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編和公務員哪個好?

白池齒


不對比就沒有傷害,我從來不會空口說白話,反問一個問題大家都一清二楚了!

誰見過公務員辭職去考事業單位了?我相信只有極少數,在我幾十年的生活經驗中我還未發現一例這樣的,而相反事業單位人員辭去職務考公務員的比比皆是,數不勝數。

事業編我們就拿大眾熟知的學校來說,事業單位主要以職稱定薪,職稱越高薪水越高,博士畢業具有中級職稱的可直接定為副高職稱,待遇相當於副處級別(副縣),5年後可以參與評定正高(正處),而公務員則是逐級提拔,懂得職場遊戲規則,打點好一切,到時候直接往上走,順風順水,一路竄到底。
看似事業單位比公務員更容易一些,但只是前期容易,因為事業單位的職稱到正高基本到頭了,相當於處級幹部的待遇,大家再返回上圖看一下公務員職務的前景有多麼的廣闊。

有人說事業單位工作容易,公務員工作不好乾,但都屬於體脂內職業,也是有鐵律的,你覺得難幹,那是你不得要領,所以你覺得難,再難也有職位要提拔人才的,有一副對聯我覺得還是蠻在理的,有的人可能早都用上了。

上級壓下級,一級壓一級,級級加碼,馬到成功。 下級蒙上級,一級蒙一級,層層滲水,水到渠成。

職場鐵律,明白了就知道選哪個更好了,點到為止,我是個外人,不說了。


筆記簿杏豆


寫自親身經歷,因為專業限制,讀的是農學專業,事業單位相對招我們專業的多些,有幸考取鄉鎮的事業單位,但是也沒有放棄公務員考試,每年都會去參加,每年都是無功而返,可能跟能力有關,公考更像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考取難。你問哪個好,公務員就像鐵飯碗,而事業單位就像陶瓷碗,孰優孰差一看便知。

待遇上,我在鄉鎮上事業單位一晃小7年,剛開始時候兩者相差不大,因為那時候工資都很低,隨著時間推移,公務員福利好了,什麼公車補貼,機構改革補貼,而事業單位沒有,現在每個月要多事業單位2000元。鄉鎮上工作都一樣,好多部門負責人都是事業單位,反正就是哪裡需要哪裡搬。

晉升上,公務員空間比較大,四年,如果你能力突出,差不多可以進副科,然後慢慢正科。而事業單位,只能進職稱,說白了就是與工資有關,職稱高了,說不定有機會轉個副科,但是得熬好多年,況且那麼多事業單位,又得擠獨木橋。

你說哪一個好?



阿沸肆


事業編和公務員,哪個好?

二者都有個共同點:工作穩定,工資財政發放。

區別呢?

第一,公務員地位高,前途無量。

我以前的一位學生,進入公務員隊伍,工作不到五年,已經混到副科級別,年輕有為,激情飽滿,嘴巴子厲害,從來不得罪人,辦事能力強,人脈關係廣,前途一片光明;而他那可憐的老父親,一普通老師,事業編,工作一輩子,馬上要退休了,連個副高都沒評上。

第二,公務員待遇好,人脈資源多,協調能力強,辦事效率也高。辦同樣一件事,事業編的想辦好無奈沒權利,沒信息沒資源,望洋興嘆;公務員一個電話,洗刷刷,搞定啦。公務員和事業編工資差不多,或許事業編表面上還會多一些,但是總收入,一定是公務員多,他們的補貼多,各種獎金福利多。

第三,公務員的社會活動能力超級強,社會適應能力強,見識多,看人特別精準,非常實在,說話水平高,不喝醉不亂說,做人圓滑,做事目標性強;事業編的,比如老師們,一輩子走不出校園,與社會嚴重脫節,辦事能力差,嘴巴表面能說會道,但是不實用,思想單純,沒城府,自尊心強。

總之,事業編和公務員,總體上是公務員比較有優勢,但是好的不一定適合你,無論選擇哪個作為自己的職業,都要幹一行愛一行,都是為人民服務的工作,都要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才不愧是人民的好乾部。

不管哪個好,都要擼起袖子加油幹!


