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兒園家長如何對孩子進行入學前準備教育?

一夕一晨


孩子從大幼兒園大班畢業即將要升入一年級的時候,這個情況下家長都是比較恐慌的,就會比較擔心,應該怎麼幫孩子做好這個入學前的準備工作?以便於孩子能順利的進入小學階段。



首先我認為孩子從幼兒園大班畢業到小學這一個階段,家長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並且一定要做好,因為小學一年級的生活是孩子整個學習階段的初始階段。那麼這種情況下,孩子的學習狀態,學習成績通常會影響孩子整個小學階段,甚至影響整個他上學階段的生涯。

畢竟孩子從幼兒園裡面到了小學之後,不僅在學習上有了一定的變化,在生活上也有了很大的轉變,所以說孩子幼升小的這個階段是孩子身心發展的一次重大的轉折。家長一定要幫孩子順利的度過他們幼升小的這個階段。那麼到底應該從哪些方面做這個準備工作呢?

首先第一個方面知識上面的準備,說到這裡我相信很多家長都會說,孩子只有在幼兒園的時候學習小學化知識,這樣孩子才能跟得上一年級的生活學習節奏,當然了,我們不能否定說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學習了小學化知識之後,他到了一年級就會特別優秀或者說沒有好處。

因為幼兒園學習的小學化知識對有的孩子確實是有幫助的,但是對有的孩子來說,學了還不如不學,所以說這種情況下到底要不要讓幼兒園的孩子進行小學化教育?主要還是看孩子的能力而定。

其實我們現在所有的公立幼兒園都是禁止教授孩子小學化知識的,那麼公立幼兒園那麼多孩子都沒有學習過小學化知識,難不成他們到了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學習就一定會落後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所以說我覺得只要孩子不是特別愚鈍的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接不接受小學化知識都是沒有必要的。

一年級的知識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只要孩子上課認真聽講,課後認真複習,家長及時跟上孩子的學習,那麼孩子跟上肯定是沒有問題的。所以我覺得在知識方面做的準備就要看孩子自身的能力了,如果有的孩子反應能各方面能力都比較弱的話,家長可以提前在知識方面讓孩子接觸一下。

那麼如果孩子是非常聰明的,學習能力比較快的孩子,家長對於這方面就不需要要求的特別高,避免孩子上了一年級之後形成一定的壞的學習習慣,但是我覺得不管對於什麼樣的孩子,家長都可以提前讓孩子多認識一點漢字,因為幼兒園確實是有規定不讓老師教授孩子小學化知識。



所以說家長平時沒事的時候,可以多教孩子認認最基本的一些漢字,並讓他懂得這些漢字的意思,因為到了一年級之後,不是所有的字都帶漢語拼音,老師也不會教給孩子每一個字應該怎麼讀,所以主要還是靠家長在家裡教孩子。

第二個方面,習慣上的準備工作。這個習慣一是包括學習習慣,二是包括生活習慣。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主要以遊戲為主,上了小學之後呢,就肯定要以學習為主了,所以這個時候孩子一定要養成主動學習,自己學習的學習習慣,這樣在他以後的生活中,他才能慢慢得跟得上他的學習。

生活習慣那肯定也是有一個大的轉變,孩子在幼兒園裡面的時候是一天都在幼兒園裡面,但是到了小學肯定是不一樣的,小學的生活習慣就是上午在教室裡在學校裡面上課,然後中午放學回家,所以說小學的習慣相對於幼兒園的習慣來說可能會比較受孩子的歡迎,因為孩子可以經常回家。

但是小學的作息時間相對於幼兒園來說就會比較嚴格,比較有規律,比如說早晨必須是幾點到幾點,第1節課必須是多長時間,所以孩子就要適應這個時間,那麼家長可以在孩子上一年級之前讓孩子根據小學的作息時間儘量的調整一下自己的作息時間,避免孩子到了小學之後,適應不了小學的生活。

最後一個方面就是心理上的準備,這個是最重要的一個準備。幼兒園對於孩子來說是比較輕鬆的,那麼小學孩子的精神就會高度緊張起來,所以這種情況下家長平時要多引導孩子,多疏通孩子的心理。

比如帶孩子到小學裡面實地參觀一下,讓孩子感受一下小學生的這麼一個氛圍和環境,並且平時給孩子講述一些小學生在學校裡面有趣的事情,那麼說的多了,孩子自然而然的就會對小學生活產生一個嚮往的心理,在開學的時候他就會樂意去上小學。

有條件的家庭可以提前模擬孩子上幼兒園的情況,讓孩子切身的感受到上小學一年級的生活。這個時候家長要在心理上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孩子,減輕孩子的壓力,激發孩子渴望上小學的願望和情感。不要用過於嚴厲的語氣來嚇唬孩子,告訴孩子說:等你上了一年級你就不能玩了,不能看電視了,只能天天寫作業了,這樣的情況孩子對於上一年級根本產生不了任何興趣。



你只要只有告訴他一年級的好,那麼他才願意去上一年級,你如果在他上幼兒園的時候,就把一年級的壞的印象印在他腦袋裡,那麼他肯定就不願意去上幼兒園了。所以家長只要做好這幾方面的工作,那麼孩子上幼升小的這個階段相信就能很輕鬆的度過了。


最美幼兒教師


這個問題我覺得我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從幼兒園大班直接升入小學,除了學具的準備外,其它學前教育需要準備的還是挺多的。

一,基礎知識的儲備,包括拼音、識字量、20以內加減法。

一年級漢語拼音按照教學大綱的標準也是2個月基本學完,有些學校趕進度1個月就學完,而且如果班裡多半學生都上過學前班學過拼音,老師上課講的也不會很細緻,所以不要總是被怕安上“拔苗助長”的黑鍋,畢竟等到孩子剛上學,就和別人有了差距,天天被老師點名找家長著急時,就知道學前先儲備一些知識的必要性了。


二,生活習慣。

和幼兒園時期不同,學校的作息時間更嚴格,每天要帶的課本資料也很多,所以培養孩子的生活條理性尤為重要,要孩子養成按時起居,睡前收拾書包文具的好習慣。


三,學習習慣。

這也是很多沒有上過學前班的孩子最大的欠缺,每天放學後不知道寫家庭作業。寫作業時就磨磨蹭蹭、拖拖拉拉,邊玩邊寫……每天可以適當給孩子留一點作業養成習慣。


四,課堂紀律。

幼兒園和學校的學習方式不一樣,在幼兒園課堂上比較自由,但是學校裡就不一樣,至少告訴孩子上課坐端正,不能說話、玩玩具,要注意力集中聽老師講課。


五,與人交往。

對老師要尊敬有禮,對老師批評教育的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要以平常心對待老師的教育。對同學要團結友愛、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