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剛換盆可以重剪嗎?會不會造成枯枝?

山腳魚夫


盆景剛換盆可以重剪嗎?會不會造成枯枝?

盆景姿態優雅,種類比較多,金銀花盆景,杜鵑花盆景,羅漢松盆景,等等非常多,很多植物都可以打造成漂亮的盆景,每個的種植細節也不一樣。


如果要給盆景換盆的話,最好是在春秋這兩季比較好,這兩個時間段溫暖適宜,換盆後可以很快服盆,適應快,生長速度迅速,不建議在冬季換盆,氣溫低的時候換盆,移栽的成活率下降,而且千萬不能傷根,修剪也要輕剪,不能重剪。枝條損傷過多容易影響生長和服盆。


如果平時換盆的話,只要溫度有20度,可以適當的修剪一些枝條,老枝條,枯枝,過密的枝條,徒長的枝條,甚至可以修剪出來自己喜愛的形狀來。

換盆之前適度的修剪,可以降低它在換盆後對養分和水分的吸收,減輕它的生長負擔。不僅不會造成枯枝,反而會長出更多的分支和側枝,讓株型更加茂盛飽滿。


本文由小雅在陽臺原創並首發於悟空問答,內容請勿搬運、抄襲。我是愛種植花草果蔬的小雅,關注小雅在陽臺,和你一起養花種菜,分享種植小技巧,園藝知識!


小雅在陽臺


盆景換盆時是可以進行修剪的,適當修剪,有利於水分的供需平衡,對促進植物快速恢復是有幫助的,重剪也是可以的,但要選擇合適的時機。

對大多數植物而言,春季天氣轉暖,在植株萌動的前一至兩週是比較合適的重剪時機,換盆也常在休眠期進行,兩個重疊的時期是比較合適的換盆和重剪時期。


植物重剪為了避免失枝,一是要留生長點,枝條上留一些芽口,植物嫩芽能合成生長激素,促進枝條生長。二是要平衡樹勢,如果單一枝條修剪過重,別的枝條几乎不修剪,因為頂端優勢可能會造成修剪過重枝條不能生長。


植物重剪之後造成枯枝的主要原因就是失用和失水。枝條上沒了生長點容易出現失用。失水的話就是大的傷口要用蠟黃泥,薄膜或者癒合劑等包覆,減少水分流失,二是要注意枝幹噴水保溼。


養花家


盆景在換盆以後應該做適當的修剪,減少換盆後根系傷愈期不能疏鬆養份給植株的養份水分消耗。換盆結合修剪,最好在植物的旺盛期,一般時間為春秋季。在植株冬季休眠期以後的春季為最佳的修剪換盆時間。

養植一段時間後的盆景,盆土消耗殆盡,會影響後期的養植樹木的健康情況,所以在盆景越冬後的春季2到4月期間,選擇好天氣晴朗的時間換盆修剪。(樹木換盆傷及根系,不能立即粗碰水分,枝幹傷口有樹汁液流出,會自行乾燥凝結在傷口)

修剪根系:換盆主要是更新盆土,修剪根系,梳理根系。將整個的盆景,脫盆。或直接用水沖掉盆景根系,然後修剪掉交叉,過長的根系,讓根系呈現垂直向下,或者樹為中心向四方生長的狀態。儘量保留毛細根鬚根。

修剪枝條:適當修剪紙片上的過長枝條,向下枝,交叉枝等。使枝幹上的雲片枝葉不相互阻擋光照,阻礙通風。確定保留下來的枝條,修剪時往外多留一個芽點,以保證樹木不會因此失去需要的芽點,不會枯枝縮枝。

枝幹上有超過一釐米大的傷口一定要及時塗抹癒合劑,保證樹汁不會過多流失,不會傷口感染。

換盆修枝後:可在第二天在澆透水。枝幹部分用噴霧打溼,用塑料袋套在樹幹上,袋口紮緊,保證不會過多的失去水分。然後放置到散光的環境下緩苗,相隔三天左右解袋通風,直到枝幹上重新萌發新芽。去掉塑料袋,放置到散光通風環境養護。

您的關注評論是我寫作的動力

交流經驗請留言,謝謝大家。


喧城靜屋園藝館


盆景在進行換盆時,要對根系和枝條進行修剪,剪去過多過長的老根,促發新根,為了換盆後盆景水分平衡,還要適當剪去部分枝葉,同時要剪去過多過長過亂的枝條和病蟲枝、乾枯枝、直立枝、徒長枝、平行枝、交叉枝等影響盆景觀賞的枝條,也可以在換盆以後進行修剪,說到可不可以進行重剪,要根據具體情況確定:

1、松柏、黃楊、茶花、杜鵑等萌芽力弱生長又比較緩慢的植物,一般不能進行重剪,防止修剪過重影響盆景生長,甚至造成缺枝。2、已經培養成型的盆景不能重剪,盆景一般都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培養成型,主幹、主枝都基本已經固定,無可代替,在換盆時只進行常規修剪就可以了。

