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突然去世,最擔心或放不下的是什麼?

土豆MV


這個問題是衝破避諱的問題。

因為是“突然去世”,會有什麼“最擔心或放不上”的事呢?也就是當時最緊迫、非得由我親自去辦的事吧。如果不是“突然”,這些事是可以了結的;如果不是“突然”而是有緩衝的去世,那“放不下”的東西可能會多些,什麼父母妻子兒女,會多一些牽掛,多一些留戀。

其實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哪來那麼多的“擔心”和“放不下”,你放下放不下又能如何!

我這個年令、我的有疾病纏身的身體狀況,已經不存在“突然”的問題了,隨時都有可能離開。我已經有了思想準備。我在談《該怎樣面對生死》的文章中表達了我的觀點:

出生入死。這是《道德經》中的一句話。它的本義是“從出生到走向死亡”。它是一個過程,世界上萬事萬物都要以不同形式經歷這個過程。人選擇不了初生,也選擇不了不死。生是人們的希望,死是人們的絕望。活著的人不希望死,不願意看到死、聽到死,也諱言說到死,但誰也迴避不了生老病死,直言說吧,死是人也是萬物的歸宿,誰都阻擋不了。

在我們的人生歷程中,身邊的人一個個離我而去,熟悉的不熟悉的,喜歡的討厭的,親近的疏遠的;我也會離他們離你們而去,消失在別人的視野中、記憶中。

送走一個個熟悉的面孔,總會有一陣陣悲痛或有一絲絲傷感在折磨著自己,漸漸的淡化、平復。人不可能也不應該經常沉浸在哀痛或傷感之中。

記得小時候聽恐怖故事後想到過人早晚會死的,內心曾極度恐懼過。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多,這種恐懼淡化了,到了我現在的年齡,特別是經歷了疾病之後,已經能平靜面對了——雖然我仍然會有哀痛和傷感,雖然我也不捨得離開親人們,但我認識到這是必然,是早晚會發生的,已經做好了思想準備。

一旦有了這樣的思想準備,反到坦然了。

生,要活好自己,活好每一天。

人的追求有相同的有不同的,吃喝玩樂我也喜歡。但人們吃喝玩樂的條件和時光是有限的。有時,我們雖然處在吃喝玩樂之中,但未見得真樂。

我怕孤獨,於是我在制定人生後期的方案中加進了做學問的內容,這樣可以排解一些孤獨。當疾病等因素困擾不得不面對必須的孤獨時,必須主動排解內心時常的孤獨,克服疾病障礙,給自己找點有益的事情做,通過所做的學問給後世留下點什麼。人來到世上一遭,應該為這個世界留點有益的痕跡,那怕是白日的流星一樣的不能被人的肉眼察覺的痕跡。

我希望活得久一些,這樣我做的學問會多一些,給後世留下的可能有用的知識就會多一些。

如果說我在“突然去世”時仍有“放不下”的問題,那就是我的未發表的研究成果沒有人能替我整理,我怕這些研究成果不能留給世人而隨我一塊湮滅。


陳廣逵


如果我突然離世,我最放心不下的是老公。

當然也擔心父母會接受不了,可是爸媽還有妹妹小梅呀,生活方面,爸媽有退休金,也有養老金。

可我老公,他是那麼傻的一個人😂,從小因為家庭極度貧困,也沒讀書,這麼多年,他那麼勤奮的工作,他馬不停蹄的,努力已經成了他的習慣。

常常,我覺得他像匹脫韁的野馬一樣狂奔,從不肯停下休息,我是那麼努力的想拽住韁繩,即使自己被拖的傷痕累累,只希望他能腳步慢些,只希望他能稍作歇息。

心疼他從幼年時就下地勞動,心疼他用稚嫩的雙肩扛起了養家的重擔,心疼他從小在父親的暴力下成長。

心疼他從不識人,用一顆赤子心待人,被傷害了卻能輕易原諒別人。

也心疼他從小因為缺衣少食,落下身體種種病痛,從認識他開始,我就不知不覺的學習了很多醫學知識,經過漫長的調理,雖然現在好很多,如果我突然離開,他又要回到過去,無規律的飲食和作息中。

歲月更迭,他從不知道欣賞四季的風景,彷彿他的眼中,沒有了春夏秋冬。

心疼他,所以放心不下。



M茉莉君


突然離世,那就是猝死了

由於職業的關係,還是時常會遇到有人在我眼前突然離世的,也就是猝死!

