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長江航道:解密新中國海軍第一次掃雷作戰


70年 | 打通長江航道:解密新中國海軍第一次掃雷作戰

海軍首次掃雷成功慶功大會。

導讀

水雷,隱匿大洋,其貌不揚,卻讓人聞之色變。越南戰爭中,美“卡德”號輕型航母被水雷炸沉。兩伊戰爭中,一枚價值僅1500美元的老式水雷,將美新型導彈護衛艦“羅伯茨”號炸開一個大洞,造成近1億美元的損失。

戰爭結束後,水雷因易布難掃、水下生命週期長,成為極難排查的隱患。1950年,為疏通長江航道,徹底清除因戰火佈設的水雷,人民海軍第一支反水雷部隊應運而生。新中國海軍首次掃雷作戰,真實地反映了海軍初創時期的艱辛和光榮。

組建新中國第一支掃雷部隊

1949年9月,上海市解放,我軍部隊進駐上海。國民黨軍敗逃時,在長江口航道施布了許多水雷,封鎖了上海港的進出咽喉,從政治、經濟、軍事上給剛解放的上海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這個問題,黨中央、周恩來總理及上海市領導都很重視,也很著急。

時任華東軍區司令員兼上海市市長的陳毅親自下令:為了粉碎敵人的陰謀,保證長江口航道安全暢通,務必儘快把敵人布在長江口的水雷清除掉!

這個重要任務下達給了剛組建不久的華東軍區海軍。

70年 | 打通長江航道:解密新中國海軍第一次掃雷作戰

海軍官兵首次進駐南京“總統府”。

1949年12月初,華東軍區海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張愛萍,命令由原三野教導師參謀長孫公飛牽頭,組建成立掃雷大隊,並抓緊做好掃雷的各項準備工作。

接下組建掃雷大隊的任務,孫公飛和戰友們非常激動,回到教導師就開始行動起來:

從教導師3團和偵查營抽調幹部戰士,從原國民黨海軍起義人員和招商船上選調一些技術骨幹,從新參軍的同志中要來一批知識青年,還請了兩個蘇聯專家。把剛從國民黨軍繳獲過來的“聯”字號登陸艦改裝成掃雷艦,很快就有了“古田”、“棗莊”、“周村”、“張店”、“秋風”等艦船……

70年 | 打通長江航道:解密新中國海軍第一次掃雷作戰

首任大隊長兼政治委員孫公飛和蘇聯專家巴天洛天和涅夫科斯基合影。

到1950年4月8日,新中國第一支掃雷艦大隊就這樣正式成立了。

第一次海上掃雷以失敗告終

掃雷艦大隊成立後的首要任務就是掃除長江口的水雷,但是,隊裡的戰士都是由陸軍轉到海軍來的,過去誰都沒上過軍艦,更沒見過水雷是個什麼樣子!

不過全體官兵的參戰熱情非常高,沒日沒夜地學習海軍知識和進行技術訓練,用了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大家基本上都能在各自的崗位上獨立操作了,這對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的他們來說是很不容易的。

70年 | 打通長江航道:解密新中國海軍第一次掃雷作戰

新加入海軍的官兵學習海軍知識和進行技術訓練。

1950年6月19日,孫公飛帶著新編進大隊的10艘25噸的登陸艇,以三角拖帶隊形駛進了長江南航道,開始進行實地偵察掃雷。

一個來回,兩個來回……

一個小時,兩個小時……

竟然不見一顆水雷!

臨近黃昏,一艘巴拿馬籍的商船“伏虎”號,載著貨物在不遠處小心翼翼地航行著。突然,一聲巨響,海面上飛濺起幾十丈高的水柱,它觸雷了!

孫公飛立即命令部隊停止掃雷、搶救商船。官兵紛紛向落水商船船員扔救生圈,有的乾脆跳下海去救人。人是救上來了,可是所有人的心卻像灌了鉛一樣的沉重。

70年 | 打通長江航道:解密新中國海軍第一次掃雷作戰

1950年6月19日巴拿馬籍的商船“伏虎”號在長江口觸雷沉沒。

幾天後,他們又組織了一次偵察掃雷,依舊是無功而返。

此後不久,長江口航道又連續發生4艘輪船觸雷被炸事件:6月25日僑商“香山”輪船觸雷炸沉;7月24日民船“新寧”號觸雷炸沉;8月16日英商一艘約3000噸的“濟南”號輪船觸雷炸傷;8月21日又有一艘民船觸雷炸沉。

