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沒有哪些尖端高科技是以絕對優勢領先於全世界的?

丿Jazzn


肯定有啊,我們領先世界的尖端科技還是有不少的,具體有哪些待會再說,現在先來看一張表,如下,下圖是

PCT(國際專利體系)網站2017年世界各國專利數的申請數量(這種國際專利的含金量很高的),排在第一的是美國,排在第二的就是我們國家(紅框圈起來了),在這之前,我們是排在日本、歐盟後面的,但是從2017年開始,我們的國際專利申請數量就已經是僅次於美國了,而且我們的增速非常快,看上面的數字,我國每年的增速是14%,而美國是-0.9%,日本的增速則是6.6%。

▲PCT申請數量前20排名

我們現在就是處於一個科技大爆發的時期(上次那麼說還有人噴我),但是很多科技成果要等到未來才能收到成果,因為哪怕是美國、日本這些科技強國,他們的很多專利成果也是幾十年的,那個時候剛好是他們的科技大爆發時期,至於科技爆發的成果,其實需要一個時間緩衝,不是說馬上就能見效的,所以,有些人不要酸了,自己國家就是那麼強,我們在崛起這是事實,這份報告裡的評估都已經承認了中國的科技實力增速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當然了,我這樣說不是說我們現在的科技實力已經是世界頂級了,整體實力還是西方領先,這個也是事實,但是我們的增速是最快的,同樣也是實錘!

▲PCT申請高度集中在少數幾個來源。

說完這個,再來說一下我國有哪些領先世界的尖端科技,就說一個:激光武器技術!為什麼說這個?因為這玩意我兔子真的可以說領先鷹醬20年,首先,這技術涉及到了一種叫KBBF晶體的東西,這是一種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作用是可以將普通激光轉化為史無前例的176納米波長(深紫外)激光,我國陳創天院士領導的研究組在1990年的時候就發現這種晶體並製造了出來,但是由於當時還不知道這玩意的戰略意義,所以我們是向全世界的研究者都開放提供這種KBBF晶體的,不過到了2009年開始,我們就禁止出口了,然後美國說我們搞技術壟斷、對他們各方面研究有極大影響云云,最後美國佬絕對自己也研發這個,到了2016年的時候,美國的APC公司就發表聲明說他們弄出來了:

也就是說,美國佬在2009年的時候才開始在這方面追趕我們,那KBBF晶體應用在哪些方面呢?可以用在太空激光武器上面,比如以前美國佬提出來的用激光在外太空反衛星、攔截洲際導彈等,因為KBBF晶體是用來製造功率為1兆瓦脈的衝激光器的理想材料,深紫外波段激光在大氣層內容易被散射,但是在沒有大氣的外太空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而在2013年9月9日,中科院網站就公佈了我國

深紫外固態激光源系列前沿裝備通過驗收的消息,這就意味著我們成為了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夠製造實用化深紫外全固態激光器的國家,所以,在激光武器研究領域,我們確實是走在了世界前列,處於絕對領先的位置!


哨兵ZH


這個話題特別容易讓人激動,改革開放40年了,中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經濟的快速發展,直接推動了我國科技的迅速發展。作為一名大學生,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去論文的資源網站尋找技術資料的時候,中國人的優秀成果論文越來越多,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英語不好,看不懂外文論文而抓耳撓腮了。那中國發展的這幾十年來,究竟有多少以絕對優勢領先全世界的呢?噠噠噠來和大家好好討論一下。


特高壓輸電技術

豪不誇張的說,中國的特高壓輸電技術領跑全世界。在特高壓輸電行業,全世界都在用中國製定的標準,全世界都在講中文。

眾所周知,我國東西海拔差異非常巨大,西部地區為海拔較高的高原,呈階梯狀向東推進。海拔的差異讓我國西部地區有著天然的優勢,不僅風力大,還有著修建大型水電站的潛力。同時,我國經濟重心在東部地區,西部地區發展較為緩慢,能源消耗少,於是出現了能源過剩的情況。為了將西部地區多餘的清潔能源運送到東部來,我國在2011年3月,將特高壓輸電工程列入了國家“十二五”規劃,作為國家戰略項目進行建設。



