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在青春期挑戰父母的權威,應該置之不理還是應該給他一個下馬威?

自強者自立


根據埃裡克森的理論,青春期的孩子正在面臨著一個危機,那就是“角色混亂”,只有克服了角色混亂,才能形成“自我同一性”,才能確立我是誰,才能找到人生的方向。埃裡克森從沒用“叛逆”這個詞來描述青春期的孩子,因為只有站在成人的角度和主流的社會價值評判體系下,才覺得青春期孩子是“叛逆”的。但站在青春期孩子自我發展的角度,這就不叫“叛逆”,這不過是青春期孩子內心混論、煩躁、緊張和迷茫的外在體現,這也是一種自我需要,更是一種自我保護。

所以,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大多情況下,我將不再使用“叛逆”一詞,取而代之的是埃裡克森所說的“混亂”。“混亂”是成長必經的常規化的危機,使用這個詞能夠大大減少對青春期孩子的偏見和成人的自我中心,而增加一份對他們的理解。下面,我依據埃裡克森關於青春期孩子對同一性追求的理論,給各位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提供一些建議。

1、理解孩子的混亂

青春期的孩子常常生活在各種混論之中,深受各方面的矛盾和衝突,諸如身體緊張,自我焦慮,群體恐懼。有時對未來充滿希望,有時又不知該去向何方;有時極其自我肯定,有時又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有時積極奮進,有時消極怠慢;有時依賴權威,而有時又不知道該相信誰;他們對未來將要從事什麼職業、找什麼樣的伴侶、會獲得什麼樣的成就以及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一片迷茫,有時甚至對自己的性別也會產生懷疑。

他們一方面深受混亂的折磨,另一方面又壓抑著巨大能量。當青春期所特有的衝動、熱忱、激情、勇氣遲遲找不到安放的場所,他們就瘋狂地運動,以此來作為發洩的途徑。他們不知道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所以就追星,崇拜偶像,快樂著偶像的快樂,悲傷著偶像的悲傷,似乎偶像就是自己,自己也就是偶像,他們用這種方式進行自我認同。青春期孩子談戀愛,也不過是想通過另一個人認同自己、確立自己。每天出門照鏡子,過分注重自我形象,正是他們自我懷疑的體現,他們需要通過鏡子中的自己一遍遍確立“我就是我”,這就像當你鞋子不合腳的時候,你才會過分注意到你的腳一樣。

他們需要完成整合,形成自我認同,這是人生成長路上最大的攔路虎,在這一場混亂的戰鬥中,自我必須獲勝,只有這樣才能平息混論和騷動,形成自我同一性。正如埃裡克森所說:“人以吃驚的力量抵抗社會環境。在人類社會的叢林中,沒有同一性的感覺,就沒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寧可做一個壞人,或乾脆死人般地活著,也不願做不倫不類的人,他自由地選擇這一切。”

當青春期的孩子無法通過正當途徑形成自我整合的時候,就會拉幫結派,加入校園黑社會,發生鬥毆打架或者犯罪等事情。因為,他必須獲得一種自我的存在感。

在成人看來,他們有一種極端的固執,聽不進去父母的道理,也不管未來會怎樣,執拗地選擇著自己的選擇,忠誠著自己的忠誠。“忠誠”正是埃裡克森所說的,青春期孩子需要獲得的品質,但這種品質在剛開始的時候的確是完全不管對錯好壞的,就像埃裡克森對“忠誠”這個詞所作出的解釋——“不顧價值系統的必然矛盾,而堅持自己確認的同一性的能力。”因為,他們如果不忠誠,就無法堅持已經認同的自己,哪怕這個自己是為社會所不容,也好過沒有自己。

我們需要充分理解青春期的孩子,只有理解了青春期的孩子,才能共情他們,和他們站在同一邊,進行平等對話。

2、建立平等的姿態

父母之所以要和孩子建立平等的對話姿態,一方面是因為孩子長大了,更重要的是孩子有了很強的“成人感”,即便還沒有達到成人的成熟狀態;另一方面,只有平等的姿態,才會讓青春期孩子通過父母感覺到自我被尊重,這會幫助孩子構建對自己的認識,父母的平等姿態,就是孩子觀照自己的另一面鏡子。

