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嬰兒出生時體重應該是多少?

張靜琪


我女兒出生的時候是5斤7兩,這個體重是我們身邊朋友的孩子種最輕的,結果和一個鄰居聊天,她說她兒子也是足月生,結果生下來只有5斤1兩,這個也是太少了。

正常情況下,足月新生兒的體重平均值是6斤左右,正常值在2.5-4公斤,低於2.5公斤屬於低體重兒,高於4公斤屬於巨大兒,低體重兒和巨大兒都屬於高危兒。

什麼情況下孩子的體重會比較輕呢?

1、早產兒的體重會比較輕;

2、多胎比單胎的體重要輕;

3、30歲以下的產婦,胎兒體重和產婦年齡成正比,超過31歲,胎兒的體重開始下降;

4、如果孕婦孕期有妊娠併發症,胎兒的體重會相對比較低;

5、吸菸的孕婦,胎兒的體重會低於正常平均值;

6、和胎兒性別也有關係,剛出生的男寶寶比女寶寶平均體重多110克;

7、孕期的營養狀況也會影響胎兒的體重,妊娠反應劇烈的孕婦,有的人會從孕初期吐到生,如果吃不好,胎兒體重肯定會比較低。

新生兒的體重增長情況

1-3月,寶寶的體重增長是每週180-200克;

4-6月,寶寶體重每週增長150-180克;

6-9月,寶寶體重增長每週是90-120克;

9-12月,寶寶每週體重增長是60-90克;

新生兒的體重增長前三個月是最快的,以後每個月會逐漸減緩,不過在人生的前三年,都是孩子身高增長的黃金期。


豌豆媽媽育兒


當孩子分娩出來的那一刻,作為媽媽是非常驕傲和自豪的,特別是醫生告知產婦孩子多重多高很健康的時候,產婦一顆懸著的心也放鬆下來了。記得女兒出生時,醫生把孩子抱過來告訴我6斤9兩時,我感動得哭了,這是我用生命在拼的孩子,她能健康一切都值得!

那麼,正常嬰兒出生時體重應該是多少呢?

男寶寶出生時的平均體重在6.5斤,女寶寶出生時的平均體重在6斤,每個寶寶出生時的體重都是不同的,只要孩子健康就不用在意寶寶比別人重或者輕。正常出生的嬰兒只要體重超過5斤,就可以留在媽媽身邊等待開奶,如果寶寶出生時體重不足5斤,那麼就要採取特殊護理或者安置到保溫箱照顧。

同時,多數寶寶出生後2-5天會出現體重下降的情況,這是因為寶寶剛出生睡得多吃得少,再加上排尿、排胎便等原因造成的。

如果寶寶出生後第13-15天還沒有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媽媽們就要提高警惕了,這可能是寶寶患有某些疾病的象徵,比如新生兒肺炎、腹瀉等,應該做進一步檢查。要是一切正常,那麼就是母乳不足,那麼媽媽們就要改變自己的飲食結構,吃一些幫助泌乳的湯水。

以下為0-12月嬰兒體重對照表,準媽媽們可以對照看看哦:

你好,我是希媽,多平臺自媒體人,致力於孕期知識分享、0-6歲育兒知識分享,歡迎關注、留言、討論!

希媽育兒


正常嬰兒出生時體重應是多少?

我們都知道,孩子出生後,醫生第一時間會給初生嬰兒稱體重、量身長。在孕期的時候,醫生也會通過B超來評估胎兒的體重,以防胎兒體重過輕或過重。

那麼新生兒體重多少為宜呢?目前還沒有最佳標準,但根據專家臨床實踐認為,我國新生兒出生體重控制在6斤6兩左右比較科學。一般來說,正常足月兒體重一般在5-8斤之間都是健康體重。當寶寶出生體重小於5斤時,為低體重兒,當寶寶出生體重等於或大於8斤的為巨大兒。

足月胎兒太大太小都不靠譜

傳統觀念認為:胎兒越大越好,實際上這是個認識誤區,胎寶寶太胖,反而更容易出現健康上的問題。

巨大兒常常與準媽媽營養過剩或者妊娠期糖尿病有關,由於胎寶寶過大,分娩過程中準媽媽引起難產、產後出血的情況的幾率會增加,新生寶寶也容易發生低血糖、臂叢神經損傷等異常情況。

所以,準媽媽在孕期要適當運動,合理飲食,理想控制自己的體重。

胎兒太小也不靠譜,更容易生病,同時低體重寶寶在出生的時候更容易出現低血糖,低血鈣,低體溫等症狀,需要新爸爸媽媽耗費更多的心思和精力。

導致新生寶寶體重過低的原因有準媽媽年齡太小(小於16歲)或太大(大於35歲)、營養不良、雙胎多胎、慢性宮內感染等。

知道這些原因後,準爸媽在孕前就要做好充足的準備,避免低體重寶寶的出生。

寶寶出生時體重異常該怎麼辦?

