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原著裡有哪些細思極恐的情節?

萌系小甜妻


紅樓夢中有非常多細思極恐的問題。最讓人害怕的是三個政治問題。直接關乎賈家的興衰榮辱。曹雪芹通過假語將其寫得觀念堂皇,彷彿天經地義,殊不知背後的驚人政治隱喻稍一不慎就會粉身碎骨。之前有過涉獵今天簡單講講。



【一】

北靜王見賈寶玉本是小事一樁,但這個小事不簡單,主因是違法。秦可卿葬禮,北靜王出席,沒有皇帝聖旨就是違法犯紀的。賈敬死的時候曹雪芹埋伏了線索對此做了解釋。皇帝親自下旨准許王公以下弔祭,秦可卿葬禮北靜王一干人沒有聖旨明目張膽出席為哪般?

水溶又將腕上一串念珠卸了下來,遞與寶玉道:今日初會,倉促竟無敬賀之物,此係前日聖上親賜鶺鴒香念珠一串,權為賀敬之禮。

北靜王送賈寶玉一件見面禮微不足道,可細思極恐。皆因鶺鴒香念珠不簡單。

第一,皇帝所賜,北靜王竟然隨手送人。

第二,鶺鴒代表兄弟急難,皇帝賜給北靜王,表達了拉攏之心,與北靜王稱兄道弟。北靜王將其送給個孩子,皇帝情義何在?

第三,北靜王棄皇帝兄弟情,卻與賈寶玉續起了兄弟情,與賈家結黨之心明目張膽。

一串鶺鴒香念珠,將北靜王不臣之心彰顯清楚,也揭示了北靜王為何沒有聖旨參加秦可卿葬禮,皆因他不在乎!



【二】

賈元春為什麼在秦可卿葬禮後馬上封妃?皆因北靜王毫不顧及參加秦可卿葬禮,並將皇帝的“兄弟情義”鶺鴒香念珠轉手送給賈寶玉。皇帝不會怒?不可能。為什麼不降罪?勢不如人唄!皇宮中有太上皇,表示皇帝才登基不久,根基不穩,不敢也不能對賈家這些老臣輕易問罪。不但不能問罪,還要拉攏,所以好幾年無聲無息的賈元春升了賢德妃。賈元春還真要感謝北靜王的東風,只是這東風未必是好事。

元春升妃後馬上就有貴妃省親傳出來。這事更令人細思極恐。

第一,歷史上從沒有妃子省親,賈元春省親屬於頭一個(所謂吳貴妃,周貴人不過淡化元春省親可怕),如此行事,皇帝將會被記錄在史書,給他一個荒唐的評價不為過!皇帝什麼心情?賈元春會不懂得?

第二,妃子省親是太上皇的旨意。這是什麼情況?父黨和兒黨在對立!歷史上的太上皇和皇帝的關係最微妙,也最殘酷。曹雪有意如此寫,看似輕描淡寫,實則背後影藏著驚人驚恐的政治氣氛。皇帝外有北靜王一干老臣不服從,內有老爹太上皇指手畫腳,怎麼辦?忍吧!

第三,賈家響應了太上皇省親,就等於拋棄了皇帝。賈元春是皇帝的妃子,卻聽了太上皇的為什麼?首先,賈元春政治覺悟特別低,她完全可以不響應,一心聽皇帝的;其次,賈家被捆綁在四王八公這艘船上身不由己。幫你升了貴妃,就要根據我們的意志行事,元春省親不得不進行!

無論什麼原因,賈元春省親都不應該實施,賈家卻做了,從此與皇帝分道揚鑣。如此作死,誰還能救得了他們?

【三】

焦大醉罵最有價值是第一段。脂硯齋批語用了“驚心駭目”來形容,細思確實恐怖。如果結合北靜王隨手將鶺鴒香念珠送給賈寶玉和賈元春省親,就會發現焦大為什麼如此罵了。

蓉哥兒,你別在焦大跟前使主子性兒。別說你這樣兒的,就是你爹、你爺爺,也不敢和焦大挺腰子!不是焦大一個人,你們就做官兒享榮華受富貴?你祖宗九死一生掙下這家業,到如今了,不報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來了。不和我說別的還可,若再說別的,咱們紅刀子進去白刀子出來!