經歷過這麼一個真實的事情!

事情掐指一算已經是八年之前,急診來了一個急性心梗的中年男性,由一箇中年婦女陪著而來。在沒有急診介入手術條件的情況下,溶栓是唯一的選擇。

當我和那個中年婦女告知病情,下病危通知書的時候,那個中年婦女跑了,就是那種撒腿就跑的跑,那個女人是病人的姘頭。果然是頭腦清醒,不感情用事!

我當時錯愕不已,啟動緊急預案。

狗血的事情接踵而來

病人有個前妻,有個不住在一起的現任妻子,有個跟著前妻的親兒子已不相往來,有個現任妻子帶來的非親女兒。就是如此複雜的關係。不得不佩服,有些人可以把生活過得如此波瀾壯闊,跌宕起伏。

醫務科長袖善舞,報警報官,將這些人而都叫來醫院。不過在到達病房之前,病人已經死了,猝死了!

感情真的是淡了,我簡單陳述情況以後,這些親屬也沒有問責我,去著手準備一些應用之物。

記得清楚,病人的衣服是由現任妻子和親兒子一起換的。

一個法律意義上的伴侶,一個僅剩遺傳意義的兒子。

如果我猝死,我放不下誰?還是父母妻兒吧!


一蓑清歡


如果有一天我突然去世了,我沒有任何牽掛,可以頭也不回的走了。因為,上輩子欠的債,這輩子都還清了。我誰都不欠,下輩子誰都不見。我的父母,母親歸姐姐贍養,父親跟我。這是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分配好了的。父親腦血栓7年半,我照顧7年半。兒子十四,婚房都給買好了。給買了幾份保險,大病小病意外養老都有。二十五歲就能領工資,一直可以領到死。老公有車有房有工作,有門面房,我死了,他找下家應該很容易。我沒有啥牽掛的。


飄渺193349833


我怕死,怕到提起來就哭。我迷信,看到這種問題,我會先呸上幾口,然後趕緊離開。

但這次我沒有,我仔細思考,試圖讓自己更加坦然,試圖讓自己更加珍惜所有。

去年體檢,醫生手觸到我乳房有硬物,按壓不疼,無活動。記得體檢結果出來之前,醫生專門打電話通知我,一定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我認為自己得了壞病,成宿的哭。我怕我沒有時間去看看以後的生活。我還有夢想,我還有憧憬。那段時間我不停地打電話給媽媽,不為別的,就想聽她嘮叨我。我給爸爸打電話,就想聽他喝多了一個人在那裡碎碎念。

還有就是我男朋友,他就是個大孩子。有時候心比我還細,像個女孩子一樣。有時候又像個大孩子,故意捉弄你,然後在旁邊笑出豬叫。他哭、他笑,我都陪他。沒錯,他粘我,我喜歡這樣。



如果我去世,他一定會抑鬱。他會為了他的父母去結婚,但一定把我所有的事情都告訴他老婆,然後還會在家裡給我立個牌位,每天跟我說他們一家子今天做了什麼,如果他生個閨女,還會給她起我的名字吧。寫到這裡我泣不成聲,我不想讓他一輩子毀在我手裡,我卻不知道應該怎麼做,蒼天沒有眼。

如果我去世,我為我的父母感到慶幸,再沒有人跟他們發牢騷。跟外人講道理,跟父母不講道理說的就是我。他們這種愛讓我有恃無恐,卻更加讓我陷入更深的死循環,無法自拔。我無法接受,他們享受不到天倫之樂的回饋。

