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月工資頂現在的什麼水平?

行雲流水60111


八十年代的月工資相當於現在的什麼水平?

我還是用我的親身經歷來說說吧。我畢業的起始工資是3o元5角/月。當時大米憑供應證,我的供應證是3o斤大米,5兩菜油。有供應證是大米1角4分/斤。3o元可買大米215斤,今日同質大米是2元5角/斤,54O元可買大米216斤。從大米的購買力說明當年的3o元相當今日54o元。當年的生活還是很苦。我當時一個人沒負擔,每月存1o元,存了一年多有了1oo元,託關係,我老表在供銷社給我買了塊1oo元的手錶。後又存了三年錢花三百多元買了輛雜牌子箭牌自行車(永久牌要憑票,我沒關係買不到)還剎花古輪,剎不死。第一次我同事帶我下坡剎不住,翻了車,車子變了形。當時工業產品主要靠國有企業,國有企業是計劃經濟,生產的產品不用擔心賣不出去。所以出現工業產品價高還質量差。當年工人老大哥,工人的日子很好過。所以現在國營企業下崗職工還懷念八十年代的生活,不用擔心企業會倒閉,自己會下崗。但國營企業沒有競爭力,所以2OOO年開始很多國營企業開始解散或倒閉。那時的工業產品價格和今日差不多,如手錶,自行車,我記得我當年買雙尼綸襪子要三元多比今日還貴。.如果用工業產品來換算當年3o元相當今日3o元。

八十年代是計劃經濟年代的後期,有的人沒有經過八十年代,我告訴你,今日的朝鮮就相當中國的八十年代。朝鮮也在學中國,農業也開始包產到戶,但要交公餘糧,工業也開始搞承包制。朝鮮主要是對外開放程度不高。因此朝鮮還停留在中國的八十年代水平。

八十年代是計劃經濟年代的主要特點是市場√缺乏競爭。工業產品價高質低量少,今日是市場經濟,工業產品競爭激烈。工業產品價低質高市場繁榮。

綜上所述,八十年代的3o元如果用購買念品來換算相當今日54o元,用購買工業產品來換算相當今日3o元。綜合換算當年3O元相當今日3OO元。


陳早華


我是秋歌,一個半大老頭來試著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題主問的是代,也就是十年的區間。我看了前面條友的回答,有一個共識,就是錢翻了一百倍,只有一位條友提到雙軌制。我借他這個話題補上幾句。現在年輕人可能不瞭解這段歷史,正好來看看。青島八四年被列為中國十四沿海開放城市之一。這年的五月一日,全國普遍長價,日用品長帽在十二至百分之十八。這之後價格慢慢放開,到八七年,價格全面放開。中間這幾年兩個價格並用,一個市場價,一個國家計劃價,這就是所謂的雙軌制。那麼我再大致說一下代的兩端,八零拿四十的工資,到九零九年,大約是六百。我是知青,回城就業學徒工,是二十一塊錢,因是熟練工種,半年之後長到一級工,二十塊錢。八零時是二級工,是三十六塊六毛錢。再加洗理費等一塊多一點。八零年豬肉是八毛七分,花生油是八毛三分,一級靑島醬油是一毛六,醋是八分。豆腐三分一斤。青島散啤酒已從一毛八長到兩毛一斤。現在是兩塊五一斤。八四年是二毛四,八六年是兩毛八,八九年是三毛六。從啤酒說到現在是一百倍。其它物價很難這樣翻。中國最奇葩的物價是旅遊門票,八四泰山門票是一毛,現在我不清楚了,就算一百吧,一千倍!所以,不能用一百倍去比普通商品物價。我好像看過一個國家經濟增長表,記不太清了,但是,八零年到現在,經濟翻了不止一百倍。耍是這樣,那現在的錢要比八零年多才是。大約應該是六千。就說這麼多,如有錯敬請指教。


秋歌988


老朽這麼認為 與生活必需品比較即可。 房子 那時候城鄉或各地難以估價,那就大米油肉類比較吧。

大米(議價)原0.13元/斤,現3.00元左右,約為23倍;食用油原0.8元左右,現7.00元左右,約為9倍;豬肉原0.72元/斤,現14元左右,約20倍;雞蛋原0.05元/個,現大多1元/個;蔬菜原0.03一0.05元/斤,現3.00一5.00元左右/斤,約100倍左右;看醫生 人們普遍認為農村合醫與城鎮居民醫保治療費均在50倍左右;【上學方面,上不上興趣班費用區別大】。