焦大醉罵的中心思想就如說反了“紅刀子進白刀子出”——反了!焦大不顧主僕之義,以下犯上!罵的那些話將一個老奴才對新主子的不滿意清清楚楚表達出來。焦大的經歷不正是賈家的經歷?寧國府的天下是焦大的功勞,新皇帝的天下同樣是賈家的功勞。焦大不受新主子待見,賈家也不受新主子待見。那怎麼辦?不行就“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唄!曹雪芹偏偏寫反了,那就是“反了”!

北靜王藐視君上,不臣之心昭然若揭,賈家與其結黨是不是反了?賈元春身為皇帝妃子,卻遵從太上皇旨意,站位父黨,是不是反了?焦大威脅要動武,賈赦他們經常去的平安州密事是不是反了?賈元春判詞:【虎兕相逢大夢歸】明白無誤將兩股勢力的衝突表達出來,賈家被抄家冤枉麼?這三點串聯起來,就知道賈家被抄家的線索,曹雪芹早都埋伏了。都是細思極恐的線索。

歡迎關注:君箋雅侃紅樓,每天為您帶來更多紅樓故事!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紅樓夢】通行本120回本


君箋雅侃紅樓


好有意思的問題。

既然是細思極恐,那就挑幾個讀原著時覺得值得一提的細節講講吧。

第一個:書中細節與作者現實中著書不謀而合,可謂一語成讖。

大觀園建成以後,賈政領眾人考察,突然想起要問帳簾幔子採購事宜,便命人叫賈璉過來彙報情況,賈璉趕來後:

賈政問他共有幾種,現今得了幾種,尚欠幾種。賈璉見問,忙向靴桶取內裝的一個紙折略節來,看了一看,回道:“妝莽繡堆,刻絲彈墨,並各色綢緞、大小幔子一百二十架,湘妃竹簾二百掛昨日得了八十架,下欠四十架”



這一百二十架先得八十架,欠下四十架是不是很眼熟?是否象極了作者著書最後只流傳了八十回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湘妃竹簾後面四十架如約而至,原著後四十回卻無跡可尋了。

第二件:賈府無處不在的監控

寶玉端午心情不大爽快,跑來花園散心,正巧遇見齡官在地上一筆一劃寫她意中人的名字,彼時園中並無一人,天空突然下了大雨,寶玉憐香惜玉心切,不顧自己暴雨淋身,反而提醒齡官仔細被雨淋了。

此事後來竟然被大齡剩女傅秋芳家裡的老媽子得知,並當成茶餘飯後的笑料。



第三件,無處不在的間諜

趙姨娘和賈政商討為賈環的放姨娘的事,其中提及寶玉已有姨娘。當夜她的丫鬟小鵲就跑去怡紅院報信,讓寶玉做好應對明兒賈政問話的準備。

賈璉夫婦找鴛鴦借老太太的箱籠當錢,以為神不知鬼不覺,不想過後邢夫人就找賈璉要200兩做中秋節,並將此事抖摟了出來。鳳姐和平兒納悶,問了小丫頭,方知道那天談事時傻大姐的娘正好在屋子外面,再聯想繡春囊是傻大姐撿到交給的邢夫人,這案情,越大想不通了……

第四件:賈家祠堂莫名其妙的嘆息聲和異響。

第七十五回,中秋夜宴時,賈珍與眾妻妾在猜拳行令,飲酒聞蕭。換盞更酌之際,突然聽見祠堂方向牆角下有長長的嘆息聲,一陣風吹過後,嘆息聲便飄過牆去了。緊接著祠堂內扇響起了一開一闔的聲音,一時感覺風氣森森,眾人都覺得毛髮倒豎起來。



想來賈家祖先拼命創下的基業,不想被這些不肖子孫早早耗盡,賈府四面楚歌,危機四伏,子孫卻毫無察覺且仍放縱荒淫。列祖列宗不由得長長嘆息啊,而這些此時嘆息聲便是鬼魂的聲音。

說來明清小說多少帶有些神話色彩,除了其他三大名著,《金瓶梅》亦不外如是。紅樓夢開篇亦幻亦真極賦美感,到了後四十回涉及到神秘色彩的細節,描寫的太過直接,反而顯得續書作者水平有限,比如王熙鳳遇鬼一事、瀟湘館聞鬼哭一事這些描寫與紅樓整體格調相去甚遠,這裡也就不做舉例了,有興趣的友友可以直接拜讀原著。


