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與嘉靖皇帝論帝王權術孰高孰低?

軍機處和珅中堂


要分析這兩位皇帝的帝王權術孰高孰低,不妨先來了解一下這兩位皇帝。

嘉靖皇帝

即明世宗朱厚熜(公元1507年~1567年)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憲宗之孫,明武宗堂弟。

嘉靖皇帝統治時期,出現了“嘉靖中興”的局面。在位時曾力革前期時弊,推行新政,扭轉了自正統以來形成的官宦專權、敗壞朝政的局面。


乾隆皇帝

即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公元1711年~1799年),清朝的第六位皇帝,入主中原後的第四位皇帝。

乾隆皇帝在位期間,在平定邊疆地區叛亂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績,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並且完善了對西藏的統治,統一新疆。乾隆時期,清朝的版圖達到了最大化。


如果單從文治武功方面來講,乾隆皇帝的確要勝於嘉靖皇帝,但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是他們的帝王權術。

首先,嘉靖作為皇帝,見多了權力鬥爭,他知道想要這個國家有條不紊的運行下去,就必須用對人,不僅要用,而且要他們相互制衡,這樣才有兩黨相爭,內閣才能平穩,權力才能集中在他一人身上。也正是因此,即使嘉靖皇帝不問朝事,他依然能將群臣玩弄於股掌,即使不可一世權侵朝野的嚴嵩也不過是嘉靖皇帝的一顆棋子,最後嚴嵩的下場也就說明了這一點。


乾隆皇帝的帝王權術主要體現在他用和珅這一方面,和珅作為一個貪官,但是他也有一定的能力,同時他能夠揣摩乾隆的心思,為乾隆排憂解難,以及重用和珅能夠制約其他權臣的權力。但是與嘉靖皇帝對待嚴嵩不一樣,和珅在乾隆時期並沒有收到該有的處罰,乾隆過度縱容和珅貪汙,他的權術對官僚機制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這也導致了清朝逐漸的衰落!

所以從嘉靖皇帝對待嚴嵩、乾隆皇帝對待和珅來看,嘉靖皇帝的帝王權術要更高明。


舊時樓臺月


歷史上的帝王都有些許“帝王權術”,這也是他們作為帝王的必有之術。將權術運用自如的不在少數,不過對權術運用的爐火純青的要數嘉靖和乾隆了 。如果非讓在他們兩個中比較一個高低,於情於理剛剛君都會選擇嘉靖帝,他的權術會更高一籌。

從皇位繼承看權術高低

我們來看一下兩位皇帝的簡歷:嘉靖,明世宗朱厚熜,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一共四十五年,他的皇位不是從父親那裡繼位而來,是在正德十六年,明武宗突然駕崩,沒有留下任何子嗣,唯一的親弟弟還幼年夭折,於是就找到自己的堂弟朱厚熜(嘉靖)繼承皇位。

乾隆,愛新覺羅·弘曆,清朝第六位皇帝。入關之後的第四位皇帝。乾隆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任三年零四月的太上皇,是中國實際掌權時間最長的國家,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與嘉靖不同的是,乾隆的皇位是從自己的父親雍正哪裡繼位而來。

首先,經過上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從出生來說,嘉靖在權術上就勝了一籌。嘉靖是從堂哥手中接過皇帝這個接力棒的,除了皇帝這個名號,之前沒有一點根基,這個皇位更像是大臣們和皇后的施捨,但是,嘉靖僅僅用了三年的時間,將實際的權利掌握在了自己手中,隨即開始他的打怪升級道路。

乾隆,則是雍正在眾多皇子中精心挑選出來的,在繼承父位的時候就大權在握,用一家子來說,乾隆是“親生”的,嘉靖則是“抱養”的,最後都都有所成,但是中間的鬥爭,乾隆遠沒有嘉靖的多。

從朝堂看權術

嘉靖在得到最高權力之後,迷信方士,崇尚道教。從嘉靖二十一年移居西苑,一心修玄,這個時候的嘉靖在餘後的二十多年中,很少上朝,但是卻將天下事盡知,朝堂上形成了以嚴嵩一黨、裕王一派和司禮監宦官一黨“三足鼎力”的局面,讓他們互相制約,互相爭鬥,有必要時再由嘉靖出面擺平。

