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只比劉邦大三歲,為什麼普遍覺得二人不在一個時代?

鳳凰山下鳳凰遊


秦始皇出生於公元前259年,劉邦出生於公元前256年,兩人雖然都是至高無上的帝王,但給人的整體印象,總是一秦一漢時代反差劇烈,卻完全忽略了他們之間只是年紀相差3歲的同輩人。

這樣的錯覺,或許是因這兩位分屬不同朝代的帝王,生前幾乎沒有任何交集接觸的緣故。


秦始皇生自於秦國贏氏王族,帶著與生俱來的貴族血統,在秦宮內過著鐘鳴鼎食的高級生活,是高高在上的政治最高決策者。

相比於之前的幾代秦王,秦始皇發動戰爭兼併六國,在帝國版圖內全面推行郡縣制,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往北,修建長城和秦直道,卻匈奴700裡;往南,起兵50萬征伐百越,設置桂林、南海、象郡;往東,巡遊至東海泰山之巔,刻石封禪記述平生功績。

在這樣一連串大事件面前,而後來留下赫赫威名的漢高祖劉邦,根本沒有絲毫參與其中的記錄,更別提“聞達於諸侯”,在秦始皇的時代鬧騰出一丁點的名氣了。


劉邦年輕時,最大的奮鬥嘗試,就是去投奔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不過運氣很不好,剛到魏國就碰到信陵君去世。逗留期間倒是與魏府門客張耳聊得挺投緣,也算是為兩人將來共同起兵抗秦埋下了盟友基礎。

與秦始皇的唯一交集,是劉邦在秦國都城咸陽服勞役時,遠遠望見秦始皇出巡的盛大儀仗隊伍,不由得感嘆了一聲:

“大丈夫當如此”

只不過這時坐在轀輬車裡的秦始皇,壓根兒不曉得天底下有劉邦這號人。站在遠處隨著人流看熱鬧的劉邦,也不會想到自己多年後要取而代之車裡高高在上的秦始皇。


回到家鄉沛縣的劉邦,成天帶著一幫狐朋狗友遊手好閒、吃喝嫖賭,還勾搭曹姓寡婦生下大兒子劉肥,完全一副地地道道的市井無賴做派。

此時劉邦最大的影響力,是擔任管轄十里地範圍的泗水亭長,相當於今天基層派出所片警。但他上跟縣吏蕭何、曹參、夏侯嬰,下與同樣瞎混的盧綰、樊噲、周勃之流,全都能打成一片,倒也在哪裡都吃得開,混吃混喝從來都餓不著肚皮。

可出了沛縣的範圍,他就又什麼都不是了。若是天下一直太平下去,或許人到中年的劉邦,再廝混個幾年也就虛度此生,吃喝玩樂過去了。

至於什麼劉邦母親在水田裡跟大蛇交配,跨越物種雜交生下的劉邦;劉邦天生腿上有72顆黑痣,對應天上72星宿,是真龍天子之兆。此類充滿神秘色彩的野記雜文,也屬後人穿鑿附會,若不是劉邦日後成名,根本連寫進《史記》的資格都沒有。


等到嬴政死於巡遊途中,秦始皇時代落下帷幕,劉邦的命運才迎來了劇變的轉折。

時勢造英雄,秦始皇駕崩,秦二世、趙高又倒行逆施,激起了六國舊貴族和天下義士的反秦鬥爭。

陳勝吳廣起義爆發時,不安分的劉邦也包裝出一副手提三尺劍、斬白蛇起義壯舉,帶著手底下的那幫狐朋狗友佔據家鄉沛縣。而後投奔項梁和楚懷王,上演了一幕三年滅秦、四年亡楚統一天下的傳奇經歷。

西漢建國後,劉邦的整個漢初政治,圍繞著誅除異姓諸侯王,防禦北方匈奴入侵的主流展開,當年秦始皇的暴虐統治記憶早已漸行漸遠。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王朝更迭,所有漢初政治舞臺上演出的戲碼,都只圍繞著漢高祖劉邦展開,已經鮮少有秦始皇的印記。