微影悼紅



曹雪芹寫紅樓夢的一個手法是“草蛇灰線,伏脈千里”,很多看似不重要的小人物,不經意的小細節,可能都隱藏和暗示很多沒有寫出的故事。

所以,紅樓夢裡有很多情節,乍看之下似乎沒什麼,但仔細品味,卻會發現隱藏在文字後的深意,這些令人細思恐極的情節,真是越想越覺得不簡單。我們不妨以原文中的五個情節為例來說明。

第一、壞了事的義忠親王老千歲

秦可卿死亡一回,因為賈賈敬不願意回來過問俗事,於是賈珍就更加恣肆奢華,一定要給兒媳找一副上好的壽材,看了不少杉木的都不滿意,後來薛蟠就送來了幾塊好板,但這個板子卻大頭來頭。

薛蟠說:“……這還是當年先父帶來,原系義忠親王老千歲要的,因他壞了事,就不曾拿去。現今還封在店裡,也沒人出價敢買。你若要,就抬來罷了。”

薛蟠說的義忠親王壞事,自然是指他被罷官免職,褫奪了爵位,甚至犯了案下了大獄,更甚者可能被處死,所以他沒有資格享用這“恐非常人可享”的檣木了。

既然是因為壞事,導致了棺材無人敢買,自然都是怕受牽連,但賈珍為了把秦可卿葬禮辦的風光,竟然全不顧及這些,問題就出在這裡。

一則,以秦可卿的身份,她只是一個五品誥命,沒有資格享用這樣名貴的棺木,這屬於僭越;二則,這副棺木是壞了事的老親王千歲曾經預訂的,賈珍直接拿來用,很可能引起難以想象的後果。

我們不妨揣測一下,八十回後賈府壞事的時候,會不會將這一段“公案”牽扯出來呢?甚至賈珍用此不合身份的壽材,被人看在眼裡,成為日後導致賈府被抄家的罪狀之一?

當然,秦可卿身份一直是個謎,曹公對秦可卿的棺木如此交代,是否也在暗示其非同小可的身份呢?越想越覺得事有蹊蹺。


第二、賈瑞臨死前照的風月寶鑑

賈瑞本可以不死,如果他聽從給他風月寶鑑治病的道士的交代,只看背面,不看正面,也許就好了呢,但他偏偏一直看那正面。

這個風月寶鑑有什麼奇異之處呢?它的正面是鳳姐在裡面招手,反面是一個骷髏頭,曹公這麼安排,是何用意呢?脂硯齋引用唐伯虎的兩句詩給出了答案,他說:好知青冢骷髏骨,就是紅樓掩面人。

原來風月寶鑑的正反兩面就是人這一生的生前和死後,正面是生前的“紅樓掩面人”,背後即是死後的“青冢骷髏骨”,其實賈瑞看到的鳳姐和骷髏骨,正是王熙鳳的生前和死後,完全就是一個人。

通過這面鏡子,曹公想告訴我們:不要看這書正面,方是會看。因為正面皆是虛幻,背面才是本真,所以他借道士之口說:誰叫你們瞧正面了!你們自己以假為真,何苦來燒我?也在甲戌本凡例中說道: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夢盡荒唐。

當然,風月寶鑑似乎還有另一層深意,這鏡子的正面,象徵著金玉其外的賈府,是假語村言,而那背面卻是早已敗絮其中的甄家,這才是隱去的真事。

這個風月寶鑑正反面皆可照,既然它在賈瑞之死時出現了,如果不出意外,八十回後,風月寶鑑應該還會出現,甚至與寶玉和群芳發生關聯,也未可知。

大膽揣測一下,寶玉在真正出家前,會不會從道士手中得到這面鏡子,然後他從正面看到了釵黛等人昔日在大觀園裡追蝶葬花的情景,而反面則由大觀園變成了一片青冢?


第三、黛玉吃鮑太醫、王太醫的藥

黛玉天生體弱多病,“從會吃飲食時便吃藥”藥物從未斷過,這一點在原文中也有多處提到,黛玉一進賈府,賈母就說“我這裡正配丸藥呢。叫他們多配一料就是了。”

黛玉深得賈母疼愛,給她配藥的醫生,自然得是賈母放心的,畢竟偌大一個家族,明裡暗裡各種勢力拉鋸,若不小心,被害了可能還被矇在鼓裡,所以給黛玉配藥的醫生,最初應該是賈母指定的,就是太醫院的王太醫。

奇怪的是,通過原文王夫人和林黛玉的一次對話,給黛玉的配藥的王太醫後來被換掉了。二十八回裡有這樣一段對話:

王夫人見了林黛玉,因問道:“大姑娘,你吃那鮑太醫的藥可好些?”林黛玉道:“也不過這麼著。老太太還叫我吃王大夫的藥呢。”

紅樓夢裡王夫人很少主動關心黛玉病情,這裡忽然問起黛玉病情,且點出鮑太醫,可見黛玉換太醫一事她是知情的,甚至說正是她用鮑太醫換掉了王太醫。

很多人據此認為,王夫人可能利用鮑太醫在黛玉的藥裡動手腳,使黛玉病情加重,這樣寶黛姻緣也就沒了可能。王夫人會這麼做嗎?我認為不會。

賈母何等睿智,此時身體還很硬朗,王夫人也不傻,她不會如此明目張膽,而賈母之所以讓黛玉繼續吃王太醫的藥,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鮑太醫的醫術不如王太醫。二是鮑太醫是王夫人所薦,且跟賈府交情遠不如王太醫,賈母不放心。

但無論如何,從黛玉換太醫吃藥,我們可以確定一件事,黛玉的病情是越來越重的,可能吃了王太醫的藥很長時間都不見效,所以才換了鮑太醫,後來發現還不如王太醫,於是又換了回來。

黛玉的病情也正是在這悄悄的換太醫之間,暗示了其不壽早夭的結局。


第四、賈政生日賈母等人的惶惶不定

元春封妃和省親,是賈府的一件天大的喜事,是無上的榮耀,但在元春封妃的消息確認之前,賈府卻不是這樣的。

十六回說到一件事,即賈政生辰,“榮二處人丁都齊集慶賀,熱鬧非常”,大家正開心的慶祝著呢,忽然就聽聞了一件事,把賈政等人嚇得不輕。原文說:

忽有門吏忙忙進來,至席前報說:“有六宮都太監夏老爺來降旨。”唬得賈赦賈政等一干人不知是何消息,忙止了戲文,撤去酒席,擺了香案,啟中門跪接。

不管怎麼說,賈府都是國公府,一個太監來傳旨,為什麼賈赦賈政朝中為官者都唬的不輕呢?甚至就連賈母等人,在賈政被宣召入宮後,也是驚魂不定,“賈母等閤家人等心中皆惶惶不定,不住的使人飛馬來往探信。”

一個赫赫揚揚已近百年的國公府,為何對一個傳旨的太監,如此的懼怕,似乎最怕宮裡來人傳旨?曹公為什麼這麼寫?其實冷子興演說榮國府一回已經交代了。

如今的榮寧二府,也都蕭疏了,不比先時的光景。也就是說,賈府已經在走下坡路了,所以對於閤府之人來說,宮裡傳來的消息,大多都不會是什麼好消息,尤其在“不知是何消息”的情況下,更是令人擔驚恐懼。

從寫作手法上來看,曹公這是欲揚先抑,欲寫元春封妃一篇熱鬧非常的文字,必先讓賈府之人因不知是何消息而緊張驚懼,前後對比,更能看出加速衰落中的賈府眾生相。

對賈赦、賈政、賈母等人來說,也許他們最怕的消息就是抄家,但似乎又時時在等這樣一個消息到來,他們的驚懼,其實正是一種等待宣判的忐忑心理。最可怕的不是你知道明天會死,而是你知道你早晚會死但卻不知道何時死。


第五、王熙鳳的奪錦之夢

王熙鳳做過不少夢,眾所周知的是秦可卿託夢,其實後文還有一次,雖然王熙鳳當作一個玩笑說了出來,細思之下,背後卻是令人心驚膽戰的大伏筆。

鳳姐道:“……昨晚上忽然作了一個夢,說來也可笑,夢見一個人,雖然面善,卻又不知名姓,找我。問他作什麼,他說娘娘打發他來要一百匹錦。我問他是那一位娘娘,他說的又不是咱們家的娘娘。我就不肯給他,他就上來奪。正奪著,就醒了。”

這個夢在王熙鳳的眼中,就是很平常的一個夢,甚至像秦可卿託夢如此重要的大事,後來她也並沒有放在心上,更不要說這個一個奪錦之夢了。

其實我們知道,紅樓夢裡只要是宮裡的事情,多半都跟元春有關,無論是元春省親,端午賜禮,還是宮裡老太妃薨逝,又或者是宮裡太監來賈府借銀子,其實寫的都是元春之事。

王熙鳳的這個奪錦之夢,其實正暗示了元春的失勢,賈府的錦繡前程已被奪走,隨後發生的夏太監打發人來賈府借銀子,很好地佐證了元春在宮中的失勢,不然誰敢去貴妃的孃家借銀子呢?

