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年羹堯垮臺,同為家奴出身的李衛,為何積極建議殺掉年羹堯?

醉愛談歷史


真實歷史上年羹堯的倒臺和李衛沒有什麼直接聯繫,而且李衛也不是清世宗(雍正帝)潛邸時期的奴才。即便是年羹堯所謂的奴才身份也僅僅是因為其家族所在的牛錄是清世宗潛邸時期擁有的旗份而已,並不是說年羹堯是雍王府的傭人。這些我們就不去深究了,這裡主要說一說電視劇《雍正王朝》裡的劇情。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裡,李衛被設定為叫花子出身,後來被時為皇子的雍正收入麾下,成為了雍正的奴才,李衛對雍正也是忠心耿耿、絕無二心。或者可以這麼說,李衛心裡只有雍正,沒有其他人。如果“十三爺”胤祥威脅到了雍正,李衛也絕對會像瘋狗一般毫不猶豫地咬死“十三爺”。當然,這只是一種假設。



劇中,最初年羹堯和李衛之間的關係還是非常不錯的,李衛夫妻的定情信物也是年羹堯所贈。但是這一切是建立在年羹堯為“主子”雍正信任、重用的基礎之上,一旦年羹堯威脅到“主子”,李衛首先就不答應,這或許就是提問者問題的由來。但是,劇中的李衛似乎也沒有積極建議雍正殺掉年羹堯,只是將他所知道的年羹堯的劣跡上報給了雍正而已,這符合劇中人物的設定。如果不上報,反倒是不符合人物設定了。



李衛借黃倫、程森案震懾江蘇官場,鐵腕推行新政。而黃倫恰恰就是年羹堯保舉的所謂“年選”官,而且黃倫是正三品的江蘇按察使,於公於私李衛都必須上報雍正。實際上,李衛在上報雍正時還是給舊友年羹堯留了面子的,他建議雍正將黃倫革職了事,給年羹堯留點臉面,實際上此舉就是為了成全二人的舊情分,雍正其實也是知道的。但是,李衛是雍正的“忠犬”,他不可能為了舊情就一味替年羹堯遮掩粉飾。在雍正說出不僅要將黃倫革職,還要發配,而且就發配到年羹堯那裡去時,李衛已經明白“主子”對年羹堯嚴重不滿了。既然年羹堯對“主子”有害,李衛自然不會站在年羹堯一邊。於是,李衛向雍正說出了年羹堯抵制新政推行的劣跡,並且借鄔思道之言提醒雍正,防止年羹堯尾大不掉。同時,李衛還向雍正提到了所謂“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戰場”的流言。



不可否認,此舉加重了雍正對年羹堯的不滿,甚至後來的劇情中,雍正下旨斥責年羹堯時還提到了“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戰場”之言。但是,李衛本身與年羹堯並沒有私人恩怨,他完全是為了“主子”雍正。但凡威脅“主子”的事情,李衛都不會允許它發生。後來雍正派李衛去賜死年羹堯時,他老婆翠兒跟李衛說能不能上個摺子保保年羹堯時,李衛說翠兒是婦人之見也是同理。李衛的一切都是雍正給的,沒有雍正他就是一個叫花子。因此,忠心耿耿為雍正賣命、替雍正著想是李衛唯一安身立命的資本。雍正之所以重用李衛,原因也在於此。如果李衛顧念舊情,幫年羹堯和稀泥,他自己也就到頭了。所以,即便和年羹堯私人關係再好,只要雍正想要年羹堯的命,李衛就一定要置年羹堯於死地。劇中李衛所做的只是他應該做、必須做的,並不是出於私怨。



當然,這一切只是電視劇《雍正王朝》裡的劇情,真實歷史上沒這檔子事情。年羹堯之所以被殺,很大程度上還是他自己作死,不完全是清世宗刻薄寡恩。理論上身為兄弟的怡賢親王胤祥對於清世宗的威脅更大,尤其是皇位。但是,清世宗卻對他青睞有加、信任到無以復加,足以說明清世宗並完全不是一個刻薄寡恩之人。年羹堯的死,他自己難辭其咎。如果年羹堯能夠像衛青、郭子儀一般低調、示弱,加之敦肅皇貴妃年氏的情分,未必就不能得以善終。只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農民工老楊歪說歷史