竹山清溪澗


題主這個問題道出了人們的一個普遍感覺,就是秦始皇與劉邦不是同時代人。這可能是這兩人分別是兩個偉大王朝的開創者,同時代而非同朝代;再有就是人們忽視了這兩人的年齡;最後一個大因素就是我們淡忘了秦朝只有14年的壽命。

兩個大一統朝代的開創者,但卻是同一時代的人,秦始皇位於四大名皇之首,名氣和歷史功績完全蓋過高祖劉邦。

秦始皇於公元前259年出生於邯鄲廓城,是秦莊襄王之子。劉邦於公元前256年出生於今徐州豐縣,比秦始皇小三歲。公元前247年,13歲的嬴政已是秦國國君,而10歲的劉邦可能跟我們一樣,過著無憂無慮的同年生活。

公元前237年,22歲的秦始皇已經舉行完冠禮,並且親自佈置除掉了兩股強大的政治勢力嫪毐集團與呂不韋集團。完全接管了秦國,開始著手統一大業。而19歲的劉邦準備投奔魏國信陵君的門下充當門客,被人們認為胸無大志。

公元前225年,34歲的秦始皇已將韓、魏兩國納入版圖。魏國被滅後,31歲的劉邦也從魏國張耳門下回到家鄉沛縣,在後來做了沛縣泗水亭長。劉邦在送徭役去咸陽的路上遇到了秦始皇的車隊,這是二位同齡人的第一次相遇。劉邦的各種羨慕湧上頭來,不由得發出了“大丈夫就應如此”的感嘆。

公元前221年,38歲的秦始皇用了10年時間,平定六國完成了前無古人的統一大業。建立了大秦帝國,開創了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始皇在38歲就完成了人生的輝煌,他的歷史印記已經停留在了公元前221年。而35歲的劉邦還是在泗水從事著押送徭役的工作。

公元前210年,49歲的秦始皇死於在了第五次東巡途中的沙丘宮,就此結束他輝煌的一生以及自己親手創造的霸業。公元前209年,47歲劉邦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步入了人生的正軌。公元前202年,54歲的劉邦有了“哦嘿喲,感覺人生已經達到了巔峰!”的感覺,磕磕絆絆7年終於開創大漢王朝。

秦始皇霸業完成於公元前221年,劉邦的霸業完成於公元前202年,前後時間相差19年。劉邦開始創業的時間是在秦始皇死後,雖是同齡人,但卻活躍在不同的秦漢時代。這就造成了一個顯著的時代差。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四位是中國歷史上帝王的傑出代表。尤其是秦始皇,他就是一個標誌與里程碑。劉邦的光芒被完全覆蓋,這也是這種錯覺的一個因素吧。

我們都知道秦朝是短命的,但作為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它的壽命卻只有14年,很多人還是感覺很驚訝,畢竟是個大王朝。還有就是劉邦其實與秦朝不管是戰爭還是其它什麼,交集是很少的,人們熟知的只有劉邦與項羽的爭鬥。

綜上所述,這就是覺得兩人不在同一時代的原因。二人的人生活動軌跡與輝煌確實不在一個時代,但他倆確實是同齡人。


野史也是史


1、秦始皇和劉邦:兩人相差3歲,給人一種相差一個朝代上百年的錯覺

(1)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前247年,13歲時即王位。前238年,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國君成人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並奠定中國本土的疆域。

(2)劉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即漢太祖高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公元前195年,劉邦因討伐英布叛亂,被流矢射中,其後病重不起,同年崩。毛澤東評價劉邦是“封建皇帝裡邊最厲害的一個”。

2、明朝萬曆皇帝和伽利略:伽利略比萬曆還大9歲,一個是遙遠的古代皇帝,一個是天文科學家;一個是有名的四十年不上朝的無能君主,一個是天文成就影響至今的傑出科學家。這兩種比較,直接給人一個朝代三百年的錯覺。


(1)萬曆(1573年-1620年)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年號,明朝使用此年號共48年,為明朝所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萬曆前期,張居正主導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對外軍事也接連獲勝,朝廷呈現中興氣象,史稱萬曆中興。

