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6歲讀一年級好,還是7歲好?你家孩子幾歲上小學一年級?

墨簡璃


如果是一個女孩兒的話,建議六歲就讀一年級,因為女孩兒一般發育成熟比較早,進入一年期可以很好地適應,也能夠很好的跟上老師的節奏。就比如在一年級的時候,一般班裡學習成績最好的都是女孩, 書寫整齊的是女孩兒,當班幹部的也多為女孩,就是因為女孩兒在這個階段,對事物的理解能力比較強,再加上他們比較聽老師話,可以按照老師要求一步一步的往下做,因此在1、2年級的時候,往往女孩兒表現的會比較突出,反而是男孩兒應該稍晚一些上學。


指南針計劃


對於這個問題,作為倆娃的媽咪,又恰好是兩個截然不同時間出生的娃,在上學時間這個問題上,應該是有發言權的。

我家倆娃,一個生於酷暑炎熱的八月,一個生於寒風凜冽的十二月底,姐姐目前上小學三年級,妹妹目前剛上幼兒園,回頭再來看,在上學這個時間段上因為出生時間的不同有著特別明顯的差異。

最明顯的首先莫過於旁人的反應,每一次我說起姐姐的生日,周圍都投來了羨慕的眼神並用相同的口吻說:你家可真趕巧了,八月的娃趕上了末班車。以後早一年讀書,早一年工作,早一年結婚,早一年生娃,幹啥都比別人早一年。。。(好好好)!

而輪到妹妹時,好多人都用遺憾的神情,帶有可惜的口吻說:十二月底的娃,剛出生就比人家大一歲,讀書也晚,工作也晚,以後都要比別人晚一年,還是女孩子。。。(唉唉唉)!

而我,在真正經歷了倆娃的上學歷程後,對於娃或早或晚的上學時間表,已瞭然於心。

按照國家規定,幼兒滿36個月才可以入園,於是姐姐剛過三歲生日就上了幼兒園。而十二月底的妹妹,是三歲六個月上的託班,三歲八個月才正式入園的。

可別小看這短短的半年,對於小朋友的心智發育有著重要的影響。

  • 首先就是行為習慣方面。

好習慣的孩子會受到大家的歡迎,這點毋庸置疑。可是差半年的孩子差距也是很大的。

比如自覺把垃圾扔進垃圾桶,不隨地吐痰,飯前便後要洗手的習慣看上去是小事。可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說這都是大事。