在國家的支持下,我國特高壓輸電技術發展非常迅速,不斷突破世界記錄,一舉領跑世界。2016年1月11日,全長達到3324公里的準東-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開工,這是世界上特高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送距離最遠,技術水平最先進的特高壓輸電工程。除了在建工程,截止到2018年前後,我國中部和東部地區9億人用上了西部清潔能源,大大減少火力發電,減少煤炭消耗,減輕環境汙染。經過幾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全面掌握並大規模工程應用特高壓輸電技術的國家。

量子通信衛星

首先搞清楚一個問題,什麼是量子通信衛星。量子通信衛星是一種利用量子的攜帶者光子在外層空間傳播幾乎沒有損耗的特性而研製出來的一種通信衛星,擁有通信信號好,保密程度極高的特性。量子通信是建立在量子糾纏原理之上的,兩個相似量子如果靠近會發生糾纏,但是當產生距離的時候,這對量子就會出現感應現象,量子通信的信息傳播就是根據量子之間的感應現象實現的。


2016年8月16日凌晨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送上太空,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成功發射量子通信衛星的國家。量子衛星的發射,意味著我國在量子研究領域成功反超西方國家,達到領先地位。雖然目前“墨子”號量子通信衛星還未正式投入使用,屬於科學探索實驗衛星,但是墨子號的發射,意味著我國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科學實驗體系的建成,這對我國通信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

激光武器

因為保密,在媒體上我們經常能夠看到的都是美俄激光武器試驗的新聞。所以很多人根本不相信我國激光武器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其實我國從80年代初就開始了激光武器的研究,並且建立了完整的科研體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來和大家分享幾個例子。第一個,2014年11月,新華社報道了我國一款叫做“地空衛士”的激光武器測試。這是一款10千瓦級激光武器,在測試中它成功擊落距離2000米,高度500米範圍內的30架無人機。

第二個例子,2017年2月阿布扎比防務展上,我國展出了一款名為“寂靜狩獵者”的激光武器。和上一款相比,這款激光武器功率已經達到了50-70千瓦,可以在1.5公里之外射壞飛機發動機。到今天,我國已經成功將激光武器實戰化,99大改坦克已經開始了激光自衛系統的測試,可用於壓制敵方坦克的觀瞄系統,並對來襲武器進行預警,提醒成員作出應對措施。


除了我說的三個以外,我國肯定還有其他技術領先。幾十年來我國科學家兢兢業業,且不說領先世界,但是已經的的確確做出了出色的成績,只不過很多人的視線都在所謂的明星身上,看不到科學家們的默默奉獻罷了。近年來我國的發展有目共睹,我們應該不驕不躁,不妄自菲薄,要清楚的知道,雖然我們和世界第一還有差距,但是中華民族正在努力。


赤焰噠噠噠


中國也有一些技術,以絕對優勢領先與全世界。

這其中,首屈一指的是袁隆平老先生的雜交水稻技術。這是屬於非常先進的生物技術,為保障中國糧食安全,帶來巨大的現實意義。

激光技術

中國激光技術世界第一,領先全世界十多年。

我國率先研製出了固態激光的核心技術——氟代硼鈹酸鉀晶體,也就是著名的KBBF,並且這項技術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被中科院弄出來,其優異的性能一舉奠定了我國激光武器的研製基礎,KBBF在隨後15年的時間內中國一家獨大,美國人根本沒有。一直到2016年,美國人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才整出來了自己的氟代硼鈹酸鉀晶體,其激光武器因此毫無懸念地落後於中國。目前我國下一代更先進的RABF晶體已經被一堆歐洲國家求著技術轉讓。

反衛星武器技術

中國已經發明寄生星多年,現在開始向菲律賓的一顆商業衛星部署寄生星。寄生星只有中國才有,世界任何國家都沒有研製出來。所謂寄生星就是一種由己方投放、能寄附在敵方衛星上的微小型衛星。它能在戰時根據己方相應的指令對敵方衛星進行干擾和摧毀。從低軌到中高軌、從軍用到民用、從單星到星座,不管是什麼衛星寄生星都可進行控制和攻擊。

