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跟和珅抗衡的耿直武將阿貴,如何得以八十高齡善終?

MinRinDa-


▲影視作品中的和珅與阿貴

眾所周知,和珅之所以作為清朝第一貪官還能過得有滋有味,全是因為乾隆皇帝對他的貪汙腐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聖眷不衰,和珅就能權傾朝野。可以說,在整個大清王朝,能令和珅感到懼怕、不敢得罪的或許只有乾隆皇帝本人。然而根據史料分析,卻能驚奇地發現,和珅還對一個人十分懼怕,在他面前一點兒也不敢放肆。此人便是章佳·阿桂,世人多稱其為“阿桂將軍”。

▲乾隆皇帝劇照

章佳·阿桂,滿洲正藍旗人,生於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其父阿克敦為乾隆朝大學士,自幼聰穎異常。出身官宦世家的阿桂從政後,頗受乾隆皇帝器重,仕途非常順暢。因其功績,乾隆特別下令將他的原籍從“下五旗”之中的滿洲正藍旗抬升為“上三旗”之中的正白旗。

▲滿洲八旗盔甲

若拿章佳·阿桂與和珅相比的話,阿桂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完虐和珅。從出身來看,和珅之父僅是一個小小都統,完全沒有阿克敦身份尊貴,因此哪怕後來和珅一路進官加爵,成為所謂的“和中堂”,在那個等級制度森嚴重的滿清,和珅在乾隆皇帝心目中的地位是無論如何都比不上阿桂的。

從二人的從政資歷來看的話,章佳·阿桂於乾隆三年(公元1737年)入朝為官,比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才踏入仕途的和珅早了整整三十一年。此時,踏入官場三十餘載的阿桂早已高居高位,朝中勢力頗大,而和珅只是一個剛入官場不久的愣頭青,兩者完全沒有可比性。儘管後來和珅因其才能出眾,備受乾隆皇帝寵愛,特旨提拔他入軍機處,成為軍機大臣之一,但彼時的阿桂已是軍機首輔,和珅在他面前只能惟命是從,在官職仕途上,和珅顯然比不過阿桂。

▲《清史稿》民國初年刻本

雖然阿桂早年是靠大學士父親上位,但他能當上軍機大臣可並非浪得虛名。據《清史稿》評價,阿桂乃是清朝名將,一生戰功無數,不僅參加過大小金川之戰,還出兵平定新疆叛亂,併力推伊犁屯田、維護新疆統一。此外,他還曾帶兵討伐入侵兩廣的緬甸王國,回京後又奉旨查辦過眾多要案。正是由於乾隆對阿桂的信任,他才能戰功卓著、威震天下,雖然和珅也深受皇上寵信,但由於其缺乏軍功支撐,是斷然不敢招惹阿桂的。

▲平定大小金川戰役繪畫

據史料記載,乾隆時期,和珅曾與阿桂一同出兵剿討甘肅叛軍。剛開始時,清軍將領們對靠拍馬上位的和珅頗不服氣,時常對其命令陽奉陰違,結果導致清軍在和珅的指揮下屢屢吃癟。和珅為推卸責任,便把失敗原因歸責于軍隊不聽調遣。受命趕來接任主帥職務的阿桂認為和珅的提議動搖軍心,應當以軍法處置,但由於軍情緊迫,只能先擱置下來。結果沒過多久,叛亂便被阿桂平定。

事後,阿桂對和珅說:“諸位將軍都聽從了我的命令,你認為誰會被處置呢?”和珅聽完後十分惱怒,由此對阿桂懷恨在心。後來此事被乾隆皇帝得知,他將和珅斥責一番。畢竟乾隆皇帝也不糊塗,阿桂畢竟是對社稷有功之臣,該維護還是得維護,和珅結果吃了個啞巴虧,便再也不敢與阿桂對著幹了。

▲阿桂朝服畫像

不過兩人的樑子卻徹底結下了,和珅時不時就會對阿桂下絆子或者打小報告。阿桂因自己年事已高,所以對和珅的這些行為也就不管不顧了,任由和珅囂張,頗有一種以柔克剛的感覺。反觀和珅,雖然時常使陰招,但也不敢對阿桂下死手,兩人後期相處得倒也相安無事。嘉慶二年(1797年)八月,一代名臣阿桂病逝於家中,享年81歲,朝廷親自下詔追贈太保,入祀賢良祠,諡號“文成”。這樣的結局,可要比和珅好太多了。

參考文獻:

《清史稿》


趣觀歷史


在乾隆皇帝時,由於對內對外都沒有太大的波動,人們活的都很長壽。一個武將經常閒著吃好喝好,注意身體保健,應該比文臣活的長。就是因為和珅的陷害,晚年生病而短命。說到善終,我所查到的是,阿桂在沒鬥過和珅,自暴自棄,窩窩囊囊的活著頤養天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