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歐廢舊塑料被中國拒之門外 如今開始“流浪地球”


日美歐廢舊塑料被中國拒之門外 如今開始“流浪地球”

2017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要求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

自該方案實施以來,從2018年1月1日開始,中國已明令禁止4類24種固體廢料的進口,其中包括廢棄塑料、紙類和紡織品等。到20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進口國內資源可以替代的固體廢物。

日美歐廢舊塑料被中國拒之門外 如今開始“流浪地球”

日美歐廢塑料出口量減半 國際再利用網陷入癱瘓

《日本經濟新聞》表示,在2017年中國禁止進口廢塑料後,使日美歐出口量減半,廢塑料的國際再利用網陷入癱瘓狀態。

其中,日本每年生產900萬噸廢塑料,出口量在150萬-160萬噸。但中國禁止進口後,日本的出口量減少到了100萬噸。這一年時間內,無法出口的50萬噸只能留在日本國內。

大型焚燒設施企業東京臨海Recycle Power的社長影山嘉宏表示,“垃圾受理申請增加到了往年的3倍左右”。他表示,該公司已經沒有設備餘力,正在限制接收。廢塑料的中間處理企業也處理不完垃圾,還有企業從東京圈向北海道和九州的焚燒設施運輸垃圾。

歐美方面也面臨同樣的情況。廢塑料出口基地——洛杉磯郊區長灘港的出口量與3年前相比減少到6分之1。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再利用工廠雖然也開始進行增產投資,但因虧損而導致再利用設施關閉或停止回收服務的情況不斷增加。此外,出口量達到回收量60%的英國對處理能力不足的危機感也在加大。

日美歐廢舊塑料被中國拒之門外 如今開始“流浪地球”

廢塑料處理成本飛速上漲

《日本經濟新聞》稱,目前,滯留在日本國內的廢塑料已成為垃圾排放企業的成本負擔。日本國內的再利用體制不健全越來越令人擔憂。

一家業務範圍遍佈東京圈的工業廢棄物處理企業的董事感嘆道,“一年時間漲價2-3次。這種情況從沒遇到過。”該公司從企業手中收取委託費,接收廢塑料,經過清洗、粉碎等中間處理環節後運往焚燒設施和再生工廠。目前難以解決的是支付給焚燒設施的委託費。

該企業董事表示,在中國禁止進口廢塑料之前,每公斤垃圾的委託費為25日元(約合1.5人民幣)左右。如今部分上漲到了40日元(約合2.4人民幣)左右。

此前,廢塑料大量出口中國時,有中間商會主動前來購買。但這個渠道已經越來越窄,委託焚燒的成本加大。該公司預計2019年度會轉為虧損。

公益財團法人地球環境戰略研究機構的客座研究員森田宜典表示,應構建一個管理廢塑料品質和流通渠道的全球通用規則。不論日本國內還是國外,各國相互協調重新構建廢塑料再利用網的必要性在進一步加大。(李金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