但是,我見到的父母常常處於兩個極端,要麼過於控制、打壓,要麼小心翼翼,畏首畏尾,生怕自己那句話不對又衝撞到了孩子。這都不是平等,平等是一種姿態,這種姿態讓對話雙方都能感覺到自己被尊重,哪怕是相互爭吵也無妨。而控制或者退縮都是不尊重青春期孩子的表現,控制會讓青春期孩子覺得自己的“長大成人”沒有得到父母應有的尊重,這隻會引起孩子對父母的對抗,而對抗則是為了守住自己的立場。

父母的退縮和小心翼翼,只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在給自己耍花招、討好自己,而這在孩子眼中就是父母在變著法兒控制自己。更重要的是,父母對青春期孩子的這種討好和退縮就如同對小孩子的哄騙和誘惑,只會讓青春期孩子和父母更疏遠。

3、切忌只盯著成績

不論控制也好,討好也罷,父母和青春期孩子的對抗焦點,就是孩子的學習成績。當父母感覺到孩子的變化、反常、混亂的心理狀態時,父母首先擔心的是影響學習。這就像一個員工因為重感冒住院而請假時,老闆卻感嘆一句“呀,那你的工作怎麼辦!”如果你和孩子的關係是老闆和員工的關係,我想孩子早把你辭退了。

前面我們已經說了,青春期孩子正在經歷各種混亂、煎熬,他需要通過自己的方式形成自我同一性。這就像一個心事重重、夜夜失眠的人,第二天肯定是沒法集中注意力在工作上的,我們與其指責他沒有好好工作,還不如想辦法減輕他內心的衝突和憂慮。

或許,你會告訴孩子“只要你好好學習,以後就會……”這話你相信嗎?如果放在10年前,你這樣的邏輯還有道理,但現在這樣的邏輯很靠不住,因為社會變得多樣和不確定。如果孩子正忍受著混論的折磨,而你卻跟他談學習,那就如同你閨蜜找你傾訴家庭不睦,你卻告訴她要好好工作掙錢。這樣做,只會把你推向孩子的敵對面,你也不可能獲得和孩子對話的資格,更重要的是,你失去了幫助孩子構建自我同一性的機會。

4、參與孩子的探索

你可以把在你眼中的所有“叛逆”行為看做是孩子對自我的“堅持”和“探索”。如果你想幫助孩子,不是去打壓孩子的“堅持”和“探索”,而是充分參與進去,和孩子積極討論。比如,和孩子一起探討他的偶像,或許你會發現偶像身上的某些特徵正是孩子對自己的期許;和孩子一起探討他所參與的小團體,聽聽孩子所堅持的價值理念以及從那些他所堅持的價值理念中獲得的自我認同。

但遺憾的是,很多父母失去了參與青春期孩子對自我探索的機會,同時也就失去了幫助孩子的機會。因為很多父母總是把自己置於孩子的敵對面,一方面是因為父母不瞭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狀況,另一方面是父母的眼中只有學習成績,總是固執地堅持著自己認為的是非對錯和價值標準。

如果你可以做到不只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而是關注孩子的心理感受和其他事情,那麼你就有機會獲得和孩子平等對話的資格。如果你真有這樣的對話機會,千萬不要因為孩子跟你探討了一些和你的價值觀相沖突的事情就又搬出父母的權威去管教孩子,我認為正確的做法是通過和孩子的充分探討來影響孩子,當然前提是你的言論是有邏輯的、有智慧的和有啟發性的,這將會對孩子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尤其是當孩子處於這種混亂狀態時,更需要有智慧的成人的認同、理解和指導。

5、找到人生的方向

只有形成了完整的自我同一性,或者構建起了一套穩定的價值體系、形成了穩定的人格和對人生的追求和想象,一個人才能真正成為自己。

有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可能並不會經歷我前面所說的那樣的混亂,因為他們完全按照父母的要求、指示和期望前行。要麼他們沒有“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未來要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以及我將去向何方”這樣的糾結和疑問,要麼就是他們覺得這些問題與自己無關。