還有遵守課堂紀律,願意分享,能照顧人,做到這個點能讓老師省心很多,但是剛滿三歲的小朋友還是差強人意。


  • 其次是生活自理方面。

自己穿衣、吃飯、上廁所這幾件事,很多孩子不會,甚至有孩子去了幼兒園就不敢上廁所,有的孩子拉身上都不敢說。

這樣的差別在年齡差超過半歲以上的孩子身上很明顯,不同的結局也會讓孩子感覺很糟糕。

  • 再次就是情緒的管理和表達方面。

很多孩子一發脾氣就喜歡動手打人,一遇到問題就開始哭泣不幹,男孩子更是喜歡這樣簡單粗暴的方式,一來脾氣就動手。

自控力的差異導致行為的不同,就算老師再怎麼引導,也有點招架不住。要不我們怎麼常說:有些脾氣是天生的。

  • 最後是心理準備,抗受挫力方面。

年齡小的孩子並且是家裡的獨子,多數平時是被長輩寵溺的孩子,到了幼兒園稍有不順,別人不依他,就開始任性驕縱地發脾氣。

而年齡稍大一點的孩子,同理心,理解能力都略強,能體會到別人說的意思,從而配合良好。

所以,你看不同的孩子在幼兒園方面就有如此大的不同,更不要說小學了。

0-6歲,應該是孩子最需要父母陪伴與呵護的年齡。可是很多的父母一直在拼命拉著孩子跑,生怕孩子落後了。

有一個數據顯示:婦產醫院8月底做剖腹產的產婦比較多,因為按照教育部的規定,孩子必須夠6歲才能上小學,而早幾天做剖腹產,孩子就能早一年上學了。

事實上早一年上學,到底有多大用?未必早一年就早成功?晚一年就落後了?做這樣的決定時,先問問自己對孩子瞭解多少。

小小的孩子,在每一年,甚至每一個月都會有新的變化,這種變化不是身體上的成長,往往是心理上在不斷地成熟。

而且孩子的性格脾氣、行為習慣在7歲前基本成型。當父母對孩子有足夠的陪伴,才能捕捉到孩子的小小心思,也能把握住孩子心理發展及情緒的變化。

不管是幼兒園,還是小學,都是這個社會的小型濃縮體。這裡有競爭、有合作、有友愛也有挑剔。

每個心理健康地孩子都會追求卓越,他們會不斷地跟人去比,也會跟自己比。在與人的比較和交往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會觀察自己是不是受到了尊重,得到了重視。

這些心理需求,都會在行為上表現出來。

而入學就是一次最直接最嚴格的考驗。孩子進入學校,就意味著置身一個全新的環境中,而新的環境往往能檢驗出這個孩子的準備情況。

如果這個孩子有了足夠的準備來應對這個新的環境,他們就會愛上這個環境以及遇到的人和事。

像我家姐姐,剛過6週歲的生日上的小學,一年級的表現真是差強人意。上課專注力差,坐不住動不停。下課喜歡和同學瘋跑打鬧,排除也站不好愛說話。總之哪哪兒都不如意。雖然成績還不錯,但是小組長、班幹部這類肯定輪不到。

而且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老師通常喜歡讓大一點(早一年)的孩子當班長及班幹部。為什麼?這類孩子的自控力、理解力、領導力都要比晚一年的孩子強多了。

所以,很多媽媽說到底是6歲讀一年級好,還是7歲好?遇到這樣的問題,要先問問自己,孩子是不是準備好了。

因為年齡和學校都是外在的條件,而孩子才是這關鍵的一環。有時候,放下焦慮,等一年又有何妨。

特別是好動的孩子,提早入學更容易造成他們聽不懂老師講課,在課堂上也坐不住。聽講也堅持不了多久,常常被老師批評。有時候還跟同學打架,家長自己都經常被老師叫去談話。如果孩子跟不上學習進度,剛開始就會有心理壓力,抗拒去上學。甚至最後躲避自己的老師,逃課。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一旦孩子一開始覺得自己不如其他同學,覺得在學習上難有作為,孩子可能會永遠覺得自己不如別人,這種自卑感會影響孩子一生。<strong>

晚一年入學,是害還是愛?

父母心裡的時間表,僅僅是父母的計算法。而每個孩子,有他自己成長的時間表。

看父母對孩子是否有足夠的瞭解,又是否幫助孩子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就怕父母沒有任何的用心,而孩子又毫無準備地被你推了出去。

著急的當下,有時要靜下心來看看,也許會發現不一樣的風景。

應臺在《孩子你慢慢來》裡寫到自己有一次在街頭買花,一個5歲的孩子給她扎花,花枝太多,他的手太小,草繩又長,小小的人兒又偏偏想打個蝴蝶結,手指繞來繞去,這個結還是打不起來。奶奶著急地訓斥孩子。

但她安撫老人,“讓孩子慢慢來!”

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

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

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有時候,我拉著倆個女兒的手慢慢地走在小路上,心想,就算你們晚一年上學,我也等得起。於早於晚,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作為父母,我們要做的就是給你們做好學前最好的準備。<strong>


玥愛玥甜


根據國家的規定,滿六週就要上一年級,之前在這個問題上我也糾結過,因為我家是男孩子,男孩的生理結構至少要比女孩晚發育一年,特別是語言表達能力,所以,也曾經動過晚上一年學的念頭。

由於我們在北京,又不是本地戶口有很多限制,最終只有在剛滿六週歲就選擇入學了。



但也不是全然的盲目選擇,也要觀察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是否能夠適應一年級的校園生活,為了讓孩子儘快適應,我選擇了學前班,是否選擇上學前班也是爭議非常大的。

