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裡觀音一直以“女神”形象示人,為什麼在通天河卻連鞋都不穿,赤膊上陣?

南宮尋歡


《西遊記》裡觀音菩薩一向身坐蓮花,一手持淨瓶,一手持柳,枝從容鎮靜,莊嚴慈藹,盡顯仙人風華,但第49回裡,她卻以另外一種形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




……盤坐襯殘箬。懶散怕梳妝,容顏多綽約。散挽一窩絲,未曾戴纓絡。不掛素藍袍,貼身小襖縛。漫腰束錦裙,赤了一雙腳。披肩繡帶無,精光兩臂膊。玉手執鋼刀,正把竹皮削……



孫悟空通天河受阻,前去向觀音求救,看到觀音菩薩頭髮蓬鬆,不妝不飾,只著貼身小襖,赤腳裸體的樣子,不敢硬催,反勸菩薩穿好服飾,結果菩薩卻比他還急:“不消著衣,就此去也。” 是什麼事讓觀音如此不顧形象,如此匆忙?因為此處隱藏著觀音薩的一個秘密。



表面看來,在通天河作惡的靈感大王,只是觀音在蓮花池裡的寵物,下界為妖,吃童男童女,還想吃唐僧肉,是觀音菩薩失職,實際上,這靈感大王是觀音菩薩為了增強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難度而故意夜走的。否則,觀音菩薩早就該發現他的寵物逃走了。



唐僧西天取經,為了檢驗唐僧的虔誠度,錘鍊唐僧的意志,一路上,觀世音安排了九九八十一難,這些艱難險阻菩薩心知肚明,但卻揣著明白裝糊塗,而那些阻路的妖魔鬼怪大多也是糊里糊塗被菩薩利用了。

但是這金魚精不一樣,他是跟隨菩薩多年的寵物,知道觀音菩薩的許多秘密,因而,找一時可能收了小鯉魚,就少一份危險。不然, 萬一漏出點什麼破綻,以孫悟空的精明,豬八戒的狡猾,很有可能會被發現,那樣就會惹來許多麻煩。



也正因如此,觀音才來不及梳妝打扮,急匆匆的跟著悟空到了通天河,迅速收了鯉魚精。


萍風竹雨123


這是一個細思極恐的問題。
觀音菩薩在《西遊記》裡一直都是以女神的形象示人,唯有通天河這一次,臉也不洗妝也不化鞋也不穿的奔赴現場了。
觀音菩薩這個樣子出來逮妖精……只能說明,這一次,菩薩是真的急眼了。
您想啊,能讓一個平時特別注意自己儀表的女神光胳膊赤腳出現在大眾面前,除了十萬火急的事情,還能有什麼其他理由呢?
《西遊記》第49回裡,生動地描寫了觀音菩薩這次出鏡時的形象:
行者性急,那裡等得,急縱身往裡便走。噫——這個美猴王,性急能鵲薄。諸天留不住,要往裡邊狖。拽步入深林,睜眼偷覷著。遠觀救苦尊,盤坐襯殘箬。懶散怕梳妝,容顏多綽約。散挽一窩絲,未曾戴纓絡。不掛素藍袍,貼身小襖縛。漫腰束錦裙,赤了一雙腳。披肩繡帶無,精光兩臂膊。玉手執鋼刀,正把竹皮削。行者見了,忍不住厲聲高叫道:“菩薩,弟子孫悟空志心朝禮。”
孫悟空看到觀音菩薩這個樣子也不敢硬催。他還勸菩薩:您穿上衣服再跟我走哇!結果菩薩答覆他:我不穿,就這麼走!
行者慌忙跪下道:“弟子不敢催促,且請菩薩著衣登座。”菩薩道:“不消著衣,就此去也。”

看看,觀音菩薩口氣是豪邁滴,動作是迅速滴,衣服和鞋子都是不穿……你們能咋樣?