中國建橋技術

歷史上中國建橋技術都是全球領先的,直到近代才落後於世界,但現在中國的建橋技術,又回到全球領先位置。

世界第一高橋之稱的都格北盤江大橋:高度565米,大概是170層樓高;上海盧浦大橋,世界上首座完全採用焊接工藝連接的大型拱橋,現場焊接焊縫總長度達4萬多米。四渡河特大橋,全球最長懸索橋,同時也是世界首座跨度達900米以上的山區特大懸索橋。青島海灣大橋,全長36.48公里,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重慶萬州長江大橋,當時世界上跨徑和規模最大的鋼筋混凝土拱橋。蘇通大橋,創造了1088m斜拉橋最大跨徑、300.4m最高索塔、577m最長斜拉索和131根長117m、直徑2.8m/2.5m最大群樁基礎等四項世界第一,使人類建設斜拉橋的跨越能力首次突破了1000m大關。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大橋的位置正處於世界三大風區之一,因為“施工難度最大”聞名於橋樑界,這座大橋從新結構、新工藝、新方法等方面已申報了12項專利,可稱之為一座創新型的大橋。

高鐵技術

中國高鐵時速能達350公里/小時,通常運速307公里/小時,新研發的復興號列車能達400公里/小時。日本新幹線最快運營速度320公里/小時,一些線路實際跑得慢些。韓國高鐵最高設計速度350公里/小時,運營速度300公里/小時。俄羅斯高速列車250公里/小時,但可升級到350公里/小時。

高原鐵路建設技術。青藏鐵路是世界高原鐵路技術難度最大的技術。

中國高鐵全球最快。中國高鐵整體技術全球領先,但也有部分核心零部件需要進口,比如軸承等。

量子通訊技術

中科院院士潘建偉說,目前中國量子通信技術領先國際5年,並將在未來10到15年持續保持領先地位。中國已經研製出世界最先進的量子計算機和量子通訊衛星,2017年5月中國的量子計算機研製成功,雖然每秒50000次加法運算比不上普通的工程計算機,但是照樣被譽為“2017年可以改變世界的科技新成果之一”,該計算機能夠創造10個超導量子比特操作,而美國最高記錄是9個,在這方面中國領先美國10年。

移動支付技術

支付寶和為微信支付可以直接掃碼支付或者在線支付,對店家來說安裝相關設備也簡單,是比較低成本的選項。這些結算手段還有轉賬、點餐AA制等功能,這讓移動支付變得比現金更為方便。

超算技術

超算TOP500每年發佈兩次,我們國家的天河2號和太湖之光,分別六次和四次拿到冠軍,一共十次,相當於連續五年佔據了TOP500的冠軍位置。

不過,最新的世界第一被美國Summit拿走。只能說中國的超算技術全球第一流,但沒有達到絕對領先優勢。

中國的科技方面進步很快,上述的僅是一些點滴。隨著技術進步,產業細分、技術細分日益嚴密,各種首創技術也逐漸增加。

不過,要成為科技強國,我們依然任重道遠。


波士財經


都知道超算和高鐵無人企及,話說還有沒有呢?有的!並且不少呢?比如說2014年8月的一天,美軍“龐塞”號登陸艦即搭載了一門激光炮開去波斯灣,這是世上激光武器第一次完成實戰化部署,一時莫大動靜。網絡上議論紛紜,原來強大的美國又擁有了最新前沿科技武器了呢。有意思吧?更有意思的是,2017年阿布扎比防務展上,中國第一次首開激光武器外銷先河,這是破了例的喲,它的名字是“沉默獵手”,與“龐塞”號搭載的激光炮功率如出一轍。人們不太留意科技領域的一些消息,就在2016年,美國宣佈,打破了中國激光技術壟斷,研製出第二代激光體,國內專家的解釋,中國第三代激光體已經成功研製出多年了呢。呵呵,這才最有意思。一個不留神,人們發現,中國激光技術這麼先進呀,且先進的不是一星半點,正以絕對優勢領先了全世界。如此種種,不一而足,原來中國壓箱底的尖端高科技,還是有一些的。中國不言語,這些年擼起袖子加油幹,那也是有成的,而且速度並不慢。

