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農村露天影院放電影的場景,大家還記得嗎?

付加苗子


露天電影是六十年代已經有了,等我們長大工作了,露天電影還是有,當時,我們不把露天電影當新鮮事。只是把它當成理所當然的事情,我當年是知青在農場連隊,每個月總有二次以上要看露天電影。回想起來還很有意思的,我們看露天電影的日子具體是那一天不固定的,每個連隊輪著放,碰到下雨天就改期,當知道要來放電影了,我們是心情激動的不得了的期待早點來。女生喜歡看情節生活片,男生是清一色的喜歡戰爭片。有些日子沒新片,輪到我們,老片“偵察兵”我們都看得每個情節的對白都會說了!當知道有新片在其它連隊放映,我們會不管多遠趕去看。那麼時候的人,真純樸。


上海旅遊者秦弓


八十年代,露天電影的場景,大家還記得嗎?

我是七九年的,八十年代露天電影依然在我心裡記得,小時候最喜歡過年和放露天電影。那個時候還是放黑白的,電影機器需要2、3個人拉,一到放電影的時候村裡廣播就會通知。聽說要放電影,小孩子們有的早早的拿著板凳去村等。有的飯都不吃,就去等放電影,在那個時候,農村看一場電影很不容易。

現在時代變了,農村也變化大了,都沒有來農村放電影了,而去城裡看電影現在電影票很貴。很少時間去看,而八十年代放露天電影的那種情景不會在有了?





渝鄉小馬哥


我好象也算得上八十年代人吧,童年基本都在80年代度過,那時候也已經懂事了,所以經歷過的事情基本上都歷歷在目。印象有些遙遠,但感覺就在昨天。

八十年代是個壞年代,因為那是一個物資匱乏的年代,也是一個好年代,土地剛分到戶,農戶都敞開力量進行勞動,保證了溫飽,還有餘糧,同時人與人之間的收入都基本上是保持一致的。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解決溫飽的感覺讓人們充滿了幸福感與成就感。

雖然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但也是自得其樂。但是業餘生活很單調,這是必須的,首先大家沒有多餘的錢,二是有時候你有錢也沒有地方買,三是相關配套設施跟不上。舉例說,村上有相對富餘的人買來了黑白電視機,可是電力沒有保障,還是在小溪邊壘壩利用水力發電。電壓不夠,還必須加上升壓器才能放電視。

放電影更是一件稀罕事兒和喜慶事兒。

逢年過節,寨子上的寨老們與組幹們組織請人來放露天電影。沒有錢怎麼辦,每家每戶湊點大米折算成錢,再請電影師傅來放電影,再後來就湊點份子錢。放電影都是用柴油發電機,有時候柴油發電機不給力,歇工了,大傢伙圍著發電機急得團團轉,七嘴八舌。一旦柴油機工作正常,都忍不住歡呼起來,那時的期待真是真誠與熱烈。印象中很深刻的是,有外地漢子來我們這裡找媳婦,聲稱他包場電影放給大家看,當時群眾看他的眼神都帶上崇拜色彩了,後來也確實找到媳婦了。等到放電影的時候,家家柴門緊閉,都出來的看電影了。操場上聚滿了人,現在想看到那種場合非常少了。

小孩子們吃過飯後,就早早地帶上小凳子搶佔有利位置。姑娘小夥們更是趁這個機會互表衷腸,搶佔凳子坐,打鬧嬉戲。尤其是放映電影《畫皮》的時候,有些小孩都被嚇哭了,其後一些小孩子哭鬧,一提到畫皮,竟有止小孩子哭鬧的神奇功效。

其它寨子也有放電影的時候,有時候青年小夥們走上十來里路也要去看場電影。對於青年小夥來說,其實看電影只是目的之一,藉此機會與其它寨子的姑娘進行認識與交流才是重要的。我們還小,只曉得看電影好看,也跟隨大人們去其它寨子看電影。那時候路不好,晚上走夜路的時候,因為手電筒不夠,有時候還要蹭別人的光。半路上看到明晃晃的地方,就不要放腳下去了,那是一個積水的地方,一踩就是滿腳泥。有些青年胡鬧,在半路上喊“鬼來了”,也加快速度往前跑,嚇得小孩子們跑得連鞋跟都掉了,想來好笑好好氣。



侗寨行者老潘


在那8o年代,農村露天電影,我記憶憂新。

曾記得,那些年,我們農村看過露天電影.

顧名思義,露天電影就是在室外看電影。

露天電影,在七十,八十年代流行。

農村放電影,一般情況下,都是先擇生產隊場裡,學校操場,農民寬敞的大門口。採用放映機,有的是活動影片。

在8o年代的農村電影放映隊,是公社組織的,如果哪個村放電影,其它村的社員也會跑上個三里…五里的路途去看露天電影。

很多的時候,人擠人,看不清楚演的是什麼。

由於社員們,在生產隊幹一天活的勞累,電l影還沒看一半的時候,就打起了丶退堂鼓,有的還打起了瞌睡,困的睜不開眼。

有來晚的人,在後面看不到就爬一在別人家的土牆頭上,還有的小孩騎在大人的脖子上。

露天電影,最怕的是颳風下雨,龍其是炎熱的夏天,雨說下就下。雨急而猛。密集的人群,瞬間散場,三五成群的,各自往自已家中奔去。

彈指一揮。這麼多年過去了。

隨著社會主義的經濟發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6o寸的大彩電在農村基本上普及,農村人的娛樂,生活亦豐富多彩,露天電影已經消失,但在哪個年代露電影,曾經給人們帶來了歡樂和美如,的時光。卻是那個年代,是人們永遠難忘的深刻記憶。

