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讓孩子看書,不讓他(她)看電視劇、娛樂節目等,會培養出一個有氣質的孩子嗎?

天籟134764048


一個幼兒園孩子的例子

孩子讀幼兒園,某天忽然問我明年是什麼年,我……的確需要想一會兒。

“鼠!”她忽然自己想起來,讓我很吃驚。

“你怎麼知道的?”

“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她以極快地速度說。

“你從哪學的?”

“《樂高幻影忍者》”

她提到的《樂高幻影忍者》,是一部動畫片。我認為在這件事上,動畫片是有功勞的。

一位單位實習生的例子

單位裡新來了個實習生,一個同濟大學即將畢業的男孩。我們部門有個特點,不管80後90後,女性佔據了90%。一個男孩,會不會格格不入?事實證明,不管大家聊育兒話題、八卦娛樂、科幻小說、王者榮耀,NBA,楊超越、三國故事,七巧板拼搭,他都能插得上話,於是就有了“婦女之友”的冠名。他離開時,大家遺憾地表示“想找這麼有趣的靈魂就難了”

這個男孩,上班時候偶爾打個小遊戲也是有的,但工作效率也挺高,所以獲得了一致好評。這樣的孩子,有氣質嗎?

人作為社會化東西獲取信息是多元的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中自有黃金屋,無不透露著人們對書的讚譽。信息不發達的年代,人們的大部分知識獲取於書本,很多人因為條件的限制,根本接觸不了太多的書,如果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遊歷四方的經驗,那簡直驚豔了,於是就了詩仙李白那樣的天才。

社會化動物,獲取信息的方式是多元的,特別是今天。開卷有益並不是建立在排斥書本以外認知的前提下的,相反,是共存於成長過程之中。即使正規學校教育,也沒有把讀書設為教學的全部。書本以外,就是每個人的成長遊歷。


成長觀察


1.

舉個真實的例子。

我認識一個老師,愛好收藏,家裡的古玩字畫比比皆是。他本人對於藝術相當有研究,經常被上海、南京、杭州等地邀請過去開講座。總之,在圈內的名聲很大。

我認識他的時候,他家女兒剛上初中,長像普通,但是人群裡一眼就能發現她,氣質相當出眾,說話也是特別有教養,屬於人見人愛的孩子,在同齡人眼中,她是意見領袖。

後來,這位老師跟我說,他家從來沒有裝過電視。雖然當時已經滿大街的土豪金了,可是他還在用諾基亞,更別提讓孩子玩電子產品了。

他女兒成績很好,寫了一手好字,國畫也很棒,還寫了一手好散文,那文采,你絕對想象不到,出自一個初中生之手。

所以,我想說,不看電視和娛樂節目,確實可以培養一個有氣質的孩子,關鍵是能做到的有幾個呢?

2.

在《陪伴式成長》這本書裡,看到一個故事。

平板電腦剛上市時,有人問喬布斯,“那麼,你的孩子肯定很喜歡Ipad?”

喬布斯的回答是:“他們還沒有用過……我們會限制孩子在家裡使用科技產品。”

無獨有偶!

《史蒂夫·喬布斯傳》的作者沃爾特·艾薩克森,曾經在喬布斯家裡待過很長一段時間,他說:“每天晚上,斯蒂夫一家會特意在廚房裡的長桌子上吃晚餐,同時討論圖書、歷史等各種各樣的內容。沒有人會拿出iPad或使用電腦。”

可見,想要培養一個出眾的孩子,好書絕對比電視節目更見效。即使是一些文化類的節目,也屬於典型的二三手知識,學習最好的資源是找到知識的源頭,也就是一手知識。

況且經常看別人對知識的解讀,會造成自己思想上的懶惰,重要的不是觀點,而是尋找觀點的過程。

3.

那麼,作為家長,應該如何做呢?

