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離職頻繁,人才留不住,大數據分析,人社進入信用體系,大家怎麼看?

鯉魚湯小二


完全合理,浙江為啥經濟走在全國前列?產生阿里巴巴這樣的萬億級企業?這與其超前管理分不開。

我們公司在山東也聯合了將近4000家企業人力資源建立職場誠信檔案大數據,也是旨在規範應聘求職者的誠信。對簡歷造假、學歷造假、面試爽約、工作績效造假等均設不同程度的黑名單,供用人單位背調查閱。

當前勞動法的過度保護勞工,頻繁跳槽加重企業人力管理成本,尤其對長三角珠三角這樣的製造業發展不利,浙江開職場誠信之先河,有助於用人單位和務工人員的雙方長期誠信協作,從產業角度看也是利大於弊。另外,對很多務工人員擔憂的正常辭職也會被收錄信用報告的,我認為無須過分擔心,浙江人社廳所說的是“惡意跳槽”,特指那些比如一年跳槽10次,還告企業的那種人。這類人就是“職場碰瓷”,吃企業的飯砸企業的鍋;還有一種“想走就走”的一類人,以至於企業不敢培訓員工技能,擔心培訓後辭職,這既不利於企業發展,又不利於個人成長。員工的正常流動是有利於市場的,過慢和過速都不利於市場。所以,浙江的做法值得全國各省市人社部門推廣。


陳龍劍微駁


如果浙江真的實行這個政策,肯定有不少人又要離開,這對於其他用工短缺的省份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員工跳槽是什麼原因????工資低??上班時間長???經常加班???領導和員工之間溝通少缺乏關心???要從各方面找原因,有員工自身的問題,也有企業自身的制度問題!不要一味的把錯都放在員工身上!畢竟大部分打工的都希望有一個穩定的工作環境,但是工資福利也要相對的不要太差!


西北話務員


我支持離職進入徵信系統,而且是相當的支持!

人活著是為了給自己創造一個完美的家,無論是我們齊心協力的保衛國家也好,或者是我們拼命賺錢也罷,我們的最終目的,都是能夠希望自己能守護自己的家和家人權益身心不受侵犯。工作是為了什麼?為了掙錢養家餬口,在哪兒能吃飽,在哪兒能更好,我就會去哪兒。

優勝劣汰是職場法則,那離職進入徵信系統有哪些好處呢?我覺得好處真的是太多了,這樣我們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哪些傻逼公司是坑人的了!

老闆能力不行還壓榨員工,管理上任人唯親,公司上層有分歧,有想法,拿著員工當試驗品去累死累活的幹。結果東西做不出來怪員工能力不行。離職可以上徵信之後就可以用徵信威脅員工無償加班,無償為公司拼命,拋家舍業的來公司當牛做馬。我們連家都沒了還談什麼工作,上徵信吧,求你們了!

不僅僅離職可以上徵信,拒收快遞也可以上,網購商品退換貨也可以上,餐廳吃飯不吃38元一隻的蝦的這種人一定要把他記錄到不良徵信記錄裡面去。玩唄,要玩就玩大點。


不二神探很二


不知是哪位專家提出來的,這專家也是用心良苦!不過我估計這專家也是個二貨,不然怎麼不知道企業為什麼招不到工人。好的公司決對不可能招不到人,只有想進都進不了情況。招不到工人不光不是工資低這一原因,還有非法用工,不遵重勞動人民等多種不良行為。專家不去想辦法破解公司的惡性行為,不加大宣傳勞動法(專家可以去調研一下,看看中國勞動人民有幾個知道勞動法,原因又是為什麼),反而想搞人社信用體系,這不是給最低層的勞動人民增加一道枷鎖嗎?

