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三十八章如何解釋,給我們什麼啟示?

聖哲同學


感謝悟空小秘關照及約題。

這個版本的道德經沒見過,只有試答一下了。

此版本是有王后寫下的,從而神無禮無德不動無言詞,但斷判一切。

王為人頭領,類似神。

因此:不動.不言.無德.無禮,也治天下。

只有大臣:不動.有言.有禮.無德,而輔王治天下。

唯民:體動.不言.有禮.有德,而天下治也。

這就是上司對下級可斥責批罰懲罵打殺,下級對上級須躬順尊從服從聽令,有做無言有禮懷德。

主與僕都如此。

因而大丈夫應自立於世,不卑不亢,求平等。

但,此段述沒有莊子不進入王人群體系內,可自逍遙狀態的自由自在狀況佳與好。

從而可窺:孔子講究入王體系的人言行舉止方式,老子述介與不介與王體系之間者的言行舉止方式,莊子述不進入王體系的人生狀態。


味哎兒


上等的德是無所謂有沒有德,並不用所謂的德來修飾自己,因其無為無爭所以誰也不礙,自然而然就有德。下等的德呢,一天到晚仁義道德掛在嘴邊,身體力行,謹慎端莊,恐怕言行有失,不曾失德,其實這正是一種缺乏德:一是人不可能做得圓滿無失,點滴疏漏即成失德;二是如果有德,有滿滿的一兜德,無所謂失與不失,正因為兜裡沒倆子兒德,所以唯恐失德,整天價端著,其實是一種無德的表現。

上等的有德的嘛事不故意做,用不著去表現,下等老盼著有德的呢,很在意不幹缺德的事,以顯得自己特有德。

擁有崇高仁愛之心的,隨時隨刻關愛他人他物,漫不經心也不以為然。而崇尚義氣、兩肋插刀、轟轟烈烈仗義行俠的,非要分出個是非來。

而看重禮儀幹嘛事都講究這說法那理論,如果沒得到相應的回禮就挑理賭氣,恨不得駕著人家胳膊給推出去。

所以說大道缺失後就開始要提倡尚德,失德之後就特推崇仁,失仁之後就該推崇義了,失義之後那就把禮看重啦。

禮這個東東啊,忠良誠信淡薄之後就指望大家以禮相待,動不動就會互相挑禮,這是禍亂的苗頭啊!

那些整日價宣揚道德仁義、教導什麼應該、什麼不應該、萬事都先知的人,那是在做華而不實的表面文章,這是愚昧的開始。

所以心胸開闊、坦蕩無私的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失身於淺薄,不幹那些個不厚道的事,存心實實在在不去那花架子。

這就是說要堅決拋開那些虛華而取上德之道。


379855831


上古聖人體道,與道萬物一體也,無心成萬物,無德之心而德被萬物,此是上德,亦是真德。

後來人們忘道,有心學聖人之德,不離德但因有心為之,又有求報之心,即是下德假德,下德難以感動萬物,所以就是無徳了。

上德不為自己,亦無刻意為別人之意,也無彰顯德之心,功成事遂有無恃功之心。下德有為自己之心,有彰顯求德之意,功成事遂有恃功之心。道無真偽,而德有真偽。

而又日衰,尊下德而又仁義之名。仁義皆出於不德,都是有心為之,有心要仁要義。上仁雖有為之心,但不恃為之功,故無以為。上義有恃為之功,故有以為。

日衰後仁義之下而禮出焉,禮崇虛名虛套,不知仁義,莫能應之,甚而攘臂而扔之。戰國時,無人應孔子之春秋之禮,此即是也。

故世人失道而求德,失德而後求仁,失仁而後求義,不講義氣只少要表現上尊重別人,這樣失義後求禮。到了求禮的時候,忠信已經涼薄之極點,開始極混亂的局面了。

道既然能生育萬物,當然能見事物之未然,此是前識,是道之光華。世人以前識去趨利避害,如范蠡以此全身而退,張儀蘇秦以此縱模遊說,用之好則得名,用之不好則遭殺身之禍,此即是愚之始也。

大道夫當取大道之厚,而不取德仁義禮之薄,取大道無為無名之實,不取大道之前識智巧之華。

從古至今,世人學道德經,多少人是學此前識,取道之華,而失道之實也。望深思之!