埃裡克森的追隨者瑪西亞是繼埃裡克森之後同一性研究的集大成者,他把我剛才所描述的這兩種情況稱作“同一性早閉”和“同一性彌散”。這在父母眼中可能是好事,因為這樣的孩子不會“叛逆”,但對於一個人的一生來說,這樣的孩子終將為自己不能成其為自己而買單——家庭的衝突,人生的迷茫,自我困惑終將會來,出來混,欠下的債,遲早是要還的,當中年危機襲來的時候,或許將會是比青春期更混亂更猛烈的一場暴風雨。

瑪西亞認為,青少年追求的自我同一性就是進行各種可能的探索,然後對自己的社會角色、理想等作出承諾。換句話說,形成自我同一性,就是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方向,這是每個人都必須要做的一件事,只有這樣,你才能成為你自己,你才能感覺到自我價值,你才能追逐到人生的意義。


覓得家長幫


我二哥家裡有點錢,我侄子就寵的厲害,啥都是他的,有一次就買了點薯片,我哥說給我吃一片嚐嚐,邊說邊把腦袋伸過去想讓人家喂一口,腦袋剛過去,小侄子一拳頭懟眼睛上,七八歲的小男孩打眼睛上,把我哥疼急了。提著兩肩膀就一腳,從沙發這頭踹那邊去了。踹的都傻了,沒哭,就瞪著眼發傻。我和我媽,我嫂子都嚇到了,我哥踹完也有點緊張,但是看看沒事,就從地上又提起來,大聲說,記住了,以後吃的先給長輩吃!

我嫂子,我媽衝過去檢查看看踹壞沒有,也沒咋,沒斷。但是也免不了把我哥罵一頓,意思就是跟孩子較真。

但是就我侄子到現在初中了,是我見過最有禮貌的孩子。別說頂嘴,家裡那幾個長輩面前,絕對知道禮讓,我覺得要教育就趁早,不用天天教育,一次到位就行。


明月在天127


兒子高考超重點線五分,被省內一所高校錄取。放假歸家後,就有了題主說的感覺。問什麼,都說,你不懂。我的形象確實需要重塑。有天晚上,他到同學家住宿,我從他行李中。找出本《心理學》。我用了各種記憶絕招。大體上記住了裡邊的內容。特別是弗洛伊德理論的精彩部份。我用背誦來打底。我把書悄悄的放回原處。第二天晚上吃飯時。老伴也打聽,在學校的情況,和學那些知識。還是那句話。你們不懂。我說,你說說看。也許能幫上忙。兒子說:心理學。你們懂嗎?我從定義。到精彩章節。又加上一些個人觀點。把兒子驚呆了。有一種不認識的感覺。我的形象又一次昇華。心理得到極大滿足。友們,不妨一拭。屢拭屢爽歪歪。


和光同塵56519696


題主你好,你的提問讓我透過屏幕看到了一個強勢的父母形象;作為一名教師和一位母親,我想說我們家長在遇到青春期孩子的時候,請先將身段放的柔軟。

青春期逆反,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也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之所以時不時要被大家掛在嘴邊說,就是因為對於孩子來說這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

我們都知道,孩子要經歷三個叛逆期。

第一個逆反期,出現在孩子兩歲半到三歲左右;在這個時候,自我意識開始萌芽。

第二個逆反期,出現在七歲到九歲的時候,可以稱之為是“準大人期”。

第三個逆反期,就是題主提到的青春期;而這第三個逆反期,因為孩子覺得自己已經很“強大”,所以和前兩次相比的話在行為習慣上會表現得更為明顯。

那麼在這個時候,可能父母因為無法和孩子順利溝通、也可能因為自己說的話孩子都不聽所以有種無力或者惱羞感;所以在無法說服孩子的時候,甚至會想到用武力“鎮壓”的方式。也就是題主所說的,給孩子一個下馬威。

事實上,這種高壓的方式更容易激發孩子逆反的情緒,讓他們覺得在父母那兒得不到應有的尊重,他們會慢慢厭惡這樣的父母。

而題主所說的“置之不理”,也就是故意把孩子晾在一邊的意思,顯然也不是一個好的辦法;父母的這種冷漠會讓孩子覺得窒息,同樣會把孩子越推越遠。

那父母到底應該怎麼做,才是比較合適的呢?

