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農村這麼多撂荒耕地,難道是農村勞動力逐年減少的原因嗎?

旭日東昇付先


為什麼農村這麼多撂荒耕地,難道是農村勞動力逐年減少的原因嗎?

農村現在土地撂荒嚴重,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根據七星老農所在農村的實際情況,以前外出打工賺錢的人多,種土地的人本來就很少,加上家鄉人平均土地才五六分地,呆在家裡全靠種地的收入,確實致不了富,根本就滿足不了一家人生活開支的要求了,所以我們當地人外出廣州沿海地區打工,做生意,開翻斗車的人特別多,家中土地八十年代時,一般情況下以300斤谷一畝轉包給了鄰居們去耕種,那時候還沒有發現過土地撂荒的現象。

可是到了九十年代起,我們當地人種地都是用機械化去耕種了,家中一個壯勞力可以種20畝土地了,家鄉剩餘勞動力越來越多了,現在的80後,90後,00後們乾脆都沒有種過地,也不知道種地,也不想種地。


所以家鄉的土地現在一般情況下都是,以180元一畝的價格流轉給了外地人去耕種了,而外地人種地都是請的人工,種地也非常的挑剔,梯田不想種,深腳田也不想種,雞鴨糟蹋嚴重的土地也不想種,土地太貧瘠之地不想種,怕影響他的種植收入,乾脆只挑選你家中田畝積大,產量高的田去耕種。

而當地農村人呢,自己外面都有事情做,做一個零工每天兩百多塊,按現在的糧食價120塊錢一百斤,做一天工可以買足足買到200斤稻穀,可以夠家人吃上幾個月了,比種田強多了吧,再加上梯田深腳田產量低,又不適應了機械化耕種,種菜也費力氣,又賣不掉,老年人都幹不動了,所以就出現了現在農村土地撂荒多的現象了。


所以,七星老農個人認為,農村土地撂荒嚴重,與農村勞動力逐年減少掛不上鉤,據七星老農個人瞭解,倒與糧食價格太低,農藥化肥反而漲價了,種地沒有收入卻有著很大的關係了,農村勞動力減少,如果你糧食價格高,種地收入可觀的話,我相信你一個村幾百上千畝的土地,用不了上十個人用機械化種植就可以搞定了,而且過去已經撂荒了的梯田,深腳田他們也會重複翻轉來去耕種了,並不會浪費了一寸的耕地。大家認為呢?歡迎大家都發表評論!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注七星老農回答,不勝感激!]


七星老農


農村擱荒的原因是政策造成的。專家忽悠中央,百姓的心聲是走集體經濟,而專家一個勁的說延長土地承包與流轉。七十年代未八十年代中期水利設施還算完整,水庫蓄水,渠道貫通,農民澆地每畝也就三元左右,現在水庫水資源被大廠礦買斷,渠道被毀了,原來的水澆地死了旱地,原來的水澆地由自然取河道的水變成了地下水澆地,每畝高達二十五元以上,個別的距機井遠的地每畝達三十三元。而且九十年代後期到二十年代初期,村委基本上把共享的大型機械賣了,如收割機,播種機,旋耕犁機等。本村農民要租機器,成本大幅上升。在我們哪,土地擱荒的現象很少,耕地種樹,百姓的想法是種樹成本小,地沒荒著,十年後伐了樹重栽,收一個是一個。

另外是城鎮化建設導致了農村人口外流。現在娶媳婦沒有八十萬到一百萬媳婦兒娶不到家。縣城要有房,一百平米近七十萬,一個車十萬,彩禮要十一萬。而這部分人是不種地的。過去一個千人村光棍也就五六個人,去年統計千人村有光棍三十八個人。

百姓的呼聲是集體經濟富民。土地流轉從現在已經流轉的經營者成功的極少。土交了,錢要不上。自願流轉無人交地,除非強迫。

土地歸公怎麼收回來,其中也有很多問題。一是在自己耕地建房的怎麼解決?二是個人的承包地自己賣了怎麼解決?三是被徵用的怎麼辦?對這些問題求同存異,會有辦法的。

三農專家要到農村去,才能得到第一手資料。

憑數字,看統計,哪是假的。


wgm446


首先明確一點,農村撂荒耕地越來越多和農村勞動力的減少是有一定關係的!

現在我們到農村裡走一趟會發現,現在農村裡的年輕人越來越少,留下來的基本上都是老弱病殘婦。同時,越來越多的土地被撂荒沒人種了,能看到的都是田裡的雜草。那麼,難道是因為村裡勞動力越來越少才導致農村撂荒的耕地越來越多嗎?今天我們來討論討論這個問題!