上山畝教育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公務員和事業編孰優孰劣,主要看晉升空間、收入待遇。

1、晉升空間。公務員晉升從科員起步,再到副科、正科、副處、正處、副廳、正廳……一直可以幹到副國、正國,只要你有能力有背景,就有無限空間。既便不擔任領導職務,按照職級晉升,最高也可以幹到一級巡視員,妥妥的正廳待遇。而事業編,多數走職稱路線,最高就是正高職稱,相當於正處待遇,至於管理崗,職數少,晉升難,在市一級,能夠幹到七級職員就不錯了,也就是個正科水平,能上到六級五級的,鳳毛麟角,如果是縣裡,只能呵呵了。

2、工資待遇。同級公務員和事業編,公務員普遍比事業編年收入要高兩三萬甚至更多。以小公所在的西部三線城市為例,公務員正科,每月到手大概四千五六百(含車䃼),一年五萬五,年終績效二萬四到三萬之間,兩項合計八萬,加上公積金二萬左右,醫保以及下鄉䃼貼、餐䃼、物業補貼等,一年毛入十一萬左右。同級別管理七級事業人員,每月扣除五險兩金及30%的績效,到手三千五六左右,一年四萬出頭,年終績效再分配大概一萬二,加入參照公務員配發的獎勵性績效一萬左右,公積金一萬五,外加醫保等,年毛入八萬,兩者相差三萬,對於拿死工資的職員而言,差距已經很大。

3、社會地位。公務員掌握的是行政執法資源,事業單位主要是提供公益服務,誰更吃香,一目瞭然。

當然,事業單位也有好的,比如醫院、高校教師,工資待遇就是公務員豔羨的對象,但是這兩個行業未來將取消編制,從表象看,穩定性又不如公務員,比來比去,還是公務員好。為什麼那麼多寧願不要事業編也要考公務員,原因或許就是這些。


80後小公


絕對是公務員

凡事說事業編比公務員好的,要麼不懂行想當然,要麼是忽悠人。

有一句話說的好。公務員是國家的親兒子、參公人員是養子、事業編制是乾兒子。

到底有什麼差距,一看便知。

第一,事業編制可以說是中國的一種特色,設立的目的,主要是開展非盈利公益性工作。享受國家財政供養,但卻不是行政官員。通俗一點講就是基礎教育,醫療等民生項目,如果完全交由市場,那麼就會以盈利為目的。為了有效管控,將一些承擔公益性質的單位定位事業單位,由行政部門管理,由財政供養。但經過幾十年的管理來看,事業單位的設定存在一些弊端,第一財政壓力過大,第二事業編制的設定不利於單位發展,第三事業單位的劃定太過寬泛,有些不屬於公益性的單位或與公益性關係不大的單位,也列入到事業編制。第四,引入社會資本,強化“放管服”更有利於企事業發展。所以事業編制將迎來一次大改革,很多事業單位要改為企業,很多事業編制人員也會丟掉編制。你現在要是準備考事業編,除了全額以外,其他類型都可能會面臨剛上班就沒編制的結果。

第二,公務員可以在行政單位任職,也可到事業單位任職。但事業編只能在事業單位任職,並且正常情況下,全額只能在全額單位任職,差額只能在差額任職,自收自支只能在自收自支單位任職,發展前景和範圍較公務員差很多。

第三,社會地位不同。事業單位不管什麼級別都要歸行政單位管。事業編制都要歸公務員管,誰級別高誰級別低一目瞭然。

第四,工資待遇問題。一般有好的待遇什麼的都會先可公務員來,如果當地財政不富裕,事業編最先欠工資,而公務員很少欠工資。雖然事業編職稱上來後工資要比同級別公務員高,但在一個事業單位想熬到正高副高基本都快退休了,公務員雖然熬到局長也有困難。但因為你身份的問題,你的人脈不是事業單位可比的。

總之一句話能考公務員考公務員,情況不允許就考全額事業編,其它的選擇需謹慎。


話匣子紅追


公務員更好,尤其是在你能力平平,資質平平的情況下,公務員更好。

第一點,公務員的晉升空間相對來說更大一點,一般來說事業單位都是作為行政單位的下屬單位存在的,因此事業單位的級別,在同一系統內往往是低於行政機關的,比如說,市科協,是一個正處級單位,一把手是處長,而屬於他名下的科技館以及科技諮詢中心兩個事業單位,他的一把手都是科長。換句話說,長期在一個單位發展,按照升遷途徑,你在科協最多可以做到處長,但在科技館或者科技諮詢中心,你最多隻能做個科長,他們的待遇差了整整兩個級別,可以說區別非常大了,雖然到最後你能做到處長的概率非常小。當然,這裡指的是你在事業單位裡也是走管理崗,對應著行政單位裡的公務員晉升路線,如果走專業技術崗,並且能力強的話,前景還是不錯的,一般像小學,都會設一個副高職稱,級別上已經跟副處同等了。