◆發現越來越多。開始數不完,拿航母技術來講,核動力,電彈射,甚至全電推,一時都有了,比任何人不差,那麼艦載機呢?好像總差人一星半點。先進的地方繼續努力,差強人意處,沒準能走另外的路,比如無人機,總在後面追,追得氣喘吁吁沒有用,好在建立了追趕的自信,原來如此,如此也可以,那就直接上電磁彈射,馬偉明院士的觀點是對的,走跨越式發展的路,越走越寬闊,這樣我們成為引領者,沒有什麼不可以。

◆這點事並不神秘。這先進,那先進,實用的才先進,啥事都要和人比,沒什麼意思,中國縱有技術,也沒必要發展十多艘航母,有用的就可以,留待銀子發展其它,比如航天,比如高超音速武器,在此一領域,中國有先進也有落後,有說差了十多年,也沒必要心慌害怕,能制衡就成,如偵察衛星,如北斗,必有的技術,我們總是有了,並且先進不少,有些技術能保證絕對優勢,不能事事和人比。

◆吾國大有人矣。像楊偉和馬偉明這樣的科學家,中國大有人在,他們知道,哪些方面差,哪些方面急需發展,明此足夠,有限的資金投入到必需的技術就可以,這樣一步步,我們到了今天,有些領先,有些落後,現在落後的都發展起來,指標不奢望過高,而有些則是必須的,著重發力,已經發展起來,不追求樣樣領先。五千年中國,領先世界五千年的中國,正這樣一朝勝之,今天我們有這樣的底氣,有的是錢,有的是市場,不愁發展不起來。若問究竟什麼先進,個人看法不少,恕不能一為說之。


魂舞大漠


改革開放讓我國煥然一新,尤其是在科學技術方面,我們在汲取西方先進技術的同時,也在不斷開拓創新。如今,我國的許多科學技術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以下金十君列舉幾個:

1、造橋技術

我國基建其實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造橋技術也是無可匹敵,我國是造橋王國,有“世界橋樑博物館”的美稱。最近通車的港珠澳大橋無疑成為了世界第一橋,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里,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港珠澳大橋被英國衛報稱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並在央視的《輝煌中國》紀錄片裡播出,它更是創造了多項紀錄,設計壽命達到了120年,能抗8級地震,抵禦16級颱風。

2、高鐵技術

高鐵作為我國基建的又一頂樑柱,已經成為了中國的一大名片,在我國高鐵定義是超過250公里每小時的動車,而現在有的高鐵已經突破350公里每小時。2011年,我國就研製成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時速35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動車組,並在京滬線上實現運營。

現在,世界上時速最快的真空高溫超導磁懸浮比例模型車試驗線正在成都搭建,預計今年底前將建成並投入試驗測試。除此之外,我國的高鐵技術正在積極尋求“走出去”,發展海外市場。

3、超算(超級計算機)

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是世界上首臺運算速度超過十億億次的超級計算機,之前一直在超算排名榜第一,雖然短暫地被美國Summit超過,但兩個月之後,我國“天河三號”出來了,速度是Summit的5倍,運算性能達到每秒百億億次。

還有另外兩大E級超算原型機神威E級、中科曙光都是會超越“天和三號”的超算。

4、超級稻

超級雜交水稻是農業部超級雜交水稻培育計劃的成果,該計劃於1996提出,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主持培育計劃,超級稻被世界成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袁隆平及其團隊培育的超級雜交稻品種“湘兩優900(超優千號)”再創畝產紀錄。經第三方專家測產,該品種的水稻在試驗田內畝產1203.36公斤。

