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說鐵木真有五百多名嬪妃,大部分是敵人妻女,為什麼不擔心自己被暗殺?

銀振冰


大蒙古國可汗鐵木真,是當之無愧的一代天驕。他一生率領蒙古鐵騎東征西討,殺伐無數,建立了版圖廣闊的蒙古大帝國。

(鐵木真劇照)

鐵木真尤其享受征服的過程。除了不斷地攻城略地,征服男人之外,他在打敗敵人,奪取了他們的駿馬和妻妾後,同樣讓他感到愉悅。

據統計,鐵木真一生正式迎娶的妻子共有44位,不過他的嬪妃總數應該不會少於300人。這些女子大部分都是蒙古人,也有少部分是其他民族。

照理來說,一位帝王有後宮佳麗三千人是常態,並沒有什麼稀奇。但鐵木真的這些嬪妃,有很多人都是從敵對部落搶來的。問題來了,難道鐵木真就不害怕被這些女子暗害嗎?

實際上,在當時的蒙古以及其他遊牧民族眼中,美女向來都是強者才配擁有。一個部落想要展現它的強大,除了士兵和駿馬之外,擁有的外族妻子數量,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標。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蒙古人實際上擁有比較“先進”的生育觀,由於很多部落之中的年輕男女都有血緣關係,因此蒙古人為了避免近親結婚,通常會讓成年男子去別的部落搶女人。“搶”這種行為,在遊牧民族中不僅不會遭人非議,反而是展現實力,引人尊敬的手段。

(鐵木真與妻子)

比如鐵木真的母親,就是當初被他父親也速該搶來的。後來鐵木真妻子也曾被人搶走,等鐵木真將她搶回來之後,妻子都已經懷上了朮赤。而“朮赤”這個名字是“客人”的意思,從他出生開始,就有人在懷疑他的血統,這也是當時經常搶妻子出現的一些弊端。

總的來說,在當時的蒙古,搶女子是一件被大眾認同的,很正常的事情。因此那些被搶女子,普遍對於前任並沒有多麼強烈的歸屬感,反而追隨強者才是當時女子的共識。所以,鐵木真雖然搶了很多的外族女子,卻並不需要太擔心被害。

(其實,也不能說蒙古才有那種搶敵人妻子的情況,漢人也有。三國時期,曹操打敗袁紹後,他兒子曹丕就趕緊把袁紹的兒媳甄宓搶過來,作為自己的老婆。東吳在在打敗袁術後,孫權也把袁術的女兒搶來作為自己的老婆。)

除了永遠追隨強者這個奇怪的價值觀以外,大部分被搶女子,也根本就不敢反抗。

(剛烈的西夏王妃)

蒙古人在征服各民族的過程中,並非是一定要把別人給打得滅族才罷休。相反地,只要敵人願意獻上土地和貢品投降,蒙古人反而是會欣然接受的,而那些女子,通常也是被當作“貢品”一樣的存在。

也就是說,只要女子能好好地發揮出她們的價值,發揮出她們“貢品”的作用,就能夠讓自己部落的親人和鄉親過上好日子。

而假如她們之中有人決定放手一搏,刺殺鐵木真,那隻會給自己的部落帶來厄運。

事實上,也確實有人做了這樣的事,這件事記錄在《蒙古源流》一書中,真假不好說,但有一定的歷史依據。

刺殺鐵木真的女子是當時的西夏王妃。西夏王妃是一名烈女,性情倔強,向來都不願低頭。鐵木真在霸佔她之後照例要進行一番寵幸,結果這位西夏王妃在床上重傷了鐵木真,自己自盡而亡。這也導致鐵木真重傷不治而死在了西夏,蒙古人對此事大為惱火,對西夏國民展開了大肆地屠殺,幾乎導致党項人滅絕。


張生全精彩歷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鐵木真一生正式娶的妻子有44人,一般認為妻子總數超過百人。

其中絕大部分是蒙古人,當然也有其他民族。

這些妻子中,很多都是從敵對部落搶來的女人。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些女人不會暗殺鐵木真呢?

原因如下:

第一,蒙古人和其他遊牧民族的女人,不會暗殺

對於這些野蠻民族的女人來說,被人搶走是很正常的是,類似於太陽昇起。

在蒙古高原,女人基本就是牛羊一樣的物品,被強有力的人爭搶。

蒙古人的婚姻,很多就是搶婚。

比如鐵木真的母親,就是他的父親也速該搶來的。

鐵木真的妻子也是他搶來的,後來又被別的部落搶走。鐵木真將他搶回時,妻子已經懷上了朮赤。

既然世界就是這樣的,女人為什麼要反抗?