有時候,是無法避免地出現寶寶體重出現異常的情況的。

當寶寶出生體重超標時,爸爸媽媽不要過於緊張,應密切配合新生兒科醫生對寶寶進行身體檢查,在體檢排除寶寶低血糖等生理性異常之後,家長要注意寶寶的餵養、護理以及運動這幾方面的事項。

當寶寶出生體重過低時,新手爸媽也不要太過擔心,出院後新手爸媽們要注意精心餵養,母乳餵養,併為寶寶按需餵養,是保障寶寶體重增長的最佳方法。

同時,寶寶的居家環境應保持安靜,減少噪聲對寶寶的刺激,並儘可能保持室內恆溫,隨時關注寶寶的體溫變化,以維持正常的體溫。

很多低體重兒在精心餵養和護理下,很快也能和足月寶寶一樣了。


二寶媽咪的育兒時光


正常嬰兒出生時體重應該是多少?這個問題從專業上講應該是正常新生兒出生時的體重應該是多少,寶寶出生後28天內叫做新生兒,不是嬰兒,嬰兒特指出生後28天至1週歲內的寶寶。

正常新生兒指的是足月兒,足月兒的正常體重一般在孕2500克-4000克之間,當出生體重小於2500克時稱為足月小樣兒,當出生體重≥4000克時稱巨大兒,當出生體重≥4500克時又稱特大嬰兒。

對於足月小樣兒,很多寶媽會覺得寶寶太小了,會不會不好養,其實大部分足月小樣兒是健康的,只是小了點,跟其他大於2500克的寶寶沒有本質區別,或許經過一個嬰兒期的餵養可以趕超哪些正常體重的新生兒。

至於巨大兒,還有特大嬰兒,很多寶媽,尤其是老一輩人,會很高興,認為生了大胖兒子,大胖姑娘,其實這裡的巨大兒,尤其是特大嬰兒,長大後容易患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壓,冠心病等代謝性疾病。

至於身高,寶寶的出生體重及身長跟寶寶長大後的身高沒有必然聯繫,第一個身高發育期是在嬰兒期,而不是胎兒期。

總結,正常新生兒出生體重應該在2500-4000克之間。

每日更新孕期科普,不定期孕期疑惑解答。

產科醫療顧問


正常嬰兒出生時體重應該是多少?正常體重兒就是出生時體重大於等於2500克,小於4000克的新生兒。

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新生寶寶出生時的平均體重有原來的3.0-3.3公斤,已達到3.5公斤,目前還有繼續增長趨勢,巨大兒出生了率同樣有所增長。一般足月正常新生兒寶寶0-3天:男寶寶平均體重3.3公斤,低於2.6公斤或高於4.1公斤,為體重過低或過高。女寶寶平均體重3.2公斤,低於2.6公斤或高於4.0公斤,為體重過低或過高。



一般研究新生兒體重的意義在於關注低體重新生寶寶,足月新生寶寶體重低於2500克就是低體重新生兒,醫學上稱足月小樣兒。寶寶足月低體重意味著寶寶在宮內受到某些因素影響,發育受到阻礙。如果是因為媽媽孕期營養不良等因素影響,寶寶出生後會有很好的追長現象,如果是寶寶自身因素,出生後的追長會比較難出現。如果寶寶是足月小樣兒,父母要像對待早產兒那樣重視寶寶的生長髮育,不可有半點忽視。

小羽媽是國高級育嬰師,有十年的母嬰護理經驗,學前教育專業,多網絡平臺撰稿。關注媽媽健康和寶寶成長,同時也是二胎媽媽,育兒路上我們在一起!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銀花育兒



正常新生嬰兒的體重是隨著孕周的增加而升高的,每個孕周都有其特定的範圍,這個範圍都是以往的婦產科、兒科以及公共衛生學的臨床工作者根據收集大量的正常新生兒的體重,進行彙總和統計分析,最後得出的不同孕周的體重數據區間(見下表)。

對於每一個孕周,都有大量的新生兒體重數據,這些數據多是呈正態分佈的。一般認為,如果一個新生兒出生體重在該孕周所有新生兒出生體重的第十百分位數和第九十百分位數之間,那麼其體重即為正常。如果低於第十百分位稱為低出生體重兒,同時可以診斷宮內生長受限;醫學上如果過高於第九十百分位稱為高於出生體重兒,體重超過4000g稱為巨大胎兒,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巨大兒”。低出生體重兒和巨大兒都屬於高危新生兒,需要特殊的治療和護理措施。

因此不能僅根據體重就判斷一個孩子是否是低體重兒,還要看TA的孕周。例如一個新生兒的出生體重是2500g,那麼如果TA是孕37周出生的,就是個體重正常的孩子,可以採用正常新生兒的護理措施;如果是孕齡是38周,那就是個低出生體重兒(又稱“足月小樣兒”),需要按照高危兒的方案治療和處置。

多數人在生個胖孩子,都很興奮,這樣的胖孩子,看上去似乎營養好,身體好,實則不然,這些孩子將來發生代謝性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壓的風險比正常孩子要大。