(2)伽利略(1564年-1642年)。意大利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科學革命的先驅。伽利略發明了擺針和溫度計,在科學上為人類作出過巨大貢獻,是近代實驗科學的奠基人之一。伽利略從實驗中總結出自由落體定律、慣性定律和伽利略相對性原理等。從而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物理學的許多臆斷,奠定了經典力學的基礎,反駁了托勒密的地心體系,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學說。因此被譽為“近代力學之父”、“現代科學之父”。他是利用望遠鏡觀察天體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

3、王陽明和達芬奇:達芬奇比王陽明大20歲,王陽明是明朝中期著名心學大師,達芬奇則是文藝復興時期天才藝術創作家。倆人給人的錯覺就是一個活在了古代明朝,一個活在了近現代時期,相差200多年的感覺。

(1)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別號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王守仁的學說思想王學(陽明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於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

(2)達·芬奇,出生於1452年4月15日, 1519年5月2日逝世,是意大利學者、藝術家。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天才科學家、發明家、畫家,生物學家。現代學者稱他為“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全才,他最大的成就是繪畫,他的傑作《蒙娜麗莎》(現在是巴黎的盧浮宮的三件鎮館之寶之一)、《最後的晚餐》等作品,體現了他精湛的藝術造詣。

4、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和乾隆皇帝:兩人相差21歲,並且是同一年去世。給人的感覺就是古代和近代的時間錯位感覺。

(1)喬治·華盛頓,1732年2月22日—1799年12月14日,美國開國元勳、國父、首任總統。 1789年,他經過全體選舉團無異議的支持而成為美國第一任總統在兩屆任期結束後,他自願放棄權力不再謀求續任。1799年去世,同在這一年去世的還有乾隆皇帝。

(2)乾隆,愛新覺羅.弘曆。1711年9月25日出生,於1799年2月7日逝世。雍正皇帝第四個兒子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任三年零四個月太上皇,實際掌握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第二長、年壽最高的皇帝。一七九九年乾隆皇帝在睡夢中離開人世,享年八十九歲。


君之所見


我個人認為原因在於時代的不同。並且兩人成名的時期也不同。

秦始皇出生於公元前259年,從小在趙國做人質。13歲時,秦始皇的父親異人病逝,呂不韋等人的扶持下年輕的秦始皇登上了王位,是為秦王政。秦始皇從即位開始就做了不少大事。平定嫪毐,除掉呂不韋,掃清六國,北築長城,南擊百越,書同文,車同軌,迅遊天下,何其壯哉!而此時的劉邦在哪呢?

劉邦出生於公元前256年,是楚國沛縣的一個普通的小孩。至於史書上記載的什麼“劉邦母親與大蛇交配生下了劉邦”之類的話放在今天可信嗎?包括後來的“漢高祖斬白蛇起兵”很可能是所謂的封建統治者的愚民政策。劉邦小時候不務農,不幹活,整天遊手好閒,結交一群狐朋狗友,最多就是在沛縣當了個芝麻大的小官,就是一個流氓無賴的做派。怎麼能與同期的秦始皇相提並論呢?

兩個人唯一的交集估計就是秦始皇出遊時劉邦看到後感嘆的那句‘’大丈夫生當如是”,但這也只能說明劉邦的志向不同於常人。

而劉邦真正開始出名是在公元前209年起兵反秦,此時秦始皇早已去世,更不用說到什麼關聯了。而此後劉邦輾轉作戰,知道公元前202年於垓下擊敗了項羽,建立了大漢王朝,才真正實現了“大風揚兮雲飛揚”的壯舉。

所以綜上所述,兩個人主要是成名時期不同,加之是兩個時代的開創者,所以給了人們錯覺。


薄暮嘆息


有一個詞叫什麼來著?對!它就是先入為主!


秦漢時期的這段歷史,我們讀歷史秦始皇是最先進入我們大腦中的,而劉邦是後來才漸漸進入我們大腦中的,而想要將這兩個人雜糅在一塊,我們需要有時間去消化這段歷史。


秦始皇是帝王,千古一帝。

劉邦是亭長,十里一亭。


他們兩個人不是不在一個時代,而是活在了不同的階層。


劉邦第一次見到出巡的秦始皇,那時候的劉邦已經48歲,秦始皇也已經45歲,但是你會突然發現時間竟然是如此巧合,因為秦始皇就是48歲的時候病逝的!


