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究竟難不難?(一般情況下,那種特別難的專業除外)請過來人給我解說一下,謝謝?

照片可能是你


其實考研是不難的,與高考相比起來簡單多了。每年考研時間在大四上學期末12月末左右的時間,一般情況下一年的準備時間是足夠的,所以從大三上學期放寒假時就要開始準備了。

一定要早早準備,不要把戰線拉的太長,有的人從大一大二就開始準備,可能人家要考985這樣的大學,所以提早準備,但是堅持下來的人有多少不得而知,時間太長最後會把自己弄得筋疲力盡。所以如果你想好了要考研或者壓根沒想好,也要在考試一年前開始,如果學一段時間發現自己不適合讀研究生那趁早放棄轉戰公務員和別的方向,或者不適合這個專業也來得及換專業,畢竟很多人一開始不知道自己該選什麼專業。很多人因為時間留的不夠,只有半年時間才開始,一般天賦的人真的學不完,最終考研成績會告訴你的,你學的怎樣其實自己心裡也有數。
上面的前提很重要,不然你後面就會每天活在學不完放棄不甘心繼續學又實習沒希望的焦慮中,有人得抑鬱症也是在後期這個階段中產生的。剛開始準備時,只學公共考試部分,數學和英語,這個要把基礎打好,後期才能給政治和專業課讓時間。各種輔導機構,新東方什麼的,你可以買個全程的網課,或者跟各種學長學姐便宜買他們去年的資料,前期聽去年的也沒關係,像政治每年發生的事不一樣,時政部分就得聽新一年出的,微博,微信群等各種渠道獲取資料不是難事。這裡又涉及到非常重要的一點,像教育學、法律碩士、心理學等國家統考專業有往年試題在某寶上可以直接買,資料比較好或許,非統考專業,比如你要考某自主命題的學校的英語專業,那就是人家學校的老師出題,你要或許往年人家學校期末考試的試題等各種資料,很多人也並不認識那個學校的學長學姐,這就是信息戰的比拼了,包括考研複試部分以及調劑需要自己找老師,這都是考驗你的聰明與機靈,不要再覺得學習只是自己悶頭學就行了。
數學就是要多做題,跟著視頻學完自己再把老師講的每道題自己做一遍,這時沒有其它的任務,就數學和英語,一定要認真,不要再玩了覺得時間還長,看看抖音裡各種大學考研黨早上5點就已經在圖書館門口排隊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不要自我欺騙。英語有兩本書是比較出名的,戀戀有詞和紅寶書,都是單詞書,一定要每天背單詞,最後把這兩本書的單詞都背會,單詞是基礎,你連單詞都不認識,還妄想能看懂文章嗎?考研試題中的很多單詞很少設計中學的,所以別想著吃老本,就算出現也很多根本不是你學的那個意思,等你做題的時候就明白了。英語前期就是背單詞和聽語法,慢慢開始做往年的題,如果你有視頻資料,老師會說的很明白,每步每步的規劃。英語不可掉以輕心,有很多人分數不錯就是因為英語沒過線而考研失敗,非常可惜。如果你英語差,更應該好好學習,提前準備,把基礎打好。
後期專業課跟著視頻好好學,一般沒有問題,很少聽到因為專業課沒過線考研失敗的,大多敗在了英語和數學上。政治其實很好學,把題做幾遍,好好背背,線是絕對能過的。這一年的時間不用像高三那樣每天苦學,節日什麼的也可以跟朋友出去玩玩,勞逸結合,總在學習中也會感到疲憊,所以真的比高考要容易多了。只要你這一年按部就班的把每階段的事情做好,最後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最後,考研報名是在9月份,此時你已經學了9個月了,你應該清楚了自己大致什麼水平,根據自己的水平報相應的學校,盲目的報太高那這9個月的辛苦就白費了,要麼再來一年太痛苦了。祝你考研成功!


鎬如煙海


考研難不難主要要看自己的情況與目標的匹配還有自己的複習時間等等都是很重要的因素。一般的專業比較難考,我我分為4類。

(1) 專業排名靠前的,專業靠前學科優勢很大,所以不難想象這樣的學校是很難考的,所以希望大家報考的時候一定要慎重!

( 2 )學校排名靠前的,很多考名校的同學,都是有一個名校夢,他們可能不會太在意學校專業的優勢,很多人一擁而上,所以導致學校排名靠前的一般都比較難考,實

(3)特點鮮明的學校什麼叫特點鮮明 ? 很多學校的特點就在它的名字上。這種學校在中國數不勝數,比如法律類目的,學校的名字帶政法的相對都難考!師範類目的帶師範的相對都難考,帶財經類的財經專業相對難考!這些都是特色學校,有很強的學科優勢。

( 4)雞頭學校"啥叫"雞頭大學" ?中國有句古話,寧做雞頭,不當鳳尾,在當地佔有一定定位的學校,在全國也許很一般,但是別人就是能在全省排名前幾,尤其是河南的鄭州大學。如果有興趣,好好的分析下,鄭州大學的很多專業錄取分數線不比武漢的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低呀,這也就是為啥很多河南省的人考研往武漢來的原因,一來避免和老鄉競爭,另一方面也好考一些!


