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和唐高祖誰的貢獻更大,誰更厲害?

提問達人魔力俠


首先,隋文帝是一代豪傑,結束了華夏大地近四百年的紛亂動態局面,重新實現了中國的大一統局面。類似秦始皇一樣結束了春秋戰國幾百年的動亂紛爭,第一次實現了中華民族統一多元中央集權格局的形成。當然秦始皇的功績可能更高,但都是大歷史上承前啟後的大人物,都為中國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其次,唐高祖李淵是結束隋末戰亂,進一步加強深化隋朝的大一統局面,成為隋唐盛世的承前啟後的重要人物。類似漢高祖劉邦的,結束了秦末農民戰爭,開創了之後的文景之治、武帝盛世等等漢朝四百年基業。

最後,如果一定要進行區分,試著從大歷史的角度而言,隋文帝的貢獻可能略高於李淵。


田間一書生


隋文帝楊堅與唐高祖李淵,本是一家親。楊堅的皇后獨孤氏是李淵的小姨,李淵便是楊堅的親外甥,李淵是隋煬帝的表哥。從北朝西魏開始,中國歷史出現了“三家演義”的奇特局面。除楊、李兩家外,還有宇文家族,先後統治了450年曆史。傳說,這三家人的高祖本是結義兄弟,宇文家是大哥,楊家是老二,李家兄弟最小。在一次打獵時,因為追一隻兔子而誤入軍營,從此,“關隴集團”登上了歷史舞臺,開啟了“三家演義”的歷史時代。

先是宇文家族篡奪西魏,宇文覺建朝立國,國號“周”。周朝歷五帝共享國24年。公元581年,楊堅廢周靜帝自立,建立隋朝。公元618年,隋煬帝表哥李淵滅掉大隋建立唐王朝。在李淵建朝之前,宇文家族後人宇文化及逼死隋煬帝自立為帝,國號“許”。立國不到半年,宇文化及就被竇建德擒殺。宇文家族在報了奪國之仇後,與楊家一併退出歷史舞臺,“三家演義”宣告終結。

所以,這一段打來打去,殺來殺去的歷史,實際上就是幾家親戚在打架。

扯了這麼一大段閒篇,也是為了回應問答,以看清楚這幾個親戚的相互撕逼,然後相互抹黑。即便是正史記載,也不一定是真相,比如李世民把自己身上的瘡疤全部賴到表姨夫楊廣身上。論歷史功績,李世民還不一定幹得過楊廣,沒有大隋奠定的基礎,哪有大唐盛世的迅速到來?抹黑就抹黑吧,還給別人上了個千古招罵的諡號“煬”。

剛才說了,沒有大隋基業,大唐盛世還不一定很快到來。大隋是文帝楊堅得來的,而大唐盛世卻不是唐高祖李淵開創的,僅此一點,楊堅秒殺李淵。且看:

第一,統一中國,促進民族大融合。北朝時期,楊堅之父楊忠因輔助宇文泰有功被賜胡姓普六茹。楊堅得國後,恢復漢姓,立即推行漢化。此舉贏得了中原漢民族的認可,楊堅以此迅速穩定了北方全境。

楊堅在位期間,軍事上攻滅陳國,成功地統一了嚴重分裂數百年的中國。統一中國之初,南朝並不服氣,起兵造反,很快被坐鎮南方的韓擒虎、賀若弼鎮壓。繼而,又反。開皇十年(公元590年)文帝委任楊廣為揚州總管,授命平叛。楊廣當初帥兵南下,秋毫無犯,深得南朝人心。再度南征,楊廣甚至南朝反叛皆因文化差異所致。於是,在平定高智慧的叛亂後,楊廣宣佈承認南朝為中原文化主流,這就讓流落南方的中原文明重新迴歸,民族文化大融合促成。同時,楊廣學江南方言,娶江南妻子,親近江南學子,重用其中的學者來整理典籍。楊廣實地在江南花了十年心血攏絡人心,緩和了南方的怨恨和懷疑,在軍事佔領後推行合理的行政,打破阻礙南人成為忠於隋室臣民的許多政治和文化隔閡。

李淵建國後可以說是坐享其成,在消滅各地割據勢力之後不久,就於武德九年(公元626年)被迫讓位於李世民。在位八年時間,大概就做了三件事。一件是滅隋,一件是掃滅“煙塵”,再一件就是讓位。李淵雖然在隋朝末年起兵奪取政權,結束了隋末以來的武裝混戰,是大唐帝國的開創者,歷史功績也是不小。但與隋文帝相比,則是螢火之於皓月。