5、量子通信

量子通信具有傳統通信方式所不具備的絕對安全特性,在國家安全、金融等信息安全領域有著重大的應用價值和前景。

2016年8月,我國成功發射了全球首課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實現1203公里光子糾纏,刷新了世界記錄。9月29日,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線”正式開通。目前,我國已經成功實現了洲際量子保密通信,我國的量子通信技術已經躋身世界前列,把歐美等在量子通信侵淫了幾十年的國家遠遠地甩在身後。

6、特高壓輸電

特高壓電網,是指1000千伏交流和正負800千伏直流輸電網絡,具有遠距離、大容量、低損耗輸送電力和節約土地資源等特點。

我國“特高壓800KV輸電工程”攻克了特高壓外絕緣、過電壓、電磁環境、系統控制等一系列世界性難題,創造了七項世界第一,獲得了114項發明專利,構建起整套的特高壓輸電技術體系。

全世界掌握特高壓技術的只有國家電網、德國西門子和瑞士的ABB集團三家,但是中國是率先開展大規模部署,並制定全球行業標準的。

除此之外,我國在激光技術、沙漠治理、太陽能發電、乙肝疫苗技術等等領域都是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2004年,我國政府投入的科技經費佔全部科技投入的31%,屬於發展中國家水平。而美國、日本曾一度達到69%,日本達到63%。

現在,我國的年研發投入僅次於美國,達到了4090億美元左右,全球佔比為21%。在過去的十幾年中,我國平均每年的研發投入增幅高達18%。據外媒估計,在2018年底,我國的研發總投入有可能超過美國。

在科學技術上沒有永遠的領先,這是一個你追我趕的時代,我國起步晚,底子薄,相對於發達國家,我們要想追上並全面超越要走的路還很長。但事實證明,即使起步晚了,現在我國依然取得了傲人的成果,之前被落下來的,已經在努力追趕了。


金十數據


咱們現在也是製造業大國了,而且門類非常齊全。中國已擁有41個工業大類,191個大類,525個小類,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現在整體上我國的。製造業實力還不是非常強,但是有一些產業和技術經過了長期的積累,目前已經脫穎而出,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下面我舉兩個例子。

特高壓輸電技術

在目前輸電技術領域特,高壓是最先進的。其優勢就是,輸送容量大、送電距離遠。形象的說特高壓輸電是“電力高速公路”。



在特高壓輸電技術方面,我國的起步並不早。在上世紀80年代,蘇聯、日本和意大利就已經建成了1000千伏高壓輸電線路。20多年的時間內,這些國家在數字技術上沒有多大的進步。相反,我國由於國土面積廣袤,加上快速的工業化和城市化,社會用電需求猛增,促使我國在電力基礎上面有了極大的提升。2009年,我國自主研發的、具有自主產權的1000千伏交流輸電工程正式運行。

2013年9月,世界首條1000千伏同塔雙回特高壓交流工程——皖電東送正式投入運行。它標誌著我國在特高壓輸電這種技術領域,已經獨步全球。當時美國的能源部長朱棣文在一次演講中說道,“中國挑戰美國創新領導地位並快速發展的一項重要領域就是,最高電壓、最高輸送容量、最低損耗的,特高壓交流、直流輸電。”甚至國際大電網協會秘書長認為,中國特高壓交流工程的投入運營是“電力工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目前在特高壓輸電技術上,中國標準就是全球標準。中國電網目前已經走出國外,走向了歐洲、美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這種牛逼的特高壓輸電技術引入了海外。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中國的高壓輸電技術在全球處於領先水平,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被定為國際標準推廣。

第5代移動通信技術(5G)

5G是這幾年炒得最熱的一個詞彙,它的全稱就是第5代移動通信技術。如果是特高壓輸電技術是“電力高速公路”,那5G就是移動通信高速公路,即比4G網絡傳輸速度快數百倍。舉一個例子來說,一部1G的電影可以在3秒之內下載完成。



在5g技術研發方面,中國、韓國、日本、美國、歐盟鉅額投入,都想在這方面佔領制高點。但目前只有華為、愛立信、諾基亞這三家企業的技術相對成熟。在這三家企業中,華為的技術是最領先的,有權威的評估,說華為的技術比另外兩家領先兩年左右。

華為總裁任正非在接受外媒採訪時,對自家的5g網絡也特別欣賞,非常自信的說,“全世界把5G做得最好的是華為,把微波做得最好的是華為,只有一家公司把微波和5G過得好,這個全世界只有華為能夠做到”。



他這個觀點也得到了市場的驗證。華為在全球已經簽署了超過32份5G商用合同,發送了4萬多套5G基站,這其中包括很多美國極力勸阻的盟友。華為的5G技術最先進,同時價格又實惠。你不用他用誰呢?難道你要花更高的價錢買技術相對落後的其他公司的5G通信設備?估計只有美國和澳大利亞會這麼做!


