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操作—CAD導圖詳細步驟

最全操作—CAD導圖詳細步驟

CAD圖形導入軟件後的識別的詳細步驟是:

  一、導入CAD圖:

  1、單擊導航欄“CAD”識別下的,“CAD草圖”。

  2、單擊“導入CAD圖”按鈕,在導入CAD圖形對話框中,選中要導入的CAD圖,如選上“02食堂結構”,右邊出現要導入的圖形。這個圖形可以放大。

  3、 在下面文件名欄中出現:XX結構,單擊“打開”。

  4、 當出現“請輸入原圖比例”對話框,軟件設置為1:1,單擊“確定”。這樣XX結構的CAD圖就導過來了。

 

 二、保存CAD圖:

  有時,一個工程存在多個樓層、多種構件類型的CAD圖在一起,為了方便導圖,需要把各個樓層“單獨拆分”出來,這時就要逐個把要用到的樓層圖單獨導出為一個獨立文件,再利用這些文件識別。其方法:

  1、 單擊菜單欄中的“CAD識別”,再單擊“導出選中的CAD圖形”,然後在繪圖區域“拉框選擇”想要導出的圖。

  2、 單擊“右鍵”確定,彈出“另存為”對話框。

  3、 在另存為的對話框中的“文件名”欄中,輸入上“文件名”如樁基圖,單擊“保存”

  4、 在彈出的“提示”對話框時,單擊“確定”,完成導出保存拆分CAD圖的操作。

  三、清除CAD圖:

  全部圖紙導出保存後,單擊“清除CAD圖”按鈕,這時,就可把全部原來的CAD圖清理沒了。

  四、提取拆分的CAD圖:

  1、首先切換到“基礎層”,單擊“導入CAD圖”,彈出“導入CAD圖形”對話框。

  2、選擇“基礎圖”,單擊“打開”,在彈出的“請輸入原圖比例”對話框,軟件設置為1:1,單擊“確定”。這樣,基礎圖就顯示出來了。

  五、軸網識別:

  1、點擊“導航”條下的“CAD識別”,單擊“識別軸網”。

  2、單擊繪圖工具欄中的“提取軸線邊線”,再單擊“圖層設置”按鈕,點擊“選擇相同圖層的CAD圖元”或“選擇相同色的CAD圖元”。

  3、 單擊需要提取的軸線。(此過程中也可以點選或框選需要提取的CAD圖元)。

  a) 點擊“右鍵”確認選擇,則選擇上的軸線自動消失,並存放在“已提取的CAD圖層”中。

  b) 單擊繪圖工具欄中的“提取軸線標識”,再單擊“圖層設置”按鈕,點擊“選擇相同圖層的CAD圖元”或“選擇相同色的CAD圖元”。

  c) 單擊需要提取的軸線標識。(此過程中也可以點選或框選需要提取的CAD圖元)。

  d) 點擊“右鍵”確認選擇,則選擇上的軸線自動消失,並存放在“已提取的CAD圖層”中。

  4、 自動識別軸網:在完成“提取軸線邊線”和“提取軸線標識” 的操作後,單擊菜單欄“CAD識別”,單擊“自動識別軸網”,這樣整個軸網就被識別了

  5、 補畫軸號:

  在軸網識別後,有時會出現部分軸線沒有軸線標識。解決的方法是:

  a) 單擊導航欄中的“軸線”選擇“輔助軸線”。

  b) 單擊“修改軸號”按鈕。

  c) 單擊沒有“軸號”的軸線,彈出“請輸入軸號”對話框。

  d) 在“請輸入軸號”對話框中的“軸號欄”裡輸入上相應的“軸號”,如:1、2、3、……。

  e) 單擊“確定”,這樣沒有軸線標識的軸線就有了標識。

  6、合併兩個軸網:有時一棟房屋太長,CAD圖把它分兩部分畫,導過來之後如何把它合併成一個軸網。

  可以用“重新定位CAD圖”的方法把兩個軸網合併。

  在導入進來的CAD軸網圖,把鼠標移到下面軸網圖的10軸與1軸交點(即第二個軸網起始點),單擊左鍵,出現一根細白線,再移動鼠標至識別完的上面軸網的10軸與1軸交點,單擊左鍵,這樣兩個軸網合併在一起了。