難道這世間真的有這麼巧合的事情?


一代帝王的離開,真的會遇到另一位帝王的相遇?


先看看秦始皇


而秦始皇這一輩子幾乎都在和六國交鋒和對決,再看看劉邦的一生和誰在打仗,和一個相差24歲的小夥子項羽一直在打仗。所以,我們的大腦中會覺得嬴政和六國的那些國君是同一時期的人,劉邦和項羽是同一時期的人。


但事實卻並不是這樣,在秦漢時期,秦始皇的悄然離場之後,已經半百之年的劉邦才開始漸漸登上了這個歷史舞臺,所以我們才會覺得他們倆不是一個時代的感覺。


秦始皇在年紀輕輕就早早地登上了歷史舞臺,他橫掃六國,席捲八荒,開創了大一統的王朝,而史書總是書寫成功者,此時的劉邦仍然是一個上不了檯面的小人,整天和一群地痞流氓到是能夠玩在一塊,但是再看看我們的秦始皇,此時已經貴為千古一帝。


如果那個時候有熱搜榜的話,那麼秦始皇那個時候就是熱搜榜的榜首,而劉邦連墊底的機會都沒有。


再看看劉邦


劉邦實在已經半百之年才開始登上歷史舞臺,還每天和一些地痞流氓似的人混在一塊,這要是在秦始皇的眼中,劉邦連看史書的資格都沒有,更不用提能夠進入史書了。


劉邦登上歷史舞臺,一直的強勁對手是項羽,項羽可是個年輕人啊!人們很容易將他們兩個人看成是同一個時代的人,但是恰恰相反,楚漢之爭就好像一場兒子和老爸的爭鬥,項羽自刎的時候也不過才30歲而已。


秦始皇和劉邦就是所處的時代,就是一個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時代,秦始皇的落幕,劉邦的上臺,一切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所以我們才會有這樣的感覺。


歷史總探長


首先,秦始皇只比劉邦大三歲這個說法是有誤的。其次,他們本來不在一個時代。

據史料記載關於秦始皇與劉邦的年齡問題,一種說法是《漢書集解》秦始皇只大劉邦三歲,一種說法是《漢書注》秦始皇比劉邦大十二歲。我個人更傾向於後者。

無論是三歲,還是十二歲,秦始皇和劉邦都不在一個時代。時代這個詞把並不是以時間的長短和節點來計算的,更應該要結合當時的整個時代背景,比如上個世紀1949年,讓社會處於了不同的兩個時代,比如1978年,改革開放元年,讓中國社會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秦始皇開創了他自己的時代,大秦帝國橫掃天下,統一六國,改分封諸侯國製為郡縣制,統一文字,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帝國想象,並討伐南越,修長城抗匈奴等等,秦始皇真正算得上是中國的千古大帝,不愧於始皇帝的稱謂。

而劉邦作為漢高祖同樣在歷史上是鼎鼎大名,作為大漢的開國之君,也是青史留名的。只是他與秦始皇的交集線在時間有一定的重合,但他們在重合的時間段裡是沒法進行比較的,一個是始皇帝,一個卻是泗水亭長。

而秦始皇死後,秦二世胡亥登基,秦國開始了新的時代,而這個時代裡,劉邦才展露頭角,但依然不是主角,只是劉邦已經來到了那個歷史舞臺上,算是個配角。在秦二世的時代,項羽和劉邦逐步成為了主角,一起推翻秦朝,真正的讓大秦王朝謝幕了,而進入了楚漢爭霸的時代。

經過幾年的戰爭,劉邦徹底消滅了項羽的勢力,建立起了強大的大漢王朝,此時劉邦正式的開闢了屬於他個人的時代。而此時,秦始皇在驪山秦始皇陵墓裡躺了很多年了,甚至連陵園的地面建築物都被戰火毀了。

綜上,秦始皇和劉邦無論相差多少歲,他們都不在一個時代。但,他們都開創了屬於自己的時代,在那個時代裡,他們都是強者!


沉墨9527


秦始皇只比劉邦大三歲,為什麼感覺卻是兩個時代的人?

