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接受不了的“攝影規則”是什麼呢?能不能說說呢?

柳侍墨


你最接受不了的“攝影規則”是什麼呢?能不能說說呢?


【文末有,黑金夜景教程】很多攝影規則和技巧,可以幫我們拍出漂亮的照片。

但有些所謂規則,真的就沒什麼用。不只沒有用,而且容易誤導大家的思路。

攝影自學班,最接受不了的攝影規則,以及原因,以口訣形式,為朋友們講解:


攝影不是加減法,瞎說思路誤導它。

明確目的再拍攝,可加可減可變化。

結合相關圖片,我為朋友們介紹,攝影自學班的看法,咱們擺正攝影思路,拍出好照片:

1、攝影不是加減法,瞎說思路誤導它。

(1)一些朋友說,攝影是加法,因為照片要有色彩、有構圖、講角度、講時間,要在畫面上,加很多東西。比如,上面的一些示例圖。


(2)一些朋友說,攝影是減法,要精簡畫面,簡約才好看,要從所見景物裡,取一部分,取局部。比如這幾張示例圖。


(3)攝影自學班說,加減法,是數學的事。那應該用什麼角度,看待攝影呢?攝影,應該採取哪種思路呢?

2、明確目的再拍攝,可加可減可變化。

(1)攝影,是藝術的事。藝術,就說它怎麼會好看就行了,別討論那些個沒有用的。


(2)有的時候需要加,那就加,有的時候需要減,那就減。有的時候不需要考慮加減,那就別想跑偏。

(3)比如,拍剪影,就考慮時間,傍晚或者清晨;

(4)拍橋等引導線,就考慮角度,要順著引導線拍;

(5)拍耶穌光,需要選擇天氣。等等。


3、下面,再通過實例來說,攝影不是加減法的事:

把夜景照片拍美,說攝影是加法的人,會說,要在照片里加光線、加色彩等等。

說是減法的朋友,會說,要在照片裡,拍出掉多餘的景物,為了統一,不要照多餘的建築等等。

攝影自學班說,別說加減法了,拍夜景,要選時間,要選角度,要注意天氣等等。

4、為朋友們分享下,黑金夜景,是如何後期修出來的吧:

原圖:

(1)我們這裡用到手機修圖軟件Mix,打開軟件後,點擊編輯,找到要調色的照片。


(2)點擊頁面下方的“色相飽和度”,把青色、藍色的飽和度和明度,降低到-100。照片中,就沒有青色,藍色了。


(3)點擊橙色,把色相飽和度,都調為100。

(4)選擇紅色、綠色,把飽和度,調為-100。



(5)再點擊頁面下方的調整,適當增加銳化,讓照片更清晰一些。


(6)最後,選擇色調分離,S,是調整照片暗部區域的,色相調為59附近(這裡是黃色),適當增加飽和度。照片的暗部區域,也趨近於金黃色了。調節完畢,保存,哦了。

這後期修成黑金夜景效果,有需要加色也有需要減色的,所以,別再說,攝影是加法還是減法了。(最後一張圖,同理,調出的橙紅統一顏色效果)

數學的事,還給數學,藝術的事,該研究,怎麼能更漂亮。

如果覺得我說的有道理,請幫我點贊和轉發哦!

歡迎大家來關注我,攝影自學班,每天都有實用的攝影前期和後期教程分享!

歡迎把您的作品,再留言中分享一下哦!


攝影自學班


你最接受不了的“攝影規則”是什麼呢?能不能說說呢?


這個話題,說起來可能會得罪人的。

不過我還是想聊幾句。

我對攝影的認知是”記錄世間一切美好“,而不是”為了攝影就去破壞美好“。

具體到我最接受不了的”攝影規則“,就是——為了拍攝,摧毀原本應有的美好。


我說兩個具體的,您對照一下,身邊有沒有這樣的的。

拍人像霍霍模特;

拍動物禍害生靈;

拍植物摧殘花朵;

拍風光汙染環境;