反正跟什麼男人都是一樣過日子。

對於她們來說,這就是生活。

第二,一些女人則是不敢反抗。

鐵木真的一些妻子是從敵人哪裡搶來的,也不是蒙古人,但她們不敢反抗。

因為,這些女人往往是求和乞降的產物。

蒙古人並不是將所有徵服的部落和民族都殺光,如果主動投降不抵抗,蒙古人大多不殺。

畢竟蒙古人也要自己族群的龐大,好對付更厲害的敵人。

一些女人作為和珠寶、牲口一樣的東西,是很多部落求和、乞降的東西。

那麼,這些女人成為鐵木真的妻子以後,無論受到什麼虐待甚至被虐殺,也不會敢於反抗。

一旦她反抗了,可能會導致自己部落的滅亡。

第三,其實,還真有些女人反抗了。

清朝成書的《蒙古源流》記載,成吉思汗俘虜了美麗的西夏王妃古爾伯勒津郭斡哈屯。

這位王妃擁有党項人的桀驁性格,寧死也不屈服敵人的壓迫。

在床上偷襲,將成吉思汗刺成重傷然後自盡,成吉思汗因傷重不治而亡,死在西夏。

蒙古人因此大怒,事後對西夏國展開了滅絕性的屠殺,將党項人幾乎殺光。

由於這個王妃不可能找到什麼武器,有武器也難以對付戎馬一生的鐵木真。一種說法是,鐵木真是被西夏王妃咬斷命根子而死的。

自然,這是野史而已。

但客觀說明,女人的反抗還是存在的。


薩沙


說成吉思汗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播種機,有實錘證據。近年來一些國外的科學家通過檢測亞歐多個國家的國民的DNA,也驗證了這個說法,當然,從160萬到1700萬人,說法不盡相同。

鐵木真一生征戰,樂趣除了殺人,就是掠奪,掠奪的目標之一就是女人,他的人生座右銘就是“打敗敵人,奪取他所有的一切,騎他的駿馬,把他的美貌妻妾據為己有。”他可不僅是說說而已。

鐵木真有四大“斡兒朵”,這個斡兒朵的概念相當於後宮群,娶過的妻妾有四十幾名,經手的只怕還要乘以十倍。

鑑於鐵木真的人生目標,他的這些女人們自然是來自敵營,大部分是敵人妻女。這也是蒙古人的風俗習慣。

蒙古人相當具有科學先進的婚育觀,為了避免近親繁殖,奉行族外婚,具體方式就是靠“搶”。鐵木真的生母訶額倫本就是他的父親也速該從別人的懷抱裡搶來的。這一特長,等到鐵木真長大後被髮揚光大。

以鐵木真的第二斡兒朵裡的古兒別速為例,她號稱是漠北第一美人,原是乃蠻部的汗王之妃,丈夫死後,她又被兩個奪位的汗王兒子爭搶,最後拜不花贏得了太陽汗的汗位和古兒別速。但這位太陽汗卻甘當古兒別速的星星,實際上古兒別速擁有實權。

據稱她對乞顏部的鐵木真很不感冒,放出風聲各種嫌棄,說乞顏部的男人“又髒又臭”,也正是在她的決策下,乃蠻部發起了與鐵木真的戰爭,最後落敗被俘。

鐵木真把她請入賬內,問她:“來說說看,俺們乞顏部的怎麼個髒法臭法?”

古兒別速立馬暈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被燻得,被寵幸過程中,再也不敢提這個說法,事後鐵木真跟她說:“以後好好侍奉我,我就封你為後。”

古兒別速乖乖就範:“您甭聽他們瞎嘞嘞,人家就喜歡你這個味兒。”

可見,甭管多大味兒,放在乞丐身上那叫埋汰,放在王者身上那叫氣概。

霸佔一個女人叫老公,霸佔幾個女人叫流氓,霸佔所有的女人......那就叫陛下。

暗殺?爭寵還來不及!

否則這1700萬名美歐亞的後代是怎麼來的?