以身作則,主動關掉電源,與孩子一起學會獨處。蘇珊·施蒂費爾曼說:“如果我們不能幫助孩子學會怎樣獨處,他們將永遠感到孤獨。”

如今這個社會,完全摒棄電子產品很難,家長要態度堅決地做出規定。限制孩子玩電子產品的時間。鼓勵孩子想出沒有電也可以做的事情,越多越好,然後帶領孩子一起回顧真正屬於自己的生活。


    我是萌薇,藝術設計碩士,分享讀書 | 手帳 | 職場,最崇拜的人是木心,希望成為一個能寫能畫的人。有什麼問題可以私信我,我會為你一一解答!

付萌薇


簡單分享一下,小時候我們一個隊幾乎每家都有電視,就是我們家沒有,週末回學校讀書,大夥兒一路同路去學校的路上,其他小夥伴都講這週末看的動畫片或連續劇,就我一個人插不上話題,同路半個小時就到學校,反而感覺有半天時間那麼難受,這麼多年過去了,有時候想起來心裡還有點點隱隱難受感覺,所以我的娃娃儘量滿足他的精神世界,看電視,看手機,玩火山視頻,玩抖音,各種玩具,只是有規定,讀書期間,要做完作業才可以看電視,或玩玩具,但大部分每天晚上做完作業都21點,該是睡覺時間了,平時週末,一天看幾段時間電視,看一個或兩個小時關掉電視讓他玩其他都,我時常都給他講,爸爸媽媽天天都想讓你看,因為看電視也可以增加知識,但就怕你看多了,眼睛受不了😱,一個人想要長大有所作為,天性很重要,但後天的影響還是有點作用,


180度轉彎點


我是80後從小爸媽都沒有限制過我看電視,在我們那個年代電視節目很有限,僅僅看下自己喜歡的電視劇。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夏天的時候全家圍在電視機前吃西瓜,看《宰相劉羅鍋》。有時候作業沒寫完爸爸會說看完再寫或者明天再寫,不得不說我爸很明智啊!電視劇一集沒落下,我的學習成績也依然在學校數一數二。現在的網絡比較發達,孩子們接觸的信息量太大了,我不限制孩子看電視只是出於保護視力會限制她看的時間。孩子以前喜歡看小豬佩奇,學到不少知識。現在喜歡看科教頻道的我愛發明,也是受益匪淺。五歲多詞彙量也積累不少。我相信對她的將來是件好事。


手機用戶62317864994


不會培養出一個有氣質的女孩!親身經歷!我家姑娘基本不看電視,就是看電視也只看探索、美食或是動物海洋世界之類的節目。從不玩手機。唯一愛好就是看書,看各類書,歷史類文學類小說類探險旅遊類,我家有整面牆的書櫃,只要有一點點時間就拿本書看。照說這樣的女孩一定很優秀吧!實際完全不是。和同齡孩子比起來,心智發育晚太多,成績也不好,沒有一樣優秀的。現在是不許看書,只許看課本和教輔類!不然高中都考不上!


我愛yoyo129


當然不會的!水滿則溢,月盈則虧。

絕大多數家長擔心孩子玩物喪志會極力縮短孩子玩耍的時間。可這種做法往往帶來的是孩子對家長的強烈反抗以及更加嚴重的叛逆。所以,愛玩兒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家長只有做到正確引導才會有好的效果出現。


拿我身邊的一個真實事例來講吧:

我一個很好的朋友,從小生活在“父權家庭”的狀態下,父母親管她特別嚴厲,可能也是因為他是個女孩子吧,據她後來跟我講說,小學的時候,每天下午6:00下課,媽媽在校門口準時接她回家,路上一刻也不耽誤的往家走,回到家立馬做作業,做完作業在做媽媽佈置下來的練習題… …很多很多,晚上十點準時睡覺。到週末時候更慘,出去玩兒?放鬆?那是完全不會有的事。初中時候,為了備戰中考,更是習題堆成山,在父母眼裡只要她一刻不學習就是在浪費時間浪費生命,就是在對自己的不負責任。高中,依然在重壓下每天生活,後來這個女孩考上了一所很不錯的一本院校。人們都以為這是完美的結果,父母和家人都為她高興,可… …女孩卻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在自己家裡焚碳自殺了。最終沒有搶救過來。