財經知識局


實際上,根本就不存在著以“絕對優勢領先”的問題,這是犯了根本性的錯誤。即便是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在任何一個行業、領域也不會說以“絕對優勢領先”。以目前科技發展的速度,即便是在某個行業領先世界,若是停步不前,要不了多久就會被其它國家追平、超越——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隨著綜合國力的提升,我國近些年在很多領域都達到或即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個別領域甚至是達到了世界領先的水平。



比如說:雜交水稻技術、量子通信技術、超級計算機技術、激光技術、特高壓輸電技術等。至於說橋樑建造技術、高鐵、手機移動支付、可燃冰開採、人造太陽、電磁技術等,這些與國外最先進的技術本質上都差不多,只不過是各國國情不同,發展的方向等也不相同。比如橋樑建造技術,德國等在這方面並不比我們差,就在幾年前我們還請人家來幫我們建造,結果因其要價太高而作罷——我們靠自己同樣造了出來,而且在技術指標等方面並不比其它國家差。



央視做過這方面的報道,我們不比人家差,但人家也沒比我們差——彼此處於同一水平,即便是有點差距,也可忽略不計。再說高鐵,雖然在這方面是後起之秀,但經過這些年的努力,我們已經是世界一流水平了。不過,有一點需要說明,從技術角度來說,我們的高鐵技術與國外最先進的技術也在同一水平上——我們的優勢就在於,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市場需求量大,從客觀上促進了我國高鐵技術的發展。我國的手機移動支付確實是非其它國家可比,但這根本就算不上尖端科技。



在人造太陽、電磁技術方面,我國與美國基本上都在同一水平,差距雖有,但並不大。我們仍是發展中國家,雖然發展速度快,也有些東西確實是達到了世界一流或者是領先水平,但那都是少數,在絕大多數領域我們不過就是能夠“望其項背”而已——差距仍然很大。值得高興的是:這種差距正在快速縮小。我國的雜交水稻技術、量子通信技術、超級計算機技術、激光技術、特高壓輸電技術等,絕對是屬於世界領先水平,其它國家與我們還有一定的差距,包括美國在內。



有幾位答主在回答中詳細介紹了這些技術,這裡就不再細說了。實際上,國際專利申請最能夠說明一個國家在尖端科技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或者說是所處的位置、水平。2017年,我國申請的國際專利數量位居世界第二。2018年,我國仍排在第二位。相比2017年來說,與美國的差距已開始縮小。不過,有一點需要說明,我們在很多關鍵領域,仍處在剛剛起步階段,距離美國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不可妄自菲薄,但切忌盲目自信。路,還得靠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


儒道之主




雖然中國在基礎科學技術體系整體上跟西方發達國家還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個別高精尖項目上卻並不落後甚至有後來居上的優勢。

我們來盤點一下目前都有哪些技術領先世界:

一、移動支付

全球知名的益普索(Ipsos)調查顯示,中國移動支付的普及率在全球位居第一位,佔據主導地位的是騰訊和阿里巴巴。目前,支付寶已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支持18種外幣結算,接入超過12萬家海外線下商戶門店,範圍涵蓋餐飲、超市、百貨、便利店、免稅店、主題樂園、機場等終端支付場所。支付寶的海外用戶也已超過4000萬,最北觸達挪威郎伊爾城,最南覆蓋阿根廷烏斯懷亞。目前,微信支付覆蓋了港澳臺、東南亞、歐美、西亞、澳洲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在東南亞、日本、韓國以及中國香港、臺灣市場表現搶眼。