檻內小紅


這一章是德經的第一章,在解釋之前個人覺得應該再說下道和德之間的關係!道是萬物的本源也是萬物應該遵循的規律法則。因為道我們看不見、聽不到、也觸摸不到,只能通過觀察萬物的運行去感知、去體會,而在萬物身上表現出來的道我們就稱之為德,也就是說德是道之德。一般說來,這個德只針對人這個群體來說,不是道在其他萬物上沒有體現,而是針對人類來說德才更有意義!


一、原文解釋

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最好的德是不會顯露出任何德行、品質的,因為上德順應自然是沒有什麼目的、欲求的,這樣才是真正有德;比如清明到了,我們都會回老家祭祖,真正有德的人並不會大肆張揚,告訴別人我來祭祀祖先了,因為祭祀祖先不忘本這是自然而然的事。下德是有慾望的,時時刻刻都顯露出德,口口聲聲都在告訴別人自己有德,德不離身所以是沒有德的。比如現實中:一個人做點好事,生怕別人不知道,到處宣揚,希望別人都來誇獎他有德性,實際上這樣的人是無德的,因為他的行為是有條件的。我們都說做好事留名是常人,做好事不留名是稍微有點德性的人,而真正有德之人心裡壓根就沒有留不留名的想法。

2.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上等的德順應自然、順勢而為不帶任何目的;下等的德雖然也是順應自然而為但卻是有目的、有所求;至善的仁將仁愛給大家但卻不求回報;至善的義雖然力求公平對待大家卻是有目的的;至善的禮讓人不做違法的事自然也是有目的的。至於用禮儀來要求大家做事當然就沒有人回應了,不僅不回應還會用力將他扔掉(極度不滿)。

2.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若是天下失道了才會有德(社會還是處於和諧狀態),社會無德後仁愛就出來了(人們心中無道無德統治者只能出來大肆提倡仁愛治天下),統治者倡導的仁愛不管用了,社會只能用義來作為人們行為的底線,如果人們心中連道義都沒了,就只能用禮儀來規範人們的行為了。補充下:如果禮都不存在(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只能用法,而法家都沒辦法天下大亂,不得已只能用兵強行恢復天下秩序!

3.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禮這個東西,不過是表面的忠、信,更是導致天下大亂的首惡。

4.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仁義禮這些東西,都是道的表面而非本質,也是讓天下人愚昧的根源!

5.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所以大丈夫常取大道、大德的厚重質樸而不取仁義禮之薄;要看到抓住本質根源,而不是看其表面!

6.故去彼取此。

所以要去掉仁義禮而取大道大德,要去其薄去其華而取其厚取其實!

二、給我們什麼啟示

前面老子說:道生萬物而德養之。德總體上雖然滋養萬物,可老子告訴我們畢竟德已不是道,是失道後才有的,有上德也有下德,上德合於大道,可下德卻不是。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失禮而後法,法之不存不得已而用兵,而後天下社會復歸大道的路上,週而復始。老子兩千五百年前就給我們說清楚了人類社會可能存在的社會形態及其演變規律,這幾種形態至今任然沒有超出他當初的預測,可謂真聖人!站在大道的高度,真的可以將天地萬物看的無比的清楚、通透!


聖哲同學


①《道德經》第三十八章是論述“德”的重要篇章,感悟《道德經》的“德”須認識到“德”是道之德,是“道”的特質與規律,是順應合乎於“道”的品質與作為。此章節顛覆了周朝的禮制文化,對中華傳統有很大影響,如道教致虛靜篤以無為等;儒家克己復禮得仁等;墨家講尊道、兼愛,重義,非攻、節儉,簡葬等;法家所持的法度普世、法不言二、法不容情、法外無情等。

②老子的德與孔子的德有能量衰減之勢

《道德經》三十八章的核心是‘’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這幾句,說的是老子的道德排在孔子的仁義禮之前,老子是真道德,依道德實行無為之治,抓大放小,綻放民眾創造力,切實為人民服務;而孔子則是假道德,要麼是突出自己做有利人民的事情圖個名,是為仁,要麼是突出自己做事情必須圖個利,是為義,要麼是假仁假義裝腔作勢擺官架子,是為禮,老百姓最厭煩!