後來在解放軍301做了鉬靶,就是乳腺增生。醫生說以後要注意情緒,好好享受生活。那天出來的陽光特別好,但我真的沒有感到興奮。都說經歷過生死會有感悟,或許如此吧。



人生的節奏太快,讓你很難有時間停下來看看身邊的人,你認為恆久不變的,或許正在一點一滴的流逝,只不過你看不到、抓不住。

把你的每一天都當做最後一天,珍惜所有人,因為,今天很快就會成為昨天。


瘋狂漂流瓶


我今年54了,家裡有婆婆,老公,兒子還有兒子的女朋友。因為初六兒子跟他女朋友定親了,所以我認為這個女孩子也是我家的一員。孃家有母親,生活不能自理,我初二才給母親的保姆請到家。如果我突然死了,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剛才我提到的五個人。我有一個哥哥好吃懶做,不負責任;一個弟弟自私自利,斤斤計較(是個副局長),我父親去世快三年了,我嫂子平均一年來看我母親3次,我弟媳婦3年一共來我母親家3次,我弟弟距離我母親家不到2000米,平均3個月來我母親家一次。我哥哥更不用說了。所以說我肯定是不放心的。我婆婆79了,左腿不好,生活半自理,我老公是獨生子56了,婆婆沒有閨女,所以我也不放心。老公這個歲數了,害怕他找不到下家,並且他不會做家務,我不放心。孩子是獨生子,還沒結婚,以後他沒媽了,誰幫他做家務,誰給他照顧孩子……想想我的心好痛,放不下。孩子的女朋友嬌嬌小小的,在她孃家是老么,她媽媽肯定家務活不指望她幹,所以我也放不下。今天看到這個話題,慎思極恐!我真的現在是不能死啊!我在這個世界上還有這麼多的任務沒完成,真是不敢死啊!所以說看到我留言的友友們,咱們都要好好的愛自己才能愛家人,一旦死亡來臨,我們能從從容容的死,才能安心的死啊!


撫幼紅掌1


如果我突然去世,我最放不下的,是我的一雙兒女。

他們還那麼小。

吃飯喝水還需要人來照顧。

如果我去了。

他們怎麼辦呢?

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自殺了。

我是在一個放養的環境下長大的。

我的家庭情況非常複雜。

那時沒人關心我的心理成長,把我餵飽就覺得完成任務了。

爺爺每次喝酒後就會罵我是狼。

我那時太小,不知道他為什麼這麼說我。

後來我長大了問爸爸,媽媽為什麼自殺。爸爸沒有告訴我。

再後來,我年齡更大一點,問舅舅。

舅舅當時沒有回答。

過了一個月後,他突然給我打電話,說我媽是得抑鬱症死的。

但此時我已經是個成年人了,我對這個回答持懷疑態度。

我長大後的性格非常複雜,有點抑鬱,暴躁,多疑,自卑。

自從我有了孩子,我就告訴自己,一定要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給他們足夠的關懷。

把我叛逆期遇到的心理障礙,在他們還沒有進入叛逆期之前,就給他們提前打好預防針。

在學習上,給他們最大的空間,最好的輔導,希望他們以後成為一個健康快樂的人。

今天突然看到這個提問,我的心一揪。

我覺得我很想回答,如果我走了,我最放不下的還是我的孩子。

因為其他人都是成年人。

他們可能會在我死後,難過一段時間。

在時間的治癒下,就可以開始正常生活。

我老公可能會再給他們找個後媽。

那個女人能不能像我一樣的心情來對待他們呢?

會不會厭惡他們呢?

或者在和孩子產生矛盾的時候,會不會背地裡打他們,當著我老公的面前裝好人呢?