當然也有例外的小暴脾氣,成吉思汗之死一直是未解之謎,大多說他是墮馬而死,也有說中箭負傷,另有一種流傳甚廣的說法是,西夏王妃侍寢時行刺而死。

這位西夏王妃侍寢時手無寸鐵,沒有毒殺或手刃的可能,“斷根崩殂”是很多人的合理猜想。

考慮到後來成吉思汗臨死前讓子孫盡屠西夏人,你都不難想象到西夏王妃那張咬牙切齒的臉。


歷來現實


幾年前,中國和蒙古達成協議,與蒙古進行150億人民幣的本幣互換協議,讓蒙古撐過債務危機。當然,這個蒙古指的是外蒙古,統稱蒙古國,而不是我國境內的內蒙古自治區。很多網友看到這個新聞都表示,蒙古好窮啊,還要別人施捨才能過日子,不是地大物博牛羊成群嗎?

蒙古國真的很窮,國土面積全球第18名,而GDP卻被擠到第121名,讓人啼笑皆非。但這個蒙古國要是再加一個字——蒙古帝國。全世界都會收起嘲笑的意思,開始擔驚受怕。幾百年前,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孫帶領著蒙古大軍,殺向整個亞歐大陸,建立了一個有史以來最龐大的帝國。“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是彎弓射大雕。”成吉思汗本來貴為部落王子,後來因為家道中落,部落與部落之間的爭鬥,在各種磨難中,鍛鍊了自己,在後來的戰鬥中,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帶領部隊把所有欺負過他的人和可能會欺負他的人全給幹掉了。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了整片草原,建立了蒙古帝國,並被稱為成吉思汗,寓意疆域像海一樣遼闊的帝王的君主。而他,也真的做到了疆域像海一樣遼闊。


成吉思汗是英雄,他一生征戰,為蒙古帝國打下大片江山,但是他也是暴君,樂趣除了殺人就是掠奪,掠奪的目標不僅是金錢、牛羊也包括女人,成吉思汗有39個明確記載的妻子,但其他更多的是他掠奪過來的女人,其中絕大多數是蒙古人,還有其他民族的,例如從其他敵對部落搶回來的。那麼既然這樣,成吉思汗為何不擔心她們會暗殺自己?

翻開歷史書,我們瞭解到,成吉思汗的母親也是被他父親掠奪過來的,在當時的蒙古,搶女人和女人被搶都是特別正常的事,女人的地位就相當於一件物品,被搶來搶去,跟誰都是過一樣的日子。對於她們來說,這就是生活。

對於成吉思汗來說,其中最重要的女人,無非就是她的結髮妻子孛兒帖,就是第一斡兒朵。斡兒朵的意思就是行宮,蒙古族沒有宮殿,住的是一個個蒙古包,但也是金碧輝煌的宮帳。孛兒帖當初也被搶走過,還是在新婚之時當時成吉思汗還沒有實力,連自己的結髮妻子都保不住,雖然後面又被成吉思汗奪回來,但是孛兒帖卻有了身孕,連成吉思汗也無法確定這個孩子是不是他的。雖然最後沒有殘害這個孩子,但給他取名為朮赤,意為“客人”,從他的出生開始就不斷有人懷疑朮赤的血統。但孛兒帖的地位仍然無法質疑,她經常為成吉思汗排憂解難,參與部落之間的聯盟。她應當是成吉思汗最放心的女人。

第二斡兒朵是忽蘭皇后,也是側妃之首。當時忽蘭皇后的父親與蠻酋長太陽汗亦不合一起在納忽山對抗成吉思汗,但最後戰敗,為了向成吉思汗表達自己的誠意,便獻上了自己的忽蘭。其實還有一些波折,當時是一位蒙古官人護送的忽蘭皇后,但是送到之後,成吉思汗懷疑上了蒙古官人,認為他和忽蘭有染,忽蘭以死發誓,等到成吉思汗真的臨幸她時,發現忽蘭確是處女之身,從此對她相當寵愛,算是成吉思汗時期最受寵的側妃。一個為求和而來的女人,況且成吉思汗那麼寵愛她,也沒有必要暗殺成吉思汗。

第三斡兒朵也遂皇后,當時也遂皇后已經有了丈夫,但為了讓她死心塌地的跟著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當著也遂的面殺了她的丈夫。前面說了,蒙古族女人相當於一件物品,被搶來搶去,跟誰過都是一樣的日子,成吉思汗擁有那麼大的權力,並對她如此寵愛,況且自己的妹妹也速幹也在後宮陣營之中。為了自己的將來,也遂也放下了過去,憑藉著自己的能力,將成吉思汗的後宮管理的井井有條。