3、長勢中庸的盆景不易進行重剪,長勢中庸是保持盆景造型的良好生長狀態,修剪過重,服盆後容易造成旺長,導致盆景走形。

4、老樁盆景不能重剪,老樁盆景根系一般不太發達,樁景生長弱,修剪過重恢復緩慢,甚至影響生長。

5、桂花、茶花等一般一年只萌發一次新枝,作為盆景栽培時,7月以後換盆不能重剪,如果剪口以下沒有葉片,容易造成枯枝,春季萌芽前換盆修剪可以稍微加重。

6、枸杞、月季、六月雪、迎春花、金銀花等盆景,枝條萌發力強,成枝快,可以重剪,通過重剪,可以促使枝條生長粗壯,加快成型。


五穀豐登農業


天生歪材必有用,有花堪栽直須栽。我是林中斧,關注我:亂侃盆景那些事。

盆內的樹樁根密枝稠,盆內土壤的養分也基本被消耗殆盡,這時最常用、最好的辦法就是換盆。在添加營養土的同時,修根剪枝是換盆時的標配動作。

換盆時重剪不是問題,問題是要根據所剪的樹勢、當時的氣溫以及樹種的情況,見機行事。

首先說樹勢:如果此樹生長旺盛、長勢強勁,OK但剪無妨;否則只能手下留情、忍耐一二。

如果當時的平均氣溫低於十五度,也請收起你的剪刀,不要說重剪,輕剪也最好再等一時。

樹種的不同對於重剪的承受度也有差異。同樣的情況下,落葉類樹種比較耐重剪;而一些相對難發芽或者說常青類的樹種就禁不住重剪。以黃楊為例,假如枝條修剪過度、枝頭葉片過少,到那時失枝事小,“失身”事大。

重剪不是枯枝的唯一因素,因為輕剪也可能導致枯枝。其它枯枝的幾個主要原因是:樹體老化、失水、根部受損、病蟲害等。

因剪枝而導致枯枝的有效預防,只有做好所剪傷口的養護。有條件的儘快在傷口上塗抹癒合劑,沒條件的立即用食品袋包紮住傷口 都是不錯的選擇。

另外,既然說重剪,對於枝幹要麼剪的多、要麼剪的大,如果有影響其它枝條枯枝的擔心,但又想將一部分枝幹置之死地而後快,也可以不剪!只需在原計劃重剪的位置,用利刃環割樹皮一釐米寬左右,或者持續將被廢棄枝條上的葉芽全部去掉。重要的是這些被保留的枝幹,未來能做成“神枝舍利”。


林中斧亂侃


“才寒卻暖養花日,行雨便睛消酒天。”(宋*邵雍)



現在正是大多數樹木盆景的翻盆換土、造型修剪季節。一般來說,在樹木盆景換盆的同時會對其枝幹進行適度地的修剪整形,需要不需要重剪則根據樹種、樁材自身情況來決定,但儘量不要在換盆重栽後馬上進行重剪,防止動作過大引起栽下不久的樹樁根系發生鬆動,因為換盆的盆景就像剛動了手術的病人一樣需要靜養、服盆。



盆景重剪的前提是利於樹木盆景的生長(包括開花結果)、美觀或便於管理。對於萌芽率低的、成枝力弱的、生長衰弱的、已定型又不急於改變造型的要慎重重剪。


為避免修剪後出現枯枝,應在有壯芽、枝葉、分枝處下剪,剪後對大剪口應進行處理,將剪口用利刃削平,再塗癒合劑保護,防止病斑、開裂,以利儘快癒合。

圖片均來自網絡


木頭工程師


換盆是盆栽花卉種植中常常遇到的問題。

換盆是否可以重剪呢?我個人認為,根、葉都應該結合換盆減掉部分老根、殘枝、敗葉,其具體辦法和理由如下:

(1)先將盆壁和泥土整體分離,以利於植株和土球整體脫離。脫出後的土球顯示,根系發達已滿盆密佈,肯定原盆土養分也被植株吸收的差不多了。


(2)土球拿出後,輕輕的將土球弄碎,根系慢慢和盆土分離;也可用水沖洗,先將老根去除。然後將植株的弱枝、敗葉、重疊枝葉剪去。


其原因是,根系在移植中受到損傷,需要一定的恢復時間,剪去一部分枝葉可以減少部分水份蒸騰,做到水分養分供需平衡。

其次,植株生長多年的樹冠也需要進行修整。

如果,整個土球原封不動的換盆,根系也會受到一定損傷,也需要一段時時間才能發出新芽。

(3)換盆時盆土應以腐熟的有機肥泥土填入,填土不必太滿,應預留不2~3公分,方便澆水儲水。


(4)完成上述程序後,一次性澆足定根水。
意見妥否,請花友提出意見和建議。


李彬文


這個得看樹種和季節,換盆最好是在春季進行,雜木類可以重剪,剪後正常澆水、對樹幹和葉片多噴水,不會造成枯枝。松柏類的換盆時不能重剪,尤其是松樹、基本遵循“動上不動下、動下不動上”的原則,也就是剪枝和換盆不能同時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