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歲小夥自稱“叫花子”微信錢包餘額卻有3000多元 怎麼回事?

2019-04-04 16:17 |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張會 通訊員 何家駒 馮利娟

3月30日凌晨三點多,海寧市公安局長安派出所的民警談漢傑帶領輔警在人民路巡邏時發現一男子形跡可疑,便上前盤查詢問。

“你好,我們是海寧市公安局長安派出所的民警,現在根據法律規定對你依法進行盤問檢查,請配合。”

談漢傑繼續問道:“請說下你的身份信息?” 這時男子面露緊張:“我叫王某某,今年17歲,貴州人。”

“你在哪裡上班的?這麼晚了,在外面做什麼?”

王某某的回答卻令人大跌眼鏡:“我出來討飯的。”

隨後,王某某向民警出示了自己的身份證,身份證上顯示,該男子確實名叫王某某,來自貴州,但實際年齡是21歲。面對民警的詢問,王某某的態度很堅持:“我就是個叫花子,現在餓了,出來找點吃的。”

21岁小伙自称“叫花子”微信钱包余额却有3000多元 怎么回事?

口述身份信息與身份證對不上,深更半夜獨自出行,年紀輕輕卻自稱要飯的,男子身上疑點眾多。談漢傑當即決定將王某某傳喚回長安派出所作進一步調查。

微信錢包餘額三千多,這個“叫花子”錢不少

21岁小伙自称“叫花子”微信钱包余额却有3000多元 怎么回事?

來到長安派出所的辦公區後,民警對王某某例行開展隨身物品檢查登記。此時,一個細節引起了民警的重視。在清點王某某的隨身物品時,民警發現王某某的隨身物品中雖然沒有現金,但是卻有一部智能手機,而且在這部智能手機的屏幕上赫然顯示著一條未讀的提醒消息“微信錢包消費提醒”。當著民警的面,王某某點開了這條未讀消息,民警這才發現在王某某手機的微信錢包裡餘額竟然有三千多元。

“你不是說你是要飯的叫花子嗎?吃不飽飯嗎?微信錢包怎麼會有這麼多錢?”民警談漢傑厲聲問道。

聽到民警開門見山的詢問,王某某頓時語塞,無言以對。

看到王某某的反應,民警心裡就更有數了。

微信錢包的每一筆的收入與支出都有記錄,辦案民警發現王某某微信上的錢都是同一家餐飲店通過掃碼支付的方式打入,錢的來龍去脈掌握清楚後,案情也隨之明朗起來。

在證據面前,王某某終於承認了自己的犯罪事實,自己微信錢包裡的錢確實不是自己的,而是偷來的。

每次翻窗入室,不拿東西,就掃幾次收款碼

原來,21歲的王某某因為只有初中文化,又好吃懶做,所以並沒有固定工作。

沒有固定工作就沒有固定收入,生活過得捉襟見肘。3月初的一天晚上,已經餓了一天的王某某漫無目的地走在長安鎮區的路上,邊走邊盤算著“怎麼樣找點東西填一下肚子。”

當王某某來到開元路上時,發現路邊一家快餐店雖然大門已經緊閉,但旁邊有一扇窗戶沒有關好。

21岁小伙自称“叫花子”微信钱包余额却有3000多元 怎么回事?

一番查看後,王某某就趁四下沒人翻窗進入店內,他先是在廚房間找了些食物填飽肚子,然後又在店裡翻找起來。在這個過程中,王某某意外發現櫃子上放著一部華為手機,且手機並沒設置密碼鎖。他打開手機進入微信後又有一個更大的發現,微信錢包里居然還有錢而且數量不少。可微信錢包裡的錢如果想轉出來或消費就必須輸入支付密碼,貪念驟起的王某某就隨手嘗試輸入“123456”,居然一下就蒙對了。

21岁小伙自称“叫花子”微信钱包余额却有3000多元 怎么回事?

進入微信錢包,又掌握了支付密碼,就等於整個微信錢包帳號上的錢都在王某某掌控之中了。王某某迅速拿出自己的手機,打開微信收款二維碼,再拿快餐店裡的華為手機掃描了一下。很快,200元轉到了自己的微信賬戶。

看到這麼輕易就到手的200元錢,王某某很激動,感覺這簡直就是天上掉餡兒餅的好事啊!為了不被發現,王某某把華為手機放回原處,逃離了現場。但是這僅僅是個開始,嚐到甜頭的王某某,在隨後的日子裡又多次來到這家快餐店盜竊作案,每次作案的手法都如出一轍。

21岁小伙自称“叫花子”微信钱包余额却有3000多元 怎么回事?

根據辦案民警查實,截止3月30日,王某某就進入快餐店實施盜竊22次,每次竊取的金額在100到600不等,累計涉案金額在6800多元。

當辦案民警聯繫該快餐店經營者時,他這才知道自己的店已經被小偷光顧了22次:“這個華為手機是我店裡平時用來收營業款的,為了便於操作所以就是最簡單的初始密碼沒改過。平時夜裡關店了,我就把這手機放在店裡充電,第二天繼續使用,被偷掃了這麼多錢我根本就沒發現。”

21岁小伙自称“叫花子”微信钱包余额却有3000多元 怎么回事?

目前,王某某因涉嫌盜竊已被海寧警方刑事拘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