雖然秦始皇和劉邦年紀相仿,但是兩人活躍的歷史舞臺時間卻截然不同,這給所有後人造成了一種錯覺:

公元前210年,當一生威名赫赫的秦始皇走完他最後一段路,在沙丘去世,正式告別他的49年的華麗人生時,劉邦還沒出現在歷史書的字眼裡。

直到一年後劉邦才在芒碭山帶著一群農民斬白蛇起義,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讓我們來看看兩人在同一時代的履歷:

公元前259年,嬴政出生在趙國邯鄲,劉季還在劉太公體內到處遊弋。

公元前256年,嬴政4歲,劉季在沛縣中陽裡村一個農民家庭出生。

公元前254年,嬴政6歲,呂不韋帶著子楚逃往咸陽,母親趙姬帶著嬴政在邯鄲東躲西藏。這年劉邦剛剛才會叫爸爸。

公元前251年,嬴政9歲,秦昭襄王卒,孝文王繼位,子楚成為太子,帶著趙姬和嬴政從趙國返回咸陽。 劉邦6歲,在地裡玩泥巴。

公元前250年,嬴政10歲,秦孝文王死,子楚繼位即秦莊襄王,嬴政成為太子。 劉邦7歲,還在地裡玩泥巴。

公元前247年,秦莊襄王子楚卒,嬴政13歲成秦王,呂不韋獨攬大權。劉邦10歲,在樹上掏鳥蛋。

公元前244年。秦王政16歲,秦伐韓攻魏,兩國割地求和,趙國伐燕。劉邦13歲,被父親劉太公揪著耳朵去種田。

公元 前242年(秦王政五年)嬴政18歲,秦取魏地,初置東郡。燕伐趙,敗。劉邦15歲,開始調戲鄰家小妹。

前241年(秦王政六年)嬴政19歲,楚、趙、魏、韓、燕五國推舉楚國為合縱長,合縱伐秦,兵敗。楚遷都壽春,劉邦16歲成功交上第一個女朋友。

前239年(秦王政八年),嬴政21歲,嫪毐淫亂後宮,太后封其為長信侯。劉邦18歲,在和村裡潑皮打架。

前238年(秦王政九年),嬴政22歲,開始親政,平嫪毐叛亂。 劉邦19歲,在和隔壁村潑皮打架。

237年(秦王政十年),嬴政23歲,秦王政免呂不韋相。李斯諫秦王政下逐客令。尉繚入秦,勸秦王政收買六國權臣,統一六國。劉邦20歲,在和鄉里潑皮打架。

前235年(秦王政十一年),嬴政25歲,秦發四郡兵,助魏攻楚。呂不韋再去蜀地途中自殺。 劉邦22歲,在街頭遊手好閒,整日無所事事。

前234年(秦王政十三年),嬴政26歲,秦攻趙,趙名將李牧大敗秦軍。 劉邦23歲,整天睡在草垛上唱歌,做白日夢。

前232年(秦王政十五年),嬴政28歲,項羽生於下相。李牧再敗秦師。燕太子丹自秦逃歸。 劉邦25歲,仍然在街頭調戲婦女。

前230(秦王政十七年)嬴政30歲,秦內史騰率大軍滅韓,置潁川郡。 劉邦27歲。

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嬴政31歲,秦再次伐趙,用離間計使趙王殺李牧。劉邦28歲

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嬴政32歲秦滅趙。楚攻秦南郡。劉邦29歲開始和鄉里大媽打成一片。

前227年(秦王政二十年)嬴政33歲,荊軻刺秦王。秦王大怒派王翦率軍伐燕,大破燕、代兩國。劉邦30歲

前225年(秦王政二十二年)嬴政35歲,秦將王賁包圍大梁,引黃河水灌城,滅魏國。另一面南方楚軍大破李信率領的20萬秦軍。 劉邦32歲作為楚國人在家裡歡呼。

前224年(秦王政二十三年)嬴政36歲,秦名將王翦60萬伐楚。地痞無賴劉邦33歲成為為秦泗水亭長。

前223年(秦王政二十四年)嬴政37歲

秦軍大破楚軍,項燕自殺,秦軍俘虜楚王負芻。

前222年(秦王政25年)嬴政38,秦王政派王賁攻燕的遼東,虜燕王喜,滅亡燕國。接著又回師攻代,虜代王嘉。

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嬴政39歲,王賁從燕南下滅齊,統一六國,自稱始皇帝。36歲的劉邦在咸陽服役,觀秦皇帝出巡,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矣!”

