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日線五連漲,節後注意把握兩條主線!

盤面分析:

4月4日,今日早盤滬深兩市股指雙雙高開,滬指在高位維持震盪走勢,各大股指盤中震盪幅度有所加大。午後大盤雖然在震盪上漲的過程中再度創出本輪反彈以來新高,但成交量方面卻未能出現有效配合使得上行基礎並不牢固,致使尾盤波動幅度有所加大。截至收盤,滬指漲0.94%,報3246.57點;深指漲0.73%,報10415.80點;創業板指數漲0.51%,報1777.26點。

盤面上,早盤,受民航發展基金減半徵收刺激,航空股上演漲停潮,上海自貿區概念延續性較好,再度呈現較大漲幅,隨後化工、水泥、煤炭、銀行等權重股發力,兩市高位維穩態勢顯現。午後,豬肉概念捲土重來,白酒板塊加速上漲,軍工板塊異動拉昇,兩市維持平盤線上方運行。

技術上,滬指震盪走高,站穩3200點上方,盤中回補了3250點一線缺口,盤面雖然回調,但並未出現明顯的恐慌盤,量能較昨日有所放大,兩市成交繼續破萬億,短線來看,滬指來到3250-3300點平臺壓力區,這裡出現震盪的概率較大,只要這裡不破下方20日線,這裡回調都是健康的。創業板表現稍弱,盤中回補了早盤的缺口,在前高附近依然有壓力,但回殺的力度並不強,這裡在1750點上方整理過後,將繼續挑戰1800點一線壓力。

總體上,今日市場主板股指高開高走,大形態上來看呈現的震盪整理運行的狀態,兩市的熱點主要集中在部分補漲的藍籌品種上,題材個股出現分化,今日權重表現優於題材,量價配合較為健康,預計後市指數上行仍是主基調。

節後策略

今日市場高開,一度上衝突破3250點位壓制,遇阻回落,承壓態勢顯現。現階段市場仍處於強者恆強的進程當中,但是盤中的走勢也呈現一定的糾結,特別是一些個股出現分化的分化走勢,影響了部分個股的做多人氣釋放。從本週市場活躍的品種可以看出兩個極端,一是主流科技龍頭股的持續大漲,二是很多低位股出現了連續的飆升,這對於賺錢效應的延續是一件非常好的事,也滿足了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的需求,激進型投資者偏好科技,而穩健型投資者偏好低位即將啟動的品種,兩種都可以獲取利潤。

今天市場可能是由於節前效應,情緒沒有昨天那麼高,各個板塊也就龍頭表現而矣,助攻普遍不給力。從宏觀基本面和機構資金驅動角度看4月行情,在強勢行情面前,市場企穩攀升態勢基本已經確立。

基於中國經濟預期的改善,外資將繼續流入中國市場,因此,建議重點把握當前第二波反彈的佈局期的兩條主線,一是上市公司子公司科創映射主線,關注科技題材;二是一帶一路主線,關注區域類主題。短期操作上,本著部分個股補漲預期的原則,耐心持有為主;追高的投資者適當預防部分個股的高位派現即可。

分析人士列舉了幾個標的:智飛生物、贏合科技、視源股份、珀萊雅、金風科技、牧原股份

熱門標的

珀萊雅:線上表現強勁 業績超預期增長

第一,毛利率上升,費用率總體下降。

公司通過調整產品結構、拓展產品品類,毛利率同比增加2.3pct至64.03%,毛利率水平在國內可比公司中領先;淨利率同比增加0.88pct至12.14%。2018年公司的期間費用率同比下降1.04pct,其中銷售費用率同比增加1.86pct至37.52%,主要系本期市場推廣費用增加以及週年慶廣告投入增加;管理費用率同比下降1.32pc至7.26%,主要系平臺化機制下管理費用支出減少;研發費用率略降0.12pct至2.17%;財務費用率下降1.46pct至-0.54%,主要系利息支出減少同時理財收益增加。

第二,淨營業週期縮短,經營性現金流改善。

公司淨營業週期較2017年縮短33.5天,主要系存貨週轉天數/應收賬款週轉天數分別同比減少16.4/2.0天,應付賬款週轉天數同比增加15.2天。2018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同比增加53.47%,主要得益於收入規模的快速增加,以及優資萊首批鋪貨產生一定信用賬期。

第三,主品牌穩健增長,優資萊快速發展。

公司以“珀萊雅”為核心拓展多品牌,旗下品牌包括“珀萊雅”、“優資萊”、“悅芙媞”、“韓雅”、“悠雅”、“貓語玫瑰”、“TZZ”等。2018年珀萊雅/優資萊/其他品牌收入佔比分別為88.8%/5.6%/5.6%。受益於品牌形象升級和產品年輕化,主品牌珀萊雅實現營收20.94億元,同比增長32.38%;通過大力發展單品牌店運營模式,優資萊品牌實現營收1.33億元,同比增長41.46%;其他品牌實現營收1.32億元,同比增長24.84%。

第四,線上增速強勁,各渠道增速均有所加快。

公司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模式,線上/線下收入佔比分別為43.6%/56.4%。一方面,線上渠道維持高速增長態勢,同比增長59.9%。其中,天貓等直營平臺同增90.2%,京東、唯品會等分銷平臺同增41.0%。另一方面,線下渠道增速加快,同比增長16.86%。其中,CS/商超分別同增7.45%/24.66%,增速均較2017年有所加快。CS/商超/單品牌店/其他渠道的收入佔比分別約為42.5%/8.5%/4.9%/0.6%

等週末消息下來具體分析,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