我當初選擇學前班的初衷並不是為了讓孩子學習多少知識,只是讓他能夠提前養成良好的習慣,比如,每節課都要端正的坐在課桌前,上課要認真聽講,放學回來能夠複述出來老師佈置的作業,如何認真對待寫作業,姿勢是否正確,我為的是讓孩子養成這些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有如何與同學交流,與老師正確表達出來自己的想法,這些是我比較看重的。

通過學前班的觀察,可以判斷出孩子的能力,是否可以適應學校的生活。

所以,在孩子剛滿六週歲時,就正常的上了一年級,最初孩子從心裡上有點適應不了,其他學習生活方面都適應的不錯。

一個學期過去了,雖然是班裡最小的,但是目前看來沒有落後的,而且每一科的學習成績都非常優秀。

所以,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年齡只是一個硬性標準,是否適齡就入學,還要家長根據自己家的孩子情況來決定。


依依的家園


現在孩子上一年級,必須滿6週歲歲才行,後面說是政策會變,不過還沒有具體發文。我家大寶是9月後的,快7歲才上的一年級。孩子是正常上學好還是晚一年好呢?


首先,這得根據你家孩子自身條件來定

一般女孩都可以按正常年齡上小學。如果你家孩子還不是很懂事,還沒有準備好上一年級,那麼父母可以把具體情況跟孩子說清楚,可以讓孩子自己來做出選擇。

其次,女孩上學不要太晚

如果題主家孩子是上了三年幼兒園,現在準備升小學的話,還是建議孩子與同齡人一起升入小學。女孩生長髮育敏感期比男孩早,就怕過一年你家孩子太高,總是坐在後排就不好了!

最後,升學壓力沒有父母想象的那麼可怕

孩子適應能力是很強的,我們不要過分的低估孩子的潛能。沒有誰能做好所有的準備後再開始去上一年級,大部分都是邊學邊適應。

我家大寶幼兒園什麼也沒有提前學習,我也沒有提前教導,孩子等於是裸奔著上的一年級。儘管剛開學那幾個月確實很辛苦,不過上了一學期不也適應了嗎。

所以,題主害怕孩子難以適應只是自己的過分擔憂,其實孩子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脆弱。一年級學的都是很基礎的知識,早一年晚一年孩子都是要面對的,如果孩子跟不上,父母可以耐心教導就好,慢慢孩子就能跟上大部隊的!



青青寶貝


記得我小的時候,為了照顧弟弟,等著他一起上學,硬生生的讓我晚上了兩年學,後來正好改革,我這一屆多了六年級,所以一直是班裡最大的。說實話很自卑,甚至不敢說出自己的真實年齡,到了大學以後,更是比同學們大了三歲,想想大三歲是什麼概念,一直到找個比自己大的男朋友,才敢說出自己真實的年齡。


我閨女9月2號出生,按規定是不允許提前入學的,但是我仍然想讓她早一年上學,寧願她成為班級最小的,也不想成為最大的。晚一年就晚一年機遇,如果我早一年入學,也不至於錯過很多。


甜寶愛學習


我是一名小學教師,同時我的兒子也上小學。當時因為我家孩子生日是10月27日,所以上一年級時已經七歲差兩個月了,相對而言,各方面的能力還都是在班上挺可以的。我對上學年齡這個問題做過一些觀察和算是調研吧,實際情況是,孩子上學年齡,因為國家這個規定,導致在一個班上的孩子年齡差距有的大到近兩歲,有的呢相差有半歲多。


對於上學的年齡問題,除了過國家規定的滿六週歲之外,家長們還要根據自家孩子的具體身心發育情況去做適當的調整。

眾所周知,小孩子在發育的過程當中,因為年齡的原因,各方面的能力發展的階段性變化是非常明顯的。在兩歲之前,相差一個月區別就很大;在兩歲到四歲之間,相差三個月就有明顯的不一樣;五六歲的孩子,相差超過六個月,能力就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在身體的協調能力、運動的一些品質方面,六、七歲的孩子就已經拉開了明顯差距。同齡同月份的男孩和女孩的差距很大這個不再贅述。同齡不同月份的女孩之間的差距,其實也是挺大的,不僅表現在心理智力的方面,也表現在身體運動能力的方面。


