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中介賣房有哪些潛規則?看完再買房~(轉)

在買房這件事情上多多少少總會有問題出現,而當自己遇到時就會覺得“天崩地裂”。畢竟買房需要花去的費用不是一點點。

房產中介賣房有哪些潛規則?看完再買房~(轉)

1.看房確認書:其實沒太多意義,主要是經紀人為了防止你到別的公司成交,不跟自己成交的保障,因為每個公司中介費不一樣,簽了這個保證你跟他看的房子,避免‘跳單’

2.價格:業主一般一套房子找多家公司賣,報價統一395萬,然後給中介低價(385以上都賣),不同公司作業習慣不同,報價也會不一樣,即使同一家公司也可能不一樣,主要看經紀人個人能力,結合客戶情況報價,比如為了突顯你看上的房子,故意帶你看其他不如的房子,價格故意報的比你看上的更高,這個叫bac法則。還是要結合實際情況自己判斷滴

3.建議多找幾個中介同時看房,看上的房子可以側面問不同公司價格,甚至可以打電話問同一公司不同經紀人,但是不要讓每個公司都知道你看上,注意是側面問,不然有中介競爭,有可能會跟業主抬價,讓你買不成,然後跟自己看其他房子,所以準備定下一套時,只讓一家公司幫你談價格。

現在很多小中介,特別不規範,所以很多人對中介評價特別差,有可能還是找正規公司吧,但願我回答時間沒太遲~有些公司的獨家房源一般都是很優質的

而在二手房交易中又特別容易的遇到陷阱,今天就要來揭示一下交易各環節中易遭受到的。

房產中介賣房有哪些潛規則?看完再買房~(轉)

交易前:虛假房源

不少朋友發現,自己所在的小區可能一共才500套房子,但在一些網站上,甚至能搜出1000套在售房源,這種現象,大家已經見慣不怪了。屢屢要求杜絕假房源的二手房市場、租賃市場,為什麼頑疾難治?

其實,針對一直以來二手房市場虛假房源氾濫的現象,早就出臺了《房地產經紀管理辦法》,同時,一些較大的地產中介,甚至提出現金獎勵舉報假房源。可是,似乎見效並不明顯。發佈假房源吸引客戶,仍舊是地產中介這一行的潛規則

房產中介賣房有哪些潛規則?看完再買房~(轉)

交易中:合同陷阱

“陰陽合同”就是交易中的一個典型陷阱,指的是合同當事人就同一事項訂立兩份以上內容不相同的合同,其中一份提交給政府有關部門備案但不實際履行(“陽合同”),另一份則為實際履行的合同(“陰合同”)。

其目的主要是減少稅費的支出,降低交易成本。多半都是中介公司為了促成交而幫助客戶違規操作。這種行為不僅違法,還無法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特別容易導致合同糾紛,更隨時面臨法律的處罰。

另一種合同陷阱是“約定不明確”,二手房買賣的合同雖然不需像新房買賣合同那麼全面,但對於一些細節問題還應約定清楚,如:合同主體、權利保證、房屋價款、交易方式、違約責任、糾紛解決等問題均應全面考慮,如果模糊不清,就會後患無窮。

房產中介賣房有哪些潛規則?看完再買房~(轉)

交房中:租賃違約、費用拖欠

有些二手房在轉讓時,還在被別人租賃。如果買方只注重過戶手續,而不注意是否存在租賃時,買方極有可能得到一個不能及時入住或使用的房產。我國包括大部分國家均認可“買賣不破租賃”,也就是說房屋買賣合同不能對抗在先成立的租賃合同。這一點在實際中被很多買受人及中介公司忽視,也被一些賣家利用,從而引起較多糾紛。

也有些房主在轉讓房屋時,其物業管理費,電費以及三氣(天然氣、暖氣、煤氣)費用長期拖欠,且數目不小,買方不知情購買了此房屋,所有費用可能要全部承擔。

交房後:房屋缺陷

有些賣家或者中介為了房子能儘快出手,在交易中會隱瞞房子存在的一些缺陷和房屋背景,力求賣出好的價錢。而對於購房者而言,有些缺陷是很難立即發現的,例如漏水漏電等房屋質量問題,等到以後入住時才會慢慢被發現。

你買房過程中還遇到過哪些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