第二,擊破突厥,建漢代以來不世之功。北方原本就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就連楊堅也被賜姓“普六茹”。加之北方政權更迭頻繁,各朝均要給突厥獻禮進貢。楊堅即位,不再給突厥禮物,突厥怨恨,起兵入寇。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擊破突厥,突厥求和而文帝不許。此後,楊堅採取打拉策略,瓦解了突厥勢力,迫使突厥不得不尊稱楊堅為皇帝,不得不對隋表示忠誠。楊堅挑撥分化及軍事打擊下分裂突厥成兩部,東突厥部啟民可汗稱臣內附,上隋文帝尊號“聖人莫緣可汗”,這是中華天子兼異族國君的首例。

這一點,就別提李淵了。

第三,治國有方,開創“開皇盛世”。文帝在位期間,修繕朝政,發展經濟,大隋臣民樂享太平,“開皇盛世”如期到來。

一是推行均田制,整頓戶籍。開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搞了一次全國人口大普查,查出“陰漏”男丁44萬多人。隨後,迅速把豪強手裡依附的人口解放出來,增加了國家的勞動力,調動貧苦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使國家掌管的納稅人丁數量大增。

二是確立三省六部,簡化地方官制。內史省、門下省、尚書省為最高政務機構,其中門下省設吏、民、禮、兵、刑、工六部。開皇三年,楊堅從河南道行臺兵尚書楊尚希的建議,廢郡,改為州、縣二級制。州設刺史,縣設縣令。簡化體制節省了地方政府開支,減輕了民眾負擔。這種體制被唐朝幾乎全盤繼承,李淵等於撿了現成。

三是制定《開皇律》,廢除了嚴酷刑罰。開皇元年(581年),楊堅下令命高熲等人參考魏晉舊律,制訂《開皇律》。開皇三年(583年),楊堅又命蘇威、牛弘修改新律,刪除苛酷條文。《開皇律》將原來的宮刑(破壞生殖器)、車裂(五馬分屍)、梟首(砍下頭懸掛在旗杆上示眾)等殘酷刑法予以廢除。規定一概不用滅族刑。《開皇律》對後世律法影響深遠,楊堅修訂的法律唐朝都基本上繼承了。

第四,下詔求書,發展傳承中華文化。春秋、漢代的文化典籍因幾百年來的混戰,因戰火焚燬、遺失大半,公元583年隋文帝下詔求書,獻書一卷賞絹一匹。“民間異書,往往間出”,“一、二年間,篇籍稍備”。隋時的藏書量是中國曆代最多的,隋朝藏書最多時有37萬卷,77,000多類的圖書。而大唐藏書到了唐玄宗時期才達到80000卷,且有28000多卷是唐人自著的。楊堅不僅鼓勵獻書,更鼓勵讀書,“建國重道,莫先於學”,一時間讀書之風盛行起來,“自是天下州縣皆置博士習禮焉。”。在這個基礎上,隋煬帝於大業二年(506年)開設科舉。這一制度影響了中國1400年。

僅這幾點就足夠李淵自慚形穢了。


綠野萍蹤01


兩位雖然都是開國皇帝,但是論貢獻來講,唐高祖李淵跟隋文帝比起來簡直差的不是一星半點,二者不可同日而語。


隋文帝像

從歷史上看隋文帝開創的隋朝呈現出兩個作用:其一,結束了四百多年的南北朝分裂局面;其二,承前啟後的過渡時代。既跟南北朝時期保持著緊密聯繫,又是唐代三百年江山的奠基者。隋文帝在歷史上的意義非常重要,特別相對於唐朝而言。那麼我們下面具體說說。


隋文帝像

一、建立全新的政治制度。隋文帝登基以後改革了北周的官僚體質,國家政治體制改為三省六部制。地方從原來的州、郡、縣三級改成州、縣兩級。這樣原本造成州下面的行政區域過渡細化的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由於隋文帝果斷的廢除郡,這樣不僅精簡了機構,消減了開支,同時也解決了官多民少的問題。隋文帝同時廢除了從三國時期就沿用的《九品中正制》,面向社會廣招人才,這也為後來得科舉制開創了雛形。那麼顯然唐高祖在這點上妹有絲毫的功績。