前220年(秦始皇二十七年)嬴政40歲,巡隴西、北地,在全國修築馳道。 劉邦37歲在服役做工。

前219年(秦始皇二十八年)嬴政41,冬巡封禪泰山,修靈渠。劉邦38歲在服役做工。

前217年(秦始皇三十年)嬴政43歲,劉邦40歲與呂雉結婚。

…………

中間省去一部分。

總之當秦始皇名震寰宇的時候,劉邦還是個連名字都沒聽說過的小流氓。…



秦始皇只比劉邦大三歲,為什麼感覺卻是兩個時代的人?雖然秦始皇和劉邦年紀相仿,但是兩人活躍的歷史舞臺時間卻截然不同,這給所有後人造成了一種錯覺,這是為何?(劉邦)

公元前210年,當一生威名赫赫的秦始皇走完他最後一段路,在沙丘去世,正式告別他的49年華麗人生時,劉邦還沒出現在歷史書的字眼裡。直到一年後劉邦才在芒碭山帶著一群農民斬白蛇起義,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秦始皇13歲稱王,10歲的劉邦還在家裡爬樹!

(秦始皇)

比起同齡人劉邦,秦始皇屬於含著金湯勺出生的,雖說生在趙國,但是人家畢竟是皇子,13歲就登上大位,此時10歲的劉邦還在老家豐縣翻牆上樹,皇位是什麼完全沒有概念。22歲,秦始皇親政,這位看似懦弱的青年先後除掉了嫪毐。呂不韋,幹掉了覬覦皇位的弟弟,軟禁了不檢點的母親,奪得了秦國政權,而當時劉邦也才19歲,在家裡面還是一個小混混呢!

秦始皇39歲稱帝統一六國,36歲的劉邦還是個基層幹部!

(劉邦)

秦始皇在他39歲就已經將六國統一,做了始皇帝。而當時36歲的劉邦才當上一個小小的最基層的亭長,平時根本就麼有什麼事情可以忙的,也就是平時押送犯人去咸陽服刑而已。別的亭長大部分時間就是閒著喝酒,開始劉邦不一樣,他非常勤奮。

有一次秦始皇儀仗隊在咸陽出行,36歲的劉邦剛好看到秦始皇這麼風光的一面,於是劉邦和朋友感嘆道:“大丈夫就應該像他這樣!”

在秦始皇事業蒸蒸日上的高峰時期,根本就沒有人會注意到劉邦這個小人物,劉邦的轉折點在與秦始皇駕崩後。(劉邦)

劉邦54歲才當上西漢的皇帝,而秦始皇都已經死了8年了!

秦始皇死後,劉邦的命運才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劉邦經過八年的艱苦奮戰,終於在54歲當上了皇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開始了他的皇帝事業,在位八年。

所以說,因為兩個人發跡的年齡段不同,秦始皇當皇帝早,也死的早,再加上秦國又經歷了秦二世,劉邦當皇帝晚,因此大家都覺得秦始皇和劉邦不像是一個時代的人。


明明說歷史


秦始皇比劉邦僅僅大三歲。他們應該屬於同一時代的人。但是,在民眾的印象之中,劉邦應該是秦始皇的晚輩,因為漢朝推翻了秦朝,秦朝在前,漢朝在後,所以按照思維慣性,也應該是秦始皇在前面高一輩,顛覆秦朝的劉邦比秦始皇晚一輩。其實,這些都是一種錯覺而已。我們看歷史書,不僅僅要記知識,還要會分析,比較,判斷。社會上很多事情,都容易引發【錯覺】,而錯覺,就是因為沒有去認真的思考和分析。

比如,現在社會上反轉基因的人特別多,已經成為一種錯誤而荒唐的社會風氣。為什麼有人反轉基因呢?因為他們看見大家都在反,朋友全到處都說轉基因的壞話,就會產生一種錯覺:

如果轉基因真的沒有問題,為什麼大家都在反對?轉基因既然如專家說的這樣好,政府為什麼不積極推廣它?