父母難過嗎?難過!後悔嗎?也後悔!可為時已晚。

不讓孩子與外界接觸,長期使孩子處於一個封閉的環境裡,孩子只會越來越抗拒、自閉。好好學習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讓孩子適當的勞逸結合。這樣才能使她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提高效率。


暖暖育兒經


像我這樣為了孩子可以看電視,就花了個相對貴的價錢買了個據說可以保護視力的電視的人有點兒太慣孩子了呢~其實我小的時候總被媽媽逼著學這兒學那兒,我不想自己的痛苦給孩子,為了保護視力我還是控制了看電視的時間,不過手機是不讓看。各種補習班,興趣班都沒報。後來想想也是不對的,應該尊重孩子的意見,問他學不學。希望每個孩子有個幸福的童年,健康的身體和人格。我也希望我的寶貝平安幸福就可以。至於氣質每個孩子都是不同,順其自然就好了。


零錢6348


不知道題主受到了什麼影響,會有此一問。因為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如果只是單純的通過“只看書,不看電視劇、娛樂節目”,就想培養出一個有氣質的孩子,那麼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首先,舉個身邊例子吧。

我一遠方表姐,全職媽媽帶孩子模式,為了孩子能好好讀書,從小就很少出去玩,家裡電視機是用布遮住的,從來不會去打開。媽媽就陪著孩子一起看書,一起講書,一起溫書。什麼娛樂節目,動畫片,連續劇,這母女倆都是自動屏蔽的。

逢年過節,我們去她孃家拜年會偶遇到,然後她孩子就會從房間裡出來跟大家打個招呼,打完招呼立馬回房間繼續看書了,多一秒寒暄都沒有。這孩子小學以前這樣吧,大家都誇她乖巧懂事,以後是個讀書的好苗子,可隨著年齡增大,她年年如此,直到初中了還是這樣,就讓大家頗為費解了。

她媽媽也意識到了孩子是不是有點“呆”,就讓她找同學玩,可是,她不願意,她說“有這個時間我寧可多看點書了”,她媽媽就說“你考試成績挺好的,可以放鬆一下,去玩一下吧,同學們在一起也開心啊”,她繼續搖頭“課內的書看完了,還可以看課外的書啊,我不喜歡出去玩”。幾次下來,她媽媽也放棄勸她去玩了,隨她自己看書了。

今年她中考,考上了還不錯的學校,離重點學校差了5分,自己懊喪了很久,整個暑假又都在自我看書中度過了。


要說書卷氣吧,這孩子肯定是有的,但要說氣質(我理解為獨特的,在人群中能感受到此人不一樣的那種味道)還真的是沒感覺到。就算是她媽媽,985中文系畢業,有空就一直在閱讀中,也不追劇,偶爾也就手機看看新聞什麼的,身上是有莊重的書卷味兒,其他的,也沒什麼了。


其次,講真,你我皆凡人,真的不要刻意去追求什麼氣質,比如覺得學個鋼琴就優雅了,看個書就是文人了,還真沒有那麼簡單的事兒啊!但是,只要你在某一領域有所自我成就,自我喜歡,自我認可,那麼,這份自信就足夠是你獨特的氣質了啊!


最後,奉勸各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還是多花一點心思在培養子女的三觀教育上,不要瞎折騰,折磨孩子也折磨自己。要直到,其身正,就是最基本的氣質有了。

另外,請爸爸們也多陪陪孩子,多教教孩子,不要把所有育兒的事都扔給媽媽就不管了,喪偶式教育才是很多不幸產生的根源啊!

希望,我們的孩子,都能在健康快樂中成長,在愛的家庭氛圍中翱翔!

-------------------------------------

更多真實的育兒體驗,歡迎點擊我的頭像,關注我的頭條號(育兒路上遇見你),漫漫育兒路,苦與樂的堅持,讓我們一起分享交流吧!


