°後放到一頁紙的下面——“棋盤”做好了!

你跟你的對手咱們一個人畫圈一個人畫三角,要麼兩種顏色的筆——“棋子”也有了!

玩的時候並排坐著,遠遠看去就跟討論問題一樣一樣的!

杜絕身邊人圍觀!想玩自己一遍組隊玩去!

沒錯,雖然我也會批評孩子,但是我批評的是孩子違反紀律的客觀現實,但是我並不反對孩子課間等休息時間進行適當的放鬆——自制五子棋的方法很顯然對其他人的影響幾乎為零而自身又得到了放鬆,所以我推薦這種方法!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這樣的,雖然孩子是在午間下五子棋,不是上課時間,但是,地點在教室,這也是很多班級明確不允許的行為。老師批評,叫家長,如果我是家長,首先要讓孩子接受老師批評,自己也會表態,嚴格要求孩子,執行班級紀律制度。

但是,這樣做,並不代表我完全認可老師的做法,我認可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違反規定在教室下棋,而孩子午間下棋,並沒有錯。

不過,我不會跟老師計較這些,也不會說出來,這是留著跟孩子說的話,因為沒有必要為了這點分歧,影響跟老師的關係。教育孩子,離開老師和家長任何一方都是不行的。

也就是說,對於老師的做法,應該有保留的接受,讓孩子認識到在教室下棋是不對的,承認錯誤接受批評。孩子心裡一定是有點委屈的,所以,家長不能到此結束,而應該有後續動作。

後續動作就是,私下裡,跟孩子交流,告知午間下棋並沒有錯,而是選擇的地點錯了。學校裡,不允許下棋的地方就不下,遵守學校紀律,但下棋沒有任何錯誤。

這時候,家長不要糾纏於具體細節上,而是通過下棋引開孩子的注意力,比如,故意問問孩子棋藝怎麼樣,提議跟孩子下一盤五子棋比試一下。孩子聽到家長的提議,不快和委屈便會一掃而空,變得開心起來。家長再有意輸給孩子,孩子會更開心。

如此這般,一場危機也就順利化解了,不會留下任何後遺症,無論對於老師還是孩子,都有了很好的交代。老師會因為家長的態度,更關心孩子,孩子因為這次教育,不會再那樣做,要下棋,回家跟家長下,興趣才更濃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