然後豬八戒和沙僧看了菩薩這個樣子出鏡,也傻眼了——
八戒與沙僧看見道:“師兄性急,不知在南海怎麼亂嚷亂叫,把一個未梳妝的菩薩逼將來也。”
關於觀音菩薩為什麼穿這麼少就出來見人,筆者分析,大抵是有兩個原因:
其一,觀音菩薩是真的急眼了。
據觀音菩薩自己所說,在通天河作惡的靈感大王,其實是她在蓮花池裡養大的小金魚。她養大的寵物,下界為妖,除了吃童男童女,還想吃唐僧肉,等於是在給觀音菩薩臉上抹黑。
要知道,唐僧取經,是如來親自佈置給觀音菩薩的重大任務。觀音菩薩自己手下的兵,要收拾唐僧可以,但是要吃了唐僧,假戲真做,這無疑是在給觀音菩薩上眼藥!
觀音菩薩怎麼能允許這樣的情況發生?
手下的人脫離了自己的計劃,這是觀音菩薩所不能允許的。所以,她得第一時間趕去救場。

於是,觀音菩薩就不穿、不洗地去了案發現場。

其二,觀音菩薩是在做姿態。
我剛才說了,取經任務是如來佛祖當眾佈置給觀音菩薩的,這一幕,很多人都看到了。
然後,觀音家裡的小金魚收拾唐僧,而且還動了真格的,想真的吃唐僧的肉……這個事情,用不了多久,如來佛祖就會知曉的。
那麼,如來佛祖當然不會怪罪小金魚,他只會遷怒於觀音菩薩這個給小金魚佈置任務的“直系領導”。
觀音菩薩很聰明的。
她為什麼不梳洗不穿衣光腳就跑出來救唐僧呢?那是因為,她是在做給如來佛祖看。
我的人犯了錯誤,我著急忙慌地跑出來 救場。你看我臉也沒洗,鞋也沒穿,你還好意思怪罪於我嘛?
事實證明,如來佛祖並沒有怪罪觀音菩薩的意思。
利用輿論給自己博個同情分,就是這樣。

白馬晉一


一般人都知道,在《西遊記》裡面,取經團隊的主要人物一共有唐僧、孫悟空、沙僧、豬八戒外加腳力小白龍五個。一路上,是這幾位披荊斬棘、歷盡跋涉,最後取得真經的。按理說,他們都為取經事業付出了很多,應該算是取經事業的大功臣了,是不是?那麼,小編就想問問了,你們覺得:最大的功臣應該是誰?

可能有人會說是孫悟空,因為風裡來火裡去,降妖除魔都是猴哥搞定,甚至為此還被師傅兩番驅逐、忍受緊箍咒的折磨,卻矢志不渝,最終無怨無悔都輔佐唐僧取得真經。不是猴哥,那又能是誰?

還可能有人會說是唐三藏,因為唐僧一介凡人,為了取經歷盡劫數九九八十一難,還疑似被沙和尚九次吃掉在流沙河,志心朝佛,其心可嘉,不能與孫悟空等有本事的徒弟相比。

其實,仔細讀原著你會發現,你看到的電視劇裡面的猴哥,並不是那個豐滿的真實的猴哥,唐僧也一樣。他們之所以去取經,都是不得不如此,而且中途幾次三番都差點撂挑子不幹了。

然而,小編要說一個人,他是西天取經的最大功臣,但他深藏功與名,一般不露頭,卻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為取經事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那麼,他是誰呢?

相信有人已經開始想到了。他就是——觀音!

為什麼說觀音是對取經事業最忠誠的人呢?表面上看觀音只是被請出來幫忙的呀!

其實,仔細想想你會發現,西行諸人(妖)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的過程不過是如來和觀音布的局罷了!

回到原著,我們來看,其實,從一開始,觀音在《西遊記》裡面的參與度就並不低!

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是觀音舉薦二郎神與孫悟空大戰,最終導致孫悟空被抓;

當如來與眾人談論三藏真經無法可傳的時候,是觀音挺身而出,願上東土尋一個取經人來。

觀音從一開始就攬著這個活兒,自然盡心盡力。不要說孫悟空等人是她親自選中,就是九九八十一難的每一難,都是她親自設計。為了取經大業,她甚至不惜三番四次請老君放徒兒和寵物出來當妖怪。有老君親自為證:

那兩個怪:一個是我看金爐的童子,一個是我看銀爐的童子,只因他偷了我的寶貝,走下界來,正無覓處,卻是你今拿住,得了功績。”大聖道:“你這老官兒,著實無禮,縱放家屬為邪,該問個鈐束不嚴的罪名。”老君道:“不干我事,不可錯怪了人。此乃海上菩薩問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託化妖魔,看你師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

不僅親自設計師徒要經歷的劫難,而且在師徒遇到劫難的時候也是隨叫隨到:

行者見了,忍不住厲聲高叫道:“菩薩,弟子孫悟空志心朝禮。”菩薩教:“外面俟候。”行者叩頭道:“菩薩,我師父有難,特來拜問通天河妖怪根源。”菩薩道:“你且出去,待我出來。”行者不敢強,只得走出竹林,對眾諸天道:“菩薩今日又重置家事哩,怎麼不坐蓮臺,不妝飾,不喜歡,在林裡削篾做甚?”諸天道:“我等卻不知。今早出洞,未曾妝束,就入林中去了,又教我等在此接候大聖,必然為大聖有事。”行者沒奈何,只得等候。不多時,只見菩薩手提一個紫竹籃兒出林道:“悟空,我與你救唐僧去來。”行者慌忙跪下道:“弟子不敢催促,且請菩薩著衣登座。”菩薩道:“不消著衣,就此去也。”那菩薩撇下諸天,縱祥雲騰空而去,孫大聖只得相隨。

看吧!為了救苦救難,為了取經大業,菩薩連妝也沒梳好,一大早兒就開始在紫竹林裡面削竹子了。汗了,作為一個菩薩也真是蠻拼的。PS:這裡面有好多道道,涉及到魚籃觀音的形象演變,就暫且不談了。

總之,在一部《西遊記》中,觀音菩薩對於師徒五人可以說是煞費苦心——真的是既救苦救難,也制苦造難。好在《西遊記》中師徒五人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博得了個功德圓滿。而觀音,作為苦海里的慈航,她要做的事情,遠遠沒有完,也永遠不會完。


半瓣花上閱乾坤


通天河故事中的觀音菩薩,沒有梳妝打扮,穿著吊帶衫,光著兩隻胳膊和兩隻腳就出場了。而且孫悟空還特意請菩薩現出真容,讓在場的百姓將觀音這身清涼打扮描繪下來,因為觀音以竹籃收服了靈感大王,此時拎著魚籃,所以被稱為魚籃觀音。觀音這身打扮在今天看來可能沒什麼,但在明朝可是十分大膽的。

有的人說,這是孫悟空惱恨觀音縱容座下靈獸吃人,所以故意讓觀音出醜。其實這只是一種陰謀論而已,事實的真相卻比陰謀論更加刺激。

我們知道,先有魚籃觀音,後有《西遊記》。吳承恩看到的魚籃觀音像就是比較清涼性感的,所以才編出了這麼一段故事,來解釋魚籃觀音為何穿得那麼少。就像《封神演義》為什麼要讓普賢收服大象,然後歸於佛教呢?因為現實中就是如此,小說最終要回歸現實。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瞎編,如果吳承恩無中生有把觀音寫得如此性感,那是要向全國人民謝罪的。他就不怕六……啊,六道眾生中的佛教徒來找他麻煩嗎?
那麼現實中的魚籃觀音像為什麼穿得那麼清涼呢?關於魚籃觀音,有這麼一個故事。
話說在金沙灘有一天出現了一個提著魚籃的美貌少女,大家都垂涎於她的美貌,紛紛向她提親。然後少女說,誰能一天之內背下《普門品》,我就嫁給誰。大家趕緊回去背書,第二天有不少人背下來了。少女說,我一個人不能嫁這麼多人啊,你們誰會背《金剛經》,我就嫁給誰。大家又回去背,還是有不少人在一天內背下來了。少女又說,誰會背《法華經》,我就嫁給誰。這次只有一個姓馬的青年(馬郎)背下來了。於是少女便嫁入馬家,結果結婚當天就死了,被稱為“馬郎婦”。
後來有位老僧說,這少女不是凡人,是個菩薩啊。大家一看她的屍首,骨骼像鎖鏈一樣連在一起,才知道這是觀音菩薩的化身。
這就是魚籃觀音的傳說,但還是無法解釋觀音為什麼穿得如此清涼。因為這個故事的原始版本並不是這樣的。
在這個故事之前,另有一個更勁爆的故事:金沙灘有一位美貌的妓女叫做“馬郎婦”,大家都很喜歡她。而這妓女也“有教無類”,來者不拒。但是奇怪的是,凡是跟妓女上床的人都萎了。妓女死後,有個天竺僧人說,這是我的伴侶。於是挖開她的墳墓,骨骼像鎖鏈一般連在一起。胡僧用禪杖挑起骨骼,昇天而去。大家認為這個妓女就是觀音的化身。
後來這個妓女的故事就變成了魚籃觀音的故事,其中的道理不難解釋:原版的故事太不堪入目了,怎麼能跟聖潔的觀音菩薩聯繫在一起呢?