而乾隆可謂是一個勤政安民的好皇帝了,弘曆總是卯時起床。要是夏天,這時候天已經很亮了,要是冬天五更才盡。在軍機處值班的十幾個人,每天都要留一個人值班到五更,恐怕乾隆第二天早上有事,需要個人答話。平時無事時弘曆也是 如此,有軍情情報時,即使是半夜也得處理軍務。

這麼一對比,貌似嘉靖又佔據上風,嘉靖將更多的權利下發給了內閣,由內閣行駛按照自己的意思來辦。不但效率高,而且很多事情能避免算到自己頭上。

剛剛才說

最後,剛剛君想從兩個皇帝身邊的“紅人”說起,這兩個善用權術的皇帝,身邊都有一個忠心耿耿的“紅人”,嘉靖身邊有嚴嵩,乾隆身邊有和珅。如果仔細一對比,嚴嵩和和珅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著名的奸臣,都是把持大權,都是皇帝身邊的紅人,都是和下一任皇帝關係不怎麼樣等等,這麼多相似之處難道是巧合,顯然不是。

這是因為,兩個人都代表著兩位皇帝的權術,這兩個人的成功是兩位皇帝在權術爭鬥中所必須給的,嚴嵩和和珅不這麼做,他們就不會活到下一任皇帝繼位。兩個皇帝只是在朝臣中培養了一條聽話的“狗”。兩人將權術運用的爐火純青。


剛剛才說


相對於乾隆皇帝來講,論帝王之術,嘉靖皇帝甩他一條街是沒什麼問題的,也許你覺得我這話說的有些誇張,別說,還真不是誇張,我們來分析一下兩位皇帝的帝王權術,就知道到底是孰高孰低。

先說乾隆皇帝吧,他自己給自己封了個十全老人,我覺著有點想笑。說正題,乾隆皇帝的帝王權術主要體現在他即為後著手收拾朝中兩位重臣,也是老臣,鄂爾泰和張廷玉,因為當時他並沒有自己的心腹大臣,什麼和珅之類的還未起家,所以他的手段其實還是比較簡單的,一方面安撫兩人,另一方面培養自己的心腹,等到時機成熟之後,用一派打擊另一派,說實話,這一點都是他爺爺康熙皇帝在明珠和索額圖兩人之爭的時候玩剩下的,最終也就是兩派慘敗,皇帝坐收漁人之利而已。至於到了後期,實在沒看出乾隆皇帝有什麼突出的帝王權術,主要是他的大部分時間也去寫詩了,要麼就忙著下江南了,哪有時間考慮那麼深的問題呢?

再來說說嘉靖帝,嘉靖帝的手段有多高呢,有一個詞能很好的描述“令人髮指”,你想想20多年啊,20年不上朝,當甩手掌櫃,要放在一些皇帝手裡,估計國家早就滅亡了,可嘉靖皇帝愣是就這麼幹了,並且在這段時間裡,國家還照常運轉,把所有的大權都交給了下面的官吏,可問題是,這些官吏也不敢造反那,為何?表面上看似嘉靖帝不理朝政,其實所有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用誰打壓誰,用誰捧誰,嘉靖皇帝心裡明的跟鏡子似的,所以看起來當時明朝有嚴嵩這樣的人,但也有張居正,如何擺平這些勢力,又讓他們更好的為國家效力,可以不是那麼簡單就能做到的,尤其是嘉靖皇帝在20來年不上朝,痴迷於長生不老的前提下。

綜上所述,僅僅說帝王權術,我覺得嘉靖皇帝確實要比乾隆皇帝高明的多,就算是乾隆皇帝的爺爺康熙,我個人感覺都比不上嘉靖帝,當然,能成為一代帝王,必定有很多過人之處,即便是乾隆,也有一些嘉靖所不能及的事情,所以,看待一個問題、一件事、一個人還更應該全面些。

圖片來源網絡。 我們筆耕不輟,閱盡鉛華,只為講述更精彩的歷史!


