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經濟學名人堂

南開大學經濟學系創始於1923年,1931年成立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對南開大學經濟學的發展作出最大的貢獻的,當屬何廉和方顯廷兩位先生,他們與馬寅初、劉大鈞並稱民國四大經濟學家,南開經濟學的地位由此也可見一斑,但不能因為他們耀眼的光芒就把其他前輩的成就給遮掩了。比如百度百科稱“何廉先生開創了南開大學的經濟學科”,這個說法就值得商榷,畢竟何廉先生是在1926年才到南開的,還是應該尊重基本的史實。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的網站上,相關的資料非常不具體,連歷任系主任或院長的信息都不完備,跟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相比,這也存在明顯的差距。]

蕭蘧(1897~1948)

蕭蘧是江西泰和人,他的外公是前清重臣張之洞,著名學者蕭公權是他的堂弟。

蕭蘧是南開經濟學系第一任系主任(1925年9月~1929年9月),直到被清華以高薪挖走。當年,南開蕭蘧、蔣廷黻、李繼侗三人同時被清華挖走,成為一件蠻轟動的事情。蕭蘧到清華後不久就開始代理清華教務長。

當時清華園有一個著名的北院七號飯糰,這是由當時單身的清華教授們所組成的,其中包括三位終身未娶的著名教授:陳岱孫、金嶽霖和葉企孫。

南開大學經濟學名人堂

陳岱孫、施嘉煬、金嶽霖、薩本棟、蕭蘧、葉企孫、薩本鐵、周培源

蕭蘧是康奈爾大學經濟學碩士,在哈佛大學師從當時在美國經濟學界一統江湖的陶西格,但似乎並未獲得博士學位,他的兒子蕭慶倫則確實是哈佛的經濟學博士。

1930年代中國經濟學社成立,肖蘧與馬寅初、李權時為常務理事。

何廉(1895~1975)

何廉是湖南邵陽人,南開經濟研究所在他和方顯廷先生的主持下,成為當時中國最出色的經濟學研究機構。

何廉於1926年獲耶魯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是T. S. Adams;同時在著名的歐文·費雪身邊工作了三年。回國時,費雪贈與何廉500美元,何廉用於創辦國內第一個經濟研究所——南開經濟研究所的經費,並且編制南開經濟指數。從1932年開始,洛克菲勒基金會向研究所提供資助,直到1947年。1948年何廉去了美國,後來擔任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1931年南開成立經濟學院,何廉擔任第一任院長。

南開大學經濟學名人堂

何廉與夫人餘舜芝

方顯廷(1903~1985)

方顯廷是浙江寧波人,耶魯大學經濟學博士。受何廉的邀請,方顯廷放棄了三倍於南開的高薪,擔任南開經濟史教授。從1929年進入南開,到1948年離開去國際機構赴任,在南開工作了20年,成為何廉的重要學術夥伴。

方顯廷幼年喪父,靠上海厚生紗廠老闆穆藕初先生資助得以完成中學和大學學業。

南開大學經濟學名人堂

陳序經(1903~1967)

陳序經是廣東文昌人,伊利諾斯大學政治學博士。1934年任南開經濟研究所教授。1946年擔任南開政治經濟學院院長兼經濟研究所所長。文革期間受到指控,1967年因心臟病突發去世。

鮑覺民(1909~1994)

鮑覺民是安徽巢湖人,倫敦大學經濟地理學博士。1947年後擔任南開經濟學教授、系主任和經濟研究所所長。

(1949~1950秋)

袁賢能(1898~1983)

袁賢能是浙江天台人,紐約大學博士。

翻譯托馬斯·孟《英國得自對外貿易的財富》,譯者袁南宇就是袁賢能,這個筆名取自兩個兒子的名字,老大“相津”,老二“相南”,後來老大改名“袁宇”,筆名就在“袁宇”中間加了老二的“南”字。

南開大學經濟學名人堂

季陶達(1904~1989)

季陶達是浙江義烏人,留蘇。1949年後擔任南開教授、經濟系主任和經濟研究所所長。

王贛愚(1906~1997)

王贛愚是福建福州人,哈佛大學政治學博士。1935年起在南開任教。1949年任南開財經學院院長。

經濟學院首任院長(1983~1994年)

谷書堂(1925~2016)

谷書堂是山東威海人,畢業於南開大學經濟系,是1983年南開經濟學院重建後第一任院長。

楊敬年(1908~2016)

楊敬年是湖南汨羅人,牛津大學博士,1948年應何廉之邀任南開教授。

騰維藻(1917~2008)

騰維藻是江蘇阜寧人,畢業於浙江大學,全國第一批24名經濟學博士生導師之一。曾任經濟研究所所長和南開大學校長。

錢榮堃(1917~2003)

錢榮堃是江蘇無錫人,倫敦經濟學院貨幣銀行學博士。1951年起在南開財經學院任教。1983年開辦了全國第一個國際金融博士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