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反反覆覆總不好,中醫小兒推拿方法學起來

春季雖然氣溫回升快,但晝夜溫差還很大,加上踏青遊玩等戶外活動明顯增多,孩子感冒的幾率也增大了。

一般來講,感冒經過治療大多可以很快治癒。但如果寶寶體質較差,染病較重或治療不及時,就可能併發為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影響寶寶的生長髮育和身心健康,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

孩子感冒反反覆覆總不好,中醫小兒推拿方法學起來

中醫認為,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肌腠疏薄,衛外不固,抗病能力差,一旦外界氣候突然變化,冷熱失常時,易被外邪所侵而致病。

得病之後,容易出現夾痰、夾滯、夾驚以及化熱變喘等兼症,這是小兒感冒的特點。當孩子感冒後,可以運用下面這些推拿方法,簡便易行,效果顯著

孩子感冒反反覆覆總不好,中醫小兒推拿方法學起來

手把手教您推拿方法

第1步:開天門100次

孩子感冒反反覆覆總不好,中醫小兒推拿方法學起來

位置:兩眉中間至前髮際成一直線。

手法:推法—以拇指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

操作:兩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稱推攢竹,又稱開天門。推50~100次。

要領: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律,頻率為每分鐘200~300次。

第2步:推坎宮100次

孩子感冒反反覆覆總不好,中醫小兒推拿方法學起來

位置:自眉頭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橫線。

手法:推法—以拇指側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

操作:兩拇指自眉心向眉梢作分推,稱推坎宮。推50~100次。

要領: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律,頻率為每分鐘200~300次。

第3步:運太陽100次

孩子感冒反反覆覆總不好,中醫小兒推拿方法學起來

位置:眉梢與眼角延長線相交處,眉後按之凹陷處。

手法:運法—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作弧形或環形運轉推動,

操作:用中指指端運,稱運太陽。運50~100次。

要領:運法宜輕不宜重,宜緩不宜急,要在體表旋繞摩擦推動,不帶動深層肌肉組織。頻率一般每分鐘80~120次為宜。運時向耳廓方向稍用力。

第4步:揉耳後高骨100次

孩子感冒反反覆覆總不好,中醫小兒推拿方法學起來

位置:耳後入髮際高骨下凹陷中。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於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揉動。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揉,稱揉耳後高骨。揉30~50次。

要領:操作時用力應輕柔而均勻,手指不要離開接觸的皮膚,應使該處的皮下組織隨手指的揉動而滑動,不要在皮膚上摩擦,頻率為每分鐘200~300次。

第5步:揉迎香30次

孩子感冒反反覆覆總不好,中醫小兒推拿方法學起來

位置:鼻翼旁五分,鼻唇溝中。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於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揉動。

操作:用食、中二指揉,稱揉迎香。20~30次。

要領:操作時用力應輕柔而均勻,手指不要離開接觸的皮膚,應使該處的皮下組織隨手指的揉動而滑動,不要在皮膚上摩擦,頻率為每分鐘200~300次。

第6步:清肺經200次

孩子感冒反反覆覆總不好,中醫小兒推拿方法學起來

位置:無名指末節羅紋面。

手法:推法—以拇指側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

操作:旋推為補,稱補肺經;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為清,稱清肺經。補肺經和清肺經統稱推肺經。此處選用清肺經,推100~300次。

要領: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律,頻率為每分鐘200~300次。

第7步:拿風池3次

孩子感冒反反覆覆總不好,中醫小兒推拿方法學起來

位置:耳後枕骨下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之間,顱底凹陷當中。

手法:拿法——用拇指指端與食、中二指指端,或用拇指指端與其餘四指指端相對用力提掐肌腱或小肌束部位,稱拿法。後者又稱為五指拿。

操作:用拇指指端與食中二指指端對稱提拿風池穴,拿3~5次。

要領:操作時拇指和其他指用力應協調一致,動作要輕巧靈活,緩和連續,由輕漸重,切忌突然用力。操作頻率為80~100次/分。

第8步:拿肩井5次

孩子感冒反反覆覆總不好,中醫小兒推拿方法學起來

位置:在大椎與肩峰連線之中點,肩部筋肉處,屬足少陽膽經。

手法:拿法——用拇指指端與食、中二指指端,或用拇指指端與其餘四指指端相對用力提掐肌腱或小肌束部位,稱拿法。後者又稱為五指拿。

操作:用拇指指端與食中二指指端對稱提拿肩井,稱拿肩井,拿3~5次。

要領:操作時拇指和其他指用力應協調一致,動作要輕巧靈活,緩和連續,由輕漸重,切忌突然用力。操作頻率為80~100次/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