  六、轉換鋼筋符號:

  1、 把CAD圖放大,找到CAD圖原鋼筋符號,如:3‰‰13116。

  2、 單擊“轉換符號”按鈕,在彈出的“轉換鋼筋級別符號”對話中,在CAD原始符號欄內,用鼠標左鍵點擊原CAD圖的鋼筋符號,如3‰‰13116,這時在“轉換鋼筋級別符號”對話中的CAD原始符號欄內,出現了轉換鋼筋符號形式。

  3、 單擊“轉換”,彈出的“確認”框中,單擊“是”。

  4、 一交次轉換不完,再轉換,直至全部轉換完畢,單擊結束。

  七、識別柱表:在“CAD”草圖中識別柱表。導入柱表後:

  1、單擊“識別柱表”按鈕,左鍵框選“柱表”,單擊右鍵“確認”。這時會彈出的“識別柱表----選擇對應列”對話框。

  2、然後在柱表的第一行的空白行中,單擊左鍵,右邊出現“對勾”。

  3、單擊“對勾”,選擇:柱號、標高、b*h、b1、b2、h1、h2、角筋、b邊一側、h邊一側、箍筋類型號、箍筋,選定後單擊“確定”,在彈出的“確定”框中,單擊“確定”。

  4、彈出了 柱列表 與CAD圖中的柱表相一致。

  5、單擊“生成構件”,彈出“確認”表,單擊“確定”,彈出“提示構件生成成功”,單擊“確定”。

  6、在該“柱列表”中,單擊“新建柱”,在下表中出現KZ-1柱,可填柱的數據。 也可在該“柱列表”中,單擊“新建柱層”,在下表中出現2.2~5.25的柱層。 複製。

  7、識別“連梁表”、識別“門窗表”方法同上。

  八、識別柱:

  1、在“CAD草圖”中導入CAD圖,CAD圖中需包括可用於識別的柱;(如果已經導入了CAD圖則此步可省略)

  2、在“CAD草圖”中轉換鋼筋級別符號,識別柱表並重新定位CAD圖。

  (1)、重新定位CAD圖:

  在導入進來的CAD柱圖,把鼠標移到柱圖的A軸與1軸交點,單擊左鍵,出現一根細白線,再移動鼠標至識別完軸網上的A軸與1軸交點,單擊左鍵,柱圖與軸網重合在一起了。

  3、點擊導航欄“CAD識別”中的“識別柱”。

  4、點擊工具條“提取柱邊線”。

  5、單擊“圖層設置”按鈕,利用“選擇相同圖層的CAD圖元”(ctrl+左鍵)或“選擇相同顏色的CAD圖元”(alt+左鍵)的功能選中需要提取的柱CAD圖元,(一定要單擊上柱邊線)此過程中也可以點選或框選需要提取的CAD圖元,點擊鼠標右鍵確認選擇,則選擇的CAD圖元自動消失,並存放在“已提取的CAD圖層”中;

  6、點擊繪圖工具條“提取柱標識”;

  7、選擇需要提取的柱標識CAD圖元,點擊鼠標右鍵確認選擇;

  8、檢查提取的柱邊線和柱標識是否準確,如果有誤還可以使用“畫CAD線”和“還原錯誤提取的CAD圖元”功能對已經提取的柱邊線和柱標識進行修改;

  9、點擊工具條“自動識別柱”下的“自動識別柱”,則提取的柱邊線和柱標識被識別為軟件的柱構件,並彈出識別成功的提示。

  如果不重新定位CAD圖,導入的構件圖元有可能就會與軸線偏離;門窗表通常情況在建築施工圖總說明部分,柱表通常在柱平面圖中,連梁表在剪力牆平面圖中。

  10、說明:

  如果有的層柱子導不過來,如基礎層的柱子、樁、承臺都是一種顏色,沒有柱子邊線,就無法導入柱子,這時可以用複製的方法把首層的柱子複製到基礎層來。

  九、導入牆

  1、提取牆邊線

  第一步:導入CAD圖,CAD圖中需包括可用於識別的牆;(如果已經導入了CAD圖則此步可省略)