西平郡司馬


嘉靖皇帝在玩弄權術方面可以說是遠勝乾隆的,嘉靖與乾隆都很適合當皇帝這個職業,他們都懂得如何駕馭權臣 ,但明顯嘉靖更勝一籌。

嘉靖是藩王出身,由於正德皇帝的沒有子嗣,當正德皇帝駕崩後,內閣首輔楊廷和就擁立正德皇帝的堂弟為皇帝(就是後來的嘉靖),條件是嘉靖要把自己歸為正德一脈的子嗣,就是認正德皇帝的父母為宗。但嘉靖入京後卻巧妙地利用大禮儀事件獨操權柄。嘉靖將楊廷和,夏言,嚴嵩巧妙運用,又巧妙捨棄。玉煕宮中坐,天下盡掌握。從財政到軍事嘉靖對大明的一切無一不清。作為皇帝,比誰算盤打的都精。



到了最後,嘉靖卻將半世的罵名甩給了嚴嵩,同時留下了百世流芳的大清官海瑞,算是給自己洗白了。聰明的嘉靖將帝王之術玩弄的爐火純青。


與嘉靖相比,乾隆就是典型的富二代,同時由於明代大臣敢於直諫皇帝,所以皇權是受到制約的,皇帝需要更多的智慧和權術來駕馭群臣,稍有不慎就會被直諫甚至捱罵。 但是到了乾隆時期,大臣們更像奴才,大臣又回到誠惶誠恐的侍君時代了,乾隆的皇權沒有任何的制約,毫無忌憚的乾隆可以隨意發號施令。乾隆雖然也是唯才是用,但多數都是近親,而嘉靖的卻是真正的唯能力是用,試想下如果海瑞的直言天下疏遇到了乾隆,恐怕早就被誅連九族了。。



在《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皇帝說“用人之道,貴在知人。”嘉靖說到了也做到了,權力鬥爭其實就是人心的鬥爭,古往今來無不如此,煮酒論史,與廣大朋友共勉之。


雲臺山閒人


嘉靖皇帝和乾隆皇帝如果以權術論的話,我認為是嘉靖皇帝權術更厲害一些。

在中國歷史上出過不少雄才大略,集權於一身的皇帝。然而凡是能夠集權的皇帝,他們沒有一個是昏君庸君,基本上都是有才能的君主,而這些有才能的君主,無論是背上萬世罵名也好,但是他們總能做出一點事業。比如說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唐玄宗等。

然而在中國歷史上,有這樣一位奇葩的皇帝。他20多年不上朝,但是國家機器竟然還能完整的運轉。他20多年不理朝政,把中央的大權全部交給下面的官員,但這些官員竟然沒有一個能夠造反。他雖然表面上不理朝政,但是他仍然是國家大權的實際掌握著,這個皇帝就是嘉靖。在嘉靖時代,在他20多年不上朝的時間裡,國家依舊運轉著。朝廷大臣雖不說各司其職,但是卻都盡心盡力的為他效忠。比如夏言,楊廷和,即使是嚴嵩這樣集權於一身的大奸臣,嘉靖皇帝想要拿掉他,也是十分輕易的。

在中國歷史上,我實在是找不出第2個能夠在幕後攪動風雲,並如此流利的皇帝。恐怕嘉靖皇帝已經達到了人類權術的最高境界。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甩手掌櫃。但是一旦掌櫃真正甩手,他還能是掌櫃嗎?然而嘉靖做到了。這一點乾隆做不到,乾隆以後恐怕更沒有人能做到。





舊事舊人歷史說


帝王權術是指帝王運用權力的計謀和手段,無非恩威,玩的是一個平衡!

任何一個有權力、正常的君主都會玩弄權術為自己服務,沒有帝王權術的君主要麼被廢,要麼就是個傀儡被別人玩;

具體到嘉靖帝和乾隆帝哪個帝王權術高,可以看事實:

1.即位親政過程:

嘉靖帝是在堂兄明武宗死後無子的情況下,被首輔楊廷和依據《皇明祖訓》“兄終弟及”的條款並得到皇太后張氏的准許下迎立的;嘉靖到北京即位後,楊廷和卻要求嘉靖尊稱孝宗為皇考,而對嘉靖的親爸爸只能稱皇叔;嘉靖堅決不同意,並指出楊起草的遺詔中“興獻王長子(朱厚熜),倫序當立,尊奉祖訓兄終弟及之文,嗣皇帝位”認為武宗遺詔只是讓自己繼帝統(當皇帝),沒有讓自己繼宗統……由此引發“大禮議”,經過三年拉鋸戰,嘉靖應用手中的皇權取得了絕對勝利,由此拉開了嘉靖時代!

乾隆帝是在雍正皇帝秘立皇儲制度,駕崩後宣佈確立的,過程有序、順利!