此時的賈府,也早已日薄西山,賈璉辦事連銀子都要去當賈母的箱籠了,可見賈府已經到了傾頹的邊緣,而這一切跟元春失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綜上我們看,曹公在佈局紅樓一書時,各方勢力和關係相互交錯,明裡暗裡都在發生著爭鬥,很多情節他並沒有詳細交代,但我們通過前後文的串聯,很容易得出結論,這也是紅樓夢“不寫之寫”的偉大之處。


少讀紅樓


劉姥姥二進賈府,賈母帶著她遊覽大觀園,遊覽到黛玉的住處瀟湘館,黛玉親自用小茶盤兒捧了一蓋碗茶來,奉於賈母。王夫人道:“我們不吃茶,姑娘不用倒了。”

黛玉捧茶是奉於賈母的,為什麼王夫人越俎代庖急於拒茶讓人很奇怪。如果只是客套的話理應由賈母來說,因為賈母是長輩,長輩說不用倒了就可以不用倒了,但王夫人一個晚輩,她自己不想喝茶卻說我們都不喝茶,不怕賈母不滿嗎?

按王夫人的性格,賈母還沒有說話王夫人是不敢表態的,而此時她急於表態拒絕說明了遇到了她十分不願容忍情不自禁拒絕的事情。

王夫人為什麼不願意喝黛玉倒的茶甚至到了急於拒絕的地步呢,愛屋及烏的道理大家都懂吧,同樣也憎屋及烏,王夫人因為覺得黛玉有可能要搶走她的寶玉,所以對黛玉十分排斥,排斥到連黛玉倒的一杯茶都不想喝的地步;王夫人這句話的潛在另一個意思是我們馬上就走沒時間喝茶.如果不是賈母帶著大家來,王夫人肯定不會到瀟湘館走動的,現在即便是到了瀟湘館也是如坐針氈立刻就想走,甚至不自在不自然到犯了在賈母面前急於表態的失誤。

接著賈母因見黛玉窗上紗顏色舊了,便讓王夫人換上新鮮顏色的,接著鳳姐便把話接了過去。鳳姐接話是因為這些事平日裡是她安排主持的,賈母肯定也知道這些事都是鳳姐主持的,那賈平為什麼安排王夫人來辦呢,這便是賈母對王夫人表達不滿,也是對王夫人不關心黛玉的責備和剛才不喝茶的反擊。賈母的心裡對白估計是:你(王夫人)不是不喜歡黛玉嗎,但是我(賈母)喜歡,只要我喜歡的人你就不能怠慢。

這是賈母和王夫人二人在對待黛玉的態度上第一次面對面的暗示較量,看似普通說話聊天,但細思極鞏。


納蘭子熙


我覺得紅樓夢原著裡讓人細思極恐的,就是趙姨娘差點害死寶玉和王熙鳳的的情節。並不是因為那些鬼神之說讓人驚歎,我的疑問是趙姨娘如何把事先準備好的五鬼放到鳳姐和寶玉的房間裡的?而在事後又神不知鬼不覺得把那些紙人、五鬼帶走?趙姨娘到底有多大的隱藏的勢力?

讀者們應該最清楚了,當時馬道婆把五鬼和兩個紙人悄悄給了趙姨娘,讓她寫上寶玉和鳳姐的生辰八字,一併掖在二人的床上。在榮國府鳳姐和賈寶玉那是什麼樣的存在?前呼後擁不說,各自房裡大小丫鬟都是最心腹的人,尤其是賈寶玉房裡,就連小紅那樣聰明伶俐並且是榮府管家林之孝的女兒都沒有辦法接近賈寶玉,更別說其他人了。

賈寶玉身邊有襲人,王熙鳳身邊有平兒,想在他們眼底下做壞事應該很難吧?趙姨娘是怎麼神不知鬼不覺把這件事做成的?她自己本人是絕對進入不了賈寶玉和鳳姐的房間的,那麼只有一種可能,她在二人身邊安插了“內奸”?可是想破腦袋也猜不出“內奸”是誰。

如果這樣看的話,趙姨娘並不是表面上看的那麼簡單,雖然因為沒有家族背景,在榮國府處處受人欺負,但是賈政對他還是非常寵愛的,文中也提到賈政常常在趙姨娘那邊過夜。服侍王夫人的彩雲更是對趙姨娘母子言聽計從,所以說趙姨娘不簡單。

寶玉和鳳姐身邊到底誰是趙姨娘的人?為何全書中沒有透露一絲半點的線索?想害死他們的丫鬟是誰?