個人認為,農村田地撂荒的原因有很多,勞動力減少只是其中之一。下面我們來看看都是哪些原因導致農村田地撂荒吧!

一是因為年輕勞動力減少。其實,在農村種地勞動力是不可缺的,尤其是在我們國家農業機械化水平還不高的情況下,勞動力對農業的作用就非常重要。在以前的時候,農村人都要生很多孩子,原因就是因為窮,所以生更多的孩子出來種地幹活,結果落入了“越窮越生,越生越窮”的怪圈。現在,農村年輕勞動力離開了,留下的老人孩子種不了地,所以很多田地就撂荒了;

二是因為種地成本高收益低。農村人都知道,現在種地的成本是比較高的。什麼農藥、化肥還有人工等等,一畝地一年下來能賺1200元就已經相當相當不錯了。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很多種了幾十年地的農民並沒有因為種地而賺到錢。所以,很多人乾脆把土地撂荒出去打工去了;

三是因為種地太苦累。在農村種過地的人都知道,種地是很苦很累的,整日汗珠子滴在腳背上,不停地在土裡刨,累得像老黃牛一樣還掙不到錢。所以,現在很多農村人都乾脆把土地撂荒,去找個省力一點的活。

雖然農村現在有土地撂荒的現象,但是大多數農民還是堅守在土地上的。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堅守,我們國家的農業才能得以繼續發展,我們應該感謝農民!

好了,今天就回答到這裡,歡迎關注【村官小焦】!!!


村官小焦


農村近幾年荒蕪土地增多,主要是:

一、價格指導生產,投入產出比太低,除了房錢無火錢。現實生活中,講到物價穩定,沒有別的比糧食價格穩定了,農村不少土地撂荒,關鍵在於此。

二、勞動力轉移,由於外出務工,收入高一些,不少青壯年勞動力出去幹建築、管道、裝卸等,女孩子出去幹縫紉、包裝、刮仿瓷、電子等,農村老人孩子留守,無力種地。

三、近十幾年來城裡有錢有關係的人來農村包地,沒有幾個掙錢的,跑路的到是不少,造成荒蕪之地增多。




雄關漫道A


種地不如去打工,守在家中種幾畝薄田過日子結果是貧窮,都是進口糧食打壓惹的禍,國外實施的是大農場,大農莊集優勢大機械化耕種,集中管理省工,省時,省錢。而中國農村小塊田分散種,單打獨鬥式耕種,成本合算競爭不過國外糧食市場,單打獨鬥式小塊田耕種方式以經落後,一盤散沙無競爭力,種地不掙錢難以養家餬口棄地打工這是必然。國外也有故意降低糧食價格打壓中國農業的套路,這個套路玩若干年後忽然提價中國將遭受重大沖擊,被人掐了命脈斷了糧道會摔一個重重的跟頭傷的不輕,有遠見的治國方略都很重視農業,民以食為天,家中有糧遇飢不慌。國也如此。以眼前經濟利益而犧牲長遠安全利益實不可取,也非長治久安之策。


興安紅松五379


現在種地的成本高,換成收入的話也不多,因此更多的人願意外出務工。

加之種地太累,年輕人受不了這個苦。

還有自古就有學習使人進步,學習才能使人走出農民,因此那些受高等教育的人更不會留在農村。因為所有的工業企業都在城市,他們的所學留在農村也毫無用武之地,收入還低。

正是因為以上種種原因,導致農村的年輕人外出務工,只剩下一些老人在農村,而且大都都是老弱病殘,勞動力有限,根本種不了多少,所以基本上都是空著,種少部分解決溫飽,以此給在外奮鬥的人減輕負擔。

國之根本就是人民,是土地,如果農民都不願意種地,你麼城市的人將是有錢買不到糧食,因此現在大城市的糧食很多都是靠進口從而增加了成本。這些年來政府對農民的糧食直補也就是為了鼓勵農民多種地,只是效果不佳,以後可能會想其他辦法的吧,畢竟人的生存離不開這錢土地,也離不開糧食。



通江熊貓


撂荒土地確實有增無減,但並非缺乏勞力造成的,而是地不養人反而吃人的原因。


看看當前的現狀,大家都知道糧價一直低糜,農資漲價比兔子還跑的快,辛辛苦苦一年還得看老天的臉色,賺時一畝地也就千元左右,虧時還種子錢都不夠。如此來你拿什麼交衛生費,合療費,養老保險,電水費,鄰里右舍的份子錢,…到最後個人生存都成問題,拿什麼養家餬口?

土地夲身就是農民的命根子,假如種幾畝足以養家,農民們何樂而不為呢?再搞點小副業,有點小積蓄農民們何苦丟下老人,媳婦,小孩外出漂泊?



