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動物園部分區域預計國慶期間開放


本報記者探館揭秘幕後故事


太原動物園部分區域預計國慶期間開放

1

2

大熊貓、亞洲象、非洲象、長頸鹿、孔雀……太原動物園2018年5月8日起正式閉園升級改造,這些動物與太原市民闊別已經快一年時間。每逢節假日,總能讓大朋友、小朋友們無限嚮往,熱切盼望著再次開園。“經過這次提質擴容改造後,太原動物園佔地面積將比現有面積翻一番,總面積將達16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將達65858.36平方米。目前,太原動物園原有區域內的南門遊客中心、朱䴉館等25個單體項目主體已完工,熊貓館、孔雀園、靈長館等12個單體項目主體封頂,原有的猩猩館和長頸鹿館外裝已完成。為了滿足廣大市民的參觀需求,動物園部分區域預計在國慶節向遊人開放。”4月3日,太原動物園宣傳科科長黃小寧說。

熊貓館設計最複雜 像一個“海龜殼”

太原動物園二期擴建和提質改造項目是2018年太原市重點工程項目,其中,新建的熊貓館是項目五大亮點之一。

原有的熊貓館被拆除,新建的館舍坐落於太原動物園園區的正中心,佔地約6400平方米,面積是原館舍的4倍多,分為遊客觀賞區、飼養員工作區、熊貓室內活動場所、熊貓室外活動場所等多個場所,將為熊貓提供更優良的飼餵設備設施和更合理的成長空間。

熊貓館最大的特點是其獨特的造型結構——由德國設計師設計的殼體結構。形象地說,熊貓館的外形就像一個“海龜殼”,屋頂是一個圓形曲面,圓形裡有四個不規則的三角弧形,每個三角弧形都像大熊貓的“黑眼圈”。“每個‘黑眼圈’都是開放式的,周圍是玻璃幕牆,沒有頂棚,是熊貓的室外活動場所,與室內活動室相連。”山西建築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五分公司項目經理馬俊剛笑著說,“海龜殼”內有一條南北方向的走廊是遊客觀賞區,可以從內觀賞熊貓;遊客還可以通過步道走到館外的“海龜殼”上面,站在頂棚上觀看“黑眼圈”裡室外活動的熊貓。而熊貓館的兩個遊客進出口形似熊貓的爪子,異常可愛。

新建的熊貓館是太原動物園二期擴建和提質改造項目中結構最複雜的館舍,也是全國設計最複雜的熊貓館之一。

熊貓館獨特的設計包含了1200多條弧線,梁、柱、牆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均有弧度,為施工帶來了三大難點:測量放線難、支撐模板難、鋼筋捆綁難。

其中,僅測量放線就動用了GPS、全站儀、繩尺等儀器設備,並用多種長度鋼筋在現場彎曲投影圓弧等各種方法,終於將1200多條軸線全部精確定位,將誤差控制在了2毫米以內。

為了更準確地施工,項目工作人員用電腦上的3D模型和CAD的多立面剖面,繪製結構頂板一米間隔的等高線,結合工程實際,制定了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並且利用效果圖向工人進行了詳細交底和解析,讓每個人在頭腦裡建立起熊貓館主體的完成效果。

同時,項目管理人員隨身帶電腦和圖紙緊跟工程現場,隨時隨地解決工人在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目前,熊貓館已經封頂,全部完工後,四川大熊貓基地專家將來進行驗收,屆時可容納4只成年大熊貓在這裡生活,而熊貓室外活動區也將新增假山、竹林等景觀。太原動物園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國慶期間開放後,有望迎來2至4只大熊貓與市民見面。

大象館面積最大 外形酷似鳥巢體育場

“這次新建的大象館面積8000餘平方米,遠遠超過了舊館舍的面積,是目前動物園內最大的動物館舍。”太原市建工集團十二分公司大象館技術負責人常志兵說。

大象館的造型為雙橢圓形,館舍為覆土建築,東西向高差約4.5米。從施工效果圖上可以看到,整個大象館分東西兩個館舍,館舍頂部結構為鋼結構,造型酷似鳥巢體育場,屆時將成為太原動物園的地標性建築。

大象館建成後,外牆將與地面平行,全部鋪設綠化帶,既美觀又將起到保溫的作用。“我們是2018年8月進場開始施工的,人數最多時,現場人數達到130餘人,大象館主體為混凝土建築,僅僅混凝土就用了6000立方米。”常志兵告訴記者,來到大象館的入口處,可以看到這裡有平行的3個入口,中間可以進入大象館的一層,旁邊的兩個入口可以步入二層。“遊客原來看大象只能是仰視,現在進入二層,既可以平視又可以俯視,觀賞角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可以說此次設計更人性化,也更具有現代感。太原動物園現在有3只亞洲象和1只非洲象,開園後,東西兩個館舍將分別入住亞洲象和非洲象。”黃小寧說。

遊客將可與孔雀、灰鶴親密接觸

經過近一年的施工建設,動物園原有區域內的南門遊客中心、朱䴉館、火烈鳥館等25個單體項目主體已完工,孟加拉虎館、熊貓館、孔雀園、靈長類動物區餐廳、靈長館等12個單體項目主體封頂,正在進行室內裝修,室外景觀綠化等項目的施工。

在大象館旁邊,有一棟外圍裹著“豹紋”裝飾的高高的建築,這是剛完成外裝的長頸鹿館;與之相距不遠的猩猩館也剛剛完成外裝。目前,工人們正在對內部設施和設備進行細小化處理,參觀區域的改造建設已接近尾聲。

緊鄰的百鳥園裡,工人們正在加緊施工。記者在這裡看到,園內新建了一條棧道,中間設有觀景平臺。開園後,百鳥齊飛,共同鳴叫,遊客們置身其中,將可以近距離地觀賞孔雀、灰鶴等,膽大一點的鳥兒或許會停在你的手上呦!

太原動物園除對場館進行新建和改造外,還將建造5個風格不同的餐廳,滿足遊客需求。其中,位於動物園東門的中餐廳是面積最大的,將達到3200平方米,採用鋼結構建築造型。200餘平方米的西餐廳則位於食草動物區域,全部是混凝土結構。此外,本次改造將新建10個公共廁所,加上保留的,全園公廁將達20餘個,給遊客提供更多方便。“此次擴容提質改造,不僅從仿生學的角度改善了動物的棲息環境,大大提高了動物的幸福感,同時更提升了遊人的參觀體驗,極大地滿足了科普需求。”黃小寧說,國慶節將向遊人開放部分區域,其餘區域還將繼續建設,後期還會陸續開放極地館;還有散放觀賞區,包括羊駝、駱駝等食草動物區和獅子、老虎等食肉區等。

晨報記者田勇高慧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