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偷走情人的嬰孩,用母愛虛構我們的人生。

我偷走情人的嬰孩,用母愛虛構我們的人生。

(圖源網絡)

希和子與有婦之夫秋山相戀,有了身孕,遭秋山哄騙墮胎後,卻發現秋山之妻懷孕產下女嬰。希和子原本只是想潛入對方家中,看看女嬰的樣子,卻因為看到嬰兒清澈純真的眼睛,和那無邪的笑容,再也放不開她溫暖的小手,最後決意擄走她,想永遠保護她。希和子替女嬰取名薰,自此展開逃亡。她心中的母愛愈生愈大,只能不斷捏造故事,閃避旁人的好奇,逃出警方的搜捕。唯有扭曲現實,她才能逃甚至活下去。沒有血緣關係的希和子與薰,漸漸發展出親密的母女關係。但是薰的親身父母找到了薰,將薰帶走並以拐賣罪起訴希和子,希和子於是被逮捕,但她並不後悔自己的決定。

故事的主旨是讚揚母性的光輝,卻通過一個匪夷所思的故事情節來描述,之所以說匪夷所思是因為一開始我不知道應不應該讚揚這種母性。一方面希和子擄走燻,卻努力為燻營造一個快樂無憂的童年,另一方面,如果當時希和子沒有擄走燻,燻是不是會少一點顛沛流離,多一點溫暖和舒適。但越往後看,我越堅定地認為這是偉大的母性。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個概念,母性不同於母愛,母愛是指母親對子女的愛,而母性是指母親愛護子女的本能,所以希和子當時擄走燻是可以解釋的,嬰兒清澈純真的眼睛,天真無暇的笑容立刻就觸發了希和子內心深處的母性,再者希和子剛剛失去孩子,把這個孩子當做未能出世孩子的寄託也是有可能的,但我覺得僅僅是前者的動力。(我其實第一個想法是這個孩子太可愛了)

我偷走情人的嬰孩,用母愛虛構我們的人生……這孩子不屬於我,但我可以給她更多的愛,就算墮入萬惡深淵,我也要為她留住那片美好風景。

毫不知情的燻就在希和子的保護下天真地慢慢成長,可愛、懂事,我私以為如果燻沒有被擄走的生活未必會有這般快活。父母的期望永遠是壓在孩子身上的一根說輕不輕、說重不重的擔子。

希和子和燻的逃亡生活,一如短命的蟬,是和大多數蟬一樣只能活七天,轉瞬即逝,還是能夠活下來看到嶄新的風景呢?

雖然書中的結局是希和子被逮捕,燻被親身父母接回,但無論是希和子還是燻,他們的人生都因此而不一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