第二點,工資待遇上公務員要比事業編好一點,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公車改革,公務員的公車改革早幾年已經完成,現在即便是最低級別的科員,一個月好像也能拿到550左右的車補,更別提級別更高的科長處長一類了,而事業單位的公車改革也已經差不多完成了,但是基層員工並沒有車補,而且對於公車的出行限制也更大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自己的私車反而倒可能被當公車來用了。另外一點,現在在行政機關裡,即便你職位沒法上去,但是相應的待遇可以有,比如你在行政機關裡工作了十年,職務還是個小科員,但是待遇上與副科相同,整個一年下來,保守估計,科員級別公務員能比事業單位的在編員工到手收入多個2萬塊錢,這是一個長三角三線小城市的行情。

第三點,公務員“權力”比較大。行政機關有相應的行政處罰權力,比如交警罰你違停,而事業單位,尤其是公益一類的事業單位,為提供服務的單位,不被投訴就很開心了,兩者在“威風”層面上相差很多。舉個不恰當的例子,一個環保局的人去工廠邊上轉轉,那廠長可是要好煙遞個不停,你一個氣象臺的人去工廠邊轉轉,人家認都不認識你。

一個職業的好與壞,我想工資跟晉升方面,是最主要考慮的維度吧,另外在社會地位、隱形福利等方面,公務員也比事業單位員工要好,所以說公務員要比事業編好。


老陳的閒聊


現在政府系統體制內一般普遍存在的是兩種編制,一種是行政編,也就是你們所說的公務員,一種是事業編。當然還有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編,工勤編(現在已取消),臨時工等。你們所關心事業編和公務員哪一個好,主要就是想了解兩個方面的問題,一個是晉升,一個是待遇。

一、晉升。事業編制人員採用的是評職稱,分為初級,中級,高級職稱。公務員的晉升為職級與職務晉升,分為科員,副科,正科,副處,正處......正國級,現在實行的是職級和職務並存,就是你年限到了之後可以享受相應級別的待遇,但是沒有相應的職務工資。就晉升來說事業編最高就是高級職稱,工資水平相當於公務員的處級工資,公務員編制的晉升渠道更寬,只有有背景,有能力,有機會你能夠一直往上晉升。但是評職稱是比較容易的,而公務員想要晉升是比較難的,因為每個單位職數就那麼多,領導就那麼幾個,晉升需要比較多的資源比較大的人脈,就市縣一級,有多少人終其一生都只是一個科級幹部。

二、待遇。不管是公務員還是事業編,他們的工資都是和級別緊密相關的,事業編的職稱上去了工資待遇就漲了,公務員級別上去了,工資待遇就漲了。因為現在政府單位不管是公務員還是事業編享受的待遇都是一樣的,都是五險一金,唯一區別就是工資的算法不同。事業編的中級相當於公務員科級的工資,高級相當於處級的工資。我前面也說過,事業編拿到高級工資是比較容易的,一個是通過考試,一個是通過評取,只要年限到了就能評中高級職稱,而公務員想要升一小個級別是非常難的。

最後我想說說二者怎麼抉擇,如果你家庭有一點背景,有一些人脈,自身能力也還不錯,你可以選擇公務員,因為家庭對你的晉升有一定的幫助,你如果機會合適可以步步高昇,達到廳局級甚至部級。如果你是普通家庭,並不能給你提供什麼幫助,自己也沒有那種慾望,你就選擇事業編,事業編做領導的可能性比較小,但是容易評職稱拿到高工資,很多縣級單位高級職稱工資比局級幹部甚至副處幹部的工資都高。


我是皇皇


如果了無心機、踏實本分,又想與世無爭、平凡生活,事業編比公務員好一百倍。如果胸懷大志、做人能屈能伸,那公務員強於事業編無限倍。

事業編人,不論是醫生、教師、科研、文化影視還是其他專業技術領域人員,都是學有專攻,憑本事吃飯的人。只要不是三天曬網兩天打魚之人,遲早都能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有所成就。大成就者即專家、學者,全國知名,小成就者在單位也是說一不二的技術權威,不用看領導臉色的角色。事業編晉升通道是評職稱,到點即評,相對公平且機會較多,職稱越高收入越高。但目前全國多地釆取評聘分離,即評上了職稱但單位不按你獲得的新職稱聘用你,這是因為單位的編制有限,這是唯一美中不足且容易滋生腐敗的環節。

公務員,過去科員退休的不是少數,晉升空間非常有限,特別是鄉鎮一級公務員,晉升難度係數最高。現在公務員利好消息不斷,主要的無外乎有兩點,一是車補目前只有公務員才發放,事業編暫無車補,二是公務員法修訂後,今後公務員晉升實行職務職級並行,晉升機會增加。這使得公務員這一職業含金量大大增加,年輕人趨之若鶩。然而公務員不容易的一面,許多人卻視而不見,一是晉升難,想混個一官半職真有那麼容易嗎?看看你身邊,是官多還是兵多?二是工作要求高,稍不留神就會挨批受罵,出了事不是問責就是處分,你以為真是喝茶看報?三是規距多要求多,公務員八條禁令、十六不準等等規定並不是擺設,八小時之外還得遵守,加班是常事,加班是義務……。打住吧,這些大家都不愛聽。

總之,事業編與公務員孰優孰劣這一判定,一定要結合自身特質及興趣愛好,不可偏聽偏信盲目決斷。


塵埃落定的清晨


公務員那些事,帶您瞭解公務員這一職業!