主播時代


剛看到悟空問答上有一作者回答的細思極恐的文章,寫得非常好,我順便解解謎底。

一,大觀園建成後,賈政命人叫賈璉來彙報情況。賈璉回道:妝莽繡緞,刻絲彈墨,並各色綢緞,大小幔子一百二十架,湘妃(黛玉→崇禎帝)竹簾(竹簡→歷史),昨日得了80架,下欠40架。湘妃竹簾喻明史,只得了80架喻《紅樓夢》只寫了80回,後40回是沒有的。如果讀者以明末的歷史去書中探密,就會發現各個歷史片段均在前80回完成,人物的結局也在書的各個角落交待清楚了,完全沒有必要寫後40回的,即使寫了,估計也非常露骨,也會被清廷封殺。又或者後40回也是作者所寫,故意寫得牛頭不對馬嘴,前後矛盾,以引起讀者的興趣,來揭穿真相。《紅樓夢》按鳥→吃→蟲→吃→草木的規律來寫,這後四十回的作者叫高鶚,也很有深意。

二,齡官畫薔之謎,30回的回目是齡官畫薔痴及局外,既作回目,必有深意。齡官為戲子,長得像黛玉,賈薔諧音假牆。齡官用金簪子(後金,清)在地上畫賈薔(假牆),喻清人寫的明史是假的,別被假牆給擋住了。再看元妃省親時,齡官執意要唱的那兩出戏:相約、相罵,均出自《釵釧記》一書。釵釧既喻拆穿,又喻後金。後來寶玉痴看齡官劃薔被傅秋芳(秋乃花草的災季,傳通覆,喻清人)的老媽子得知,當成了茶餘飯後的笑料。

三,鵲兒偷偷來報告趙姨娘之事。原文大概是趙姨娘欲將彩霞配賈環,賈政說他們哥倆還小,等兩年再談。趙姨娘道:“寶玉已有二年了,老爺還不知道?”賈政忙問道:“誰給的?″趙姨娘方欲說,只聽外面一聲響,不知何物,大家吃驚不行。緊接著丫環小鵲來報告趙姨娘生事了,說完就要回去,襲人命他吃茶,在這裡應該再加一段文字→鵲兒偷偷告訴襲人:趙姨娘已經知道你的身份(與寶玉結合為竊國)了。幸虧我搗騰出聲響,否她就告訴賈政了,你要釆取措施來保住秘密。丫頭小鵲其實是後金人安排在賈政和趙姨娘身邊的線人。

四,中秋夜宴時,賈珍與眾妻妾突然聽到祠堂方向牆角下有長長的嘆息聲(明祖宗的嘆息),一陣風(清風侵入)吹過後,嘆息聲便飄過牆去了(明祖宗被趕走了),緊接著祠堂內扇響起了一開一闔的聲音(清祖宗供進來了)。一時感覺風氣森森,眾人都覺得毛髮豎起來(清兵來了,遺民豈不毛髮倒豎)。

《紅樓夢》只要站對了隊,任何謎都可迎刃而解。


5130白皓白


紅樓夢第十七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

賈政率門客和賈寶玉遊貴妃省親別園時,有這麼一段文字:

方欲走時,忽想起一事來,問賈珍道:“這些院落屋宇,並几案桌椅都算有了。 還有那些帳幔簾子並陳設玩器古董,可也都是一處一處合式配就的麼?”賈珍回 道:“那陳設的東西早已添了許多,自然臨期合式陳設。帳幔簾子,昨日聽見璉兄 弟說,還不全。那原是一起工程之時就畫了各處的圖樣,量準尺寸,就打發人辦去 的;想必昨日得了一半。”賈政聽了,便知此事不是賈珍的首尾,便叫人去喚賈璉。 一時來了,賈政問他:“共有幾宗?現今得了幾宗?尚欠幾宗?”賈璉見問,忙向靴 筒內取出靴掖裡裝的一個紙折略節來,看了一看,回道:“妝蟒灑堆、刻絲彈墨並各色綢綾大小幔子一百二十架,昨日得了八十架,下欠四十架。