嘉靖帝和乾隆帝繼位過程不同,無疑嘉靖帝帝王權術在這一過程中表現的比乾隆帝出色,但也是嘉靖抓住了楊廷和的遺詔漏洞,在自己有理的情況下站穩腳跟的!

2.治國理政的過程:

嘉靖帝在用人上前期張璁與夏言相抗衡,後期致使嚴嵩專擅朝綱,權傾朝野,致使國事糜爛,南倭北虜,連抗倭名將胡宗憲、戚繼光等要靠行賄才能建功立業……嘉靖表現的權術高麼?至於說他二十多年不上朝,也沒有大權旁落,那要歸功於他的祖宗——永樂帝朱棣設立的內閣,內閣有“票擬”權,具有一定的決策權,即使皇帝不上朝(像萬曆帝30年不上朝),國家機器也能靠大臣和一系列政務流程正常運轉!

乾隆帝在用人上前期鄂爾泰與張廷玉滿漢官員兩派平衡,後期劉墉與和珅還是漢滿官員平衡,就避免了一家獨大;並且完善軍機處,軍機大臣只是提建議、執行,決策權在皇帝,這就需要皇帝有權術來平衡操縱,也正是乾隆帝高超的帝王權術讓大清在他的手中成為“康乾盛世”的頂峰,平定邊疆叛亂,統一新疆……晚年提前禪位還繼續訓政,都體現出乾隆帝高超的帝王權術!

綜合而言,嘉靖帝和乾隆帝帝王權術都很出色,相對來說,乾隆皇帝的帝王權術無疑要高超些!




南門嶺的柿子樹


這兩位皇帝,一個是清朝皇帝,號稱“十全老人″開創了所謂″乾隆盛世″!另一個是明朝皇帝嘉靖!在他的治理下,明王朝不僅沒有明顯進步,扭轉頹廢的趨勢。反而日漸下落,國勢日艱(後因萬曆任用張居正改革,才稍紓囧態)。

這兩位皇帝中,乾隆好大喜功,愛享受、樂奢侈。卻也乾綱獨斷,做了一些利國利民的好事。但是因為他耍弄權術,為制衡臣下而任用並寵信大奸和紳。和紳在乾隆的默許下,貪贓不法搜刮民財,不僅積累下巨大財富,而且使清朝官場上下更加昏暗。將本就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清朝引入了下坡路,直接導致了幾十年後被洋人狠揍!



那嘉靖呢?他在初繼位時尚算振作有為,處事也算果決,有些政績。而後因為“大禮議″之爭,君臣之間幾乎鬧成了烏眼雞!自此而後,嘉靖開始修道煉丹,久處深宮而不上朝了!那朝政怎麼處理呢?好辦!用大奸臣嚴蒿父子執掌內閣,再以親信太監來監督之。宮外政事以內閣的"票擬″上奏和皇帝的"批紅”詔準來處理!這就給了佞臣上下其手的機會,嚴蒿打壓同僚,任人唯親。將明朝上下搞得一團糟…可以說明朝真正的敗落是自嘉靖而始!



總結:這兩位皇帝都有馭下之術,都能穩操實權。但是同時也都是在歷史轉折的關頭上,釆取放任自流的態度而不思上進,從而導致了幾十年後的王朝面臨著重重危機…


北疆同心


一般善於玩弄權術的君主,最常見的就是均衡權利,認為製造黨派,使其權利均衡,以此達到中央集權的目的,但是這種行為最致命的結果是會導致派系鬥爭嚴重,意見不一,甚至互相殘害,導致許多事情得不到執行。而真正會治理國家的君主,在權術方面收放自如,不但能製造平衡點,更能使得國家政通人和、功力強盛。而我們今天要將的這兩位,都打不到這種境界。

先來說說嘉靖皇帝,論權術,這位皇帝可以說是得到了朱元璋的真傳,善用親疏遠近的態度,挑起大臣間的矛盾,為其製造不和,使其互相牽制。

嘉靖皇帝的帝王權術玩的爐火純青。他對自己極為自信,大臣迎合他的意見就會被委以重任,反對他的意見就會遭殃。這看起來像是昏君的典型作風,但由於嘉靖帝確實太聰明,在他手下辦事的大臣基本玩不出他的手掌心。比如明朝著名的奸臣嚴嵩擅專國政長達20年時間,結果嘉靖帝彈指之間就讓嚴嵩家破人亡。但是嘉靖皇帝為人薄情寡義,獨斷專行,一生只為自己而活。