所以,魚籃觀音穿著清涼性感的原因找到了:她的原型是一個妓女啊。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夢露居士

夢露居士讀文史


我來回答。

話說金魚精把唐僧關在石棺材中,又把門從裡搬石頭塞泥塊頂住了,八戒沙僧連叫不出,跟悟空商量咋整,悟空說好辦,我去普陀巖拜問菩薩,看這妖怪是那裡出身,姓甚名誰。尋著他的祖居,拿了他的家屬,捉了他的四鄰,卻來此擒怪救師。八戒笑道,哥啊,這等幹,只是忒費事,擔擱時辰了。行者道,管你不費事,不擔擱。我去就來。照說唐僧被關在裡面生死未卜,悟空三兄弟應該心急如焚才對,不想悟空八戒不僅不慌不忙,還有心思開玩笑逗樂。試想如果唐僧落到大鵬手裡,三兄弟還有這閒情雅緻嗎。只能說,三人已經看出金魚精的底細和來路,所以不急不躁。

悟空到了落伽山,只見二十四路諸天與守山大神、木叉行者、善財童子、捧珠龍女一齊上前,迎著施禮道,菩薩今早出洞,不許人隨,自入竹林裡觀玩。知大聖今日必來,吩咐我等在此候接大聖,不可就見。請在翠巖前聊坐片時,待菩薩出來,自有道理。守山大神就是黑風怪,善財童子就是紅孩兒,個個不是省油的燈,悟空曾經是他們的手下敗將,再加上木叉,可以說普陀山能打的全部上陣,來迎,或者說來阻孫悟空。接著紅孩兒上來套磁,感謝孫悟空讓他當了和尚。其實這是沒話找話拖延時間。孫悟空久等不見,那裡等得,急縱身往裡便走。其實黑熊精紅孩兒都能攔住孫悟空,或者說孫悟空要不是抓住了觀音把柄根本不敢硬闖。可是觀音理虧,只好放他進來了。

然後悟空看見了不該看的一幕。只見菩薩懶散怕梳妝,容顏多綽約。 散挽一窩絲,未曾戴纓絡。 不掛素藍袍,貼身小襖縛。 漫腰束錦裙,赤了一雙腳。 披肩繡帶無,精光兩臂膊。觀音菩薩 披散著頭髮,上身穿一件貼身小襖,用絲帶挽著,下身穿一件棉裙,光著胳膊在削竹子皮。西遊記說的是明朝的那些事兒,所以菩薩是明代女子的裝束。她穿著一件襖裙。上襖下裙,襖一般長袖,兩側開衩。裙長一般過膝。但是菩薩穿的這件小襖沒有長袖,只是個坎肩,本來應該有披肩把兩臂遮住,但是菩薩沒有。悟空偷窺之後,為了避嫌,高聲喊道,菩薩,弟子孫悟空志心朝禮。我師父有難,特來拜問通天河妖怪根源。菩薩道,你且出去,待我出來。

不大一會兒菩薩手提一個紫竹籃兒出林,衣服都顧不上穿就走,行者慌忙跪下道,弟子不敢催促,且請菩薩著衣登座。菩薩道,不消著衣,就此去也。頃刻間到了通天河界,八戒與沙僧看見道,師兄性急,不知在南海怎麼亂嚷亂叫,把一個未梳妝的菩薩逼將來也。其實三兄弟都是妖精,比人精還精的妖精,心裡明鏡似的,就是看觀音笑話。但是觀音把柄被這三個傢伙抓住,只好認栽。二人下拜道,菩薩,我等擅幹,有罪,有罪。這句話老大蹊蹺。八戒沙僧降魔擒妖保唐僧西天取經是分內之事,怎麼就成了擅幹。難不成悟空三兄弟打妖怪之前還得請示觀音,我們該打還是不該打。再說了伏妖降魔是功德,怎麼成了有罪。所以只能說明這三個傢伙早就看出金魚精的來路,在這兒裝呢。