營帳中管理森嚴,後宮中很多人連接觸都接觸不到成吉思汗,何談暗殺,況且作為一名皇帝,日理萬機,哪有那麼多時間一個一個寵幸過去。成吉思汗有那麼大成就,本身也是個精明人,也會自己小心注意。

若說在蒙古境內也罷,但成吉思汗的野心已經擴散到了歐洲,其中有個小國為西夏,西夏王知道自己打不過成吉思汗,與其家破人亡,不如趁早求和。在成吉思汗還沒有攻城的時候,就送去大量珠寶、美女求降。其中送來的美女,還包括了他的王妃。但是成吉思汗並沒有履行諾言,還繼續攻城,西夏王妃怒火中燒,在兩人共眠的晚上,趁著成吉思汗熟睡,咬斷了成吉思汗的**。根據野史記載,成吉思汗因此事太過丟人,又因失血過多覺得命不久矣,便投河自殺了。不過只是野史,當個玩笑話看一下,大部分人還是認為他是從馬背上摔下來的。


澎澎820


說起這個,我們首先來講講“婚”這個字,它最早的釋義其實就是把女人打暈,拖進山洞,然後就算是結婚了。

顯然,剛從原始社會過來的蒙古人,把這一點發揮得淋漓盡致,喜歡哪個女人,搶來便是。

鐵木真經手的女人當然不少,不過正式作為嬪妃而存在的女人,也就一百多。

他為什麼不怕被暗殺?

現實生活畢竟不是電視劇,沒有那麼多的權謀與愛恨,草原民族自來就習慣依附強權,弱小的部落依附強大的部落,女人依附男人,這在他們看來是很自然的事情。

貞潔之說也不是剛開始就有的,這種認知的形成需要時間,也需要一定的社會文化程度。

男人不夠強,就沒有資格擁有女人和財產,事實上,這個時候的女人,跟物品已經沒有差別。

成吉思汗的母親也好,妻子也好,都是是搶奪中的犧牲品。

女人們也比較認命,大環境下,這種反抗是徒勞的。而且一旦有女人反抗,則有可能給自己的部落帶來禍患。

部落進獻女人,其實與我們古代的和親差不多。

不說草原,就是封建時代的和親公主,也沒有人膽敢反抗或者暗殺,畢竟和親本身,就是為了爭取和平。

烏孫公主劉細君為了這種和平,甚至都先後嫁與祖孫二人,這種悖於倫常的風俗她自然受不了,不過漢武帝的一句話澆滅了她最後的希望:“在其國,從其俗”。

大局面前,個人性命如同草芥。

不過鐵木真之死似乎真的與女人有關,64歲的鐵木真征伐西夏,擄西夏王妃,這個女人比較剛烈,竟然將鐵木真之命根咬斷。

一代天驕,折莖而亡。

當然,這是一般的野史說法,歷史記載上,成吉思汗還是於出征途中病逝。


浮沉於史


比如說他的寵妃呼蘭氏,她的出身就是鐵木真的敵人答亦爾兀孫的孫女。再比如他的另外一個愛妃淑英就是敵人塔塔爾的女兒。所以鐵木真床邊睡的往往都是和他有“生死大仇”的女人,可以說時時活在威脅之中,那麼鐵木真為什麼不擔心自己被暗殺呢?

源自於對自己實力的自信。對於鐵木真來說,獻上妻女的部落他當時都會“放他們一馬”,不過之後就難說了。然而那些女子不知道,所以她們只能一心侍奉鐵木真,以求保全自己的部落,這其實是一件無可奈何的事情。如果她們真的暗殺了鐵木真,她們的部落頃刻而亡。

源自於那些女人的恨。這個恨並不是對鐵木真的恨,更是對自己部落的恨,當她們被自己的部落送出去當保全的籌碼時候,這些女子其實打心眼裡就已經恨上了自己的部落。而跟著鐵木真,不僅僅安全可以得到保證,更不會再被送來送出,這就是傳說中的“由恨生愛”。

另外鐵木真戎馬一生,武功自然不在話下,一般的弱女子不可能是他的對手,甚至是“不堪一擊”。也正是這一點,讓她們意識到想暗殺鐵木真實在太難,所以鐵木真才不擔心五百多名敵人妻女會暗殺了自己。

我是頭條作者圍知歷史,每天帶你瞭解不一樣的歷史,希望大家給我點個贊,關注一下,路轉粉,不迷路,謝謝各位啦!