首先,是信任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身體已經發育成熟,可是心理還沒有發育成熟;在這樣的情況下,身體和心理之間會不斷有不適和矛盾出現,而孩子就在這樣的自我糾結中成長。他們一方面覺得自己足夠“強大”、自尊心又足夠強,可能會做一些並非自己意願但同伴認同的事,如抽菸、喝酒;而另一方面會因為遭遇到的各種挫折而對自己產生懷疑、甚至會覺得自己沒做好而引發抑鬱的情緒。

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一定要充分地信任孩子;要相信孩子自己有這個能力,能順利度過這個時期。只要父母能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事實上絕大部分孩子都是能順利度過這個時期的。

其次,平等對待孩子。

就是父母一定要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尊重孩子的意願,支持孩子渴求獨立的嘗試;在孩子失敗時給予鼓勵、安慰,在孩子成功時給予肯定和表揚。這樣的話,親子關係會比較親密有間,孩子對父母也就不會過度牴觸。

同時鼓勵孩子多和同齡人交往,擁有自己的朋友;如果有些話即便不能跟父母說,他們也能有別的傾訴渠道。只要父母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相處,相信孩子也會慢慢對父母敞開心扉的。

我是“諾善說育兒”,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幫助。


諾善說育兒


孫暉,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國心理學會註冊會員,服務於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孩子的宣戰

有人曾經說過,沒有養育過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不是真正的父母。話雖然誇張了點,但是所言非虛。由此可見,孩子的青春期對父母是一場大考,而只有順利通過這場考試,才證明你是一位合格的父母。


如果沒有經歷孩子的青春期,大部分的父母可能依然會感覺良好,當那個乖巧聽話,昨天還黏著你的孩子,突然以一種你不喜歡也不習慣的方式對你說話,挑戰你,頂撞你,就怕氣不死你的時候,父母就該明白:孩子進入青春期了。

當孩子的青春期到來的時候,他們的身體在飛速成長,但是他們心理上並不成熟,他們只是在用他們的方式探索自己成熟的樣子。


由於身體激素分泌的緣故,他們會容易衝動,而因為掌控情緒的額葉尚未發育成熟,因此我們常常會看到青春期的孩子情緒起伏比較大,有的時候,他們可能也不想自己太激動,事情過後可能也會相當懊悔,但是很遺憾,他們很難控制住自己。

調整心態

所以,當子女在青春期挑戰父母的權威,我們就要理解,他們大部分時候其實並不是想要故意跟父母對著幹,而是他們自己的情緒控制失靈,這樣就不容易被孩子惹怒。但是我們既不應該置之不理,也不應該給他一個下馬威,而是要放下自己惹怒的情緒,看到孩子背後的訴求,認真地聽孩子在說什麼。


當父母調整心態,不再認為孩子都是衝著自己發脾氣的時候,就可以做到理解孩子,聽到孩子說“你太煩了,太囉嗦了”的時候,我們才可以冷靜地想一想,自己說了什麼令孩子煩了,什麼話囉嗦了?下次就可以及時剎車,調整自己的語言和行為。慢慢地,父母會發現,那個討厭的青春期刺頭好像也不太刺人了。

對孩子的興趣感興趣

除此之外,父母還需要開始學習、瞭解孩子的興趣,想辦法做孩子的朋友。青春期的孩子,正是知識增長最快速的時期,已經開始探索自己的興趣和人生,模仿自己崇拜的人物,他們其實非常需要能夠讀懂他們的父母的指導,他們不喜歡的是那些對自己指手畫腳,說教,指責,不尊重自己,還把自己當三歲小孩一樣管著的父母。


所以只要父母適當放手,給孩子更多自主的權力,同時願意對孩子的興趣感興趣,就有機會貼近他們,和他們一起聊他們感興趣的話題。這樣,父母和孩子就都可以順利渡過這段“青春期”了。

只要父母願意順應孩子的變化而改變,瞭解孩子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知識,理解他們,願意放下權威的身份去做他們的朋友,我們也可以令孩子的青春期如同生命的綻放一般,絢爛多姿,讓孩子快速、茁壯地成長。加油吧,父母們!

