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請財神″的習俗,你認為是儀式還是迷信?

寧陽慧哥說事


請財神、祭祖先、拜祭門神保家仙客等各路神祇,這種習俗多少有迷信的成份,但更多的是過年的儀式感。

也許過年的方式各地有所不同,但傳承千年的習俗卻是民族經典文化最基本的載體。

有些習俗會被自以為精英的人士斥為陋俗和迷信,那其實正是自以為是者的淺薄與無知——

比如說:祭祀祖先,那並不是相信故去的先人靈魂有知,可以享用自己的供品,而是緬懷先人的功業,體現的正是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濃濃親情和溯本追源的尋根文化;而敬奉各路神祗,祈求神靈僻佑,也並不是老百姓愚昧無知和投機取巧(他們也明知道不辛勤勞作就不會有所收穫,財神爺也不會把人民幣撒在自家的院子裡,祈求天地龍王保佑五穀豐登風調雨順並不是自己要坐享其成而是體現中華文化中“人與萬物一體”的和諧主題,與今天“大自然是人類的朋友”的說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正如貼一個"福″字上天也不會把幸福賜給你,幸福還要靠努力拚搏去爭取,人們圖的是個吉祥的氛圍和心理安慰,上述儀式也是如此,人們要的是過年的那種神秘感和文化氛圍。

子曰“禮失求諸野” ——當一個民族在湍急的歷史浪潮中迷失了前進的方向時,就應該向傳統文化的載體——民間習俗——汲取智慧,而不是讓專家學者們閉門造車病急亂投醫~~~~您說對嗎?











寧陽慧哥說事


財神被信靠它的人扔掉了!









感謝讚美上帝


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史,很多寶貴的東西,一些傳統的優秀文化,被迷信,被丟棄實在讓人心痛!縱觀全世界包括髮達國家,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各具特色美好的神話傳說,你能用簡單的迷信二字粗暴的否定嗎?假如全世界都沒有了這種神話,沒有了這種文化傳承,也就沒有人類的文明史!你說對嗎?歡迎關注留言。





披星戴月一老農


個人認為所有的家庭共同參與的活動都可以算為儀式,比如過年放炮,吃團圓飯,正月十五的花燈,八月十五的賞月,這不能算是迷信,迷信是指沒有理智的相信,接財神是我們心中的嚮往,誰也不會真的以為財神會睡在自家炕頭,記得小的時候和父母一起接財神時,那種很隆重的儀式感,小孩子跑前跑後,媽媽問財神到了麼,我和妹妹一起連蹦帶喊的叫“到了,到了”那是一種美好的希望,是家庭的希望,希望日子越過越好!


嘉辰世界


我認為:在酒店等營銷場所,不是儀式,也不是迷信,而是一種心情的寄託與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雄關漫道A


首先是儀式,與其說是迷信,不如說是信念,最起碼是美好願望。請財神到家,求財神保佑,好像這些儀式有了,心裡就踏實了。


安華老師助力高考語文


求得寶爺家中座,一生榮華富貴向須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