二、量子通信

在國家戰略規劃引導和產業界共同努力下,我國在量子通信領域已取得一批重要成果:2015年以來,中國科學院聯合阿里巴巴、中興通訊等單位成立了中國量子通信產業聯盟;2016年8月,我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實現1203公里光子糾纏,刷新世界紀錄;2017年6月,在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啟動了國家標準的研究工作;2017年9月,世界首條全長2000餘公里的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線路全線貫通。目前,結合“京滬幹線”與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的天地鏈路,我國科學家成功實現了洲際量子保密通信,中國量子通信技術已躋身全球領先地位。


三、超算技術

2017年6月發佈的最新一期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中國“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號”第三次攜手奪得前兩名,美國20年來首次無緣前三。實現核心部件全部國產的中國超算“神威·太湖之光”,一年前以每秒9.3億億次的浮點運算速度首次奪冠,速度可達每秒3.39億億次的中國超算“天河二號”由此排名第二。2018年5月,中國又公開一個好消息,中國新一代超算天河三號原型機首次亮相,這是世界首臺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天河三號E級超算運算能力是天河二號20倍,是天河一號的200倍,可以稱為:全球最強。


四、北斗導航系統

1994年,北斗工程正式立項,並提出了三步走的戰略目標。2000年10月,北斗導航系統的第一顆衛星正式送入軌道。2018年前後完成18顆衛星發射,2020年完成35顆衛星發射,實現全球穩定覆蓋。目前,北斗導航系統綜合性能已超越歐盟的“伽利略”和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定位精度將優於5米;實現全球覆蓋後部分性能有望領先美國GPS系統。

五、人造太陽


ITER裝置是一個能產生大規模核聚變反應的超導托克馬克,俗稱“人造太陽”。我國基於能源長遠的基本需求,於2006年正式參加ITER計劃。2003年3月,HT-7獲得超過1分鐘的等離子體放電,最長放電時間達到63.95秒,成為繼法國之後,第二個能產生分鐘量級高溫等離子體放電的託卡馬克裝置。在HT-7基礎上,中國科學家用10年時間,自主設計和建造出世界上首個全超導託卡馬克裝置EAST。讓5000萬攝氏度等離子體穩定持續燃燒100.12秒,這是中國超導託卡馬克實驗裝置在今年7月創造的新紀錄。ITER組織兩任總幹事評價中國在該領域已“全面領先於全球。”


六、可燃冰開採

今年5月,我國從南海神狐海域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277米試採天然氣水合物(也即俗稱的“可燃冰”),自2017年5月10日點火測試,到7月份結束,在本次開採中,我國天然氣水合物連續試氣點火60天,累計產氣30.9萬立方米,平均日產氣5151立方米,甲烷含量最高達99.5%,創造了產氣時長和總量的世界紀錄。我國在該領域的的突破,對於全世界而言具有可參考和借鑑的價值。

七、高鐵技術

我國的高鐵技術師從德日,在其基礎上實現自主產業化、實用化,已然投入使用的高鐵里程達數萬公里,超越世界所有國家高鐵里程總和。德日的高鐵實用化卻依然停留在上個世紀,很多先進高鐵技術也還停留在理論階段。

八、高超音速飛行器

雖然最早提出並進行實驗,而且理論設計最先進的是美國,但是迄今為止,能夠進行成功試飛並接近甚至已經實戰部署的卻是中國。



九、電磁技術

“要領先就領先美國”,馬偉明院士的豪言壯語聲猶在耳,中國電磁技術已經不斷的邁向新的臺階,電磁彈射、電磁炮上艦,全能艦概念等等。前進速度一日千里,從以前的追趕到現在的超越再到將來被模仿,解氣!