如果僅僅從《雍正王朝》中看,李衛好像並沒有積極建議雍正殺掉年羹堯。但他在雍正處理年羹堯的問題上,確實在一些關鍵點上起到了作用。



第一,李衛把流行於民間的一種傳聞告訴給了雍正。當時雍正與劉墨林等人正在江蘇微服私訪,考察李衛實施攤丁入畝的情況,並親自接見了李衛。其時,李衛剛剛拿下了反對新政最為得力的黃倫,而黃倫正好是年羹堯舉薦上位的。李衛問如何處置,雍正說充軍,就發配到年羹堯那裡,也好給他醒醒神。然後雍正就對李衛說起年羹堯功高蓋主,阻撓新政。李衛則在此時提起鄔思道的斷言,此人遲早會捅出天大的禍來,並將民間的一句傳言據實相告,也就是那句“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戰場”。很快便接到加急快報,說年羹堯殺了積極推進新政的孫嘉誠,雍正無奈,只好拿下了年羹堯的所有兵權,貶為杭州將軍。在詔書中,雍正還就真的提到了那句“帝出三江口”,可見李衛或經意或不經意間提到的這句話,確實給雍正以極大的震撼。



第二,雍正派遣李衛前去處決年羹堯。先是雍正在殺與不殺之間反覆徘徊,胤禩等人趁機把水攪渾,聯絡了大量清流向雍正施壓。而年羹堯則繼續我行我素,給清流以更大的口實,雍正只好下令處決年羹堯,但卻給遠在江蘇的李衛下聖旨,讓他去做這件事。想來這個也符合原則,畢竟杭州是江蘇的地盤,年羹堯被貶為杭州將軍之後其實就一直是在江蘇巡撫李衛的管轄下的。而李衛對此的反應是內心雖有些許惆悵,但卻毫不遲疑,立即接旨執行。反倒是他老婆翠兒還念著當年年羹堯把他們帶到四川的事兒,不禁黯然神傷,連問就不能從輕發落嗎?李衛的回答是,換了別人,早就死了一萬次。



可見,在對待年羹堯的問題上,李衛並沒有積極建議殺他。但李衛亦深知年羹堯功高蓋主,阻撓新政,必死無疑。所以只要主子雍正一句話,他便接受命令,毫無半點猶豫。畢竟無論是誰,在他心中都沒有主子重要。


達摩說


《雍正王朝》電視劇中年羹堯垮臺,同為家奴的李衛從沒建議殺年羹堯,而是反對雍正殺年羹堯的,李衛一直去向雍正跪著給年羹堯求情了。



李衛一直跪著懇求雍正皇帝如對年羹堯有恨、有怨氣,如何處置年羹堯都行,只懇求留下年大將軍一條牲命,但是雍正不答應,因為年大將軍太傲氣、不服管束,雍正一路給年羹堯降官位品級,其實就是在給年羹堯找個臺階給個機會去向雍正皇帝認錯,只是年大將軍太有傲骨,又家產太大、慾望太多,導致不能領會聖意,雍正其實也不捨得殺年羹堯,但是雍正身體一直不好,如果雍正去世了,在朝堂上就沒人能約束年羹堯了,可以說雍正殺年羹堯也是為後代乾隆皇帝著想,殺個權臣吧。



電視劇情繼續延續下去,如年羹堯不死,雍正在世時年羹堯是絕對忠心的,如雍正死了,年羹堯至少是個權臣,也極可能反叛,這也許才是雍正殺年羹堯的目的。乾隆是個富貴皇帝他的能力是治不住年羹堯的!


武夷山獨行俠


李衛所謂的積極,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正真想置年羹堯於死地的不是來自於大臣們雪片般的彈劾,而是雍正皇帝。年羹堯的貪汙軍餉,結黨營私,雍正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年羹堯在軍中唯我獨尊犯了雍正的大忌。大家應該還記得,年羹堯平叛凱旋迴到京師,雍正設宴犒勞有功將士,他讓將士們卸下鎧甲,將士們竟敢無動於衷,這不等同於公然抗旨嗎?後來,年羹堯一句話,將士們這才卸下鎧甲。表面看是年羹堯治軍嚴明,實則是他把國家的軍隊私人化了。莫說雍正不能容忍,換做哪個皇帝也絕不允許軍權旁落!這可是事關社稷安危的大事。從這刻起,年羹堯就註定難逃一死。


只有殺掉年羹堯,雍正才能在軍中樹威,才能彰顯皇權的至高無上,才能讓將士明白:皇帝才是軍隊的最高統帥。那麼雍正為啥對年羹堯一貶再貶,而不直接來個殺之而後快呢?主要是他不想背上殺功臣的惡名,而寒了其他功臣的心。因此,他要製造一個大臣逼著他殺掉年羹堯的氛圍。

李衛無疑是這個氛圍中最有份量的角色,他與年羹堯同是包衣奴出身,都是雍正的嫡系。況且,年羹堯對李衛有過救命之恩,提攜之情。李衛提議殺年羹堯最合適不過,最能彰顯年羹堯罪不可赦,最能捂住世人的嘴。

李衛聰明透頂,對雍正的心思瞭如指掌。如果他這時為年羹堯求情,無異於引火燒身,等同於上了年羹堯這條即將沉沒的大船,後果不堪設想。為了自保,為了表明他忠於雍正的一顆紅心,他只能委曲求全,建議殺掉年羹堯。

就這樣雍正對他的考驗還沒完,賜年羹堯自盡時,還讓李衛去執行,此時,李衛心情的複雜可想而知。既要讓雍正放心,又要背上忘恩負義的罵名,在雍正手下做官真是步步驚心!


