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佛前一朵蓮,不負如來不負卿,納蘭詞裡話衷腸

他是佛前一朵蓮,不負如來不負卿,納蘭詞裡話衷腸

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若問這世間最美的男詞人是誰,我想這名頭當屬納蘭容若。若問誰是這世間最美的情郎,非倉央嘉措莫屬。

兩個年輕的男人,兩段孑然不同的經歷,讓他們成為了這世間被世人推崇的詞人。猶記得當初讀《納蘭詞》之時,寫的評論很多人說不知為何會想到倉央嘉措,我想也許有那麼一些人,他們註定是同類人,天生有緣的,就如納蘭容若和倉央嘉措。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納蘭容若和倉央嘉措都生在康熙年間,但命運相似的兩人卻從未初見過,而是在他們的命運和詩詞裡仿若相識了很多年。他們的詩意和用情至深,讓這兩個年輕的男人從清朝活到了而今。

歲月抹不掉那些經久不衰的詩詞,那些詩詞裡的愛情和詩意,那些於字裡行間所傳達的情感,讓一代代的人感動著,憧憬著,信仰著。

談起倉央嘉措,很難讓人將他想象成情聖。作為西藏最大的王,布達拉宮裡至高的活佛。他應該是一心向佛,普渡眾生,就如如來佛祖般,心無雜念,以佛證道。但命運就是這般讓人無措,倉央嘉措首先是一個有情感的人,然後他才是活佛。

他是佛前一朵蓮,不負如來不負卿,納蘭詞裡話衷腸

對於倉央嘉措的經歷,如果不去深入瞭解,你很難想象到這樣離經叛道的一個男人成為了活佛,卻也是世間最美的情郎。他帶給這世間的爭議和傳奇,讓無數人為之著迷。

倉央嘉措是天真的,他和納蘭容若一樣的天真。他們骨子裡的靈性和通透讓他們天生就比別人敏感,對待感情如此,對待人生亦如此。

納蘭容若是多情的,亦是深情的。他曾經有過青梅竹馬的初戀,有過刻骨銘心的真愛,也有著情深不壽的魔咒。於是,他在詩詞裡放縱,將人生的痛楚和悽苦寫於字裡行間。

那首《長相思》,讓無數人為之感動,那些他愛的人,都隨風而去時,他或許都不知道用什麼樣的語句來形容那一刻的悲涼。也許我們很難理解,命運為何如此蹂躪這樣一個至情至性之人。歲月待給他的悲涼,在秋風的蕭瑟裡冰冷了那熾熱的靈魂。

納蘭容若終究在他30歲那年鬱鬱而終,隨之而去的還有他那顆詩意的心以及愛而不得的恨意。這樣一個有才的才子如流水般逝去了,可他的《納蘭詞》卻流傳至今,讓他的詩陪無數有情之人度過。

他是佛前一朵蓮,不負如來不負卿,納蘭詞裡話衷腸

原以為這世間有納蘭容若這樣一個最美的詞人,那是時代之幸,卻沒想到,在聖潔的西藏,還有一個人,他更加的傳奇。藏在他身上的秘密,當真相浮出水面,在權利,愛情,理想和追求面前,這個西藏最大的王,如他出生的神奇一樣。他的經歷和死亡,他的詩和愛情,像神話一樣神奇,卻又是真實的存在。

倉央嘉措的死,一直是很多人感興趣的話題,不知是天意如此還是刻意為之。倉央嘉措的命運,不論是出生還是死亡,都具有傳奇性。有人說他死在了青海湖邊,有人說他被康熙囚禁了起來,還有人說他當年沒有死。具體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他的傳奇勢必會流傳千古。

作為西藏最大的王,從來沒有哪一任的活佛能夠向他如此。在佛前,他是蓮花,一心向佛。在俗世裡,他流浪在繁華的布達拉宮,與人狂歡,追求愛情。

也許他的出生註定了他的不平凡,他的經歷註定了他是個情種,所以即便是雪域高原的冰冷也不足以讓他放棄美麗的愛情。

倉央嘉措與納蘭容若一樣,他們都有著美好的初戀,但都是因為他們的原因,導致了這段感情破滅。直到都遇到了第二個喜歡的女人,納蘭容若是情深不壽,而倉央嘉措卻是愛而不得。

他是佛前一朵蓮,不負如來不負卿,納蘭詞裡話衷腸

在愛情的深淵裡,他們陷入於此,在裡邊掙扎,孤注一擲,可命運就是如此,不是想要就能得到,也不是付出就有回報。

我看過那麼多的《納蘭詞》,也看過好幾本關於倉央嘉措的書,可是隨園散人寫的這本《當倉央嘉措遇見納蘭容若》還是讓我感動了。隨園散人的文筆依舊的唯美,充滿著古典氣息,很容易讓人被帶入進去。

倉央嘉措和納蘭容若兩個毫不相干的人,卻因為作者的文字,被放到了一起,相互交叉著推進。那些埋藏在過去的點點滴滴,在作者筆下都有了更好的詮釋,瞭解他們,這本書再好不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