這個就是錯覺的典型例子。產生錯覺不要緊,要緊的是跟風,一錯再錯。其實,只要我們稍微做思考,調查,分析一下,這些謠言就不攻自破了。比如,我們可以去查詢一下,到底什麼樣的人在反轉基因,結果一調查,大吃一驚,原來反轉基因的人,沒有一個是生物學領域的科學家,都是一些民科和文娛界的人。轉基因研發接近50年,為什麼還沒有任何一個主流科學家反對,這個還不能說明真理在哪一邊嗎?

劉邦之所以讓人產生錯覺,還因為劉邦和秦始皇不在一個起跑線上。秦始皇是國王的兒子,天生就是大貴族,即使沒有統一六個 他也可以在歷史書上留一個席位。二劉邦沒有什麼顯赫的家族背景,祖上都是泥腿子,完全是靠他個人的努力加機遇,用性命拼搏出來的。他們兩個人的起點就完全天差地遠,不在一個維度。秦始皇的維度高,自然讓人感覺高高在上,也自然帶給讀者他是前輩的錯覺。

85



懷疑探索者


秦始皇雖然只比劉邦大三歲,但他們兩人的出身地位懸殊,活躍時期確實不在同一時代。

秦始皇(前259-前210),漢高祖(前256-前195),兩人只相差三歲,比死的日子,也不過差了10多年而已。但一個是大秦的開國皇帝,另一個則是滅秦後大漢的開國皇帝。

為何兩人感覺不是一個時代呢?咱們按時間線梳理下就知道了:

公元前247年-前231年,秦始皇13-29歲,劉邦10-26歲。

這段時間,秦始皇繼承王位,先後鎮壓了嫪毐,逼死了呂不韋,獨攬大權,殺韓非,修鄭國渠。劉邦早期仰慕魏公子信陵君無忌,西行至大梁想投奔,但到了後先信陵君已死(前243,劉邦14歲),於是投到張耳門下,結成知己。

公元前231-前221年,秦始皇29-39歲,劉邦26-36歲。

這段時間,秦始皇攻滅六國。魏國滅亡(前225,劉邦32歲),張耳逃亡,劉邦回到家鄉沛縣,正式開始遊手好閒。

公元前221年-前210年,秦始皇39-50歲,劉邦36-47歲。

這段時間,秦始皇當上了皇帝,統一度量衡,修長城,收南越,焚書坑儒。劉邦擔任了秦國的亭長,娶了呂后,在參觀秦始皇巡遊時感嘆“大丈夫當如是”。

公元前210年-前206年,劉邦47-51歲

秦二世繼位後大興土木。劉邦押送刑徒誤期,於是帶領一群人逃亡芒陽山。陳勝吳廣起義。項梁起義。劉邦入關中,子嬰投降。

公元前206年-前202年,劉邦51-55歲

楚漢戰爭,劉邦滅項羽,稱帝建立漢朝。

公元前202年-前195年,劉邦55-62歲

劉邦當皇帝。

從上面這個時間線我們可以看出,秦始皇雖然比劉邦只大三歲,但卻是少年英雄,13歲就登基,39歲就橫掃六合統一天下,然後當了十餘年皇帝。

而劉邦在這段時間,只是一介平民,想投奔信陵君當門客都不得成。秦始皇在世的時候,劉邦只當了小小亭長,在歷史上毫無作為。

真正劉邦開始發奮,是從前209年逃亡芒陽山開始的。那時候劉邦已經48歲,接近秦始皇死的年齡。但從這會兒開始,劉邦的軌跡非常快,一年起兵,四年滅秦封王,八年滅楚稱帝。這時候如果秦始皇還活著,也不過50多歲而已,但天下已經全變了。

這樣,秦始皇主要活躍時代,是統一六國時代、秦帝國興盛時代;劉邦活躍時代是天下反秦起義時代、楚漢戰爭時代和高祖統治時代。兩者基本正好銜接。間隔的則是秦始皇去世,秦二世繼位的公元前209年。

因為一個少年英雄,一個大器晚成,造成秦始皇和劉邦這兩人感覺像是兩個時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