洛水清風cuixiaosheng


李衛 這個人很聰明 想領導之所想急領導之所急 懂得察言觀色 又會迎合領導的心理 注意 李衛 建議殺掉年羹堯是在李衛進京在雍正官邸說的 年羹堯的事和雍正的態度 李衛在沒進京之前是一清二楚的 李衛跟雍正就是不說殺掉年羹堯 雍正也已經下定殺掉年羹堯的決心了!年羹堯這個人有一個最大的性格缺陷就是高傲自負又殘暴 說白了就是心比較野 從心裡上 年羹堯是看不起 都是奴才出身的 李衛 這一點也造成了 李衛 在心裡上對年羹堯作為大將軍的羨慕嫉妒恨 殺掉年羹堯 也是除掉了自己的競爭對手 領導又有這個想法 自己何樂而不為呢!因為年羹堯的能力 不是李衛所能比的 對於一個能力比自己強的人 在關鍵的時候送它一程 除掉它這是每個人的正常心理!


Smilesun


單單是從電視劇來看。李衛只是打了小報告,告訴雍正說年羹堯會闖禍,讓雍正注意,沒有說到殺人。

結果也正是如此,雍正只是把年羹堯貶謫奪權,只是因為年羹堯自己作死耀武揚威,還有那些文臣趁機告狀。逼得雍正再也保護不了年羹堯了,被迫答應殺他。

李衛打小報告,再加上年羹堯殺死督軍。這些共同構成年羹堯走下坡路的起點。

而李衛告狀,是源於以下的認識。

第一,就是李衛對年羹堯的瞭解。

李衛當時是四爺故意安插在年羹堯身邊的眼線。是他及時上報年羹堯秘密進京與八爺勾結的。所以四爺及時行動,逼迫年羹堯表忠心。

不過呢,李衛也深刻記住了年羹堯的異心。

第二,就是鄔先生對李衛的告誡。

鄔先生和李衛都是一起因為落難共同投奔四爺的。後來又是李衛照顧剛剛死裡逃生的鄔先生。二人關係和睦。鄔先生也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李衛,說年羹堯危險,千萬和他劃清界限。

鄔先生看人很準。早在年羹堯在江夏鎮濫殺無辜瞞著四爺發財的時候,就知道年羹堯有私心。所以鄔先生也是料到年羹堯的後果。鄔先生唯獨沒有勸年羹堯,也是怕引火燒身。

綜上所述,李衛忠於雍正。所以在雍正面臨困難的時候,一股腦把鄔先生的話全說了。也把年羹堯的謠言全告訴雍正了。只是希望雍正能好好處理。

而雍正面臨困難被迫要殺年羹堯的時候。他派李衛去動手,也是給年羹堯最後的尊嚴。也是考研李衛的忠心。


亂神虎


錯!李衛是想保年的,雍正也想要保年的,只是年一直自己不珍惜,讓雍正想保也保不住,這時候李衛只是勸雍正不要再做無謂的犧牲而已,目的不是殺年而是為了除掉八爺保住雍正。

年羹堯沒有政治頭腦,被九爺當鳥槍放了!年羹堯貪汙的錢財有一半以上是通過九爺經手的(九爺管錢),九爺有年羹堯所有的罪證,甚至讓年羹堯貪汙就是九爺設的局。九爺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通過年羹堯廢掉雍正,大清的國庫存銀九爺知道,幾乎破產,年羹堯每貪汙一筆雍正籌錢的難度就會越大,最終財政破產,比如雍正甚至不得不到江蘇抄家充軍餉;第二個目的則是保八爺,八爺貪汙,年羹堯也貪汙。兩個人的罪是相同的人甚至年羹堯貪得更多,要殺兩個人都殺,要不殺兩個人都不殺。這意味著想要抓八爺必須先抓年羹堯,年羹堯是雍正的左膀右臂,賠掉年羹堯雍正肯定捨不得。而殺了年羹堯之後,雍正又未必有能力抓八爺,這是一個連環局扣。

李衛之所以支持雍正殺年羹堯就是看到八爺九爺設的這個局,認為不殺八爺九爺朝廷難以安定,即便賠上年羹堯也得除掉他們兩人。由此可見,李衛其實很懂官場的,能夠當上直隸總都實至名歸。