選學校不要怕好,但是也不要報那些只招幾個人的專業

有些同學在選學校的時候,畏首畏尾,瞻前顧後,標準一降再降,或者是剛開始複習的時候選了名牌大學,正式報名的時候又動搖了,報了一所二流學校,結果到最後連那個較次的學校都沒上,為什麼?

不管你承認不承認,一旦你在學校選擇上降低了對自己的要求,複習的時間和質量絕對會隨之而下,其實你選什麼檔次的學校都差不多,如果選了好學校,複習時間不自覺的就會上去了,所以大家選學校的時候儘量往好裡選

準備不在於早,而在於是否真正用心準備

一般情況下在大三下學期開始著手準備,時間足夠了。但千萬記住:一旦開始動手準備,就要全身心的投入,就像高速運轉起來的齒輪一樣,保持一種連貫性,千萬不要停停歇歇。

一開始複習的時候可以每天4小時,逐漸遞增,但進入狀態之後至少要保證每天有8~10小時的複習時間,智商高點的可以6~8小時,一般人最好還是8~10小時。

要有一個合理的複習計劃

計劃不要定時,要定量(把每天的任務要定好並按時完成)。計劃分為總計劃、分期計劃和每天計劃。

從開始複習到考試之前,一共有多少時間,每本書要看多少遍,這是總計劃。

每本書的每一遍花多長時間看完,在什麼時間段看完,這是分期計劃。

每天各科複習參考書要看多少頁,這是每天的計劃。

三者缺一不可,每天的計劃可以變動,但分期計劃千萬別完不成或者拖期,否則你會發現任務越積越多。最後你可能會鬱悶的吐血而亡。

學會放棄

能不參加的活動儘量不要參加,放棄一切影響考研的東西(自我放鬆的時間除外)。既然決定考研了,一切皆是浮雲,認真複習才是王道。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可就是有很多人不明白。

不要貪得無厭,買一堆參考書

一本好書讀5遍勝過5本好書讀一遍!

複習最主要的還是要靠自己靜下心來慢慢地理解

不要太迷信前人,也不要太在意周圍的人怎麼著怎麼著。很重要的一點是問問自己究竟是屬於哪一種學習類型的人,再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計劃書,千萬不可以盲目跟從別人的經驗和進度,那樣不但擾亂了自己正常的學習計劃,也會影響了別人的情緒。

注意學習方法

數學:打牢基礎,善於總結,數學參考書每本要讀2~3遍,每種題型的解題方法有哪些,什麼條件下用哪種我方法,一定要總結出來並爛熟於心,考場上才不會出現似曾相識的題做不對的情況

英語:做真題,真題是王道!真題做10遍都不為過!單詞是每天都要背的,但注意每天都要複習以前那些沒記住的。

政治:馬哲馬經重點是理解,毛概重點是記憶,剩下2個佔的分比較少

考研是一個人的戰鬥

考研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中間還要承受很大的壓力,其中有時你也會很煩躁,希望有人在身邊和自己一起努力,提醒自己曾經定下的目標和當初的夢想;在遇到困難時有人與你並肩作戰,可以排除孤獨感,增加必勝的信心;同時在比較中前進,可能會有更好的效果。

雖說考研最好結伴,但要睜大雙眼選擇。意志不堅定的不要選,你不僅要幫他增強信心上,而且說不定你的意志也會被他給摧垮了;邊考研邊找工作的人不要選,這種人不會全心投入考研,最後很有可能結伴去找工作了。

考研的全過程裡最重要的是初試成績

現在有很多同學問我專業課的消息、如何買到試卷甚至是複試信息、如何提前聯繫導師等等,我想這些同學都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本末倒置。我認為初試成績是重中之重,誰複習的好誰考的就高。

對自己要有信心

不是因為做不到而沒有信心,而是因為沒有信心所以才做不到。


中公考研


考研究竟難不難,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從不同的角度還考慮。

筆者本科是雙非,去年參加的2019年考研,初試複試雙第一,目前已經被山東大學擬錄取,這一路的心酸恐怕只有自己清楚。

對於你的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的角度來看:

一、報名人數

近年來,我們發現社會上掀起了一陣考研熱潮,不僅應屆生考研,二戰、三站,甚至三十多的大哥大姐們也參與了進來,報名人數年年攀升,今年甚至達到了290萬人,據估計2020年會達到330萬。