作者簡介:
孫暉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家心理協會會員、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簽約心理諮詢師,多年教學和企業管理經驗,致力於親子關係、青少年成長問題、學業人格教育培養、家庭關係等方面的諮詢與探索。

如果您有任何心理或情感方面的困惑,歡迎關注我們的頭條號,私信留下聯繫方式,向作者提問諮詢。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青春期,也叫叛逆期,既然是孩子成長中的特殊時期,做父母的當然應該特殊對待。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識增強,由此帶來的最顯著的性格特徵就是好和父母對著幹。這種行為,是不自覺的,並非是有意的,有時是孩子自己難以控制的。

因此,這個時期,孩子更需要爸媽的關懷,只是關懷的方式要與過去不同。

首先,要理解包容孩子。萬萬不可把孩子的反常行為視為挑戰自己的權威,從而和孩子較起勁來,其結果就會越來越糟,孩子愈發叛逆,有的甚至造成心理問題,後悔莫及。

其次,要關心幫助孩子。孩子能否順利度過青春期,家長負有重大責任。做父母的首先要細心觀察孩子性情上的變化,是變得沉默了,還是變得易衝動了,等等。然後,對症下藥,給予必要的關心幫助。不過,這種關心幫助,不同於對待小孩子,要尊重他,不可做得太膩,更不可大張旗鼓,最好是讓孩子不太知覺,在悄無聲息中進行。

第三,要共同學習。可和孩子一起到書店,或亞馬遜等網上書店中,選本有關青春期的書去閱讀。要選適合孩子讀的,也要選本適合家長讀的。孩子瞭解了自己,自然會調整自己。家長了解了孩子,自然會正確對待孩子。這樣,孩子和家長一起努力,就能順利度過青春期,並且也能增強親子情。

鑑於以上,對待青春期的孩子,置之不理和給下馬威,都是不妥當的。


教育經典擷粹


前段時間熱映的電影《狗十三》講的正是青春期子女挑戰父母權威,與父母產生衝突的故事。通過這部電影中,我們或許能夠反思在與青春期子女相處時存在的問題。

影片講述了青春期少女李玩在“要聽話”的中國式教育裡,經歷了一次次衝突,最終學會了放棄自我、壓抑感情,向成人世界妥協的成長故事。

李玩有一個很愛她的父親,但她的父親也很強勢,面對和女兒的衝突,他總以高高在上的家長姿態,用自己的想法,去詮釋女兒的行為。他將女兒憤怒、委屈的情緒看成不懂事的表現,先採取哄騙、說教的方式,不行就訴諸暴力,試圖快速糾正女兒的錯誤,並希望她能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就像在打完女兒後,他心疼又溫柔地告訴女兒的那樣,“爸爸打你,是因為愛你。”“等你長大了,你就明白爸爸是為了你好了。”父親的行為正是你說的“給他一個下馬威,讓他知道自己幾斤幾兩”,這也是我們很多父母會採取的方式。

比如說,面對痛失愛犬,哭得撕心裂肺的李玩,父親教導她“你大了,要懂事”“難道一條狗比我、比爺爺還重要嗎?”“你要以學習為重”,在父親的心裡,走失的只是一隻無足輕重的動物,可是,他不知道,這隻動物的丟失,對於一個渴望關愛的孩子來說,意味著世界的坍塌。

李玩發瘋般尋找,爺爺因此受傷,奶奶差點走失,父親盛怒之下,責罵她不懂事,還對她拳腳相加,逼她向爺爺奶奶道歉。李玩瑟縮著道歉,然後飛快地跑進浴室,傷心地蜷縮成一團。

從此,她隱藏感情,不再反抗,微笑著接受現實,然後轉過身,在沒有人的時候痛哭不止。她失去了稜角,也失去了快樂,變成了大人喜歡的模樣,父親欣慰地覺得,女兒長大了、懂事了。可是他不知道,變得聽話的女兒也變得沉默了,關上了對他敞開的心門。

父親以為女兒不懂事,在挑戰自己的權威,所以他要管教女兒,讓她變得成熟、懂事,但他不知道,青春期女兒只是更有獨立意識,她並不想挑戰權威,她只想表達自己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訴求。可是父親從來沒有把女兒看成一個平等、獨立的個體,從未真正走進過她的內心。女兒的青春因父親的愛而充滿了疼痛感。

