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天水留不住人才?

開關電源的設計與優化


感謝提問,首先這個問題我覺得不只是天水,包括西部大部分地區都是這樣。所以因此火了一句話“一線城市容不下肉體,三線城市容不下靈魂”,當然天水算不上三線城市,而是五線城市。那麼五線城市更加容不下靈魂了。

首先我本人作為天水人,對於天水還是瞭解一點點,我分析分析其中原因。

其一:天水經濟

天水雖說在甘肅省內是第二大城市,但是這僅限於在甘肅省做比較。而跟東部比的話,恐怕還不如人家的一個縣城的經濟。天水2018年GDP640億元,同比增長6.5%·而2017年也只有614億元。那麼城鎮居民人均收入27000.農村居民人均收入7700.最新人口普查數據已經到了377萬人口。企業方面除了天水華天電子還湊合以外,其他企業都半死不活。

其二:房價

天水房價別說在甘肅,就是在西北都是傲視群雄!西安房價在2017年因為放開落戶門檻,大批外地人落戶才使西安房價飆升到萬元,在這之前西安房價均價還是6000-8000.而蘭州目前房價也是8000-10000左右。天水作為西北五線城市,房價卻高的離譜,建在天水湖邊的稱為河景房,房價隨便都過萬,其他地方的也7000-8000.究其原因為什麼這麼高呢?因為天水人多地少,戶籍人口一度超越省會蘭州,經濟卻只有蘭州的五分之一,天水地方政府因為工業產值低,高價賣地給開發商,最後承擔的就是小老百姓。這樣就形成惡性循環,房價居高不下。當然天水河谷秦州區麥積區中間的機場也是因素之一,機場直接影響到兩區不能建高層,土地利用率低。所以目前天水市政府迫在眉睫的工作就是搬遷機場,但是進度特別慢。



其三:工資水平

在天水,薪資水平低,普通工作者普遍人均工資也就是2000多塊。天水城區兩區在甘肅省內被定義為三類地區,最低工資標準1520塊。

綜上所述:在天水一個月拿2000多,怎麼買的起一套隨便上百萬的房子?算一下不吃不喝得4.50年才能買得起,這還是按照房子不漲的情況下。所以既然現在的交通這麼方便,為什麼不去外地闖闖呢?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天水人去了臨近的陝西寶雞,西安買了房產,落了戶。都是秦文化圈,語言,飲食都沒問題,工資更高,房價更低,消費更低,生活品質不高。


網羅世界精彩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天水人,老是在思考一些問題,一個四五線城市,人們拿著低薪,卻是高消費生活,最感到離譜的是天水房價。


言歸正傳,天水為啥留不住人才?小編個人認為是由以下幾方面造成的。

地理環境,天水東有西安,西有蘭州,有些人覺得天水發展空間太小,機遇少,就跑去蘭州、西安,甚至其他地方。

低薪,天水工資按照一個四五線城市來說,也差不多,可是再和消費相比較,就會覺得工資有點低了!小編西安、寶雞前幾年經常去,感覺消費差不多,但工資方面天水沒有任何優勢。

再說說消費,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天水離譜的房價,做一個四五線城市,房均價有時候可以擠進前50。小編這時就感到懵懂了!這比起其他城市,要多奮鬥好多年,才會在天水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前面這些因素是小編個人的一些看法,當然還有其他方面,有關機構的不重視,人才外流,培訓跟不上,導致感覺無人可用的尷尬局面。

我們應該深思,找到問題源頭,想辦法去疏導,只有這樣,天水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發展中強大起來,使人有歸屬,自豪感。形成良性循環。這樣天水人才還會流失嗎?

那麼你們認為是什麼因素導致天水人才外流的?歡迎大家積極討論!


問天掌中游



天水留不住人才?這個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一,地處甘肅的天水僅是一個地級市,雖是僅次於蘭州的第二大城市,轄二區五縣,人口約350多萬,天水氣候溫潤,冬暖夏涼,氣候適宜,是最佳宜居城市,文化底蘊深厚,是歷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蹟眾多,還盛產水果,天水姑娘高挑秀美,被稱天水白娃娃,天水也被稱為隴上江南,雖然有以上的優勢,但怎奈甘肅處於西北內陸整體經濟基礎薄弱,天水雖是西北的老工業基地之一,境內有七百多家工業企業,華天電子和長城機械最為有名,但和沿海開放前沿相比,缺少經濟支撐和人才吸引能力,其二,天水所在地的高校比較少,在全國沒有名氣,難以自己培養各方面的人才,另外,交通不發達,天水民用機場開通較遲,和不多的幾個城市互航,途經天水的