  第二步:點擊導航欄“CAD識別”下的“識別牆”;

  第三步:點擊工具條“提取牆邊線”;

  第四步:利用“選擇相同圖層的CAD圖元”或“選擇相同顏色的CAD圖元”的功能選中需要提取的牆邊線CAD圖元,點擊鼠標右鍵確認選擇。

  2、讀取牆厚

  第一步:點擊繪圖工具條“讀取牆厚”,此時繪圖區域之顯示剛剛提取的牆邊線;

  第二步:按鼠標左鍵選擇牆的兩條邊線,然後點擊右鍵將彈出“創建牆構件”窗口,窗口中已經識別了牆的厚度,並默認了鋼筋信息,只需要輸入牆的名稱,並修改鋼筋信息等參數,點擊確認則牆構件建立完畢;

  第三步:重複第二步操作,讀取其他厚度的牆構件。

  3、識別牆

  第一步:點擊工具條中的“識別”按鈕,軟件彈出確認窗口,提示“建議識別牆前先畫好柱,此時識別出的牆的端頭會自動延伸到柱內,是否繼續”,點擊“是”即可。

  第二步:點擊“退出”退出自動識別命令。

  

十、導入門窗

  1、提取門窗標識

  第一步:在CAD草圖中導入CAD圖,CAD圖中需包括可用於識別的門窗,識別門窗表;(如果已經導入了CAD圖則此步可省略)

  第二步:點擊導航欄“CAD識別”下的“識別門窗洞”;

  第三步:點擊工具條中的“提取門窗標識”;

  第四步:利用“選擇相同圖層的CAD圖元”或“選擇相同顏色的CAD圖元”的功能選中需要提取的門窗標識CAD圖元,點擊鼠標右鍵確認選擇;

  2、提取牆邊線

  第一步:點擊繪圖工具條“提取牆邊線”;

  第二步:利用“選擇相同圖層的CAD圖元”或“選擇相同顏色的CAD圖元”的功能選中需要提取的牆邊線CAD圖元,點擊鼠標右鍵確認選擇;

  3、自動識別門窗

  第一步:點擊“設置CAD圖層顯示狀態”或按“F7”鍵打開“設置CAD圖層顯示狀態”窗口,將已提取的CAD圖層中門窗標識、牆邊線顯示,將CAD原始圖層隱藏;

  第二步:檢查提取的門窗標識和牆邊線是否準確,如果有誤還可以使用“畫CAD線”和“還原錯誤提取的CAD圖元”功能對已經提取的門窗標識和牆邊線進行修改;

  第三步:點擊工具條“自動識別門窗”下的“自動識別門窗”,則提取的門窗標識和牆邊線被識別為軟件的門窗構件,並彈出識別成功的提示。

  溫馨提示:在識別門窗之前一定要確認已經繪製了牆並建立了門窗構件(提取CAD圖中的門窗表)。

  十一、導入梁

  1、提取梁邊線

  第一步:在CAD草圖中導入CAD圖,CAD圖中需包括可用於識別的梁;(如果已經導入了CAD圖則此步可省略)

  第二步:點擊導航欄中的“CAD識別”下的“識別梁”;

  第三步:點擊工具條“提取梁邊線”;

  第四步:利用“選擇相同圖層的CAD圖元”或“選擇相同顏色的CAD圖元”的功能選中需要提取的梁邊線CAD圖元;

  2、自動提取梁標註

  第一步:點擊工具條中的“提取梁標註”下的“自動提取梁標註”;

  第二步:利用“選擇相同圖層的CAD圖元”或“選擇相同顏色的CAD圖元”的功能選中需要提取的梁標註CAD圖元,包括集中標註和原位標註;也可以利用“提取梁集中標註”“和提取梁原位標註”分別進行提取;

  3、自動識別梁

  點擊工具條中的“識別梁”按鈕選擇“自動識別梁”即可自動識別梁構件(建議識別梁之前先畫好柱構件,這樣識別梁跨更為準確);

  4、識別原位標註

  第一步:點擊工具條中的“識別原位標註”按鈕選擇“單構件識別梁原位標註”;

