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華為手機的內存稍微大點就貴了這麼多?

今生願知萬物


低配定價吸引眼球,高配割韭菜!其實華為的儲存定價問題小編一直很好奇,因為確實差距很大,小米無論是運存還是內存升級,一次漲價300元(大多數廠商都是如此),榮耀V20升級一次漲價400元,華為升級一個段位漲價500元,128GB升級到256GB需要800元,其實大家想想也知道,儲存作為手機硬件應該是不貴的!尤其是64GB和128GB已經實現規模量產!



華為的定價高本來就是事實,很多人就是不願意承認,全球供應內存的就那麼幾家,三星、海力士、鎂光,你華為還能比別人好?而且據說三星並不提供給華為硬件!你能有多好?


用心生活的小Q


貴不貴,貴了多少,咱們得拿數據說事。所長給你們看一看華為旗艦機不同內存版本之間差價是多少。

以華為mate20和P20 pro舉例,它們128G內存都比64G內存高了500元。可要知道64G閃存的成本價格並沒有500元,甚至差的很遠。而且這也並不只是華為一家有這個現象。



蘋果和小米甚至很多手機廠商都是這樣的,拿iPhone XR為例,64G內存差了400元。而iPhone Xs更狠,64G和256G內存之間差了1500元。

究其原因其實很簡單,無非就是利潤的問題,其實不管是小米也好華為也罷,多個64G存儲其手機成本並不會高個五百元。

華為它們之所以這麼做,就是要從內存中榨取利潤,因為它們手機標配版其實掙不到什麼錢,標配版主要是走量,然後就靠高配版還有頂配版之間的內存差價掙錢。


這也是為什麼一般旗艦機剛發售時,標配版會長時間沒貨,因為它們生產的少,它就是想讓你們去買貴五六百元的高配版。


科技所所長


縱觀整個手機市場,豈止華為手機,每個手機廠商(iPhone、小米、O/V等)都在不同內存(包括RAM和ROM)的手機上價格差距明顯。大概有以下幾點原因(發個下午的新圖大家樂呵樂呵):

  • 這是一種差異化定價策略,讓不同的用戶有不同的選擇;入門級用戶,可以選擇更具性價比的基礎版本,而追求體驗的用戶,則可以選擇大內存的版本。

  • 這也是一種商業策略,這種策略在滿足不同客戶需求的情況下,又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企業利潤,所以才有“小內存的主要走量,大內存的提高利潤率”一說。

  • 用內存來拉開同款手機的檔次和價格,是因為在這個多媒體的時代,以內存為基礎的體驗是多麼重要;再想想以內存為依託的定價策略,iPhone和三星可是國內廠商的老師。




如果您有任何網絡、通信問題,歡迎留言、私信與我探討;

您的關注、留言是我前進的最大動力,萬分感謝。


通信極客


應為智商稅和愛國稅 雙重加持 所以貴


申若西


加拿大豪宅錢哪裡來的


華萎義和團員


學習蘋果和三星的做法,用內存來拉開同款的檔次和價格,因為事實表明手機內存是手機能用多久的最重要指標!


時光的選擇1


愛國附加稅瞭解一下


LEO646


你可以不買,何須如此一問


梧桐落雨72136


這應該算是差異化定價策略,讓不同的用戶有不同的選擇,入門級用戶,可以更便宜的買到可用的產品,高端用戶想用更好的配置就花更多的錢,多數都這樣吧,不只一家。


懶惰的程序員


手機廠商都是通過內存的遞增增加售價以提高利潤,小內存的主要走量,大內存的提高利潤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