所以說,對於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行為,我們不能把它簡單解讀成“挑戰權威”,更不能置之不理或暴力懲罰,因為這樣會傷害孩子,我們要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試著去了解孩子的內心。

而這部電影的動人之處,正在於父親的“不接納”、“不尊重”、“不關心”是中國父母對待孩子的常態。走過青春的我們大多數都是成長的受害者,而如今,已經成為別人父母的我們,不能用同樣的方式傷害孩子。

沒有一個父母想故意傷害孩子,很多時候,傷害不是因為我們的愛不夠多,而是因為缺乏對孩子的理解,不是因為缺少智慧,而是因為缺乏溝通的技巧。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孩子,如何改善與孩子的溝通,讓孩子無需經歷中國式成長之痛,能快樂地長成我們希望的品質高潔、敢於承擔責任、充滿勇氣的人呢?所有的方法都在《孩子,把你的手給我》這本書裡。

這本被奉為教子經典的鉅著,是親子溝通領域首屈一指的革命性著作,涵蓋了所有的親子溝通技巧,以31種語言暢銷全世界,徹底顛覆了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可以說,對於《狗十三》裡父女間的所有衝突,這本書都能提供正確的解決方法。因此,如果你一生只讀一本有關親子溝通的書,那麼一定是這一本。

這本書的作者海姆·G·吉諾特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博士、臨床心理學家、兒童心理學家和兒科醫生。他的一生不長,並經受了長期病痛的折磨,卻將其短短的一生奉獻給了兒童心理研究,以及對父母和教師的教育。他將如何跟孩子溝通的創新思想凝練成這本書,用大量的親子溝通實例倡導了一種新型的有效溝通思想:懷著理解和尊重,無條件地接納孩子的情緒。

1、我們要理解孩子經歷的情緒困擾。

他們會因為與好友的一次分別而倍感孤獨,到一所新的學校而茫然失措,跟弟弟妹妹分享父母而心生妒忌,害怕被父母拋棄而恐懼,為父母之間的衝突感到焦慮。可是孩子不像我們,他們缺乏生活經驗,常常沒有能力自我排解。他們渴望我們的安慰和理解。

但是,孩子往往不懂得表達自己的情緒。其實不只是孩子,甚至我們大人都沒有養成向別人敞開心扉的習慣,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感受,以及如何處理感受。因此,當孩子感覺苦惱、害怕或者痛苦時,他們往往會以生氣的方式遷怒於他人,做出一些不恰當的行為。比如李玩在痛失愛犬後,推倒爺爺,對奶奶大喊大叫。

這時候,孩子的不當行為常常會激怒父母,使父母只針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批評說教,甚至說出一些傷害孩子自尊的話,可是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決。比如父親面對大發脾氣的李玩,他的回應是“你給誰發脾氣?”“我今天就要收拾你。”,並對李玩拳打腳踢。

但其實,孩子不當的行為是不安的情緒導致的。既然讓他們說出自己的感受很難,我們就要學著帶著尊重和關愛,去傾聽在他們憤怒的外表下隱藏的痛苦和無助,去解讀他們真實的感受。

2、當了解了孩子真實的感受以後,我們不要急匆匆地給出評價和意見,而要先處理情緒問題。

因為身處強烈情感中的孩子,是聽不進任何話的,想想我們成年人是不是也一樣,只有冷靜下來才能理智地思考問題。而孩子感受到的情緒更強烈,他們不會接受任何建議或批評,只需要父母能夠理解自己的心情。

正如吉諾特所說,情感就像一條河流,是無法阻止的。情緒也是無關對錯的,只是一種感受,它是我們人性的一部分。面對孩子的情緒,我們要接納它、理解它、尊重它,讓情緒的河流自由的流淌,才能真正疏導孩子的情緒。當孩子感到被理解和接受時,他們就會明白自己的感受是正常人經歷的一部分,他們的孤獨和傷痛就會減少,對父母的愛和信任也會更深,也有了面對困難的勇氣。

如果面對大聲吼叫的李玩,父親能透過她憤怒的外表,理解女兒的孤獨和無助,說一句“我知道你的感受,丟失陪伴自己的小狗滋味一定很不好受。”然後愛撫地摸摸李玩的頭,李玩很可能會因為被理解,而釋放出自己的悲傷情緒。就像面對狂叫不止的小狗,父親的斥責、踢打無濟於事,而李玩蹲下來,撫摸著它的頭,輕輕地喚一聲“愛因斯坦,不怕”,小狗就溫順地低下了頭。這就是理解和共情的力量。