  第二步:鼠標左鍵選擇需要識別的梁,右鍵確認即可識別梁的原位標註信息,依次類推則可以識別其它梁的原位標註信息。

  5、 說明:

  (1)、在導入梁時,有的層的梁沒有完全導入過來,沒有導入過來的梁,可用定義梁的方法,按照CAD圖上的標註梁的編號、尺寸、配筋,重新定義,然後就在這張電子版圖紙(梁是灰蘭的就是沒識別過的)所標註的位置畫上即可。

  (2)、在導入梁時,有的梁沒有完全導入到位,也就說還差點到頭。

  解決的方法是:單擊“廷伸”按鈕,單擊要把梁廷伸到位置的軸線,軸線變色,再單擊要“廷伸的梁”,這時這根梁就廷伸到位了。用同樣的方法把所有沒完全導入到位的梁全部畫好。

  (3)、識別完梁後,還要進行“重提樑跨”的操作,把梁每跨的截面尺寸、支座、上部、下部、吊筋、箍筋的加筋 逐一在表格中輸入或修改準確,才能計算彙總鋼筋工程量的。

  這時如果沒有蘭圖,可以把這一層的梁圖,重新再導入進來,識別過來的梁圖與CAD梁圖雖然相距一段距離,可不用去管它,把這兩張圖放大或縮小,就能把CAD梁圖中的梁的信息記住,輸入到“重提樑跨”中的表格裡去。

  (4)、在進行“重新提取梁跨”的操作時,發現的個別梁本來是二、三跨的梁,識別後變成單跨梁了。這就需要“合併”梁的操作,但是“合併”不了。檢查時發現,識別的梁表面上看是連成一體了,實際上確是沒連起來。

  解決的辦法:單擊“廷伸”按鈕,單擊要把梁廷伸到位置的軸線,軸線變色,再單擊要“廷伸的梁”,這時這根梁就廷伸到位了。再按“合併”梁的操作,把二、三跨的單梁合併成一根梁。

  然後再選擇“設置支座”用重新設置支座的操作方法,設置好梁的支座。

  (6)、識別梁後發現有的梁長度不夠,即梁不完整。如有一根梁TL1=3000毫米,識別後才1200毫米。

  解決的辦法是:

  首先把“CAD識別”轉入到“梁”的界面。按照施工圖紙標註的“梁的信息”定義好梁,然後在畫圖界面選擇上這根梁。

  單擊“點加長度”按鈕,單擊這根梁的中間軸線交點,移動鼠標向上或向下的一個軸線“交點”然後單擊,這時有一段梁就畫上了,並同時彈出了“點加長度設置”對話框,在“長度”欄可以輸入這根梁的從“中間軸線交點”到“上一交點”的長度值,在“反向廷伸長度”欄輸入梁長 3000減去上一段梁的長度值。

  如果此梁還是偏軸的,可把“軸線距左邊距離”的方塊裡挑上勾,並在右邊欄裡填入“軸線距左邊距離”的偏移值,單擊“確定”,這樣識別不完整的TL1梁就畫好了。

  

十二、畫板筋:

  由於軟件在識別板的受力筋與負筋時,速度比較慢,還不如直接“畫筋”快,因此,可採取先畫板後畫筋的方法:

  1、畫板:當軟件識別完梁後,把這層梁圖,轉換成要畫板的圖,方法是,單擊“導航欄”中的“板”,選擇“現澆板”,點“定義”按鈕。

  2、單擊“CAD草圖”,單擊導入“CAD圖”按鈕,選擇二層板配筋,當打開後,先看布板情況,即在那個軸線分塊及板的厚度,然後就定義“板”,定義後就按照圖紙的標註把這一層的板全部畫上。

  3、這張CAD板的配筋圖,在完成畫板任務後,就再看配筋情況,包括受力筋和負筋。這兩種配筋,一是要看在那塊板上,二是要看配筋的型號及間距。當定義這兩種鋼筋時,最好是從這一層的左上開始,一塊板、一條梁的定義,一個軸距一個軸距的定義,然後就一塊板、一條梁、一個軸距布筋。

  最好是對照現有蘭圖定義板、受力筋和負筋,然後就畫,這樣是不會亂的。

  4、也可在識別板的受力筋和負筋之前,為了更快的進行識別,可以按照圖紙的標註,先定義“板”,然後把板佈置上,再從板上識別鋼筋就比重新定義鋼筋,再一根一根的去畫快多了。