圍知歷史


有網友問:有些人說鐵木真有五百多名嬪妃,大部分是敵人妻女,為什麼不擔心自己被暗殺? 首先,北方漁獵和遊牧民族就有搶親的傳統,成吉思汗自己的大老婆就是在新婚的時候被人家搶走的,回來的時候已經是懷孕狀態。

最後生了成吉思汗的長子朮赤,最後這一支就成為了金帳汗國的大汗。北方漁獵和遊牧民族一直都嚴重缺乏人口,就有了將打敗對手的所有女人和孩子,都收入本部族的傳統。壯大自己的力量。

第二點就是,其實其他那些部族首領的女人,也是仗勢凌人,強迫別人送過來,或者從其他部族搶來的。並不是靠什麼真摯的愛情兩個人走到了一起。這也就是成吉思汗所說的:“人生最大之樂,即在勝敵、逐敵、奪其所有,見其最親之人以淚洗面,乘其馬,納其妻女也。”

而且,不要認為所有女人都是含恨而來。因為每一個男性的眼光不同,也許你在過去的地方並不受寵,到了成吉思汗這裡就變成受寵的哪一個。比如答亦兒兀孫戰敗以後,他的女兒就備受寵愛,成為了權勢僅次於皇后孛兒帖的女人。

蒙古大軍包圍金朝都城,金朝皇帝獻出7個女兒讓成吉思汗挑選。最後選中了歧國公主,她也成為成吉思汗第四斡兒朵之首,因為地位高貴,所以又被人稱為“公主皇后”。公主的母親欽聖夫人袁氏也一同隨行到蒙古,享受非常高的優待。

而且,只要可以和成吉思汗生下兒子,地位就會迅速提高。比如成吉思汗仇敵的女兒狐蘭生下的兒子,孛兒只斤·闊列堅,從成吉思汗家產的劃分來看,他的地位並不低於四位兄長,只是最後戰死在了俄羅斯。

這些成為成吉思汗嬪妃的女人都可以得到,屬於自己的,宮帳、屬人和財產。也是自己所屬部族歸順的象徵,不會再遭到侵害。更是自己部族親屬可以在帝國獲得上位機會的一個輔助。


深度軍事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就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屠夫,他所謂的征服,就是要別人在屠刀下屈服,肉體上的消滅,殺起人來就是一個字,狠,每攻下一城,首先就是殺光壯年男子,俘虜對方女人做妻妾,兒童為奴,佔據對方土地,俘虜對方女人並收為自己女人,成吉思汗得到快感,所言的征服世界。



古代的女人就是私人的財產,草原上的婚姻模式也是搶來搶去,誰搶到女人,誰強大女人就歸誰,女人以為這就是自己命運,一般來說不會想到以死反抗,覺得這就是女人天生的命。



尤其草原大漠的野蠻民族女性如此,他們是男人說了算,女人依附於男人為尊,以強者為尊,成吉思汗是強者,征服了別人國家,接收了她們,她們為了生存,依附於別人的勢力,家族的人要依靠別人發展,仰人鼻息,如果敢暗殺成吉思汗,自己死,自己家族人死光,恐怕有那勇氣的人很少很少吧!大多數人都為了生存忍辱負重,苟且偷生。



可是最後,這個暴君,生前牛逼的不要不要的人傳說還是死於西夏美麗王妃的侍寢!結仇結多了,超出了極限,還是會有勇敢,無畏,敢死的人報仇的,活該如此!


三國水滸歷史狂


俗語說得好,“男人征服世界,是為了征服女人;女人征服男人,是為了征服世界”。作為歷史上的“征服之王”鐵木真,早已將世界攥在了手裡,還會擔心身邊的妃子們嗎?