姑且透露這麼多,當然還有無人戰鬥機技術、無軸泵推技術、反航母技術等等。相信在全國人民的齊心協力之下,站在世界民族之巔,不僅僅是中國夢,必將是人類現實、共同福祉。


明德山人6998


民用的以前介紹過了,說點軍事的吧,激光反衛星武器瞭解一下。


激光反衛星武器


看過美國科幻大片的人都知道,在未來的太空戰中,各種激光武器紛紛登場成為克敵制勝的法寶。由於激光武器是利用強大的定向激光束直接摧毀目標或使之失效,所以是一種威力大、性能強、可重複使用的王牌武器,被稱為未來五大武器之首。


美國這些年在全球各地打仗,所有的軍事行動都離不開衛星帶來的信息優勢,美軍偵察、通信、後勤甚至作戰行動都過分依賴衛星。一旦失去了衛星,美軍就象瞎子和聾子一樣。


而所謂激光反衛星武器,就是運用極細的強激光光束向衛星定向瞄準照射,通過激光照射所產生的高熱、電離、衝擊和輻射等綜合效應,使運行軌道上的衛星的傳感器、光電儀器、衛星星體遭受毀滅性破壞,以殺傷衛星的一種定向武器。



實際上,中國早在50年前的“640工程”中就規劃有激光反衛星武器的研發內容,雖然後來640工程被取消,但在1979年激光武器項目又再度被重啟,並納入863高科技發展計劃。


中國激光武器經過這麼多年的刻苦努力,目前所掌握的技術和實踐基本能夠滿足開發軍用大型激光炮的需要。曾有傳言稱,儘管中國在核武器技術上尚與美俄有一定距離,但是在激光武器技術上,中國卻並不比任何一個國家落後,甚至相比美國,中國還有很多領先的地方。


對這一傳言的驗證,是在大約10年的2006年8月,當時美國公開報道有一枚五角大樓的偵查衛星在飛越中國上空時,遭到來自中國內陸的激光照射,曾短時失去偵察能力。也就是說,中國通過地基強激光試驗,致盲了一枚美軍用衛星。



根據各路渠道得到的消息,目前在強激光武器開發上,中國僅次於美國,除了上述的地基激光之外,還有艦載激光和機載激光以及太空激光等多個發展平臺。更重要的是,支持中國激光武器發展的的基礎技術中,有一項超級電容器項目,讓中國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根據有關報道的宣佈,中國已在超級電容器方面取得突破,如美國試驗中的YAL-1機載激光系統供電蓄能部分的重量達10噸,而如果使用中國的超級電容器,則只需40千克重量就足夠,兩者的差距高達250倍。可以推斷,這將帶來激光武器的小型化和平臺廣泛化,對機載和太空平臺的應用效果最為顯著。



在超級電容器開發成功之後,2014年中科院上海光機所在超強超短激光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初步實現了1PW激光脈衝輸出,這是國際上首次突破1PW激光峰值功率大關。


2015年11月上海光機所又研製成功5PW超強超短激光放大系統,為研製10PW超強超短激光裝置奠定了重要的技術基礎。


2017年10,中科院上海光機所和上海科技大學超強激光光源聯合實驗室傳出喜訊:上海超強超短激光實驗裝置(SULF)的研製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實現了10拍瓦激光放大輸出,這是目前已知的世界最高激光脈衝峰值功率,達到國際同類研究的領先水平。



高挺觀點


別的不敢說。中國的“特高壓直流電力輸送”就是以絕對優勢領先於全世界的高端科技。就連歐美都得承認,特高壓標準看中國。

特高壓直流電力輸送。

17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特高壓800KV直流輸電工程”攻克了特高壓直流外絕緣、過電壓、電磁環境、系統控制等一系列世界性難題,創造了七項世界第一,獲得了114項發明專利,構建起整套的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體系。確立了我國在世界特高壓直流領域的引領地位。


之前,在500KV直流輸電技術上,我們引入了國外技術。通過不斷的吸收與創新,到800KV的時候最終實現了彎道超車。

特高壓技術,純正的中國血統。已經搶佔了世界特高壓技術的制高點。實現了“中國製造”與“中國引領”,已經全面掌握了特高壓輸電變的核心技術。


也許別的世界領先都是虛的,但是在特高壓電力輸送上我國絕對是傲視群雄的。

不吹不黑 ,你認為中國還有哪些世界領先的高端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