我現在不敢繼續往下想象了,因為我覺得我現在即便是想象著那些虛無縹緲的身後事,卻也無法抑制自己的情緒,開始悲憤欲絕,杞人憂天了。





萬里一閃電


看到這個話題,我才意識到,如果我突然去世了,最讓我放心的人就是老公了,因為他心態好得不行,有我沒有我,他一樣過,最多是一天兩餐不太不太方面,但襪子臭了沒有人管,他覺得更自在。沒有我監督,抽菸也不用躲到18樓了。

最怕對不起的是我的母親,她答應過我要長命百歲,我也答應過她,會一直陪著她,我若先走了,對她打擊是最大的。我怕她晚上納鞋底,習慣回頭不見我時會很失落。

然後是孩子,他漸漸長大懂事了,幾年後,大學畢業,找一份工作應該不會太難,不用太操心他。希望我不在時,他能多一點下廚自己做飯。買衣服時,不要太節省了,褲腳最好買寬一點的。

弟弟 ,我也放心不下,他是個非常優秀的青年。當我想起他工廠機器壞了,為了省點錢,自己通宵達旦的搶修,第二天又紅著一雙眼睛接著上班就很不放心。創業以來吃了不少苦,為了不讓家人操心,都是報喜不報憂,在外面吃了虧,回家從不提。雖然我一點幫不上忙,但如果不能看到,我也會難過。

還有,最近新買的一件漂亮衣服還沒有得穿,我只有忍痛割愛了。





遠方的事件


最放不下的是我的爸爸媽媽。

五十多天之前生孩子,醫生建議我順產,說我順產的條件很好。

提前一天高位破水住進醫院,醫生給我用了催產的藥,口服了幾次之後完全沒有效果,持續到第三天的時候掛了催產素,誰知一大袋縮宮素都要輸完了,除了胎心監測到胎兒的心跳加快了以外,沒有任何宮縮反應。

婦產科的主任醫師來了,建議我儘快手術,給我安排剖腹產。

半身麻醉的剖腹產進行的過程中醫生取出孩子之後告訴我子宮內有肌瘤,問我要不要挖除,我說要。於是醫生讓護士出去找我老公簽字,我的爸爸媽媽也等在手術室外。

手術後我回到病房,因為是剖腹產,身體體能消耗有點大,三天後才慢慢緩過來。

五天後辦理出院手續,醫生告訴我挖除的兩顆肌瘤,其中一顆比蠶豆還大,已經灰化了。醫生說,你的娃不出來,就是為了讓你剖腹產取出瘤子啊。如果瘤子變黑了還沒有發現的話,後果就難辦了。

醫生沒往下說。

回去之後我把結果告訴爸爸媽媽,感覺到他們舒了一口氣。後來爸爸告訴我,手術後醫生告訴他們瘤子的檢驗結果要等待一段時間才知道,他們提心吊膽了許久。

媽媽抹著眼睛說,幸好是良性的,如果是惡性的,你要有個三長兩短,你婆家肯定不會把孩子給我們,我和你爸沒了你,就不活了!

忽然就流淚了。

我32歲了,有了第一個孩子。

獨生女的我因為很多原因,選擇了在外地工作,遠嫁,爸媽不遠萬里來照顧我。

有時候覺得很對不住爸媽。

餘生我要好好照顧爸媽,好好照顧自己。


小Bee老師


我曾經歷過親人的突然離世,體會過那種無法言說的痛徹心扉。我不敢想象自己突然離世,會給親朋帶去多大的傷痛。就我而言,無法放下的將是不能繼續在世間延續我的愛。

我母親總是精心地侍弄著她的那盆茉莉花。起初,我以為她僅僅是喜歡。墨綠的葉子翠色慾滴,嬌嫩的花瓣如白雪般玲瓏淡雅,清新的花香瀰漫。沒有嬌豔的姿容,不是人間富貴花,但卻質樸純潔,不加修飾,楚楚動人。後來偶然聽媽媽提起,姥爺生前最愛茉莉花,媽媽是在用這種方式表達對姥爺的思念。