拍人像霍霍模特——

有些攝影師,在拍攝現場是挺敬業的,顯得也挺自律;但是,下來以後,就會有一些不太道德的行為。

這還算是好一些的,更有甚者,在片場就動手動腳的,美其名曰”幫助模特調整擺姿“。

說句實在話,其實人像攝影師群體裡面,大部分人還是好的,因為大家都是要指這個手藝吃飯的,是要長久做下去的,不能臭自己的口碑。

攝影這個圈子不大,你今天動了手,明天就會傳出去的。

而且,你是什麼人品,你周圍就只會聚集和你一樣人品的同類。

但是呢,有句話叫做”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的。

口碑好的事情總是不如那些花邊新聞更能吸引吃瓜群眾的眼球。

於是,人像攝影師的人設就這麼壞掉了。

拍動物禍害生靈——

我認識的攝影愛好者裡面,有喜歡拍人像的,也有喜歡拍風光的,還有專門買了長焦,在大野地裡蹲守著拍蟲蟲鳥鳥兒的。

講真,我覺得在野外蹲點兒拍生靈,挺不容易的。

但是,也正是因為在野外蹲點兒拍片不容易,就有人動了歪心思。

把蟲兒和鳥兒圈在棚裡,收錢,讓攝影愛好者們來拍。

攝影愛好者倒是省事兒了,但是生靈們的自由就沒了……更有甚者,根本不顧這些生靈的死活。

這些美麗又無辜的動物,死了一批再來一批,週而復始,都形成產業鏈了。

拍動物,真的是應該在自然環境下才最好看。

拍植物摧殘花朵——

拍海棠花,給花瓣上噴水,用礦泉水假裝成露珠這事兒我幹過。

但是拍完了也就完了,我不掐花。

拍之前掐花,拽草,覺得有些枝枝杈杈的影響構圖了,就直接”手動清除“;拍之後也掐,因為覺得自己拍得挺好看的,不想讓別人再拍出來同樣的畫面,讓自己的作品成為”絕版“。

還有拍完了就順手牽羊折回去瓶插,只供自己欣賞的。

這種事情,屢見不鮮。

花花草草招惹誰了?

就因為您的一己之私,那些花花草草就應該被折枝、斷根麼?

拍風光汙染環境——

講真,我剛開始玩攝影就是從風光片開始練起的。

拍風光片有多辛苦,完全可以用”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來形容。

冬天下大雪,哪冷兒去哪兒;

夏天下大雨,哪有彩虹往哪兒扎;

春秋漫天黃沙,刮你個迷哄眼兒太平常了。

拍片的時候,通常是一出去就要走一天的。

當然也就會帶一些乾糧和水了。

可是,吃完乾糧喝完水的包裝怎麼處理呢?

隨手扔掉,就地處理,恐怕是不少人的習慣吧?

這些塑料袋啊礦泉水瓶子啊什麼的,對環境會不會造成汙染,您有考慮過嗎?


我是柳侍墨,悟空問答的“優質提問官”就是我!

我是個傳說……(⊙o⊙)…

我喜歡把攝影軼事寫成段子,讓你們開心是我最大的快樂!

希望您也可以喜歡我!

時不我待,快點來關注我吧!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您點贊、轉發~~


柳侍墨


很榮幸來參與回答這個話題,攝影規則有很多種,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正面而又積極的,必須接受和學習,負面的規則,就摒棄不用。我最接受不了的攝影規則,是器材決定論!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發現身邊很多的攝影人,好多都在追求器材的完美,用他們的理解,就好像好照片必須是好器材拍出來一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我懂,但是我更想知道的是,這些人的技術與器材相匹配嗎?錢多的無所謂,可是好多人生活水平很一般,也在無腦的去購買那些昂貴的器材。真不明白他們到底是怎麼想的。這可能就是所謂的“器材黨”了吧。什麼叫攝影窮三代,我是真理解了。

以前參與過幾個攝影社團,一起外出搞攝影採風。本來是很好的技術交流和學習的機會,但是我看到更多的,不是問某張好照片當時拍攝的想法是什麼,取景角度、構圖方法、參數設置等等問題。而是:“又買新鏡頭了,多少錢入手的”,“換新相機了”等等等等。每次想靠近交流的時候,高檔器材攝影師們,總是一臉鄙夷的看著我和我的D90……人家經濟條件好,這沒啥說的,但是回過頭再看看高檔設備的照片拍的咋樣吧,結果是一塌糊塗,慘不忍睹。

我見過最誇張的事情,某企業老總,帶著自己的司機,去參加活動。下車了,司機提著兩個類似密碼箱的東西,打開一看,尼康相機加大三元放一個箱子,佳能相機加大三元,放另一個箱子。拍照的時候,吩咐一聲,司機就給換鏡頭,然後伸手接過相機,咔嚓幾張,再換相機鏡頭。派頭很是震撼。不過很遺憾的是,我沒有機會親眼目睹一下大師的作品。