再來說說乾隆,乾隆時期和珅專寵,而且和珅鉅貪,可為什麼乾隆不辦和珅呢?難道他不知道和珅貪?乾隆心裡深知和珅貪錢不戀權,對乾隆那是絕對的忠心,而且,和珅不管是在軍事、文化還是理財方面,都是當時的佼佼者,乾隆需要這樣的人。雖然乾隆獨寵和珅,但是他也利用阿桂、劉羅鍋這樣的人來時刻提醒和珅,他什麼都知道,以此來警示和珅不要越線。而且在晚年,還把和珅這塊肥肉留給了嘉慶,不但給嘉慶留了大量的遺產,還給兒子樹立了地位,更是一筆政治財產。而且乾隆這一生的運營,也給自己落下了給好皇帝的名聲。

個人認為,單論在這方面的能力而言,我覺得乾隆是比不上嘉靖的,嘉靖完全是放權,利用黨派之間的鬥爭去制衡,而乾隆一生都在抓權,嘉靖把權術玩的是爐火純青,這點乾隆是比不上的,但是要論聰明,乾隆還是聰明點,他雖然權術玩不過嘉靖,但是,他制衡的也可以,還為自己落下給很好的名聲,而嘉靖,確把自己的名聲搞的太差。


青山難掩丶


玩陰狠薄情寡義昏庸成天擔心怕臣子奪他的江山的話題乾隆皇帝當然比不過嘉靖皇帝,多次撤掉、囚禁、殺害有克敵本領長久戰勝敵人的軍事能將,把堅固城池和萬里江山送給他人就是嘉靖皇帝夜不安寢苦思琢磨用兇狠威嚇別人的最愚蠢創作!

乾隆可不會這麼做!乾隆和康熙能大膽任用文臣周培公平滅葛爾丹、打敗吳三桂的反叛軍,平陝西、滅後明政權…………在周培公的能征慣戰軍隊達到好幾十萬軍隊時聽諂臣的奏摺明升暗奪了周培公的兵權!怕周培公的部下擁立周培公就把周培公調到盛京當了十年盛京提督,已至害得周培公這個江南出生的人害大病了,……康熙把大清朝的陪都讓周培公管理等於把周培公在苦寒之地給軟禁了!四面都是大清朝的滿人!但周培公卻不計前嫌為大清繪製了大量的巨幅航海地圖,又為康熙推薦了姚啟聖收復臺灣!…………

乾隆皇帝也能重用漢臣紀曉嵐、劉庸…………

還能在國庫虧空的時候找出能大肆搜刮民脂民膏非其莫屬的大貪能人——和紳來!雖然和紳搜刮的民脂民膏除供乾隆六下江南(三下江南、三下江東合起來稱六下江南!)充盈了國庫外,也填足了和紳的珍寶庫!但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再加上當太上皇三年期間卻總是寵著和紳!從沒查辦過和紳,但是乾隆皇帝駕崩後換了嘉慶皇帝,乾隆皇帝一生還落了個“寬宏大量”的好名兒!對嘉慶皇帝繼位前傲慢無禮的和紳得到了大查抄!抄出的贓物合計有十一億多兩白銀!相當於大清朝五年多的全部財政收入!!!…………乾隆皇帝給兒子嘉慶留下了這麼多財寶卻還得到了“寬宏大量”的好名聲!你說“乾隆皇帝”這帝王術玩得有多深!有多絕妙!比昏庸的“嘉靖皇帝”玩得多出色!!!…………


絢彩年華火熱青春


乾隆和嘉靖誰的帝王權術更高,我個人認為是嘉靖,原因如下:

嘉靖是以宗藩之子入京為帝,之後更是為了他爹和群臣剛起來了,可以對比光緒,被管成什麼樣了。咱們先不說昏庸不昏庸,他打擊舊朝臣皇族,總覽內外大權,皇權高度集中,在帝王權術上確實很牛。

再說乾隆吧,在野史上他是被康熙指定的隔代繼承人,在雍正死後,乾隆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反正是太后說什麼就是什麼,這個問題在權利的面前真的很奇怪,不知道因為孝還是那時候乾隆沒有權利,到後面他也挺厲害,傳位給嘉慶之後還能把持住權利,但是這也應該是他當了六十年的皇帝。

所以我個人認為在這方面還是嘉靖比較厲害。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關注我瞭解更多歷史知識,我是師哥講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