鋪墊的莫名其妙,有點沒頭沒尾,但書中沒頭沒尾的情節多了,這段似乎就不那麼起眼。但聯想一下紅樓夢章節,可不就是隻得了前八十回,後四十回遺失,後程高二人合著後四十回,但情節索然無味,完全沒有之前的壯美瑰麗。這段是否在暗示我們,其實寫完了,但作者因亡國之悲(明亡清興)加上文字獄的恐怖,不得不將後四十回故意遺失。

我個人是十分贊同紅樓夢此書是明寫貴族家庭的崩潰,暗寫明亡清興的,否則一個小小的織造是否太自戀?一個織造家庭,就算枝葉繁多富可敵國,也不至於“千紅一哭、萬豔同悲”,江寧曹家是抄家削爵而已,雍正皇帝最後對他們並未趕盡殺絕,哪至於“白骨累累忘姓氏”、“只認他鄉做故鄉”。況且仔細閱讀,書中的細節典故都在提示著我們。

迎春奶母偷小姐累金鳳去賣,奶母丫鬟在迎春房內大吵大鬧,迎春不僅不管,還看起來了《太上感應篇》,黛玉說:“虎狼屯與階陛,尚談因果”。

“虎狼屯與階陛,尚談因果”,這句話出自的是南朝皇帝梁武帝蕭衍的故事,錯用奸佞,結果叛將侯景都打到宮門外了,蕭衍還在大談佛教的因果報應。

叛將侯景,羯族人,這就完全可以對應的上,漢人江山明亡,被異族清朝所攻陷。甚至可以大開腦洞想想,紅樓夢的作者是否親歷了此事?也許是南明小朝廷岌岌可危,清軍南下近在眼前,南明君臣還在為利益所爭,其中有人,可能就是皇帝還在說什麼佛教因果報應,被在一旁看到的作者以閨閣昭傳的方式記錄下了。

所以後四十回,根本不可能會像程高本那麼緩和,還可以蘭桂齊芳,真正的後四十回,應當是恐怖、慘烈、生靈塗炭的,圈地、逃人、屠殺、投充,才讓華夏大地“白骨累累”、“千紅一哭萬豔同悲”,作者無能為力,只能長歌當哭,哭我們的江山已逝,人民為奴,哭我們的精神喪失,脊樑已斷。

這才是紅樓夢最最細思恐極的!







撓撓說


1.人物年齡

林黛玉進賈府的時候估計就6,7歲的樣子,可是想了多少事情。回憶一下,我們這個時候都在幹嗎,知道什麼。


2.要是這會子再發個兩三百萬的財就好了

這是賈璉對王熙鳳說的,而林黛玉家的父親的後事就是賈璉帶著黛玉去處理的。


3.賈元春回家<strong>省親呆了7小時

大觀園修了近一年,賈元春回家只呆了七小時。


4.寶玉與晴雯撕扇子調笑的時候,金釧正泡在冰冷的井水裡


5.十二釵中,只有薛寶釵和她母親關係很好,母女兩人能夠一路相伴

林黛玉——幼年喪母

賈元春——很小就進了宮,基本與母親失去了聯繫

賈迎春——幼年喪母

賈探春——趙姨娘就不說了

賈惜春——幼年喪母

史湘雲——襁褓喪母

妙玉——幼年出家

秦可卿——抱養

李紈——未提及

鳳姐——未提及

巧姐——幼年喪母


6.探春和賈環

兩個人都是趙姨娘的孩子,都是庶出,但在賈府卻是有著天差地別的地位。為什麼王夫人只疼愛探春,一方面是探春自己爭氣,優秀;另一方探春對賈寶玉是沒有威脅的,反倒如果能嫁給好人家是能為賈府帶來利益的。賈環呢,本身討厭,加上對寶玉產生威脅,所以王夫人自然不喜歡。

試想一下,如果賈環有探春一樣的才能,他在賈府,會是怎樣?