我們可以這樣想,在一個班當中,有剛滿六歲的,也有快七歲的,還有一些家長,因為孩子剛滿六歲時上學嫌早,就會推遲到七歲多,這樣的話一個班當中孩子之間可以說是先天的起點和競爭力就不一樣,所以會導致孩子在以後的學習生活當中跟別的孩子有區別。這是現今國家這個秋季開學的規定約束造成的,所以大部分家長都把孩子上一年級的時間調整在儘可能六歲多一些,當然有些難免會超過七歲。

最後給家長們一個建議——女孩子如果滿六週歲,完全可以上一年級了。如果在秋季開學時不滿六歲半,而且孩子發育的相對慢一些,可以考慮推遲一年入學,到時候應該就是七歲剛過;如果秋季開學時是滿六歲半了,孩子的發育不管快慢都必須上一年級,否則一推遲就是快八歲了。


家庭教育智慧


我覺得不管男孩還是女孩,7歲上學對孩子都好。我家是男寶,七歲上的小學一年級。

我家孩子從小語言表達能力就特別好。儘管他在幼兒園是小生日,但他語言表達能力班級裡也出類拔萃,缺點是平衡能力差,運動是他的弱項。

幼兒園畢業時我向老師諮詢過孩子是否升學的問題,老師說:“你家孩子上幼兒園沒問題,不管從他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是他的專注力,都沒問題。”可因為他年齡小,我們這邊的公立學校不收。私立學校無論是師資還是硬件設備,不能和公立學校相比擬。所以,我選擇讓他在公立幼兒園再待一年。

等待的這一年,果然沒讓我失望。孩子的各項表現都特別好,體育也跟上來了。參加講故事比賽,當主持人等,孩子更自信了。

今年孩子讀一年級,他學得很輕鬆。雖然我們這邊的幼兒園連拼音零件都不學。但是我覺得他的年齡大,理解能力,自理能力各方面都比較好,很快就適應了小學生活。

建議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什麼時候上小學,要看孩子的實際情況做決定。遲上一年,孩子自然會輕鬆許多。


睿媽愛育兒


我覺得還是要先放下你的焦慮。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有自己的成長過程,有的慢,有的快些,那就要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看孩子對新環境的適應度再做決定。



我家孩子出生晚,月份小,七歲才上一年級,小區的孩子比他大幾個月的,已經上二年級了。

七歲孩子的特點:他已經是個獨立的小人兒了。有自己小思想和小想法了。

經過幼兒園對孩子習慣,秩序感的一些培養,他已能安心讀書,上課知道專心聽講,老師佈置的作業也記得清楚。雖然他是有點慢熱型的,但經過半個月的努力,我們也在生活中多引導,他也有了自己的好朋友,跟很多同學關係也處的好,這也打消了我的擔心。

最後,我覺得你還是要多觀察自己的孩子,提前引導她慢慢接受一年級的生活。這樣不管是6歲,還是7歲,都會讓你從容面對。


燃媽育兒


對於孩子遲上學還是早上學,各人都有一套理論,似乎誰也說服不了誰。

早上學的理由:

女孩子比男孩子發育早,很多家長讓女孩子早一年上學,就想避開在十多歲的初中叛逆期,高中再叛逆就基本懂事了。我就是其中一枚,女兒五歲半就上一年級,比當時國家規定的入學年齡小一歲半。

遲上學的理由:

孩子在六七歲之前,每年的發育速度都很快,所以,年長一歲的孩子,要比小一歲的孩子心智成熟的多,在學習能力、社交能力、表達溝通能力、動手能力等各個方面差距比較明顯。小一歲的孩子跟大一歲的孩子在一起老吃虧,班幹部沒她的份,成績排名沒她的份,上課發言沒她的份,少先隊升旗沒她的份,幫老師每天抱作業沒她的份……我一個朋友,本來打算孩子七歲入學,但沒有辦好手續,女兒八歲才入學的,結果學習比別人好,全班論年齡數她第一,個頭第一,語文數學樣樣也是第一,舉手發言第一,年年班幹部。


依據是什麼?