  從板上識別受力筋和負筋的方法就按照下面的步驟進行。

  

十二、導入板受力筋

  1、提取鋼筋線

  第一步:點擊導航欄 “CAD識別”下的“識別受力筋”;

  第二步:點擊工具條“提取鋼筋線”;

  第三步:利用“選擇相同圖層的CAD圖元”或“選擇相同顏色的CAD圖元”的功能選中需要提取的任一一根受力鋼筋線CAD圖元,這時這一層的所有受力筋變“蘭”,點擊鼠標右鍵確認選擇,這一層的所有受力筋變“無”。

  2、提取鋼筋標註

  第一步:點擊工具條“提取鋼筋標註”;

  第二步:利用“選擇相同圖層的CAD圖元”或“選擇相同顏色的CAD圖元”的功能選中需要提取的任一一根鋼筋標註CAD圖元,如A10@130,所有受力筋變蘭,點擊鼠標右鍵確認選擇,這一層的所有受力筋標註變“無”。

  3、識別受力鋼筋

  “識別受力筋”功能可以將提取的鋼筋線和鋼筋標註識別為受力筋,其操作前提是已經提取了鋼筋線和鋼筋標註,並完成了繪製板的操作。

  操作方法:

  點擊工具條上的“識別受力筋”按鈕,彈出“受力筋信息”窗口,這時工具欄中的“單板”和“水平”或“垂直”按鈕是打開可用的,可單擊第一塊板中的“水平”或“垂直”的“受力筋”,這時此根受力筋變“蘭”並同時把“受力筋信息”自動輸入到彈出“受力筋信息”窗口,如果施工電子版圖沒有標註“受力筋”的信息,就根據蘭圖的標註和說明,把受力筋的信息輸入到“受力筋信息”欄,單擊“確定”。 彈出“受力筋信息”窗口變白不可用了。

  再單擊這塊板中的“水平”或“垂直”受力筋,這根受力筋變“黃”,這樣這一根受力筋就識別完了。

  識別完第一塊板的第一根受力筋後,再單擊第二根受力筋,用上述方法依次可識別其它板的受力筋。

  十三、識別板負筋

  提取鋼筋線

  第一步:在CAD草圖中導入CAD圖,CAD圖中需包括可用於識別的板負筋;(如果已經導入了CAD圖則此步可省略)

  第二步:點擊導航欄“CAD識別”下的“識別負筋”;

  第三步:點擊工具條中的“提取鋼筋線”;

  第四步:利用“選擇相同圖層的CAD圖元”或“選擇相同顏色的CAD圖元”的功能選中需要提取的任一一根負筋,右鍵確認,所有負筋變無。

  第五步:點擊工具條中的“提取鋼筋標註”;

  第六步:選擇需要提取的鋼筋標註CAD圖元,如負筋標註,A10@130,右鍵確認,所有負筋標註變無。

  第七步:點擊工具條上的“識別負筋”按鈕,彈出“負筋信息”窗口,這時可從左邊第一塊板“單擊”第一根“負筋”,這根負筋變蘭,並把這根負筋的標註信息自動輸入到“負筋信息”窗口中的有關表格裡,如果表格中的左、右標註數值需要修改,可以按照施工圖紙的說明和負筋的標註進行“修改”,修改後,可單擊“確定”按鈕。

  這時“負筋”的四種佈置方法“按梁佈置、按牆佈置、按板邊佈置、畫線佈置”可任選一種,我們選擇“畫線佈置”,用畫線佈置的方法,單擊這根負筋佈置的第一點後,移動鼠標至第二點,這樣第一根“負筋”變黃,就說明這根負筋被識別了。

  識別完第一根負筋後,可單擊第二根負筋,用上述方法依次可識別其它板的負筋。

  CAD圖形導入軟件後的拆分的詳細步驟是:

  選擇上要拆分的砼構件,如一根梁,單擊“打斷”按鈕,再單擊要打斷的位置,這時會彈出“是否在指定的位置打斷”布面,單擊“是”,單擊右鍵確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