當不了老闆不怪工人只怨自己沒本事,開公司招不進研究生不怪研究生要求高,只怨公司實力不夠,如果把最低層的工人都招不進的廠更不能怨工人,應該從自身找原因,沒有權力強拍別人為自己付出。不信就問一問專家們願不願意拿最少的工資幹最沉重的勞動。


用戶140824166


這話問的就帶有傾向性!我支持人社進入信用體系!不是因為員工離職,而是很多人的做法真的不誠信!尤其是應屆大學生!很多公司都有這樣的經歷,費了好大勁簽約的人不告而別,甚至很多人都經過幾個月的入職培訓,有的應屆生就為了把戶口遷入大城市,辦好了就跑了!你就是強留,人家也會消極怠工!拿他們真沒辦法!我們單位招聘的業務經理,有的培訓完拿著出差費就失蹤了,有的在老家另找了工作,還假裝出差不回來,最後聯繫不上,把公司嚇壞了,以為人出事了!派幾個人去調查!這些人的社保辦理很麻煩,最長的要一個月,而且有些費用一交就是一年!職工受委屈找社保局,找勞動仲裁,企業找誰?就該自認倒黴?


王工54643331


如果誠如浙江企業呼籲的那樣將員工跳槽納入徵信體系,那真應驗了“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古話:只許企業開掉員工,不許員工炒老闆!

一一好企業會留住一批好員工,民營企業應該好好反思:家族式管理能給員工多大信任?不走才怪!

一一好企業會培養一批好員工,民營企業應該好好反思:草船借箭式用工理念靠啥留人?不走才怪!

一一好老闆會吸引一批好員工,民營企業應該好好反思:老闆帝王式管理留得住奴才但留不住人才!

當然不排除少數民企員工跳槽動機不純,但多人頻繁跳槽那肯定是企業問題。記得曾和一個有拉鍊大王之稱的民企私聊,問他沒讀過書怎麼去管理幾百個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他的三句話至少反映了第一代民企老闆的管理心理:

第一句:你們雖然讀書多,但你們不得不為我打工;我雖然沒讀過書,但我能當老闆!

第二句:在公司這一畝三分地上,所有人財物都是我的私有財產,只能聽我的!

第三句:老闆永遠是對的,錯了也是對,因為損失的是我的錢,我都不心疼你心疼啥?


一江秋8848


一個巴掌拍不響,要從兩方面考慮這個問題,一是員工身上,是不是這個員工不上進,工作能力不行等等;二是企業身上,做為用人單位是不是也要思考,自己的企業為什麼留不住人才?是制度問題,還是薪資問題,還是人為問題等等。

這些基本問題沒搞明白,再牛逼的大數據又有何用?

就像我現在剛換的公司,大約有半年時間了,但公司下個的薪水能不能發出來都是個問題,你說我是要離職還是與公司一起抗?如果一公司一起抗,做為超一線城市的杭州,房租、交通費、生活基本開支誰來承擔?如果一個員工連基本的生活開支都成問題,又為什麼不能離職換工作?


艾脈諮詢


我只想說,人民有自主選擇工作的權利!離職只是用人單位與員工之間的問題,自有勞動法的約束!如果涉嫌違法犯罪的,自有法律去制裁!與用人單位發生了爭議的,自有協調處理的途徑,憑什麼說一個人不誠信?

頻繁跳槽上徵信,我覺得涉嫌違法,因為變相的限制了勞動者自主選擇工作的權利!這與勞動法賦予勞動者的權利想衝突!上徵信是變相的施壓不讓員工離職!

員工頻繁的跳槽,確實給企業造成了很多的困擾,但企業留不住員工,真的都是員工的錯麼?

1.別的城市什麼情況我不清楚,在我所處的城市是在很多企業連五險都不買,拖欠員工工資等行為屢見不鮮,連基本的勞動法都不遵守,憑什麼留人?

2.公司稀爛的管理,官僚主義嚴重,拿不了多少錢,憑什麼受那鳥氣?

3.很多公司,沒什麼發展前景,就算幹了一輩子都別想買房買車,有繼續下去的必要麼?

公司留不住人自有公司自身的問題,不去檢討公司的問題,卻從逼迫勞動者工作,這跟舊社會的資本家有什麼區別?還有人權麼?

有人可能開始數落勞動者的不足,請問,這與你何干?自己問題導致的碌碌無為後果不都是由勞動者承擔麼?企業的管理不善,憑什麼就把責任退給勞動者呢?企業的離職率過高,是不是應該讓企業也上徵信呢?