那麼觀音為何這麼著急,因為怕唐僧死掉,唐僧有個三長兩短她交代不了如來。唐僧被金魚精關在石棺材中,是一個空間。金魚精又讓眾妖精把門堵住,不放任何一條魚出去,是另一個空間。這兩個空間唯一的缺點就是缺氧。如果時間長了,唐僧肉體凡胎,怕會窒息而死。所以觀音起一大早編竹籃子急匆匆來收金魚怪。這個魚籃是給金魚怪量身定製的保護器,是另一個空間。當觀音扔下籃子的第一時間,金魚精跳進了籃子裡,然後觀音念起了咒語,所有跟金魚精有關係的生物全死了,因為門被堵住了,他們跑不出去。那麼唐僧為啥沒事,因為他在石棺材裡,聽不見咒語。大家可以把咒語理解成周星馳電影美人魚裡面的超聲波。那麼觀音為啥要把這些魚類都殺死,因為他們都是金魚精吃小孩的幫兇,如有漏網就會把金魚精的事說出去,影響觀音的聲譽。所以觀音要趕盡殺絕。


唐風宋月


觀音不穿鞋,赤膊上陣?笑話!且看原文

菩薩道:“他本是我蓮花池裡養大的金魚,每日浮頭聽經,修成手段。那一柄九瓣銅錘,乃是一枝未開的菡萏,被他運煉成兵。不知是那一日,海潮泛漲,走到此間。我今早扶欄看花,卻不見這廝出拜,掐指巡紋,算著他在此成精,害你師父,故此未及梳妝,運神功,織個竹籃兒擒他。”

不是觀音不想梳妝打扮,而是事發突然,觀音早起還未梳妝,邊在荷花池旁看風景,結果看不到養得大金魚出來,便掐指一算髮現這廝成精了,而且想把唐僧給吃了。

要知道唐僧可是西方如來佛組指派去西天取西經的,如果被觀音養的成精金魚給吃了,那可是何等之罪過,所以觀音也是急匆匆、急忙忙連化妝都不化了,趕緊過來把金魚收走,省的被佛祖責罰。


洛陽河畔看洛陽


其實這個問題,跟許多人困惑的西遊裡面一個老問題是一樣的,為什麼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如此厲害,逼得最後如來佛祖出面才能降服,而取經路上隨便一個妖魔都可以讓他束手無策?

這些問題其實跟我之前講西遊說的核心問題是一致的,作者是藉著寫神魔來寫人性。有道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還有就是各自各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西遊裡面的神雖然是高高在上的,但是說起自私自利跟凡人相比那是毫不遜色。而且現實裡經常有這樣的現象,一件事一個人做基本都可以完成的很好,兩個人也能做個大差不差,一旦三人或三人以上共同負責一個事,那基本上互相扯皮推諉,遠不如一個人做來的乾脆利落。這一點,在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是表現的淋漓盡致,很多厲害的神仙壓根就作壁上觀,要麼就裝模作樣,出工不出力。最後如來肯出手相助,那也是因為早就算好了將來這猴子可以為他所用,這才三下五除二,很快的就解決了孫悟空的問題。

不過,在這麼多各自心思的神仙裡面,有一位還是很有責任心的,可以說對工作盡心盡力,殫精竭了慮,絕對仙界楷模,那就是觀音菩薩。觀音菩薩本身法力無邊,又是如來佛祖意志的執行者和代言人。在整部《西遊記》裡面,她的出場次數和出場時間可以說僅次於唐僧師徒,存在感比沙僧都強。


早在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候,觀音菩薩就露面了,是她舉薦了二郎神這位實力強悍又肯出力的神仙捉住了孫悟空。後來又挨個去點化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小白龍,組建取經隊伍。當然了,隊伍組建起來,觀音菩薩不是說就做甩手掌櫃了,而是從頭到尾參與到取經之路上來,絕對的有求必應。不論是解救鎮元子的人參果樹還是收服黑熊精,不管是擒拿紅孩兒還是化解孫悟空唐僧矛盾,可以說無論唐僧師徒有什麼危難,只要找到觀音菩薩,她都沒有推辭的。