全息領導力


《道德經》要從整體上去看,如果只是從具體章節看很容是一葉障目,只要從整體的角度看對於具體的就好理解了。首先要明確的是《道德經》不是人的最高智慧的論述,但是己經接近了最高智慧。人的最高智慧是對生命本質真相真理的認識,在這方面還看不到。說它接近了是因為對道的論述有些形象的描述,除此之外基本上講的是如何作人作聖人作君主治理國家的內容。在這幾個方面講的多是《道德經》的主要內容。它並沒有詳細具體的論述如何認識和證明生命本質真相真理的理論和方法。可以說《道德經》是一部比較全面的點到為止沒有深入細緻的精點之作。總之,《道德經》是對生命本質真相真理的認識是非常有啟迪作用的書。但不是究竟的。


智慧575


《道德經》是一本領導之書。

《道經》是道家訓御君王的理論根源,是培訓帝王的教材。

《德經》是道家訓御儒家的行動指南,是培訓聖人(大儒)的教材。

《德經》三十八章的第一句話,開宗明義,就是教育儒家如何做“儒”。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就是說聖人(大儒)站得高,看得遠,並不是他品德有多崇高,而是身份使然。

刻意的做事追求品德崇高並不可取,有偽君子之嫌。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就是說,下面的官員及民眾其起碼要求是不離開(聖人)“德”的領導,所以下面的官員是沒有“德”的要求的,只要求不能離開“德”的領導即可。

如果是普通人又沒有特殊的身份和地位,而大家又認為他品德出眾,那就是功高震主,為貫徹“上德不德”的原則,很大情況下就必須誅殺,否則就對帝王的統治不利。

呂氏誅殺齊國知名隱士,就是遵循的這一原則,因為臣民都不應該在品德上顯得高於帝王,否則將危及帝王權威,不利於維護統治。

所謂“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就是這個相類似的意思。

這句話,並不是批評儒家,是上級在訓御下級,因為道家方士是儒家儒生的領導,發出指令的是“士”,接受指令行事的是“(學)生”啊!


河東來


在行使民主無記名自主選擇時,不同意候選人,可另選他人的“上”位權,候選人要有平常心, 不當選也無所謂,不看重票決當選當官,這叫“德",但這“不"是"德"包含的全部意思。"德"字的全部意思是,先“以德”字最下面交換血液、票決精神的"心”為基礎的。

《紅樓夢》與之對應的三十八回就是以故事說明這一道理的:"林瀟湘魁奪菊花詩”,競爭創新的化身林黛玉成為詩王是,“以”詩社成員投票決定“為“結果,即"以為”;“薛衡蕪諷和螃蟹詠",“上善若水"、雪水,公平補不足的化身薛寶釵,一改其“水利萬物而不爭”的“上德"作風,與林黛玉競爭,看重票決結果,即“上德不德”。

這“三十八”章給我們的啟示是:競爭創新(三)林中黑馬林黛玉,就是分離以權(十)壓制“上善若水"、雪水,公平補不足的化身薛寶釵(八)的行為,這時"不”能把“水利萬物而不爭”的“上德"當優良品德,要積極競爭候選人資格,通票決最後決定當選,全體無條件服從票決結果,誰也不能反對。這一章這一句話後的內容就是論述這一主題的。

否則,對反對這一主題的思想行為講“禮”讓者,就是“忠信之薄”,混“亂”不堪的道路“之首",猶如通過競爭票決結婚的夫婦又在婚外亂搞“二奶(包括奶油男)子"等腐敗混亂的局面。

