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留住人才之時,便是大連再次復興之日

對於大連的問題之前已經在房價和城市發展上面提出過自己的一些建議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進入圖文查看),大連作為我過15座計劃單列市之一,曾經輝煌過但是隨著近些年發展的相對遲緩,人才外流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藉此機會簡單談談對於大連這座城市的觀察。

大連確實經濟發達過,但是產業轉型不利是造成人才外流的主因

大連留住人才之時,便是大連再次復興之日

大連跨海大橋

第一、產業佔比上第三產業很大,但是對於經濟貢獻值上對於第二產業依賴度更多。以2017年的數據為例,大連三次產業結構為6.4:41.5:52.1,但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4.2%、49.7%和46.1%。大家可以看到一個明顯的對比,佔據了GDP總量超過50%的第三產業對於經濟增長貢獻度還要低於第二產業3.6個百分點。這就讓人搞不懂了,大連究竟是一座第三產業為主的服務型城市還是工業城市?

第二、工業產業中,對於國有企業的依賴度過重是大連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據個人觀察大連是為數不多的計劃單列市(包括副省級城市)中國有企業比重超過40%的城市。這也導致了國有企業效益對於工業產業的增加值影響很大,同樣的大連也是為數不多的規模以上工業國有控股企業增長率,超過民營工業企業的城市(2017年國有增長11.7%,民營為8.6%)。以青島為例:2017年國有控股企業增長2.5%,集體企業增長20.5%,私營企業增長10.7%,不難看出基本所有的企業增長都要高出國有企業很多。

大連留住人才之時,便是大連再次復興之日

大連的商業排名一直在降

第三、國有企業對於工業產業影響大的側面反映了營商環境下降。根據《2018年福布斯中國2018年商業城市排行榜》中,大連位於計劃單列市最後一名,瀋陽緊隨其後。排名下降幾乎成為這幾年大連和瀋陽的常態,側面反映了這幾年大連的營商環境確實不佳。

大連的人才外流是事實,怎麼辦?幾點愚見

大連留住人才之時,便是大連再次復興之日

中國大連

第一、人才外流已經是事實了,這點要引起注意了。2016年大連戶籍人口為595.63萬人,2017年戶籍人口為594.9萬人,看似戶籍人口下降不多(只有7300人),但是你要是考慮人口自然增長每年也有幾萬人,那麼也就是說每年大連的人口流出都是數以萬計的。這對於一個曾經的經濟發展不錯的城市,不得不說要直面事實。

第二、究竟要發展什麼?一定要大力去做。如果說要發展現代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那麼就下力氣去做,如果說要做旅遊城市服務型城市那麼也得下功夫。如今的大連給人的感覺就是讓人迷茫,工業發展沒有頭緒,第三產業發展沒有持續性。作為想要在大連就業的人來說,都不知道怎麼說服自己留在這個城市。

大連留住人才之時,便是大連再次復興之日

曾經的大連是足球搖籃

第三、大連因為靠海的原因,對於外資的吸引力還是巨大的,如何利用外資倒逼本地產業改革值得嘗試。可以說利用外資是大連為數不多的優勢了,2017年外商控股企業增長30%,不得不說大連本身的政策優勢使得外資很是喜歡。但是如何引進更適合或者需要的產業需要認真考慮,畢竟每年30多億美元是大連為數不多的牌。

綜上,大家知道國有企業對於人才的吸引力在不斷的下降,究其原因就是因為福利和市場敏銳度不夠,加上大連本身產業發展優勢不明顯,自然無法吸引更多的人才到來,人才外流也屬必然。各位覺得呢?歡迎關心大連城市發展和房產的朋友積極留言、點贊、關注、轉評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