寶蘭高鐵2017年才剛通車,相信隨著國家西部開放的實施,天水被劃入陝西關中天水經濟帶,不久的將來,天水留不住人才的現象有所改觀。






爐火純青4


留不住人才不是天水的個案,廣泛存在於二三四五線城市。

1.現在社會單個人才是搞不成事的,必須一堆不同領域人才一起才能做成事。因為現在高端的事都是跨領域融合的,當人才想留在當地做點事情,就自己,找不到其它人才啊。沒辦法,只能離開。

2.全國各地發展不均。什麼最新政策,最近科技都是帥先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開始試點推廣試用,人才在這些地方才能保持第一梯隊優勢。

3.人才政策好

國家的千人計劃、海聚人才、高聚人才等等一系列人才吸引計劃。

4.全國教育科研資源分配不均,拿北京來說,中科院很多所、清華、北大等頂尖高校都在北京,有不斷持續的後續人才輸出。

5.大城市經濟發展速度更快,無論是收入水平還是收入增長速度,遠遠超過小城市。

6.大城市相對更公平,只要有才、拼搏,就能過得相應的回報,不像小城市,關係第一位。

不過目前已經有一些城市醒悟了,成都、武漢等,花大力氣吸引人才,給房租補貼,保障薪資水平等等一系列政策。如果政策真的落實,這些城市必將過得大發展。


瘋紙無語


天水留不住人才,其主要原因是天水經濟發展嚴重滯後。人才得不到利益,紛紛拂袖而去。一個有著八千年厚重歷史文化底蘊的天水,曾經在歷史也幾度風雲過,也是人才輩出的風水寶地。中國歷史上的千古一帝秦始皇,掃六合建立秦帝國,唐太宗李世明開創貞觀之治,李白,李廣,紀信,姜維,鄧寶珊等

天水市是建國初期,城市地位與洛陽,開封,寶雞齊名的二類城市,為什麼會淪落全國五線城市,連本省河西三地區都排在天水前面,能讓一個天水人不痛心嗎?就拿天水麥積山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來說,為什麼二十多年都申上遺,地理位置不特珠嗎?文化底蘊不悠久品級不高嗎?其原因是天水歷屆市長不重視,目光短淺,沒有戰略大格局,再加基礎配套措施跟不上,像生產隊長一樣撈足撈夠了,把一個爛攤子推給下一屆,天水沒有什麼資源,重中之重放到打造歷史文化名城,這也萬全之策。天水麥積山早在西晉十六國時建造,迄今己有一千八百年曆史了,比敦煌,雲崗,龍門時間都早,為什麼名聲不大,主要對外宣傳為度不大,二十多年遲遲申遺不上,為什麼?羅馬連一個古墓,都能申報遺產,這又說明什麼?

天水市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三線建設搬遷機械製造企業,長城電器八廠被譽為"電器城",在全國都非常有名,產品遠銷國外及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形勢喜人,人才蜂湧而來。好景不長,有些企業不景氣,甚至倒閉破產,大量的技術人才全都孔雀東南飛。天水高壓配電裝制曾經輝煌過,給治金礦山,石油化工電廠,北京中直機關,亞運合都使過天水的高壓電器,怎麼一瞬間天水經濟淪落下來了。天水環境好是養老休閒的地方,房價高,物價貴,很多人買不起房,只好租房,掙點工資養家餬口,人才留不住,俗話說,“水淺養不住魚"。


雲軒190644027張東強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520dd0f97e19dc462425d76f820d60c6\

星出天開面


是這樣????

我們一定要反省。。。。。。。。。


天水阿門攝影


我在天水是個大家庭,幾乎親戚的孩子都在外地工作,不知道天水未來還有什麼,除了老弱病殘,年輕的未來,在哪裡


風雨無阻126270991


我一同學,學的是通信工程,當你妥妥的一本畢業生,他剛畢業,在外地就拿6000多,面試天水的一家公司,HR問他上的是那所大學,工資1800,我那同學直接連簡歷都沒留,直接去深圳,估計現在也快1萬多的工資了吧。我去面試,直接2500,我一想,還是去外地吧,我認識的同學,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都在外地上班,其中不缺乏博士,碩士,以及一些高學歷人才。


西北玄天一片雲1


我老家就是天水的,現在在外地生活12年了。想當年大學畢業時候很想回到家鄉工作,可是家長根本沒有工作的機會,那時候家鄉同年畢業的大學生也有部分分配到了事業單位,但是他們有些是在家裡待業了好長時間,有些是有其他的情況才能被分配。還有一些像我一樣需要掙錢養活自己的人,很無奈的到了外地謀生,雖說現在的工作也還不錯,但是還是很想回到家鄉,可惜的是工作機會還是很少,幾乎沒有對口的工作,倒是有對口的事業單位在招聘,可惜年齡已經不符合條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