雖然說觀音菩薩是西天取經的具體策劃人,負責人,觀音菩薩也有這個責任和義務保證取經的順利進行,但實際上真正她職責內的事情也就是聚齊五人隊伍,其他事情她其實沒那個義務多管的。不然也不用四個徒弟護送唐僧了,觀世音親自出面護送那也就一路順暢了,還省去了許多麻煩。但是觀音菩薩所作所為要比一般都組織者多的多,她如此賣力一來是因為她天生責任感強,有著很強的執行力,另一方面她也在這一過程中撈到了實打實的好處。最直接的就是收穫了兩員大將,黑熊精跟紅孩兒。另外到了最後,唐僧師徒五人各自成就功果,甚至唐僧孫悟空成了佛,可是他們五個哪一個不記觀音菩薩的好,將來有什麼事肯定都是觀音菩薩這一邊的。

由於觀音菩薩本身法力高強,又是如來佛祖的代言人,是仙佛界有頭有臉的大人物,連玉帝見了都十分禮讓。所以觀音菩薩也十分注意自己的儀容儀表,每次出場都是儀態萬千,從容不迫的。一來觀音菩薩法力高強,有這份自信,二來那些麻煩本身與她沒什麼關聯,她是來解決麻煩的,在外人面前當然要維護自己莊嚴雍容的形象。

然而有兩次事件卻是跟觀音菩薩有關聯的,一個就是她的坐騎金毛犼賽太歲,不過那次還好,賽太歲並不想吃唐僧,只不過是搶了個人間國王的妃子當老婆,是孫悟空他們多管閒事,主動去找茬的。對於這次事件,雖然牽涉到觀音菩薩,但是賽太歲沒有傷害唐僧,所以也沒什麼大不了。然而靈感大王那次完全不同,那個靈感大王可以說就是衝著唐僧肉下界的,觀音知道以後嚇了一跳,唐僧取經這次活動要儘量保證萬無一失,如果他真的變成自己某個寵物的食物,那可就是天大的笑話了。所以觀音菩薩當時就急了,趕緊編一個法寶出來要收這個靈感大王了。天上一天地下一年,觀音菩薩這次真急了,所以沒有整理妝容就匆匆出發了。關鍵還有一點,觀音這次去捉靈感大王,面對的全部是自己人,沒有其他勢力的大佬,所以觀音完全用不著端著姿態,當務之急就是趕緊捉住靈感大王,救出唐僧,確保取經之路不會出岔子。觀音菩薩之前面對其他問題從來都是從容不迫不慌不忙的,但是真的等到有事突然發生在自己身上,她也一樣是忙亂的。這跟今天的我們也很像,品評別人的事情往往頭頭是道,真的自己突然遇到麻煩了,也會緊張的手足無措。

看得出來,即使觀音菩薩這樣大公無私的神仙,遇到自己的事情表現的總歸會不一樣,這不僅是人之常情,就是神仙們也無法免俗,觀音菩薩做的已經很好了。


一覽眾河小


表法也沒有這樣表法的?吳承恩你太過分了,把我佛的形象都給侮辱完了。一會又這菩薩家這個犯錯誤,一會又觀世音家小魚都犯錯誤,一會兒又觀世音後禪院都著火了,還養貪心主持。你還想怎樣侮辱佛教?你把佛教徒都寫成什麼樣子?都像孫悟空那樣無法無天?像豬八戒那樣貪財好色,好吃懶做?把唐僧寫的跟傻子似的,難道佛教徒就是你寫的那副模樣?我都懷疑你是在誇讚佛教,還是在侮辱佛教?致使佛教在世人眼裡倫為笑柄。

佛法講究不住相,無煩惱。衣衫不整,對人不敬。你見過觀世音這個形象去面對世人了?難道觀世音就這個德行?

一看你就是道教徒,我佛豈容你這樣侮辱?只能說你心胸狹隘,外國進中國的宗教你排擠,老封建思想在做怪。嘿嘿,就你這點心胸還修道?再看看你的名字:吳承恩,沒誠意不繼承無感恩的心,那就只剩罪過了。



用戶和言悅色


因為那一次的背景比較特殊,通天河一段,那是觀音同時觸怒瞭如來和玉帝的底線,更是孫悟空和觀音的暗中博弈,如來的打手孫悟空帶領取經團隊突襲通天河,打了觀音一個措手不及,所以觀音才著急忙慌的趕到通天河,收拾爛攤子!

關注我以後有問題可以繼續討論噢!


Canlandexingkong


這個問題沒法考證,吳承恩墳頭草都幾百米高了,問這幹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