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星的綽號大盤點之:撲點專家曾是替補,“核彈頭”並不是第一代

對於很多球迷來說,足球的魅力不僅限於場內,場外也會有很多值得津津樂道的東西,其中最不可或缺的,或許就是球星層出不窮的綽號。這些綽號大多根據球星特點誕生,有些則是因為球員的一些梗,當然還有一些略顯無聊的空耳綽號,總之絕對令人眼花繚亂。筆者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球星們的綽號。


球星的綽號大盤點之:撲點專家曾是替補,“核彈頭”並不是第一代


禁區之王——范尼斯特魯伊

這臺不折不扣的進球機器堪稱中鋒的象徵,他幾乎把全部得分能力都集中在了禁區以內。在曼聯的五年生涯中,範尼打進整整150球,僅有1球是在禁區外打進。這樣的恐怖數據讓他贏得了“小禁區之王”的美譽,不過很多人把這個綽號誤讀為“小禁區”之王,實際上“小”禁區之王才是對這個綽號的真正解讀,因為在範尼之前,羅馬里奧也曾得到過禁區之王這個稱號。而且範尼只是年代稍晚,能力上兩人絕對屬於同一水準,如果沒有那次導致差點沒去成曼聯的重傷,範尼甚至可能稍強於羅馬里奧。


球星的綽號大盤點之:撲點專家曾是替補,“核彈頭”並不是第一代


撲點專家——戈耶切亞

在90年世界盃之前,戈耶切亞不過是阿根廷國家隊的替補門將,然而由於彭皮多的受傷,戈耶切亞不得不在那屆盃賽臨時披掛上陣,作為首發門將參加與蘇聯的比賽。那場比賽戈耶切亞表現出色,但直到四分之一決賽,戈耶切亞才讓世界知道了自己的最大專長——撲點球。面對南斯拉夫,戈耶切亞撲出兩個點球,幫助率先射失點球的阿根廷起死回生;隨後面對意大利,戈耶切亞發揮神勇,再次完成撲點梅開二度。遺憾的是決賽面對布雷默的爭議點球,戈耶切亞雖然撲對了方向,卻無力阻止皮球入網,最終阿根廷飲恨決賽,戈耶切亞也結束了他的神奇表演。事實上,戈耶切亞完全談得上是一個曇花一現的球員,他的俱樂部生涯極其失敗,國家隊總出場數也不過44次。不過如果能給他一個更大的舞臺和更多的機會,或許他真的會像菲洛爾和奇拉維特那樣,成為南美歷史最偉大的門將之一。


球星的綽號大盤點之:撲點專家曾是替補,“核彈頭”並不是第一代


獵豹——埃託奧

超凡的速度,敏銳的嗅覺,出色的身體素質,致命的最後一擊,沒錯,喀麥隆人具有獵豹的一切特質。然而初出茅廬的他甚至連在皇馬打替補的機會都沒有,為了得到出場機會,埃託奧不得不屈身於馬洛卡。經過了在那裡的錘鍊後,埃託奧加盟皇馬的死敵巴薩,開始了他的打臉之旅。終其巴薩生涯,埃託奧總共打進107個聯賽進球,每一個都令皇馬高層追悔莫及。閃轉騰挪,大力遠射,加速生吃,甚至偷襲得手,對於埃託奧來說,都如同家常便飯。


球星的綽號大盤點之:撲點專家曾是替補,“核彈頭”並不是第一代


烏克蘭核彈頭——舍甫琴科

誰是烏克蘭歷史最偉大的球星?這個問題放在二十年之前不會有疑問,只會是烏克蘭完全獨立前的“第一代核彈頭”布洛欣。然而隨著舍瓦的橫空出世,其實這個“核彈頭”並不是第一代。“烏克蘭核彈頭”開始轟炸亞平寧半島,並且憑藉霸道的射門力度,準確的命中精度,出眾的盤帶技術,當然還有超高的顏值征服了球迷。2004年,舍瓦獲得歐洲金球獎,媒體把這一震動足壇的消息看作是舍瓦對整個足球界的衝擊,於是核彈頭的稱呼不再只屬於布洛欣。儘管這枚超級武器沒能在倫敦引爆,但依然不會有人質疑舍瓦的能力,這個美稱就是球迷對他的最大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