詳見拙著《解密紅樓夢真味道》(含《道德經》譯文)。 文/劉樹成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道德經》的內容,雖然被老子闡述的很委婉,但其含義卻是很殘酷的,因為這就是江湖,江湖雖然不盡是打打殺殺,但也絕對離不了打打殺殺,從物質層面來講,人類確實是在不斷進步,這個事實任誰也抹殺不了,但從精神層面講,對不起,實話實說,一直在退步,直到我們經常喊人性危機、道德危機的今天,可見基本上已經退無可退了。

這個打打殺殺不是體現在肢體上,而是體現在心裡,人的私心越來越重,心機也越來越深,這也是事實,所以郭象注《莊子》,提到一個說法叫“心兵”,仗不是打在外面,而是打在每個人的心裡,仔細體會,自然冷暖自知。

三十八章所講的,正是這個情況,對這一章,《莊子·內篇·大宗師》裡有一段,可以說是絕佳的註釋,裡面說:“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莊子歷來被稱為是最懂老子的人,那麼他的《莊子》三十三篇,當然也是註解《道德經》的不二佳作。

“上德不德”就是說魚兒本來生活在江湖之中,自由自在,這時它們根本不知道這世上竟然有一種叫做“水”的東西,直到水乾了,它們也快over了,才意識到,這個它們以前從來沒有意識到的“水”,竟然是它們最不能少的生存資源,但知道了又怎麼樣,一切都晚了,現在它們能做的,只能是眼前的這一窪水坑,保住這條底線,不要讓它們也幹了,否則真的要“作別天邊的雲彩”了。


我們的精神世界也是這樣的,以前人人有德,所以不知道有“德”這個東西,後面“德”失掉了,才知道這東西不能少,再給它專門帖個標籤強調一下,希望把它再找回來,永遠也不要再推掉它,三十八章,整個就是在講這個意思。

可惜的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人類的精神風貌,仍然一步一步的在倒退,底線也越設越低,從道降到德,從德降到仁,從仁降到義,再從義降到禮,現在又降了,降到了律,法律,這是底線,誰踩就收拾誰,強制性的,但也不保險,有法網就有空子,以身試險的,依然絡繹不絕,沒辦法的事。


三十八章如果扣著字眼解釋的話,恐怕要講很多,差不多可以寫一篇論文,要多少字都可以湊齊,但主要意思就是上面的意思,讀者細思,自然豁然貫通,恕我惜墨,不復贅述。


澡雪堂主


真正的大德行是不用彰顯德行的,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大德行的典範;知得德行是益是好的努力去遵守德行,是因為沒有真正將德行融會貫通,仍只是使用層面。

大德行所作所為都是沒有目的性或刻意為之的,這種無為是在舉手投足間自然而然的;不達大德的則是有意而做事以達到表象所需要的某種狀態,比如大德的無為之象。

這些達不到大德行的在做宣傳大德行的事情,這樣的行為可以稱為大仁之人,在行大仁之事的時候,開始未必會有人來響應,後來周圍一些講情義的人為響應而響應,繼而一些人耐著情面禮節性的來響應他們並不之所以或不以為然的事情,這些事就如同強行拉人過來響應。

這就是因為,從一開始就並沒有抓住道的運行規律,不能熟道自然德行不能融匯,德行不足就需要時時刻刻來控制自己來做事情,控制自己的時候就希望能有幫手,希望能有志同道合者,而這些吸引來的同行者大多是莫名而為。

凡事要不是由心而為自然而然的去做,那就屬於因為某種外力原因拘著面子在做事情,這種情形下是非常不穩定的,而且禍亂之事各種聲音也將由此而產生。

很多時候,這些人中看上去有見識的人,也只是看到了道所帶來的益處與好處而矣,這也就是愚昧的開始了,為了這些可以預見的益處就開始了不明智的行為。

所以人們應該選擇穩固的事情與環境,不應該把自己擺放在不能所控的不安之中;著重能摸到能把控的事情做好,別好高騖遠。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正確選擇。

正一天師堂:杜三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