而研究生招收總人數並未出現大幅度攀升,從報名整體人數上和招收的研究生總數的比值上看,考研的確是變得越來越難,2020考研有可能成為史上最難考研年。

二、推免比例

近來來,各大高校尤其是一些985名校,由於想要優秀的生源,更加註重推免生的招收,一些985熱門專業的推免比例甚至達到了80%,這意味著留給統考生的機會更加的渺茫。尤其是今年,我們可以看到一些之前推免比例只有30%的名校,也提高了60%左右。

2020考研,有可能會成為20考研人的寒冬。

三、學習方式

與高考不同,考研真的完全就是一個人的戰鬥。在高中,我們的一切學習計劃都被老師們給精心規劃好了,我們只需要按部就班的進行即可。但是考研的整個過程,完全是自己來把控。什麼時候學習什麼,自己是否學會了,弄懂了,只有自己知道。有的人說“考研就像是洗衣服,只有當你走向考場的那一天,你才會發現自己洗沒洗乾淨,才會發現有的人沒有洗乾淨,有的人用的是洗衣機”。

四、誘惑與恆心

比起高中的嚴格管理,我們身邊充滿了各種的誘惑。打遊戲,逛街,韓劇等等,一步留神你就會陷進去,消耗你一天甚至更長的時間。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有一顆強大的恆心去面對世間紛紛擾擾的誘惑,真正的埋下頭去學習,而不是整天人浮於事。

第五、環境

好的環境是成功的一半,試想一下如果你所在的寢室每個人都在努力的學習,那你不學習是不是會有一種愧疚的感覺。在這種環境的壓力下,人不由自主的就會被帶的優秀起來。

而我就處在另一個極端的環境裡,舍友們都拿著考研當著晃著,每天能做的就是打遊戲和訂外賣。每天晚上回到宿舍,你的舍友都會“開黑”打遊戲到十二點,此刻的你學習了一天很疲憊,內心極度想要休息,而他們不但不消停,反而越臨近考試玩到越晚,玩的越“努力”。但是你卻不能撕破臉說他們,每天就是在痛苦中掙扎著。到了清晨,還沒有睡夠六個小時的你必須在一群酣睡的人中起床,然後在寒風中奔向圖書館,確實對一個人考驗非常大。一段時間我甚至想要放棄,我站在寒風凜冽的清晨,望著滿天繁星,不斷的追問著一個個為什麼。好在,最後結果沒有辜負努力,我得以圓夢985。

第六、院校選擇

俗話說,選擇大於努力,一點也不錯。當你選擇錯誤的時候,即使你付出再大的努力,可能也只是最終會撞向南牆。因此一定要明確自己的讀研目的在做選擇,不要盲目跟風。

如果自己讀研只是為了獲得一個研究生的學位,提升一個層次,那麼完全可以選擇一個“墊一墊腳”就可以夠到的學校,這樣你可以付出相對較少的努力就能考上。

如果你想要考名校,而你本身是雙非的話,請放棄清北浙復交吧,不是不可能,幾率真的是太過渺茫。選擇其他的985,也意味著你走上了一條註定辛苦一年的路。

但是請你相信,“星光不負趕路人”結果一定不會辜負你的努力。



觀察家教育


考驗難不難,要視情況而論。

1.要看所報考的學校和專業熱不熱。如果所報考的學校或者專業熱門,報考的人多,那麼通過的概率就會顯著降低。

2.要看個人的基礎。底子薄的人考驗當然難,底子厚的人可能覺得考驗也就那麼回事。

3.要看個人的投入程度。那些高度投入的人無疑會更有可能殺出重圍。

所以,考驗難不難,沒有直接的明確答案,需要具體個人具體分析。


X能力者


考研應該是有難度的!985、211、普本,再分專業,難度大小不一樣的。我兒子今年去了浙大、南大和華科大的保研夏令營,都被評為了優秀營員,最後選了去浙大,回了杭州。我問他,如何浙大沒有評上優秀營員,會參加浙大的複試嗎?他說不參加了,就去南大了。這說明覆試是有難度的,那考研的難度更是大的!謝謝。


新浪人夢想在於堅持



學長徐春風


難者不會

會者不難


鴻運易學


答!考研這個話詞,可能也是在進行某樣,事,還在加予思考,而又往下發展的思維過程,叫做考研吧,或是現在要考研究文憑?幾種事為都是有一定的難處,就看自已有沒有這種突破能力,如是易行不難,那麼任何人都能為也,知識又有何用。


愛寫文章的大叔


現在越來越難了,專碩方面人數在不斷增加,競爭很大;學碩方面推免生比例在不斷升高,考研現在比前幾年難考多了


考研Penny


只要下定決心就不難,欲想生富貴,須嚇死功夫。古人說的,我轉給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