優己




首先,我們看一下李衛和年羹堯的關係。李衛和年羹堯都是雍親王的家奴出身,但年羹堯屬於李衛的前輩。在李衛剛剛進入王府的時候,年羹堯已經成為了中高級官員。李衛與丫鬟小翠有曖昧關係,被王府的管家發現,並且回報給了老四胤禛。當時,已經擔任了四川提督的年羹堯向雍親王胤禛求情,老四胤禛這才饒過了李衛。因為,年羹堯對李衛有救命之恩,這也是李衛和年羹堯關係不錯的原因之一。年羹堯擔任四川提督的時候,李衛在四川擔任知縣。到了年羹堯生人陝甘總督的時候,李衛又成了陝西布政使,開始進入封疆大吏的行列。在這個過程中,顧及同門的情義,年羹堯肯定幫助了李衛。



雍親王胤禛把李衛放出來,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鍛鍊李衛,將來能夠起到更大的作用。第二,監視年羹堯的一舉一動,因為胤禛對年羹堯並不放心。年羹堯曾經悄悄進入了京城,並且與老八胤祀接頭,李衛第一時間把這個消息報告給了雍親王胤禛。所以,年羹堯在四川的時候,李衛也在四川。等年羹堯去了陝西,李衛也到了陝西。雍親王胤禛一直控制著一切,李衛就是安插在年羹堯什麼的棋子。在年羹堯出任撫遠大將軍之後,李衛不便繼續呆在他身邊,被雍正皇帝調往江蘇擔任巡撫。此時的李衛已經十分成熟,到達江蘇以後,迅速穩定了局面,後來還成為了兩江總督。 年羹堯功成名就以後,明顯出現了居功自傲的情況,對全國各地的總督和巡撫們呼來喝去,連田文鏡的面子也不給。對於戶部和兵部的公文,年羹堯更是陰奉陽違。



在返回京城之後,年羹堯的狂傲達到了巔峰,文武百官甚至需要跪迎。年羹堯的種種行為已經引發了雍正皇帝和眾多官員的不滿,在老八胤祀的暗中推波助瀾之下,雍正皇帝最終對年羹堯下手。當時,朝中的絕大部分官員都建議殺掉年羹堯。但雍正皇帝遲遲下不了決心,年羹堯畢竟是自己的心腹,殺了年羹堯對雍正皇帝沒有多少好處。但朝臣們的呼聲太高,雍正皇帝也有些招架不住,此時,李衛的態度至關重要。 當時,李衛已經擔任了兩江總督,屬於最高的封疆大吏之一,有自己的話語權。



如果李衛為年羹堯求情,雍正皇帝很有可能就坡下驢。但李衛不但沒有為年羹堯求情,而且還上書積極建議殺掉年羹堯。這就有些匪夷所思了,李衛畢竟和年羹堯是同門,而且年羹堯還是李衛的救命恩人,李衛的行為猶如恩將仇報。其實,李衛也是沒有辦法。要求殺年羹堯的呼聲太高,如果李衛站出來求情,估計連李衛也會成為犧牲品。畢竟,李衛和年羹堯都是家奴出身,朝臣們收拾了年羹堯以後,很有可能對付李衛。為了自己的安全,李衛不得不建議殺掉年羹堯,而且請自己的主子雍正皇帝痛下殺手。



雍正皇帝的反應也很快,在明知局面無法挽回的情況下,雍正皇帝只能命令年羹堯自殺。當時,偏偏派遣兩江總督李衛為執行。李衛的管轄區式江蘇、安徽和江西三個省,年羹堯在杭州,屬於閩浙總督的管轄區,李衛根本管不到。雍正皇帝派遣李衛去執行,也是為了保護李衛,變相的表示:李衛已經和年羹堯劃清了界限,而且親自處理了年羹堯。既然年羹堯已經保不住了,雍正皇帝不能在損失李衛。當然,雍正皇帝派遣李衛前往,也是為了敲打李衛,防止李衛也出現居功自傲的情況。從李衛的種種行為來說,已經出現了這方面的跡象,雍正皇帝的敲打非常及時。

本人不是歷史學家,不過是根據電視劇《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歷史資料的情節做出猜想,故事為主,歡迎網友吐槽! 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堅持原創。


日堯居


年羹堯之死與李衛無多大關係。若說年羹堯之死,自己作死,張揚顯擺,其實血洗江夏鎮已令雍正不滿,貪財:進京不去主子家報到,四處亂竄,不忠;當了陝甘總督,不謝雍正,寡恩:見君不下馬,下屬不卸甲,不臣;誇大軍餉,私殺朝臣,欺君。所以非說李衛殺年羹堯,也是忠君,看雍正身體日下,為弘曆登基掃除障礙。


凌雲峰183


年羹堯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講,他的確該殺!這就是同為家奴的李衛之所以積極建議雍正帝殺年羹堯的主要原因。其次為主子分憂,給主子找一切的理由,以便讓其能心安理得地除掉他想除掉的人,也正是作為家奴的李衛該乾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