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價普遍大幅上漲意味什麼?

長風的長風


我是種菜的,市場的菜價是上下結構的,上一季的蔬菜價格低。農民儘量往後推遲上市,耽誤了下一季的生產,你推遲了上市蔬菜就會變質,最後還是價格低,等到人們把這一季處理完了,蔬菜的缺乏區就來了,你漲價,我們也沒有,誰上季沒買錢買的早,這一季就趕上了,等推遲上市的那一匹蔬菜下來,價格就會回落。上一季的蔬菜價格高,人們趕緊買,買完了種下一季,下一季蔬菜集中過盛,價格就會低,就有了開始的話題了,來回循環,一季高一季低,就今年為例,2018年九月到2019年一月,我們這菜價芹菜三到五角,圓白菜五到八角,青蘿蔔六角到一元,菜花二到五角,等等這都是批發價,2019二月到現在,芹菜一元五角一斤,圓白菜三元一斤,青蘿蔔四元一斤,這也是批發價,這就是一季低一季高,誰也掌控不了,你想讓蔬菜價格低,種了一季賠錢,承包商一季就跑了,菜貴傷市民,菜賤傷農民,要想兩不傷,去除中間商。


留順248


時鮮蔬菜不易大規模長時期儲存,而需求是一個常量,供應上一旦超越或低於這個常量,就會出現價格波動。目前我國蔬菜產銷的基本格局是,互為產銷區、大跨度運銷、多品種錯時交叉配送。 一旦因天氣種植和採摘期推遲或提前,信息不準導致種植錯亂,導致上市過度集中或一時缺貨,都會導致菜價的大起大落。在所有的農產品中,時鮮蔬菜最不易儲存,一到成熟期一天一個樣,必須馬上採摘,一旦採摘賣不出去,很快就會爛掉。現在山東等一些蔬菜主產地,建了不少冷庫收儲蔬菜,但收儲期也有限,大部分品種,估計一兩個月,就必須出貨。這部分冷庫,大多又被炒家利用。結果是新菜上市,炒家出貨,加上今年入春前後北旱南凍,從而導致了前段時間菜價高企,現在菜價低迷,菜價大起大落的狀況發生。至於為什麼地頭菜價如此低,而城市裡的菜價基本未降。這是因為,市民的需求量,不會因菜多而上升。蔬菜供給要經過若干道環節,才能在菜場上市。各道環節,在保證了自己的經銷量後,就不會再去經銷。價差增加,利潤增加。如果經銷量加大,要麼賣不掉,要麼就算增一點,價差縮小,總利潤不變。這和過去我們在報道中看到一些國家將牛奶倒掉的道理是一樣的。我曾專門瞭解過此事,各道環節都說,蔬菜銷售最後一道環節,即城市菜場的菜攤加價最多。但有一個很少為人注意的現象,菜攤確實加價最多,但掙得並不多,原因在於他們經營的量少。他們一天的銷菜量,大體是200斤,每天一大早去批購菜,站上一天,運氣最好時,就算一斤菜掙1元錢,一天就掙200元錢,一個月就是6000元錢,但能掙到這個程度的時候少之又少,能保證每月能掙個3000元以上就不錯了,菜有損耗,經營一個菜攤,常常還要家人幫忙,他們中的不少人,還是下崗工人,如果一個月的收益達不到3000元,就要改行了。蔬菜的產銷是一個複雜的問題,菜農的分散種植、運銷系統的自利選擇、菜攤的小數量經銷,收儲系統的建設和使用的不完備,都不利於菜價的基本穩定,何況還有遊資炒作和信息不準的添亂。前段時間,當菜價從高位開始下降時,央視等媒體,不斷報道說,這是調控措施起了作用。其實這是菜價即將大落的信號,和什麼調控根本沒關係。按時鮮蔬菜產銷特點,面對價格的起落,臨時性的調控措施,在基本面上幾乎沒什麼作用。屬典型的誤報。一個適應現代城市化發展的蔬菜產銷體系,還沒有通過市場看不見的手發育完成,政府有關方面,對此用心的研究以及對路的措施太少。在這種情況下,在某些時點上的菜價大起大落,是一種必然現象,今春發生了,秋天還可能再發生,今年發生了,明年可能再發生。罵誰都沒用。所謂農超對接,或臨時性的組織銷售措施,只能局部性的臨時性的解決一點問題。要想把這個問題解決好,還有待時日。






三少下鄉


菜價還會漲,如果城市一直拒絕周邊蔬菜種植產業發展的話。

我所在的農業縣城從去年開始任何地方都不能擺攤,包括小巷道。市場攤位裡面人流少,攤位費高,本地應時蔬菜出售時得不償失,菜農們逐漸不種菜了。相反,各類大小型超市不斷湧現。房租高,又具有壟斷性,蔬菜價格自然要高。曾經在當地用來餵豬的一根胡蘿蔔現在賣三四塊錢。想想,農業縣城的周邊農民都在買菜吃,本來他們自產的新鮮蔬菜就可以賣到消費者手中,如今卻偏要在附加上運費和超市的紅利之後再到消費者手中,菜價能不高嗎?

給蔬菜一個暢通的銷售環境,是保證蔬菜種植和銷售兩贏的必要條件。人為扼制蔬菜銷售流通環境,限制蔬菜直接對面銷售,要麼造成滯銷,要麼脫銷,但不管那種情況,因為其所擁有的壟斷性和高成本,到消費者手中,一樣是高價!


木火同明


牛,羊吃起,萊價高的嚇人,民生無小事萊攔子工程始終問題多多,藥價成倍上漲,前兩年幾塊現在十幾元,每年初很多東西就開始加價10%以上,幹萬別在漲5%了,管管物價吧!現在的醫院,中醫,大的小的,都在騙醫保,坑患者,一大堆檢查,調理藥品,還沒開始治病,花的錢讓你心痛到掉肉,,總感覺到處都是劫匪,強盜,披者人皮的狼,,,,


手機用戶55554074300


貨幣超發,通貨膨脹,本人九零年工作月收入一百一拾貳圓,房子單位租,八元一月58m2,三個人吃喝拉撒用不掉,現在五六仟一月三個人不夠花,菜薹五元一斤,吃不起,磚家盡找一些不著邊的理由混消視聽,現在吃的米是精加工的沒營養還貴,激素雞,魚,鴨,羊,牛,貴還不能吃,自來水抗生素超標


王海52891461


對消費者而言,生活成本要提升,其他消費會下調。 面對居高不下的菜價,市民在抱怨的同時,更多的則是幾許無奈。

從產業層面來看,菜價普遍上漲的背後,是中國傳統農村的消亡,農業極速轉向工業的進程中,人類的生存物質基礎很脆弱了。



皖人徽茶


意味著又一輪對普通民眾的瘋狂掠奪,又一輪瘋狂的印鈔機開啟了


返樸歸真4871


啥都貴,啥都漲價,淨整那治標不治本的事,越往後越完蛋……


河馬行空1


瀋陽早市蔬菜價高得驚人!西紅柿6,7元1斤,黃瓜5元,雲豆7一8元,茄子4一5元,尖椒8元!百姓收入不高,簡直承受不了啦!只能買白菜,白蘿蔔吃吧!


用戶6451328521061


意味著一部分菜爛在地裡,賣不出去,一部分到了市場,普通百姓買不起。就是這個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