一、心智判斷。

我的決定和我朋友的決定分別代表了兩個極端觀點。實際上我和朋友都認為自己是對的,小學階段學習都不錯。

心智基本成熟是判斷孩子是否入學的充要條件,達到就入學。心智成熟的標誌是:自我保護意識強,與人溝通順暢,願意分享,有是非觀念,認字和數數都沒問題,能做簡單的是非判斷,有時間觀念,有學習目標,本人有意願,知道為誰學、為何學。

朋友的孩子去年在四川的一個大學畢業,現在英國留學。我的孩子初一後轉學又多上了一年初一,現在初二,內心強大的不得了,班長學霸,帶兩個徒弟(學習不好的都要拜學習好的同班同學為師,舉行公開拜師儀式),因英語成績排名上升快,她用的那款電子詞典在全年級成了搶手貨,每週從週五下午到周天全天,給自己報了很多興趣班,鋼琴、舞蹈(街舞、瑜伽、芭蕾輪流學習)、滑冰、游泳、動漫、外語(與另一同學共享法語課和日語課:兩人各報一個語種,上完課互教對方另一門語種)。

二、理性判斷。

這裡指家長對孩子的期望要理性。

孩子懂事早,個頭高,動作麻利,溝通能力好,六歲入學沒問題;

孩子膽小怕事,不善於表達,個頭矮,動手能力差,七歲甚至八歲入學都可以。

作為家長,我們太焦慮了!

這種焦慮,就像病毒,會傳染給孩子,並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最近國內外傳唱著一首歌《每個人都在自己的時區裡》,很適合這個問題,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在時間上,紐約走在加州前面三個小時,

New York is 3 hours ahead of California,

但加州並沒有變慢。

but it does not make California slow.

有人22歲就畢業了,

Someone graduated at the age of 22,

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工作!

but waited 5 years before securing a good job!

有人25歲就當上了CEO,

Someone became a CEO at 25,

卻在50歲去世了。

and died at 50.

也有人直到50歲才當上CEO,

While another became a CEO at 50,

最後活到90歲。

and lived to 90 years.

有人依然單身,

Someone is still single,

而別人卻早已結婚。

while someone else got married.

奧巴馬55歲退任總統,

Obama retires at 55,

而川普卻是70歲才開始當。

but Trump starts at 70.

世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發展時區。

Absolutely everyone in this world works based on their Time Zone.

身邊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

People around you might seem to go ahead of you,

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後面。

some might seem to be behind you.

但其實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有自己的步程。

But everyone is running their own RACE, in their own TIME.

不用嫉妒或嘲笑他們。

Don’t envy them or mock them.

他們都在自己的時區,你在你的!

They are in their TIME ZONE, and you are in yours!

生命就是等待正確的時機行動。

Life is about waiting for the right moment to act.

所以,放輕鬆。

So, RELAX.

你沒有落後,

You’re not LATE.

你沒有領先。

You’re not EARLY.

在命運為你安排的屬於你自己的時區裡,一切都非常準時。

You are very much ON TIME, and in your TIME ZONE Destiny set up for you.


極限供熱


因為我的寶寶還未到入學年齡,我就我個人經歷來說下吧!

我是六歲上幼兒園,七歲讀一年級,然後讀高中又復讀一年,到了大學,雖然班上有一半以上的同學復讀過,可我還是成了妥妥的大齡女生之一呀!甚至有同班復讀過的女生比我小三歲!聽說她是上學早,然後她們當地小學只讀了五年,所以就年紀小了。

可能大學之前,上學早或晚的影響還不太看的出,到了讀大學之後,年紀比同班同學大,或多或少會有點無以名狀的自卑。到走入社會之後,年紀又比同一屆的同事大,在婚戀上也比較容易自卑。而且,特別是女孩子,如果讀大學,讀書出來都20多歲了,到了找男朋友結婚等等事情上的黃金時間也就那麼幾年呀!剛畢業又要顧工作,所以現在很多剩女,其實也並非不優秀啊,是真的時間太匆匆,一不小心就三十了。

至於讀書早晚對學習的影響,我覺得影響不大。我前面說到的比我小三歲的同班女生,上學早,可是人家學習可優秀了,英語六級考了700多分,而只需要400多分留可以通過考試的。

而且現在社會,小孩子普遍入學早呀,建議還是六歲給孩子上一年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