7.劉姥姥

劉姥姥到賈府來參觀的時候,最有名的就是王熙鳳介紹茄鰲的製作過程,真的是極其複雜。有時候反過來想想,為什麼賈府最後會衰落,不是賈府的人不聰明,而是人的才華沒有轉換為生產力。賈府之中,無論男女,很多人的才情智商都遠高於常人,可是大部分的人都是用在維持表面的排場。一旦身後所依靠的賈府衰落,這些公子小姐未必比劉姥姥獲得更好。反過來看,劉姥姥其實是個厲害人物,自己都窮得快活不下去了,還能夠陪著賈府的人吃喝玩樂,盡情的逗樂大家。


歷史是什麼


《紅樓夢》中,劉姥姥第二回進榮國府,講了一個“雪中抽柴”的故事,聽起來細思極恐。

劉姥姥講的故事似乎是有鼻子有眼,彷彿她親身經歷一樣,但是,這其中卻處處透著奇怪。那是去年冬天,下了一場大雪,地下壓了三四尺深。什麼概念?三四尺深,快齊人胸口了。大清早的劉姥姥就聽到外面柴草響,想是有人偷柴草烤火。向外看時,卻是一個十七八歲的標緻姑娘,梳著溜油光的頭,穿著大紅襖兒,白綾裙子。

鄉野裡哪裡來這麼一個姑娘?還那樣一副打扮。更要命的是,說姥姥說到這兒,忽然聽到外面有人嚷嚷說南院馬棚走火了。寶玉偏偏還問那女孩兒大雪天抽什麼柴草,黛玉又說:“依我說,還不如弄一捆柴火,雪下抽柴,還更有趣呢。”

寶玉揪著劉姥姥的這個故事不放,要她往下說,劉姥繼續編下去就越編越恐。因為劉姥姥的故事裡有位小姐叫茗玉,老爺太太愛如珍寶,想當年林如海夫妻對黛玉也愛如珍寶,到十七歲上一病就死了。《紅樓夢》裡有寶玉有黛玉還有妙玉,似乎帶玉的人之間都有著某種糾葛。好好的劉姥姥說了一個茗玉,說了一位小姐病死,似乎就預兆著黛玉今後的命運,不然,這個故事放在這裡說明什麼?

而且,配合抽柴的偏偏是南院馬棚走火,有人根據榮國府的方位結構,推斷出所謂的南院馬棚,應該是賈府的祠堂。祠堂是祭祀祖先的地方,那裡走火就更了不得了。

這些,是不是都細思極恐?茗玉的死是不是意味著黛玉的結局?馬棚走火是不是意味著賈家的敗亡?


蘇小妮


這個問題有意思,很多情節細思極恐。

1、端午元春賜禮, 為何不全是從家庭掌權人賈母房子裡挨著個的發給每一個人呢?

寶玉的禮物是從賈母房裡送到寶玉手上,三春和黛玉的是分別送到姐妹手上的。 寶釵的既沒有和寶玉一起領更不是和三春及黛玉一起去領。

難不成貴妃贈送禮品還分別發給每一個人,而不是太監出來送到賈母手上由賈母出面分配到每個人的手裡呢? 寶釵拿到禮物馬上意識到不同,高興之餘就直接戴上了。貴妃賜禮不知道尺寸?寶玉想看看手串,寶釵都取不下來,會不會被其他人掉包了?這本來就是黛玉的繼續?




2、 狠舅奸兄,到底是誰?

賈環既不是巧姐的舅舅,也不是兄弟,他是巧姐的叔叔。所以續作安排賈環出賣巧姐,很是個大疑點。 原著裡賈環幾乎很少有外面的狐朋狗友,學壞的環境不如薛蟠和寶玉。

環者,《說文》曰璧也。《荀子·大略》:“聘人以珪,問士以璧,召人以瑗,絕人以玦,反絕以環。”環本身就有心意回轉的意思。

最後振興賈府的人大有可能是賈環。

3、劉姥姥說了一個雪中抽柴火的故事,眾人都聽進去了。

寶玉,對故事中的姑娘念念不忘。 寶私下問故事中的姑娘名字,劉姥姥說她叫做茗玉。

後來,寶玉叫茗煙去尋,但無果。

茗煙,可不是去尋茗玉而結果如煙?

這玉就是黛玉,如煙消逝了。雪中抽柴,就是薛寶釵釜底抽薪了木石良緣。



4、大傢伙給鳳姐湊份子過生日,賈鏈在家裡偷腥被當場抓住。

王熙鳳故意把事情鬧大。 她在保證自己安全的情況下,引著賈璉打到老祖宗那裡。

賈鏈真的醉了嗎?動手要殺妻子,他之前和鮑二家的說笑時毫無醉酒之態。

鳳姐見人來了,為什麼不當眾評評理?她向賈母哭訴,為什麼迴避賈璉偷情而糾結那幾句話呢? 只有一種可能,賈鏈和鮑二家的還沒進入正題,在調情階段被抓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