睹物思人,欲寄相思千點淚。姥爺剛剛60歲就突發心臟病匆匆離世。親人們都無法接受這突如其來的分離,始終沉浸在無盡的懷念中。那時我還小,對姥爺的印象是模糊的。只記得個子高高的,帶著眼睛,很威嚴。姥爺是教書先生出身,在文革期間,因提出過“家財萬貫,不如薄技在身”的口號,而遭批鬥。後來在當地的民政局就職,直至退休。生前倡導仁、義、禮、智、信,剛正耿直,家教極嚴。平時在姥爺家吃飯時是不能說話的,連拿筷子都不能發出聲音。以致我們這些孩子並不喜歡主動親近他,怕被訓斥,怕被督促唸書。但每次到姥爺家,他都會抱起我們,和我們親暱地玩著“頂牛門”;或是圍坐在一起,談論耳熟能詳的詩詞------剩下最清晰的畫面,便是一個清晨,聽說姥爺胸口難受,昏厥過去,不省人事。姐姐知道後就哭了,我看著她,也跟著哇哇大哭起來,卻不能理解這便是生死離別,更不能體會到媽媽和姥姥是如何的悲痛欲絕。

世間的很多東西都是稍縱即逝的,很多經歷當時只道是尋常,而失去時,才悔恨不已,卻永無法改變。姥爺的離去,對媽媽而言,失去的不僅是一位慈父,更是一生的依賴。這份濃得化不開的親情是深沉而久遠的,飽含著是“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惆悵。

最悲痛的莫過於姥姥。“一生一代一雙人”,“相思相望不相親”。憶當年,姥姥家境殷實,又是家裡唯一的掌上明珠,沒有裹過腳。女子國高畢業後,冒著日本人的槍林彈雨,堅持求學,考入師範大學。當時鄰居家一學生在求學途中不幸炸死,家人恐慌至極,也曾勸阻姥姥退學,但柔弱背後的堅韌讓她堅持下來,成長為民國既美麗大方又知書達理的女子。與姥爺相識後,便被這才華橫溢的窮書生打動,違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毅然嫁給了姥爺。這場婚姻沒有得到家人的祝福,但仍是幸福而溫馨的。姥爺信守了誓言,寵愛了姥姥一生,並常常唸叨希望年老後讓姥姥先她而去,自己來承受思念的煎熬。但是,他還是違背了誓言,沒能“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早早離去,剩下煢煢孑立、形影相弔的姥姥。

“春到芳菲春將盡,情到深處情轉薄”。姥姥懷揣著這份愛,樂觀豁達地生活著。如今已是耄耋之年,即將90歲高齡的她平和寬容地看待這世間的一切。看書讀報,健身保養。享受著四世同堂的天倫之樂。我想這些應該是姥爺所希望的吧,愛一個人,就該為了他好好愛自己。

前幾日,年老的姥姥生病臥床,家人都圍在身邊晝夜照料著。姥姥卻讓媽媽放下手中的活,陪她細語閒聊。姥姥長時間陷入深深的回憶,然後娓娓道來。她說她媽媽在遼寧老家病危時,她作為唯一的女兒沒能守在身邊。後來趕回去,在老人的墳前失聲痛哭------聽到後,我們都淚如雨下-----

一代又一代,我們重複著、延續著這份愛,我們得到了並失去著。我們無奈地面對著生離死別,我們所能掌控的是努力的付出愛。

女兒從小就在姥姥、姥爺的身邊長大,每日讓姥姥摟著入睡,在姥爺的肩膀上騎大馬------她盡情地享受著這無私的愛。女兒也會常常讓我描述我的姥姥、姥爺,會問我有關他們的種種。我總是一笑而過。

女兒還不能理解,很多事情,很多情感並不是語言文字可以表達的,這份情是血肉相連,是一生一世的牽絆,是生生世世的延續-------如這瀰漫的茉莉花香,永遠縈繞在身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