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白蛇:緣起》:動畫製作精美,劇情軟弱無力

醜話說在前面。在我眼中,故事無國界。我不會因為國產電影就無條件支持。數碼多的那句話說得好——若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

評《白蛇:緣起》:動畫製作精美,劇情軟弱無力


剛看完《白蛇:緣起》這個電影,我不得不感慨這個動畫的畫面精美。打鬥場面很有動感,分鏡第一眼的感覺還不錯;環境細節、頭髮等都很有質感。這讓我想起之前也挺火的國產動畫《西遊記之大聖歸來》。

然而,在優點和缺點上,《白蛇:緣起》相比《西遊記之大聖歸來》並沒有什麼更大的突破。電影的根本是故事,電影形式只是表達方式,就像字寫得好看不代表語句優美。如果說畫面精美程度,《白蛇:緣起》很多畫面都可以做壁紙,而《網絡迷蹤》則是不堪入目的截圖。但如果說到故事,《白蛇:緣起》就差了不少,我更寧願看《網絡迷蹤》。

評《白蛇:緣起》:動畫製作精美,劇情軟弱無力


《白蛇:緣起》和不少國產片類似,缺少潛文本而導致臺詞、動作比較尬。這個電影的表情實在是很生硬,基本只有三個,微笑、皺眉和大喊。白蛇迷茫時皺眉,難過時皺眉,感覺冷也是皺眉。人的表情居然沒有那隻狗豐富?!

評《白蛇:緣起》:動畫製作精美,劇情軟弱無力


而那些群演村民的動作也是很尬。害怕的動作是縮肩膀,搖搖手?不妨去看看《活死人之夜》的女主在數分鐘無臺詞場景中憑藉一系列動作表達恐懼並推動場景轉折。如果不願看,那麼看看下面這張動圖,奧特曼僵硬的面具可以說毫無表情,但是加上那個動作,頓時就感覺不一樣了,彷彿奧特曼多了表情、情緒和一句哎呀臥槽。這就是肢體語言的魅力!


評《白蛇:緣起》:動畫製作精美,劇情軟弱無力


就感覺,《白蛇:緣起》的人物動作和不少國產片的演員演技同宗同源。讓人比較出戏。此外,臺詞也比較尬,談情說愛就談情說愛,扯太多大道理,什麼逍遙苦樂,這些臺詞是來湊數的。由於這些臺詞空洞,我根本感受不到兩人的愛。

人物動作的空洞,是根植於劇本的乏力。按理說,主角是白蛇,但是她全程就像個提線木偶,根本不知道她想要什麼。一開始,她被小青提著;後來,她被師傅叫去刺殺;接著她被許宣拉著跑來跑去;最後她乾脆失去理智般變成一條巨蟒被導演擺佈。

有時候,我非常討厭這樣的設定。愛情故事中,女性作主角,她們應該是有自己獨立人格的。白蛇擁有強大法力,卻依舊要被一個弱小的男主保護,這簡直是對“女人撐起半邊天”的莫大諷刺。我希望以女性作為主角的愛情故事,不要把女性只看做是男性的附屬。

評《白蛇:緣起》:動畫製作精美,劇情軟弱無力


再說另一個角色,許宣。如果說白蛇勉強還強裝點情感,許宣就完全是提線木偶。撿了個陌生女人就各種噓情問暖,這種男的不應該是備胎嗎?當他即將帶著白蛇離開的時候,那是個打破生活平衡的重要時刻啊!作為一個一輩子待在村裡的人,即將遠離親人(不,他是孤兒吧?貌似沒親人吧?真好,就像網絡小說中的穿越者都是孤兒一樣,省事),幫一個連名字都不知道的女人逃亡,並且可能與權勢滔天的國師成為敵人——這樣的重要時刻,想都沒想就做決定了?

而要變成妖的時候,狐狸說什麼條件你都說好。喂喂喂,你是要變成妖啊,你是要變成妖啊!別扯什麼愛情,去看看《落水姻緣》的兩難選擇怎麼處理的?一邊是愛情,另一邊是父子關係、鉅額財產,男主還一番討價還價,無法兼得後才選擇了愛情。許宣,面對這種時刻,你稍微皺個眉頭糾結一下,好不好?

總的來看,這個許宣就像青春期的愣頭青,而且是被劇本擺佈的愣頭青。


評《白蛇:緣起》:動畫製作精美,劇情軟弱無力


而在故事宏觀結構上,我認為選錯主線了。這個愛情故事的容量太小,幾乎沒有什麼轉折,白蛇就是猶豫一下,兩個人就自然的在一起,然後被壞蛋分開,兩人拼命在一起,毫無戲劇張力。這個故事應該作為次情節。

主線劇情應該是人和妖的矛盾衝突。如此一來,人和妖的天然對立就能很好的烘托這個愛情故事的悲劇性,而白蛇和許宣在人和妖問題上的糾結就顯得更加合理。比如說,白蛇過往被人類追殺,對人類又怕又恨;而許宣最重要的人被妖所殺;當兩人因為一件事碰到一起,比如對抗國師之類的,起初他們共謀一事,日久生情相愛了;這時,突然揭曉兩人身份,或者說白蛇恢復記憶,兩人的關係急轉而下;後來,他們又因為共同目標走在一塊,從相互懷疑到一點點放下戒心,將故事一點點推向高潮。

這樣才有戲劇衝突,故事才有看頭。《白蛇:緣起》想在人與妖對立的背景下構建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但卻忘記刻畫人與妖之間的矛盾,缺少真實性的背景也就導致愛情故事無從著力。

這就好比,抗日時期娶日本女人為妻,這樣的愛情故事自然具有戲劇張力,而抗日背景尤為關鍵。如果放在現在,也就是個人自由選擇罷了。但抗日背景依託於歷史,所以不需要著墨太多大家都能感受到,而人與妖的矛盾是空洞的,更需要著墨的時候卻沒下功夫。

歸根結底,國產動畫的製作功力並不差,但真的缺少好故事,以及缺少對動作、臺詞的琢磨。而且,感覺這些動畫很喜歡往傳統故事裡挖掘改編,可能製片人覺得這樣的風險低。但是,為什麼不能放棄精美的三維效果,嘗試一個低成本的新題材故事呢?就是畫成蠟筆小新那水平,只要故事好,相信很多人願意買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