所以說土地撂荒不是人的問題。只有增加士地產值,提高農民收入,留得住農民是解決土地撂荒的硬道理。


一樹一世界劉


農村那麼多撂荒地,真的是農村勞動力減少沒人種糧嗎?這個推斷純屬因果臆想,不是根本原因。部分地區有大片撂荒地人不爭的事實,我記得九六年去山東辦事,坐的是火車,正趕上麥收季節,沿途路邊一片金黃的景色,沒有一片空白,前年我還是去山東坐火車,也是這個季節,景色大不一樣,只有零星的幾塊麥地一閃而過,有的栽樹,有的荒著,有的就種了一季玉米,真的跟從前不一樣了,這是為什麼?

真的是農民不願種地了嗎?總覺得不盡然,過去農民到城裡打工,每到收秋季節,工地再忙,農民工兄弟也要回家收秋,工地也有不成文的規責,那幾天再忙就要答應農民回家收秋。必經這是農民家裡的大事,出來務工的又都是家裡的頂樑柱,不回去咋辦。再說那時就是種玉米一斤也要一塊多一斤,農民工工資才幾十塊錢一天,種一畝玉米也能有千八百的毛收入,雖不多,但忽略自己的時間,放在農民自己身上,也是一筆小收入,起能說放棄就放棄的。

如今糧食在降價,看似降價了兩三毛錢,一畝地影響兩三百塊錢,可這兩三百就夠交一個人的新農合了,聚少成多,一家幾畝地就是少了千八百塊錢。再有隨著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農民工工資水平也在提高,雖說是沒有穩定工作,穩定收入,還要面臨被拖欠工資的風險,但總體來說,農民工日工資水平還是比過去提高了一兩倍,而面對農民的命根子~糧價卻不升反降,逆事來襲,這一升一降,實實在在打消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必經農也是人,不是神,沒有香火伺候,在現代經濟社會,農民更需要發展,也懂得生存的價值,農民也要生活存,糧食的價值實實在在打了農民的臉,農民也想過體面的生活,種糧實實在在發不了農民,還不如把地撂荒,出去掙錢來的實在,糧濺傷農是不爭的事實。

說農村勞動力減少,也存在,但不是主要原因,以現在的生產力水平,如果真的是糧價適合,一兩個人種幾十畝地都不是事,雖說現在三農優惠政策滿天飛,但種地農民得到的實惠卻是杯水車薪,實際意義不大,不足以影響農民的種糧積極性,農民也知道利益所在,難道農民就該是默默付出,不求回報。


東72607259


是單純種田收入太少,無法維持現代生活開支和家庭發展需要,逼著青壯勞動力走向城市謀取更高收入。

各國種田成本不一樣,補貼也不一樣,相比較,中國農業是小農經濟,沒有形成規模,無法單一種田在競爭中生存。

農民進城打工,勞動力轉移,但真正溶入城市的有多少?實現城市化,必須把成本降下來,必須有相對穩定工作。

有些人在城裡買了房,有穩定工作,他很可能就拋荒。還有些人無力兩頭兼顧,要打工,只好拋荒,流轉是為解決這部分人問題的,但流轉出來的土地,給種田大戶,或者資本下鄉,這些人只是擴大種田規模而已,沒有社會責任。而且,種田不是工廠,受天氣影響和灌溉條件等各種因素制約,收入不穩定,無法內部調劑,一旦不賺錢,資本隨時撤離,種田大戶虧損,還是拋荒。

中國農業還是走集體化的道路,才能形成規模效益,組織一部分人種田,一部分人辦工業,副業。也允許到城市去打工,多種形式。只有集體化生產,才能真正做到不拋荒。

參與頂層設計的人,要深入調查研究。注意傾聽農民的意見。拿出切實可行方案試點。完善後推廣。

我覺得前面的網友,wgm446說的是實情。


愛中9164093460118


種地不是為了糧食自給,而是為了能賺錢。現在的米價3元一斤已經能買到很漂亮的大米了,一人一天吃一斤米的話,一年的口糧有1100塊錢就能解決,五口之家也就五千來塊,出去打工一個人一個月就能掙回來。自己種莊稼的話,三四畝地的化肥農藥,租用農機,人工的管理成本,加起來差不多夠一年的糧食開銷了。遇上天災蟲禍,收成差還得虧本。其它農產品除非大規模種植,技術好,有充足的資金,否則也賺不到錢。

而現在一個壯年勞動力,出去做工,基本上每月都有四五千的收入,而且收入穩定並可預期。

對比之下,誰還會回家種地?在家如果單憑小規模種殖根本就不能維持家庭開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