育兒路上遇見你


作為一位四歲孩子的媽媽,作為一位大學教師,用親身經歷和理性思維很負責地分析:只看書,“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未必可以培養有氣質的孩子;相反,看電視劇、娛樂節目等也未必不能培養有氣質的孩子。

氣質的形成,靠短短的時間是無法完成的,需要日久天長的培養。


氣質的培養與書或者娛樂節目沒有直接關係,與什麼有關係呢?

1、穿著打扮

如果爸爸媽媽自己平時穿衣打扮就不太注意,給孩子的衣服也是撿哥哥姐姐的舊衣服穿,沒有搭配和審美,也不要指望孩子的美感有多好。

所以,孩子的穿著要適當考慮潮流,他們也是有審美的。漂亮衣服穿在身上,得到身邊人讚歎的眼神和話語,孩子自然有自信,在幼兒園或者小學的時候也會增加很多參與文藝活動的機會,美感就在潛移默化中形成。


2、美學薰陶

適當時間帶著孩子去聽聽音樂劇音樂會,如果是女孩子給她學舞蹈,男孩子學個樂器等等,氣質就在訓練中潛移默化出來了。


3、拍藝術照

現在手機很發達,不一定都是影樓拍藝術照,找個美麗的公園,輕鬆舒適的家居環境,加上柔光美拍,孩子都可以無敵萌萌可愛,無敵鏘鏘帥氣。拍完發朋友圈分享,獲得美感讚歎後繼續下一期作品,讓美成為習慣,讓氣質伴隨生活。

這時候你還會去追究他/她是看出有的氣質還是看電視節目有的氣質?

這個問題就不顯得重要了。

因為它們之間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真正愛孩子,不要單一地用大人眼光去看問題,剝奪他的社會權利。只看書,萬一培養孩子悶悶的氣質?只看書,萬一戴個大鏡框?就更加難以培養好的氣質了。


孩子成長,需要我們悉心陪伴。我是四歲孩子的媽媽,從事教育工作,致力於孩子成長成才,志同道合的爸爸媽媽可以關注“桃李媽媽育兒說”,堅持每天原創作品分享。有問題歡迎私信,我會為您一一解答哦~

桃李媽媽育兒說


親身實踐:孩子五歲時搬入新家,沒有接通有線電視,家裡自然沒有電視可看。每天回到家,我和孩子最快樂的事情就是一起讀書。讀書,不僅讓孩子打開了看世界的眼,也讓家長重溫了缺失的童年。大約十年前,中國的繪本出版還不是很多,繪本的借閱途徑也很有限,但我還是堅持每月給孩子買書,當然也每天陪伴孩子讀書。

進入幼兒園大班,孩子已經能夠自主閱讀帶拼音的故事書,沒有刻意識字過程,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認識了很多字。不僅如此,孩子通過讀書還懂得了很多道理,為人處世也很有分寸。無論在哪裡,她懂得自我保護,從來沒有冒失衝動的行為,大家都說她很成熟,也誇獎她是個聰明的孩子。

進入小學,孩子的學校非常倡導課外閱讀。孩子在校園裡如魚得水,沒有絲毫障礙,反倒經常覺得老師授課內容非常簡單。課外,我們依然堅持大量閱讀,文學、科普是主題,凡是帶字的東西孩子都喜歡看。同學說她是個百事通。當然,進入高年段後,孩子的寫作能力得到體現,從未在寫作方面遇到問題,基本上都是班裡的範文。

小學六年級,孩子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說《藍迪的朋友圈》,初一,她又出版了作品《小獸》。現在,她非常感謝童年時代的大量閱讀,給自己打下了紮實的文字功底,也很感謝閱讀,讓她對待所有學科都充滿興趣。


至今,家裡依然沒有電視。孩子在週末會通過網絡看一些綜藝節目,也喜歡玩一些小遊戲。我們對孩子的態度就是:做好學生該做的事,然後就去做喜歡的事。在我看來,孩子從來沒有把看電視、看綜藝、玩遊戲當成消磨時間的方法,而是始終想快要乾的小海綿,在不斷的吸收著各類營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