所以,為了寶寶將來的健康,孕媽媽們一定要控制體重,讓寶寶生出來大小適中。


產科佳育苓蘢


一般情況來說,寶寶出生時的體重在5斤到8斤都是正常的,既能滿足寶寶在孕媽媽肚子裡時需要的營養獲取,也不會太大,而7斤以內是最適宜順產的。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啦,日常吃的東西也越來越好,不僅孕媽媽體重增長的快,寶寶在孕媽媽肚子裡也突飛猛進的長,有的寶寶生下來能有9-10斤重。朋友家兒子出生時候8斤8兩,我們都喊他8斤8,哈哈。寶寶太大,對孕媽媽來說生產時候的難度和風險都很大,在孕期孕媽媽要控制自己的飲食,不要過度進補。

而寶寶偏輕,也不是一件好事,小於5斤都算的上是不達標了。寶寶出生後,瘦小、營養不足、身體抵抗力差、容易生病等等。

所以,孕期的食物營養搭配很重要,要吃對,不要過量吃,盲目吃,更注重營養的吸收,這樣才能更好的控制寶寶在肚子裡的體重。

寶寶出生後,隨著月齡的增加,體重也在增加,附上參考表,大家可以對照自己家寶寶看看。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級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孩子王育兒顧問


T:正常嬰兒出生時體重應該是多少?

孕媽們經過十月懷胎,終於等來了一朝分娩,這一刻是值得欣喜的。當醫護人員抱著寶寶向家屬報喜的時候,通常都會告訴家屬:是個男孩(女孩),孩子幾斤幾兩,母子平安……


為什麼寶寶出生首先要稱體重呢? 新生兒的體重,是判斷寶寶生長髮育是否正常的最重要的標準,作為日後發育的一個參照指數。

正常嬰兒出生時體重應該是多少?

在醫學上,一般把孕期滿37周的胎兒稱為足月兒,正常足月出生的胎兒平均體重為6斤,正常範圍是5斤~8斤左右。

如果胎兒出生體重達不到5斤,就被稱為“低出生體重兒”;而體重達到或者超過8斤的寶寶則被稱為“巨大兒”。


寶寶出生的體重過輕或過重都屬於不正常。 具科學研究表明:新生兒出生體重在5~8斤的寶寶,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幾率會比較低,會更加聰明健康!

為了讓寶寶擁有健康好身體,且更聰明的大腦,在孕期孕媽一定要養成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

不熬夜 、不喝酒、不抽菸,不暴飲暴食,保持樂觀良好的心態,均衡飲食、適量運動都有助於胎兒健康發育哦~


爸爸不講理



寶寶的體重在6-7斤左右是最標準的,既能保障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營養均衡,又不會因為太大導致媽媽生產困難。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的風俗習慣是孕婦要多吃,要吃好,準媽媽肚子越大證明寶寶越健康,才能生出“聰明的大胖小子”,這個觀點隨著科學研究與生活實踐發現已經被推翻!


由於孕期營養過剩產生的“大胖小子”“巨嬰”不僅在生產的過程中會增加難度與風險,寶寶的代謝模式也會發生永久性改變,增加將來患肥胖和慢性病的風險。更容易患上糖尿病、高血壓等代謝病。


同樣的如果寶寶體重過低也是不健康的表現。很多早產兒往往都是低體重兒,對於出生時低體重兒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營養缺乏,其後天成長的過程中更容易出現比同齡孩子瘦小、抵抗力差易生病等情況。


所以說孕媽媽在懷孕期間的飲食是關係到兩個人的事,為自己和寶寶制定一份營養均衡,美味健康的食譜,才能真正達到一個人吃兩個人補的目的。


趙冬梅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國家註冊執業藥師/中國營養學會會員/九維健康學院二級講師<strong>


營養百事通


正常嬰兒足月娩出時體重為2500g(5斤)到4000g(八斤)之間。平均男嬰出生體重為3330(+/-)390g,女嬰平均出生體重為3240(+/-)390g.

體重是一個較為直觀的反應孩子生長髮育水平的標尺。中國民間也有以孩子體重來評估其身體素質“好”與“壞”的習俗。魯迅先生作品《風波》中“九斤老太”就是一個很明顯以體重論“英雄”的人物。“九斤老太”認為曾孫女出生時才六斤,而自己生的時候是九斤,便時常發出“一代不如一代”的感概。是不是體重越重就越好呢?巨大兒在活產的新生兒中佔到6.4%,體重>4500g(九斤)的約為0.66%,也就是說一萬個新生兒中僅有66個新生兒有可能超過“九斤老太太”的重量。很顯然這種概率並不高。
在現代醫學的角度上來看,巨大兒的娩出存在一定的危險因素。產時窒息率可達25%,肩難產率可達0.52%。娩出後孩子還可能出現低血糖(發生率50%~75%)、低血鈣(發生率50%~60%)、高膽紅素血癥(發生率20%~30%)、呼吸窘迫綜合症(發生率30%)等情況。所以並不是孩子體重越重越好。願所有的寶寶都身體健康。歡迎關注兒科恩銘,一起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加油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