還有,頻繁跳槽都是些什麼人?公務員一般不大會離職,穩定,福利待遇好,企業的中高管不大會離職,一些大小老闆根本就不存在跳槽,也就是說,有能力有技術的人企業會大力挽留,頻繁跳槽基本上都是社會最底層那些沒能力沒技術的一些人,而這部分人徵信對他們來說影響巨大,因為貸款買房買車都是必經之路~這特麼的不就是在欺負社會低層的人麼~


狼哥看新聞


員工永遠是處於相對弱勢的群體,離職並不是單方面的行為,這些官方的數據又有多少事真實的呢?

第一 首先離職率的頻繁就一定是員工自己離職的嗎,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很多企業可能從成立到最終解散都沒有裁掉過一個人,為什麼?因為企業不想承擔這種補償代價,自身的經營問題或者員工不合適都只會以各種形式勸員工自行離職,而大數據把這些代價都轉嫁到員工身上,讓員工承擔信用責任,合適嗎?

補償沒有拿到,還要承擔信用代價,員工的公平性又在哪?

第二 只要數據準確,既然要納入體系管理就應該讓企業同時進入,雙方考核,讓員工也得信息透明化,有個合理的選擇。

招聘信息吹得天花亂墜,最後進去呢,多少公司是完全兌現的。

以前有一家公司,規模中等,家族企業,員工離職率很高,因為進去的時候說最少能拿三四千,可是真的進去了就變成了考核體系嚴苛,甚至有些就是故意設置的,沒有幾個人能夠達成目標,這樣的變相剋扣不是一家特例。針對後勤員工,老闆的母親還要每天在門口搜查員工的包,是否有夾帶公司財物,試問,這樣的離職率高也怪到公司頭上嗎。

第三 員工其實是弱勢群體,企業的手段和背後的大山,很多員工無非就是有意見不敢說,有權益受到不公平待遇也不過是自己忍了,大不了走唄。我們都說國家政策都在維護農民工維護普通職工的利益,可是落實的時候永遠是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多少女員工面臨過公司的潛規則,又有多少職工合法權益受到過侵害。對,我們知道,國家有仲裁機構,可是多少人都是迫不得已選擇協商認栽,因為企業之間都知道,仲裁的人不會輕易要,沒有誰想讓自己背個炸彈在身上。

為什麼我們看到的領導的和顏悅色,是因為中層領導你的直接領導把壞人都做了,記得以前公司想要裁人,他才不管你是不是懷孕,有些老實人經不住壓力不照樣被逼走。

第四 企業的體系和待遇都不是最佳選擇,我們都知道,中國企業待遇其實分為很多個等級,像華為阿里那樣收入還高,體系也完善,國營企業總體收入比民營企業高很多,民營企業負擔重,所以員工收入也不高,有時碰上經濟不景氣,像今年,多少公司在裁人,但不會辭退,只會逼你自己走,或者勸退。你看看公務員有多少個會辭職的,因為待遇優厚啊比一般企業,社保公積金繳費基數也高,你再看企業幾家是足額繳納的,多少是為了國家政策實行的。

第五 現在年輕人的思維也在逐漸變化,很多人的定性沒有老一輩的高,也是現在離職高的很重要一個原因。

但是不管怎樣,離職都不是員工一方面的事情,不應該一刀切,而要辯證的看,如果要納入考核徵信,應該將幾方面原因一起寫入!






浮生若夢0506


改革開放以後,實現人才的合理流動,有助於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但同時也滋生了一些問題。導致職場上一些職業道德敗壞的人,利用改革開放以後,人才管理上的漏洞和缺陷。以及我國的法律存在的一些漏洞,肆意侵害企業的權利。把職場當做菜市場。在企業犯了錯誤,或者是行為不軌,或者是由於自私的心態而不能得到滿足,置企業的權益不顧,損害企業的利益,擅自跳槽。

作為用人單位,迫切的希望社會建立求職者誠信體制,同時也建立企業的誠信機制。這樣對用人單位和求職者的合法權益都能得到有效的保護。用人單位講誠信不侵害職工的權益,讓應聘求職者一看就明白。求職應聘者,自己的誠信指數,讓用人單位一看也明白。這樣可以降低社會成本,減少企業負擔。推動社會進步,讓社會上所有的人和企業都有擔當和責任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