李淵畫像

二、消滅南北朝割據,國家從歸大一統。

三、統一貨幣,度量衡。楊堅統一了幣制,廢除其他比較混亂的古幣以及私人鑄造的錢幣,改鑄五銖錢,世稱“隋五銖”。“隋五銖”背面肉好,皆有周郭,重如其文,每錢一千重四斤二兩。 “車書混一,甲兵方息。”度量衡在隋文帝時重新統一。“隋氏混一南北,凡齊、周之故老,梁、陳之舊臣,鹹薈粹一朝,成文章之總彙。”除此之外,楊堅還曾頒佈“人年五十,免役收庸”、“戰亡之家,給復一年”等仁政措施。而且多次搞人口普查。


簡要陳詞,諸如改革害有很多,比如設置糧倉什麼的,反正通過隋文帝的開皇之治,致使隋朝就兩個成果,人多、有錢。以至於貞觀十一年糧倉裡的糧食布匹害沒用完,1969年在洛陽發現了一座隋朝糧倉——含嘉倉遺址。面積達45萬多平方米,內探出259個糧窖。其中還有一個糧窖還留有已經炭化的穀子50萬斤。由此可見的隋朝的富裕與強盛。所以隋文帝對隋的建立其功績不亞於秦始皇對統一六國的大秦的建立。而李淵登基全部繼承了隋制,對外主要靠李世民攻城拔寨,對內主要靠李建成籌集糧草,補充兵員,跟隋文帝比起來,李淵顯然不夠資格來競爭誰做的貢獻大。


地中海的蔚藍29395427


對於隋文帝,我們總是認為他是隋煬帝楊廣的父親,有人說,有子必有其父,其實也錯了,隋文帝也是個近乎完美的人,他結束了南北朝戰爭,統一了中原。



而楊堅雖然是謀朝篡位得來的天下,但是他統一了中原,避免了讓華夏成為歐洲一樣的四分五裂的國家,尤其是楊堅創立的科舉制度和迥避制度延續至今。



而李淵,我們大部分對他很陌生,即使是《舊唐書》《新唐書》《隋唐演義》都可以說對他很陌生,而對他的兒子李世民關注度比他還高,導致我們對李淵以為只是靠兒子的皇帝。



其實李淵也是很有想法的皇帝,奪得天下,利用自己的人脈和資源就能看出來,李世民登基後淡化了李淵的成就感,而且能做上皇帝確實是李世民的功勞。

我是獨坐靜飲淡看世態炎涼,喜歡歷史文化的請關注我吧,我會給你帶來最好的問答。


獨坐靜飲淡看世態炎涼


隋文帝

首先呢,在中國的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大分裂大亂時就只有兩次,第一次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第二個就是南北朝大亂世時期。

隋文帝結束了從東漢末年,一直到隋朝幾百年的分割狀態,建立隋朝,統一中原,促進民族融合,開放科舉制,確立三省六部制等等,這點與秦始皇統一六國可媲美,只是前者是先驅。為後期唐朝盛世奠定了基礎。可以說的是豐功偉績。

所以呢,隋文帝的外甥,也就是唐高宗,只是繼承了前朝的一些規章制度,可以說沒有隋朝的奠基興許就沒有所謂的大唐盛世,你看看唐朝建國才花了短短几年!

所以說還是隋文帝貢獻大!


歐陽伍豪


自亂晉以後,隋文帝一統華夏,漢人吐氣。訂章法,立制度,中央集權。均土地,薄賦稅,用蘇民困。特別是科舉取仕,激發了多少代年青人的熱情。一千多年來,隋朝的制度,被後世沿用。這未嘗不是隋文帝對歷史的貢獻呢。然而,選擇接班人的失誤,使國家退歸混亂狀態,文帝不免難辭其咎。相比於唐高祖於其子唐太宗合力打造大唐聲威,遜色不少了。

有的西方學者,肯定隋文帝改革封建社會制度,所起的偉大作用。但是再好的政治制度,自已不能保持下去,只能算作嘗試。

大唐因襲隋制,終究創造了歷史的輝煌。若蓋棺論定,隋文帝因小失大,唐高祖因大失小了。


錢君史話


隋文帝貢獻最大,隋文帝更歷害,他統一南北,開創三省六部制




傑哥208733768


楊堅開創大隋三十七年,李淵開創大唐三佰多年,您說誰的才能高。


高樵96013041


肯定唐高祖偉大,唐朝傳承了幾百年,對中華民族文化影響現在還深刻,唐朝幾百年沉澱的中華文明,不是隋朝能夠比的,這樣比你就知道誰偉大了


傳奇金融帝國


這個自然是隋文帝了,繼秦始皇后,又一個制定社會制度又被認可的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