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領導講述排雷戰士杜富國故事:爆炸發生前他讓戰友退後

10 月 25 日,貴州省湄潭縣慰問團抵達雲南省開遠市,慰問在中越邊境叢林地帶排雷受傷的戰士杜富國。

杜富國所在部隊領導在與慰問團座談時,介紹了杜富國受傷的經過和在部隊成長的經歷,並給予高度評價。" 排爆前,他讓身邊戰友‘靠後’一點。" 部隊領導說。

正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十九醫院接受治療的杜富國,現在生命體徵基本正常,而且表現堅強。

部队领导讲述排雷战士杜富国故事:爆炸发生前他让战友退后

(圖:病床上的杜富國)

" 謝謝你們,我會很快好起來 "

杜富國的病房,隔離門和床頭都貼著一張溫馨提示:請所有人員在治療和看望病人時不要提及和告知患者真實傷情!

正在接受治療的杜富國,尚不知自己的傷情。每天,在允許的時段裡,妻子王靜前去探視時,也絲毫不敢提及傷情。而他的父親杜俊、母親李合蘭,還有岳母等人,也只是在趕到醫院的當天,被特許進入過病房一次。

部队领导讲述排雷战士杜富国故事:爆炸发生前他让战友退后

(圖:病房裡張貼著溫馨提示)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杜富國不要有太多思想負擔,以儘快恢復。因為病房狹窄,加之需防止細菌感染,醫生僅讓湄潭縣慰問團帶隊的副縣長孟焱,以及杜富國的父親杜俊等少數幾人進入。

在部隊領導的帶領下,帶著口罩的慰問團代表一行,進入病房。

部队领导讲述排雷战士杜富国故事:爆炸发生前他让战友退后

(圖:慰問團代表看望杜富國)

" 杜富國,你家鄉的政府領導,專程來看望你了。" 部隊領導彎下身子,輕聲在杜富國的耳邊說。

" 是。" 杜富國聲音清脆地回答著,並動了身子,試圖坐起來,但沒能成功。

孟焱同樣俯下身子,對著杜富國說:" 杜富國,你的事已被多數湄潭人知道,大家都向你致敬 …… 希望你積極配合治療,好好養傷,爭取早日康復。"

部队领导讲述排雷战士杜富国故事:爆炸发生前他让战友退后

" 是。" 杜富國依舊用洪亮的聲音答道:" 謝謝你們,我會很快好起來的。"

據部隊領導說,杜富國清醒後,一直表現得很堅強。每次有戰友、上級首長和地方慰問團來探視,他都試圖起身,而且都會以洪亮的聲音應答。而在與陪護他的戰士交流時,談得最多的,也是部隊上的事。

部队领导讲述排雷战士杜富国故事:爆炸发生前他让战友退后

( 圖:病房外擺放著很多鮮花 )

" 我要開始查了,你靠後一點 "

雲南省的麻栗坡縣猛洞鄉,是老山主峰所在。30 多年前的那場戰爭,參戰雙方都在這裡留下了大量的地雷,以及遺落的彈藥等。

杜富國所在的雲南掃雷大隊,任務是排除這一帶的地雷及殘留彈藥,消除隱患,保障邊境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部队领导讲述排雷战士杜富国故事:爆炸发生前他让战友退后

(圖:成功排除的部分地雷)

10 月 11 日下午,在經過準備後,戰士們使用探測儀,探尋潛藏在地下的可疑物。不久,杜富國發現一枚高爆手榴彈露出的部分單體,於是向分隊長報告。隨後,分隊長要求他繼續查明情況。

因為幾十年的腐蝕,以及植物生長產生的根系纏繞,埋藏在地下的爆炸物,風險巨大。一顆沙粒的滾動,都可能成為引爆的因素。

部队领导讲述排雷战士杜富国故事:爆炸发生前他让战友退后

(圖:不少地雷和生長的樹根裹繞,為排雷增加難度)

10 月 9 日才從湄潭縣老家探親歸隊的杜富國,接受了任務。

另一名戰士,正在杜富國身邊。據這名戰士後來向戰友們回憶:穿戴著厚重防護服的杜富國,在做好準備靠近爆炸物進一步觀察後,轉身對他說 " 我要開始查了,你靠後一點 "。