您的問題問的有些籠統,在大的方向上是公務員要好於事業編。但在具體的實際情況中還要根據具體的單位級別和職位進行分析!比如,同樣是市級部門,肯定是公務員要好於事業編;如果是市裡的事業編與縣區的公務員就要多方面分析了!

下面先說一說公務員的優勢:

一是職業的性質的差別:公務員是政府工作部門的工作人員,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具備行政執法權,適用於公務員法。事業單位主要是指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滿足人民的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是服務性質的單位,通常情況下不具備行政執法權。對事業人員的管理主要是依據相關的行政法規和規章,沒有上升到專門法律的高度,行政單位領導事業單位。

二是福利待遇的差別:從財政供養方式上來看,公務員由國家財政全額負擔工資福利。目前公務員已完成車改,每月有車補;事業單位沒有完成車改,暫未發放車補。事業單位目前正在進行改革,將逐步取消參公、差額和自籌,未來也將全部是全額撥款。在我所在區域,公務員每年會根據考核情況給予績效獎,事業單位沒有年終的績效獎或績效獎金額比較少,2017年我們這市級單位公務員績效是2萬到2.8萬,事業是每人5000元;2016年事業單位未發放績效獎。 新公務員法還規定了公務員值班、加班可以發放值班費,目前事業單位不享受此待遇。

三是晉升途徑的差異:6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公務員法》規定,將以前在縣級以下公務員隊伍中執行的“職級並行”政策,擴大到全國範圍內所有公務員,統一享受職級並行政策,拓展了公務員的晉升空間,保障公務員的待遇能夠穩步提高。事業單位中包括三種崗位,分別是:管理崗、專業技術崗和工勤崗,專技崗位通過評聘職稱來晉級,增加工資待遇,有名額限制;工勤崗通過鑑定國家職業資格來提升待遇;管理崗人員的晉升受單位行政級別限制,渠道不暢,就現行政策而言,存在“白髮老科員”的情況。

如果是市裡的事業編與縣區的基層公務員就要好好斟酌了! 從我本人瞭解的縣區基層公務員的實際情況來看 :

一是基層公務員的壓力很大,上面千根線,下面一根針,五加二白加黑是常態,要經常下基層,會遇到各種突發問題!

二是待遇問題,我所在地區縣區公務員因財政狀況不佳,有的沒有公積金,有的繳費比例低,市裡12%,縣區5%;冬季沒有取暖費,或取暖費只發三五百元,市裡是80平方米約2000元!

三是發展空間,雖然基層已經實施了職級並行,但是還是沒有市裡單位公務員發展的空間大,市裡提個正科很簡單,省裡提個副處也不是難事,縣區就不行了!

相比之下市裡的事業單位就要舒服的多了!

當然怎麼選還要看個人的理想,基層很鍛鍊人,能力提升快,通過努力走上領導崗位,各項工作更為得心應手,選擇基層公務員就要做好吃苦受的準備,要看自己能不能擔的起,受的住!


公務員那些事


當然是公務員好了!就當前情況來看,事業編和公務員的差距正在逐步拉開!

之前的事業編和公務員是沒有多大區別的,都被稱為是鐵飯碗,也都屬於體制內。但是隨著事業單位的改革,和公務員的一些差別也在逐步體現出來。

剛才剛回答了一篇公務員和事業編對比的問題。當前,公務員比事業編的優勢主要體現在車補、績效考核獎、職級並行、死亡撫卹金等。當然了,這些都是涉及到工資待遇方面的問題。除了這些區別以外,最主要的還是發展前景不同。

大家知道,公務員晉升主要是職務上的晉升,像省市縣的四大班子,組織部、紀檢委、政府辦、發改局等單位的領導,都必須是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是不能擔任這些單位的領導的,除非達到一定條件後走調任程序成為公務員。

事業單位的晉升包括專業技術人員聘任職稱和管理人員晉升崗位。管理崗位晉升和公務員晉升一樣,都需要組織研究決定,屬於可遇不可求。專業技術人員可以考取或聘任職稱,但是大部分到中級職稱就是天花板了。

總之,就當前的情況來看,公務員是優於事業編的。但是如果是考錄的話,建議不要糾結哪個好哪個不好,哪個能考上都是本事,都屬於比較穩定的職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