固然,將它從腦海中翻滾,講給自己的孩子,講給自己的孫子,回味那曾經的美好生活,美好的時光,美好的歲月。









yao33168


60年代,到70年代,那時候除了毎個鄉鎮有一個電影院以外。每個鄉鎮還配備了一個露天電影放映隊。

讓我記憶最深的一次是,跑到離家8里路的地方去看露天電影。我記得那次看的是電影,“萬水千山,”。由於那時的人民缺少娛樂生活。一聽說有電影看,早就扛著凳子去搶站好的位置了。

那次放的那部電影,萬水千山,一晚要放三個地方。最先放的那裡,放完了第一盤,立刻有人騎著摩托車送往第二處放。而我去的那個地方是第三處。一直等到夜裡兩點才開始,等到把整部看完,己經是零晨四點了。

那是我有生以來看的最難忘的一部電影。


三農問題探討者


八十年代的露天電影場景,不但記得,而且記得很清楚,彷彿發生在昨天一樣。八十年代是一個物資匱乏的年代,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人們的業餘生活相對單調一些,一個村可能只有一兩臺電視機,甚至有的村子可能一臺電視都沒有,所以想要看個電視或者電影就可能和盼過年一樣,非常的不容易。那個年代想要看一場露天電影,一般都是誰家考個大學生呀,在村裡放場露天電影慶祝一下,或者事有錢一點的人家有個啥大事好事,放個電影慶祝一下,一年可能就那麼一兩次。記得我小的時候,村子裡要是放長露天電影,我連晚飯都顧不上吃,就和要好的夥伴一塊拿著凳子去佔有利位置我去了,不管天熱還是天冷都是一如既往,深知有時候鄰村放電影,我們也是一樣,和三五個要好的夥伴一同前往鄰村就為看場電影。

伴隨著改革開放,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很多,很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都變為現實,家家戶戶都是電視或者家庭影院,國家也為了進一步豐富農村業餘生活,實施了鄉村免費電影的政策,每個村每個月至少放一次露天電影,有一次回家,正好趕上村裡放露天電影,就想著過去看看,結果過去看了下,現場就沒有幾個人,再也找不到以前兒時看露天電影的感覺了,可能人們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對露天電影沒有什麼感覺了吧。


磊子果巢


六十年代初期,我年紀還小,讀農村小學,那時農村放電影是縣電影隊來放的,分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到各公社的村輪著放映,我們小學生,每到有電影,家裡周圍的村莊都要看個遍,儘管是重複的片子,都得看!有時遠的村子有十幾裡,二十幾裡,都要結伴去!夠辛苦的,也深深體會到,農村看一埸電影不容易!

到了六十年末,七十年代初,我已經是青年了,分在江西光儀器總廠當工人,那時我們廠生產八點七五毫米電影放映機,專供農村使用,上級領導指示,全省每個公社(鄉)需一臺,那時我心裡特高興,這樣農村看電影就方便了!廠裡分給我做的零件,我都按時按質超額完成,為農村電影放映多做貢獻!經過一年的努力,廠裡勝利完成了上級下達的任務,江西省每個公社一臺放映機,也給其他省提供了不少,得中央一機部的表障!我自己心裡很高興,因為有自己一份貢獻!


嚴章忠


非常懷念那個時代!在物質和文化生活簡樸時代,一個隊一個隊輪流放映,露天地掛上銀幕,有專門的放映員。天一黑,家家戶戶全家老少搬上凳子,自動有序地坐好觀看電影。在冬天,有的人家還帶上一盆火取暖,誰家在場子附近的還生起一爐火,誰想取暖即可圍坐。但放映時刻,大家都安靜地觀看,無人喧譁。如今,家家有了電視,手機網絡,更多的村民在城裡買了房子,村子冷清丶蕭條。物質豐富了,可我們再也回不到曾經的村莊,回不到那個純樸`簡單丶快樂丶充實的時代了!


伊人初語


你們搞錯了吧,農村放露天電影不是八十年代而是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基本上電影就不下鄉了,八二年後市場上就開始售賣電視機了,八五年八六年農村電視機機本普及了70%以上,而且八十年代已經實行了聯產承包到戶,放電影是要收錢的。而在七十年山區農村一個大隊為一個放映點,每月有二到三次,由於農村山區沒有公路,也沒有電,放電影時電影隊都配有發電機,每當放電影前必須派出勞力三至四人到鄉里去抬電影機,那時的電影除了新聞記錄片大都是反覆的“三戰片”(地道戰,地雷戰,南征北戰)外,其他影片就是紅燈記,海港,沙家濱,智取威虎山,紅色娘子軍,其他影片放的很少,那個時的農民能看場電影那真是極大的享受,當天生產都要提前一個多小時收工,農村住地分散,遠的隊離放映地有五,六華里路程,六七十歲的老人也跟著爬坡下山,打著火把,不怕辛苦還勁氣十足,近處的八十多歲的老太太,老爺爺都不缺席,還都帶著小板凳。現在回意起來還是蠻有味的。講給八十年代以後出生的年輕人聽,就是一個古典故事。


手機用戶53907420380


80年代初,農村的電視機還是稀罕物,娛樂方式有限。能到鎮裡或市區看場電影,既流行又時尚。農村1個月大概能放2場公共露天電影:找個空曠的場地,用3根長竹竿搭個“門”字架,一塊包黑框的白色厚布,用繩子拉住4個角,綁在竹架上當投影屏幕。小孩在傍晚時分,都扛著自家長條木凳去搶佔最佳位置,晚上人聲鼎沸,周邊小吃灘彙集。村裡男女老少都來,興趣盎然。一般放2、3部電影,戰鬥片最受歡迎。大夥都跟過節似的高興,散場了仍意猶未盡,期待下次放電影日期早點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