隨後,杜富國趴在地上,用雙手小心翼翼地扒開彈體旁的泥土。突然,一聲轟響,現場發生了爆炸。

據部隊領導說,杜富國頭上的防爆頭盔,被完全掀掉;價值數萬元的防爆服,也被爆炸的氣浪撕成布條 …… 但距他不遠的戰士,卻只是臉部被輕微擦傷。

部队领导讲述排雷战士杜富国故事:爆炸发生前他让战友退后

(圖:事發後從杜富國身上剪下的防爆服)

戰友們喊叫著,對已經昏迷的杜富國開展急救,隨後迅速轉往鄉鎮衛生院、縣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十九醫院。期間,上級首長和所在部隊領導與醫生溝通,希望全力挽救杜富國的同時,盡最大可能地保住年輕戰士的眼睛。

但,終因受傷過重,經過全力搶救,杜富國的生命得以保住,失去了雙手、雙眼。

" 他用自己的身體,保護了戰友的安全。" 部隊領導說,初步分析爆炸現場情況,戰友們認為,在爆炸瞬間,杜富國或調整過姿勢,用自己的身體,阻擋和吸收了絕大多數的爆炸衝擊波,以保護身邊戰友。

部队领导讲述排雷战士杜富国故事:爆炸发生前他让战友退后

(圖:杜富國的父母)

英雄戰士 主動請調排雷部隊

今年 27 歲的杜富國,已有近 8 年軍齡。但之前的近 5 年,他在另一支部隊服役。

2015 年,得知中越邊境要開展掃雷,杜富國主動向上級申請,要求調往到掃雷大隊。他的父親杜俊說,兒子後來跟他談及申請調動理由時說,當兵就要到前線去,掃雷大隊就是前線。

部队领导讲述排雷战士杜富国故事:爆炸发生前他让战友退后

(圖:湄潭縣副縣長給杜富國父親送來慰問金)

杜富國的申請獲得批准,並在經過專業訓練後,很快成為業務骨幹。在第二年,他成為掃雷大隊組建後首批發展的中共黨員。

部隊的領導說,除此以外,杜富國還有個美譽——三修工。" 平時,單位的水管、電路或者汽車有故障,他都會主動去修理。" 他說,杜富國愛學習,也善於學習。而且,在掃雷場上,每箱重量 26 公斤的掃雷爆破筒,其他戰士一次背一箱,而他要背兩箱。

部队领导讲述排雷战士杜富国故事:爆炸发生前他让战友退后

(圖:杜富國所在部隊的領導向湄潭縣慰問團介紹情況)

杜父:孩子為國負傷,不後悔送他參軍

杜富國的家,在湄潭縣興隆鎮太坪村。這裡,曾經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走過的地方,距紅軍強渡的烏江渡口,也不過兩個多小時的車程。

杜富國有四兄妹,他排行老大。從小,他們在父母那裡接受到的教育,是家國情懷。父親給他們起的名字,也刻意體現了這樣的情懷——兄妹四個的名字,依次分別是富國、富家、富民、富強。

四個孩子長大後,分別參了軍,當了醫生和護士。更令人欽佩的是,老大杜富國、老四杜富強,都在國防最前線。其中,老四杜富強駐守的地方,還是高寒缺氧地區。

部队领导讲述排雷战士杜富国故事:爆炸发生前他让战友退后

(圖:正在服役的弟弟杜富強趕到醫院探望哥哥)

杜俊說,他得到兒子受傷的消息,是在 11 日晚上。連夜,他就收拾行李,趕往雲南。" 一路上,我想了很多,包括回憶富國小時候的頑皮,以及孩子的未來。" 他說。

部队领导讲述排雷战士杜富国故事:爆炸发生前他让战友退后

(圖:杜母靠在湄潭縣女幹部肩上哭泣)

杜富國所在部隊領導說,杜俊和李合蘭等家屬趕到雲南後,從未向部隊提出過任何要求,非常配合醫院治療。甚至,為了不給部隊添麻煩,他們還曾打算自己去附近的旅館開房。

杜富國的父親杜俊,是一位 40 多歲的農村共產黨員。而他的母親李合蘭,又是一位識文斷字的農村婦女。

部队领导讲述排雷战士杜富国故事:爆炸发生前他让战友退后

(圖:杜母李合蘭)

" 孩子受傷了,作為父母我們肯定傷心。" 杜俊說,但孩子到了部隊,就是部隊的人,是國家的人。他為國負傷,是光榮的。" 我不後悔送孩子參軍 " 他說,只希望孩子能夠早日好起來,今後能更堅強。

部队领导讲述排雷战士杜富国故事:爆炸发生前他让战友退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