70年 | 打通長江航道:解密新中國海軍第一次掃雷作戰

1950年6月25日僑商“香山”輪船在長江口觸雷炸沉。

這五起船隻觸雷被炸事件,震驚了黨中央、周總理,掃雷艦大隊的壓力更大了,要掃除長江口水雷的決心也更大了,熱情也更高了。

終於打通了長江航道

對第一次偵察掃雷的失敗,掃雷艦大隊反覆研究原因,張愛萍司令員也參加了他們的“諸葛亮會”,分析總結失敗的原因有三條:

一是長江口風大浪高水急,大隊25噸的小艇像片樹葉,難以進行掃雷作業;二是沒有適合掃雷用的掃雷具,掃雷艦大隊用的掃雷具是自己做的,太細,拉不動水雷,4條掃雷索斷了3條,也沒把水雷掃上來;三是缺少技術指導和掃雷經驗,全憑著革命熱情和剛剛學來的那麼一點技術知識,連水雷是啥樣子也不知道。

70年 | 打通長江航道:解密新中國海軍第一次掃雷作戰

由普通民用船隻絞盤機改裝成的截割型掃雷具。

1950年9月11日,華東軍區海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張愛萍、副司令員林遵和袁也烈、副政治委員趙啟民聯名簽署掃雷命令,要求掃雷大隊於9月16日開始,至10月1日國慶一週年前,必須掃除長江航道中的水雷,打通長江航道。

這是一項死命令。接到命令後,孫公飛與大隊幾個領導研究分工,制定各種方案。

70年 | 打通長江航道:解密新中國海軍第一次掃雷作戰

時任掃雷大隊主要領導在掃雷艦上研究掃雷作戰方案。

上海市政府和上海的幾家造船廠也幫助他們改裝了“古田”、“棗莊”、“周村”、“張店”等4艘300噸的掃雷艦,“秋風”號用來設置浮標,從蘇聯調運來的10具掃雷具也安裝上5艘大的掃雷艦上。

70年 | 打通長江航道:解密新中國海軍第一次掃雷作戰

從國民黨軍繳獲過來的“聯”字號登陸艦改裝成“古田號”掃雷艦。

1950年9月22日,掃雷艦大隊再次進入長江口南航道,開始第二次掃雷作戰,從華東軍區海軍調來的“中”字號111艦作指揮艦,4艘25噸的登陸艇擔負聯絡任務,吳淞要塞巡防大隊、舟山巡防大隊也由他們統一指揮,擔負長江口的警戒掩護和交通救護任務。

他們按照從國民黨軍收集來的情報,他們將航道內整個雷區劃分為甲、乙、丙、丁四個區段,分別進行清掃。

4艘掃雷艦同時使用蘇制MT-3型掃雷具,定深6至7米,以梯形編隊駛進甲區段。幾天過去了,編隊來來回回把甲、乙兩區段檢掃了好幾遍,卻不見一顆水雷。

官兵重新檢查掃雷具,沒發現問題,定深也符合要求,怎麼就掃不到水雷呢?

任務萬分焦急,張愛萍司令索性住到吳淞軍港作戰指揮室指揮,他用報話機直接和孫公飛對話:“‘黃河’,我是‘長江’,不要氣餒,疏開隊形,把乙區段再檢掃一遍!”

70年 | 打通長江航道:解密新中國海軍第一次掃雷作戰

張愛萍將軍在蘇聯專家陪同下親臨掃雷作業現場視察。

“‘黃河’明白,堅決執行!”他立刻向司令員回話。

當天中午,孫公飛對部隊再次做了簡短動員,指揮4艘掃雷艦,間距拉開一倍,重新駛進乙區段。

下午一點鐘左右,“周村”艦的掃雷索猛地抖動了一下,剎那間,一個黑乎乎的鐵傢伙浮出了海面。

70年 | 打通長江航道:解密新中國海軍第一次掃雷作戰

1950年9月22日“周村”艦官兵掃出海軍有史以來第一枚水雷。

“水雷!”不知是誰第一個喊了起來。

“是水雷!是水雷!”許多人大聲喊了起來。

孫公飛拿起望遠鏡一看,果然是一顆水雷。

他迫不及待地拿起報話機,急切地報告:“‘長江’、‘長江’,我是‘黃河’,我現在報告,我們掃到一顆水雷啦!”

報話機裡立即傳來張愛萍司令員興奮地回話:“‘黃河’,我代表華東軍區海軍黨委和全體官兵向你們表示熱烈的祝賀!希望你們再接再厲,務必掃清長江口的所有水雷!”

掃到一顆水雷的戰果,給了官兵們極大的鼓舞和信心。到1950年10月14日,他們共掃出敵人佈設的水雷10多顆,除留了幾個供拆卸研究外,其餘都在現場進行了爆炸銷燬。10月底,經華東軍區海軍檢查確認,敵人佈設在長江口的水雷已經全部清掃乾淨,長江航道終於打通了!

來源:綜合解放軍報、中國軍網、中國海軍、中新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