我不仇富,也不嫉妒,我自己也走過這樣的誤區,照片拍的不好看,再對比別人的照片,總覺得自己照片有問題。那時不會反思自己的基礎知識掌握的是否牢靠,總是覺得,會不會是自己的相機不夠好,鏡頭不夠牛?於是也挖空心思的去找適合自己的器材,鏡頭倒是沒少換,高中低檔都用過了,到最後不得不哀嘆一聲,和器材無關啊!是我自己對於攝影的基礎知識就沒學好,欣賞成熟作品也不夠多,連模仿都做不到。

於是痛定思痛,把這些買來的器材統統出手,就留兩個自己用著順手的鏡頭,從基本構圖開始學起,每天上網看知識,做學習筆記。看一些關於色彩的書籍,大概知道在攝影中如何運用色彩。經過一段時間的用心學習,明顯能感覺到自己拍照水平有了點長進,這時候就更懂得了基礎知識和想法在攝影中的重要性,從此就再也不追求器材了。

我自己攝影本來就是個興趣愛好,從來沒想過要去參賽獲獎,拍出來的照片也不需要放大和印刷,一個自娛自樂的興趣而已,所以我想明白了,設備對於我來說,夠我用的就行了。所以要堅決摒棄“器材決定論”,學好自己的技術才是正道,當有一天,真的是設備限制了技術的時候,再去考慮更換器材吧。我的老D90,還能再戰10年,因為我的技術很長時間不長進了,哈哈。

以上內容就是我對“你最接受不了的“攝影規則”是什麼呢?能不能說說呢?”這個問題做出的回答,只代表我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僅供參考。我是好色之圖,喜歡攝影和PS,會不定時的推出一些攝影文章和PS教程,如果你感興趣,請關注我,感謝觀看!


好色之圖


規則一:“不要輕易提高感光度,感光度越低照片噪點越少”。個人以為在光線相對充足的環境下,為了滿足拍攝快門速度,大膽提高感光度所產生的噪點絕對是可以接受的,弱光環境下使用高感拍攝所產生的噪點也是可以通過其他技術手段後期修正的,畢竟低感光度超過1分鐘的長曝光同樣也會產生熱噪,更會因為環境光線的變化和風吹草動而大大降低成功率。近幾年隨著技術的革新,高感產生的噪點的問題更是得到了大突破。所以,只要是拍攝需要的,別排斥提高感光度拍攝。

規則二:“全手動M檔拍攝才專業”。專業人士為了更大的創作空間,會經常使用M檔拍攝,但也會為了拍攝方便使用光圈優先和快門優先拍攝。

規則三:“很多不可思議的照片都是PS合成的”。自己沒想到的不代表別人想不到,很多不可思議的攝影作品都是深思熟慮精心策劃的產物!哪怕經過適度的後期也是拍攝前就已經形成的創作方案,攝影是一門創作藝術,後期同樣也是一門創作藝術。如果通過後期通過調整修改色彩、明暗、對比、色溫,運用接片、堆棧技術增加照片美感都不能被接受,那麼修改相機白平衡、運用HDR、多重曝光拍攝也難道都輸歪門邪道?


行攝無疆xp


廣州高官200次女大學生等性賄賂125.9萬元“失蹤“,都演繹成高官新時代“青春之歌“了,這些“迷茫的一代“還系不繫知“性“婦女涅?


中國虎哥仗義大白話


我的攝影規則:愛護環境,保護大自然,被拍攝昆蟲動植物要有愛心,不得傷害!











李文宗147909845


攝影是自己對美的理解,攝影是自己內心感悟的外在體現,所以器材不是主要的,什麼攝影訣竅也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自己內心對要拍照對象的感悟,當內心的感悟與被拍物的有共鳴時,你就能拍出很不錯的畫面。


我只說你愛聽的


目前還沒遇到什麼“攝影規則”,自己還沒達到那個水平!但希望有一天自己的拍的好照片能被大家欣賞就好


十八歲紅髮香克斯


答:最近天天下雨,一個月沒幾天太陽,對於攝影規則來說是受很大的影響。


江永老宋


事先說好的三五個人出去外拍,結果集合的時候來了十幾個,而且大多是器材控,對攝影一竅不通,拍照的時候一個問題要解釋好幾遍,過一會又來問你同樣的問題,毀了一天的好心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