3、孩子除了會採取憤怒的方式表達情緒以外,還會用試探的話表達自己的擔心或苦惱。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解讀出孩子的言外之意了。

書中舉例一個例子,一個叫南希的5歲的小女孩,第一次去幼兒園,她看見牆上的一副畫,大聲地問道:“誰畫了這麼難看的畫?”南希的媽媽很難為情,連忙制止女兒,告訴她這樣很不禮貌。但一個明白南希問題含義的老師卻微笑著說:“在這裡,你想怎麼畫都行,只要你喜歡,你也可以畫醜陋的畫。”南希聽後,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其實她並不想知道是誰畫了這幅畫,她只想知道畫不好的孩子會有什麼後果。老師的話讓她覺得,待在這裡不用害怕,很安全。

而對於更加敏感、更容易緊張和煩躁的青春期孩子,我們更要耐心讀懂孩子的言外之意。

吉諾特說,“所有的交流方式技巧的背後,是對孩子深深的理解和尊重。”理解和尊重是一切方法技巧的前提。我們只有把孩子看成是一個和我們一樣,平等、獨立的個體,多一些耐心,走進孩子的內心,理解和接納孩子的情緒,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在快樂中成長,幫助他們長成理想中的樣子。


謝珺桐


最近正好在研究關於孩子情緒的問題,還專門有一個章節就是關於青春期孩子內容。這裡想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青春期的孩子一般都會被認為很不好相處,任性,頂撞大人,可能很多家長都特別頭疼。

但是我覺得問題中提到的置之不理和還以顏色的方式可能都可以進行一些改善,採取另外一種更合適的方式反而會事半功倍。

首先我們得知道這個階段的孩子為什麼會這樣?

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因為生理上的變化,主要是體內的性荷爾蒙的變化,會引起孩子大腦的重組,身體發育,認知改變和情緒人格的發展,所以顯性體現出來的就是我們看到的孩子的一些叛逆表現,甚至會以誇張的言行去表達自己內心。

但是也正是這樣,所以這個時期才是孩子情緒教養的一個特別重要的轉折期。

對家長有如下三點建議:

第一,少講道理。或許會覺得有點老生常談,但是這一點真的至關重要,因為孩子本身感覺自己已經是一個大人了,而且說實話,我們說的很多道理其實他們都懂,所以這個階段一定一定戒除嘮叨和大道理。

第二,聽。有一個訣竅就是重複孩子說話的語尾。比如,孩子對你說,我們班某某同學真是討厭死了,我真想揍他一頓,你聽了千萬要忍住,不要大驚小怪,一頓說服教育。而是應該該幹嘛就幹嘛,平靜的說一句“哦,你想揍他一頓”。然後,他可能就會說他如何如何地討厭,你再重複最後一句話就可以了。

這樣做的好處是,他們會覺得父母很懂他們,又沒有被威脅到,所以會願意和你溝通。

第三,如果青春期的孩子已經表現出了對異性的喜愛。一定要在這個階段讓他們建立性和愛的連結,讓他們這是一件和未來的婚姻,家庭有聯繫的事情,而不會放任自己去做出格的事。

比如,平時看電視的時候可以隨意地和他討論,如果你是這個人,你會選擇哪個人做未來的另一半等等這樣的問題。也可以引發他們一些深入的思考,拉進親子關係。

總之,青春期孩子一定要採用適合這個事情孩子心理的方式去溝通,不能走極端,要麼不理要麼教訓,都只能適得其反。

家長們首先自己要平和下來,給孩子營造一個溫暖舒適的家庭環境,再去用上面的方法溝通。

我是育兒領域創作者“一枚有墨香的書籤”,與兒子一同成長的寶媽。



一枚有墨香的書籤


孩子一到青春期,其中一個典型的表現就是挑戰權威,因為他們的身體長高的,力量變強了,知識更多了。


原來需要仰視的父母,現在可以平視甚至俯視。在他們眼裡,無所不能的父母一下子變得無知而且還蠻不講理。


所以他們會以挑戰父母來作為自己已經長大的一個里程碑。

那麼,作為父母,被孩子挑戰的感覺當然會很不適應,也會很有挫敗感。不過,同時也要看到另外一點,就是孩子是通過挑戰父母,在用他全新的視角,來認識這個世界、探索這個世界