至於說鐵木真的身邊有沒有五百個嬪妃,筆者不敢苟同。但鐵木真的身邊的妃子們,絕大多數都是敵人的妻女,此事倒是千真萬確。

比如鐵木真的側妃呼蘭,她是答亦兒兀孫的女兒,而答亦兒兀孫曾經和同族的脫黑脫阿、答兒馬剌一起襲擊過成吉思汗,不久即戰敗,脫黑脫阿逃跑,答亦兒兀孫選擇投靠了蒙古官人納牙阿,並獻上了自己的女兒呼蘭,向成吉思汗投降。

再比如鐵木真的側妃“姐妹花”也遂乾和也遂,他們的父親也客扯連曾經暗中籠絡了少量的塔塔爾人和蒙古人搏鬥,最後被殺死。鐵木真派人找到了也客扯連的小女兒也速幹,被也速乾的美色所吸引,不久便納為妃子。不久,也速幹向鐵木真推薦了自己的姐姐也遂,和她一起服侍鐵木真。

由此可見,鐵木真的身邊有很多的妃子,他們曾經都是和自己為敵,作對的仇人的妻女。有道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為什麼鐵木真不擔心自己的這些妃子暗殺自己呢?答案是完全沒有必要。為什麼這麼說?請聽筆者慢慢道來。

被拋棄的妃子,早已對原來的部落失去忠心

毫無疑問的,鐵木真身邊的這些妃子,他們無疑成為了戰爭的犧牲品。在殘酷的戰爭面前,他們毫無反抗之力的充當了戰爭的犧牲品,被自己原來的部落所拋棄。恐怕內心早已對生我養我的部落懷恨在心,自然不會為了他們和鐵木真為敵。

就算還有一些妃子,依舊放不下自己的部落。為了自己的部落,為了曾經的兄弟姐妹,更不能甚至不敢去暗殺鐵木真,因為他們明白這樣做只會造成鐵木真的瘋狂報復,到時候受苦的還是自己的部落。

鐵木真給了他們幸福的生活,是他們的“王”

正所謂“那人的手軟,吃人的嘴短”,鐵木真給了他們幸福的生活,高人一等的地位,萬人仰慕的尊敬,這些在他們原來的部落,恐怕是不能輕易享受到的。

幸福的優越感使得他們不會輕易的選擇暗殺鐵木真,因為無論暗殺的結局如何,他們都會失去眼瞎所擁有的一切。人都是趨吉避凶的,大家又不是傻子,自然沒有願意幹這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鐵木真的人格魅力,迷住了他們

鐵木真,毫無以為的是一位英雄人物,他雄才大略,又極具野心。在當時部落混亂的年代,鐵木真就像一串流星一樣,劃過了黑暗的天空。在女人們的眼裡,他是夢寐以求的夫君,是當之無愧的“大汗”。

正因為鐵木真的人格魅力,鐵木真自然沒有擔心被暗殺的必要了。


孔夫子說歷史


中國人愛講一句話:兒子是自己的好,老婆是別人的好!這即是一句玩笑話,但放在歷史的維度考量,在中國歷史上,從來不乏周邊少數民族聚居生活,當然關係也不都是那麼和睦相處和藹可親,很多時候和平及和氣都是打出來的。(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而且少數民族由於生存環境的原因,對於生存條件優渥的中原農耕區,尤其是富饒的物產,向來都有覬覦,不管是秦漢時期的匈奴還是後來的成吉思汗蒙古族,在南下掠奪的過程中都有同樣的一個目標――搶掠中原民族的女人!

這不僅是一種戰利品,而且是一種榮耀,是比搶多少頭牛多少匹馬還讓人興奮的事情,因此成吉思汗也不例外,蒙古族嗜殺是出了名的,但凡是他們在徵掠過程中遇到頑強抵抗的城池,基本上都會招來屠城的下場。


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被殺,有一部分人是作為符號被保存下來的,那就是女人,也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會留下來,留下來的都是哪些王公貴族家的女主人,而且必須是具備姿色,年輕貌美。

這些女人代替那些被殺的人繼續承擔著亡國滅族的屈辱,侍奉勝利者,當然這樣女人心中的仇恨,不比現在的黑寡婦少多少,就像成吉思汗後宮裡的五百多個妃嬪,很大程度上他們都是一種特殊的符號。

不一定會發揮女人的作用,但卻代表著她們曾經生活的時代,成吉思汗都不一定知道還有這五百個女人,他也許能記住一兩個,但絕不會每個都能耳熟能詳,即使記住的,把她們的仇恨扼殺在萌芽狀態,也並不是沒有可能,比如清朝的時候,侍寢妃嬪都是光屁股進去的,一絲不掛,身上還能藏點東西不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