大致看來,與那時相比,現工資應該在原工資50倍以上,即原來每月50一100元的,現應該在2500一5000元每月以上。當然,從現在情況看,大多數人也基本在2500一5000元每月之間,一部分人超過每月5000元的,就託了改革開放社會的福了。

當然,老朽有一感覺一一 近二三十年來,全國城鄉到處樓房林立,人們四處活動,旅遊路上常常堵車等等現象,就是實事證明一一 我們可愛的祖國正在欣欣向榮蒸蒸日上!!!


用戶60505402913


在有五毛 毛左的網上 在他們信口開河 無中生有的瞎議論聲中 對於1977年以前的事實真相 真的很難還原真實的歷史 但好在現在7O多至80歲以上的老人 60歲至70歲的知識青年 人還在 頭腦也還比較清醒 對於當年的一切 是親歷者 是見證人 都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的知道當時的生產 生活 娛樂等等情況和現象 要是這些人再不把真相說出來 留下來 以後的歷史就會更混亂 更虛假 後人還真的以為上山下鄉好得很 跟去旅遊一樣 那就會對後輩 一點教育意義也沒有 我們這一代人 要為寫真實的歷史 是到了應該貢獻自己一點微薄之力的時候了


一鬼2


八十年代人們的工資水平相對來說比現在的工資水平高些,因為那時候錢的購買力強。當然高的有限。而從絕對來說當然不如現在的高。不過那時的工資水平維持溫飽還是沒問題的。我那會的工資是36元,那會一個饅頭、一根油條、一碗豆漿、一碗陽春麵、一碗肉絲麵分別是2分、6分、2分、8分、0.15元。一斤豬肉的價格平均為0.7元左右。一斤蛋糕也就02元多。可是工業品在我們眼裡好些都算是奢侈品了。比如125元一塊的上海牌手錶、近500元左右的海鷗牌相機、150元的永久牌自行車、1、2百元的半導體收音機在我們看來就是天價了,很少人能買得起。


用戶3570542898


80年代及其以前住房醫療教育養老就業城鎮職工孩子幾乎全部免費,這是最大的開支,由國家承擔了,這是多大開銷?沒人量化,但這是毛澤東時代給人民的最大的福利。

80年代80元的月工資,是可以養活一家5,6口人的,現在至少8000元才可以達到,以此推算,80年代80元工資先當於現在的8000元,就是90年代初我弟弟上高中吃食堂,每週才10元伙食費就夠了。現在大學生吃食堂,每月至少1500至2000元吧,90年代50元足夠了。


綠色星球188


我79歲62年承德醫專畢業,分配家口地衛生防疫站工頭一年三十二元六四定為四十二元五角,我說物價矛臺酒四元四角,真矛。羊肉自由市場五角至七角,土豆一分五至二分,西紅柿二,三分豬肉七角伍到八角,大米一角一分八,白麵一角一分八是富強粉,小米一角,莜麥面一角一分三。當時去肉店買一角肉都賣給,白萊一二分,魚二三角一斤,四十元養一家人養得起!!!


柯旺 易醫養生館


我在1989年的工資就超過600元了,(外企)我的公司是首批開放的沿海24個城市之一,當時我老父親是縣團級的企業裡的副廠長,他的工資就是100多元,我一直都在這家公司工作,可我現在的工資就不到5000,差異這麼大,年齡也不小了,就是盼退休吧!


海東6341


那能和現在比那時候吃啥呀,我的天吶,窩頭,鹹菜,大查子,高糧米,小米飯,肉一個月也吃不了一回,水果更沒有,冬天白菜,土豆,羅卜,東北有酸菜,吃塊豆腐改善伙食了,現在魚肉,排骨,牛羊肉,冬天吃黃瓜,西紅柿,小辣椒,大辣椒,茄子,豆角,天上地上……


公證25324572混蛋


80年代,我是團支部書記78塊錢一個月。相當於現在78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