所以,父母的態度不應該是置之不理,也不是給他一個下馬威,而是尊重理解孩子、傾聽孩子的需求,然後陪著孩子一起度過這個特殊而關鍵的時期。


催眠王冰I心理諮詢


先釐清,何謂“父母的權威”,何謂“挑戰父母的權威”。按照日常的理解,只有認為自己作為父母就當然地對孩子擁有權威,這種權威是與父母身份掛鉤,而不是與父母自身示範和引導令孩子信服、認同,進而產生的權威。這種所謂的“父母的權威”,其實質就是家長制作風,是對傳統社會的陋習的抱殘守缺,與現時代格格不入。

如果父母的權威不是來自父母自身做得好,令孩子心悅誠服,那麼家長制的權威被青春期的孩子“挑戰”、打破,這是好事,是值得鼓勵的好事,意味著孩子在家長制落後的傳統意識形態家庭教育中還沒有被徹底摧殘。

相對地,父母之於孩子的權威如果是來自父母自身做得好,令孩子信服、認同,那孩子又怎麼會“挑戰”父母的權威呢?

所以,一旦父母感覺到自己的權威被孩子冒犯了,首先要做的,這是唯一正確應該做的,就是反思和檢討自己為什麼會被孩子冒犯?就好比身體染恙,得首先找到、找對導致身體症狀的病因,才能對症下藥,才可能藥到病除。

那麼,置之不理或者給孩子一個下馬威都是“病急亂投醫”,不僅不能改善,反而會雪上加霜,使親子關係愈加地滑入對抗和衝突的泥潭。

道理簡單得就像不吃飯會死一樣沒有任何懸念。置之不理無疑是放縱孩子的冒犯,父母自己默認了無能,給孩子一個示弱的示範;而不分青紅皂白給孩子一個下馬威,通過立威來試圖令孩子馴服(注意措辭,是馴服,不是信服),高概率(仰賴於孩子的特質)會激化親子矛盾,擴大和加深親子衝突的範圍和程度。

那麼該怎麼做?父母只有反思自己為何會被孩子“挑戰權威”,分析找到、找對問題之所在,才好辦。

父母當然應該在孩子面前有“權威”,但應該是建立在孩子信服、認同基礎之上的;即使難以做到令孩子信服,但起碼令孩子信任、接受。後者雖然權威不那麼足(取決於父母的能力),但孩子信任和接受也能使父母說什麼對孩子會有正面的積極影響。否則,孩子壓根兒對父母不信服,不認同,甚至連信任也沒有,也不接受父母,那麼無論父母使多大勁,對青春期孩子恐怕都不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反而很可能適得其反。

我在前面文章中曾談到,青春期未必就是孩子的“叛逆期”,如果孩子心悅誠服認同父母的權威,信任父母,那就沒有“叛逆”。

那麼,父母怎樣才能做到令孩子心悅誠服呢?那就需要父母從孩子幼年開始,發現和了解孩子;悅納孩子;支持孩子。而且,加上修飾詞就是,不懷偏見地發現孩子和了解孩子;無條件地悅納孩子的天資稟賦、性向特質;不遺餘力給予孩子成長的充分支持。父母做到這幾點:發現、悅納、支持,孩子當然就能自然而然地接受和認同父母的權威,對父母的教導心悅誠服。這樣家庭的孩子沒有“叛逆期”。

片面強調僅僅作為父母身份的權威呢?青春期的孩子只要不認同,不信任,那麼親子溝通就必然堵塞,孩子不會告訴父母他的想法、煩惱、追求、恐懼……什麼都不會給父母說。這就意味著家庭教育的失控。不僅如此,孩子還會在家庭之外尋找值得信任的社會支持,那麼在父母家長制淫威之下低自尊的孩子就很容易裹挾在朋輩亞文化圈子裡,沉溺於各種高風險的問題行為之中,成為邊緣青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