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活到60歲不死就要活埋嗎?

付宇慧


老人倉

(民間傳奇故事)

在豫西南,有個村莊叫老人倉。據傳,在秦朝時,秦始皇一統天下,車同軌,馬同路,實行井田制,統一度量衡。

那一天,秦始皇心情舒暢,離京巡遊,晚上住在行宮時,忽聽行宮外有觀天視像的對答之聲。

原來,有一年過花甲的老者與一儒生,正在談天論地。儒生說,老師,都說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雖年過花甲,但閱歷豐富,你可知今朝天子,身在何方?現居何地?

老者淡然一笑,仰頭望著閃爍的星空,用手捋著花白鬍須說:我夜觀天象,紫薇星己遊離出宮,現距你我不足五十餘步。

正在行宮閉目養神的始皇贏政一聽,面色蒼白,心中大驚:世上還有這等奇人?他急命身邊持衛,用龍被裹住龍體,偷偷隱藏到行宮外面的葡萄架下。

這時候,儒生又問老者說:你再看看,現在當今天子身在何處?老者聞言,哈哈大笑:當今天子,距你我不足二十餘步,正躲在葡萄架下,渾身發抖,葡萄架雖是藏身上地,但遮不住紫薇星耀眼的光芒。你看那顆星,光芒四射,但通體抖動不停,像是受到某種驚嚇,才會出現這種情形。

躲在葡萄架下的秦始皇一聽,大驚失色,他急命左右,連夜護駕回宮,他心中暗想:我貴為一朝天子,行蹤詭密,誡備森嚴,可我身在何地,藏身何處,卻有人看得清清楚楚,而如今,我號令天下,修築長城,抵擋外敵,大興土木,擴建阿房宮,已引起民怨沸騰,若有人謀我項上人頭,那不是易如反掌,形如探囊取物?若不除之,如何了得?

於是,秦始皇便下了一道史無前例的聖旨,歷史上叫“焚書坑儒”。順便發了一通驚魂未定的私憤:人活百歲無宜,年滿六十花甲,人老朱黃,在家不能耕作勞動,外出不能從軍打仗,於國於家都是一個累贅,凡是年滿一個甲子者,不死也得活埋。

君無戲言,如雷貫耳。秦始皇一聲令下,舉國儒生與老人,便慘遭了被活埋的命運。歷史上只有焚書坑儒的記載,年滿六十甲子,被活埋一事,雖然沒有被記入正史,但流傳於民間與歷史上確有此事。

再說,那天晚上,在秦始皇行宮外面談天論地的那位老者與儒生。自知口無遮攔,洩漏天機,一句戲言,卻惹來了殺身之禍。那位儒生,因為好奇多嘴,竟然沒有逃脫被活埋的命運。但這位老者,雖己年過花甲,卻不願就這麼不明不白的死去。就偷偷告訴自己的兒女們,用磚砌了一個圓形的空墳墓,只留一個方便遞送碗筷的小洞口,把自己圈在墳墓裡,雖不敢面見世人,卻在裡面偷偷地活著。

後來,許多年滿六十甲子的老人,為了躲避被活埋的命運,都效仿他的樣子,讓兒女的提前給自己砌了一座活人墓,美其名曰“老人倉”。顧名思意,便是專門儲藏老人的地方。

到了漢唐時期,有一西域小國,對中原王朝早已虎視眈眈,為了尋找進攻中原的藉口,便以進獻寶物為名,向朝廷進獻一頭四不像的猛獸怪物,似牛非馬,體大如牛。限當朝皇上,在三日之內,務必說出此怪物的真實名稱。若三日之內,指認不出,便以十萬鐵蹄,踏平中原王朝,直至俯首稱臣,進獻皇室美女,方可罷休。

這道欺人透頂的難題,卻把皇上急出了一身冷汗,他連夜召集文臣武將,立刻上朝進殿議事:這西域使臣,也是欺人太甚,競拿一怪物來威脅我天朝君臣。我天朝受此羞辱,實屬罕見,自今日起,無論文臣武將,不分官職大小,若認出此怪物名字者,封候拜相,賞金萬兩。若認不出此物者,便是死罪,立刻推出午門,嶄首示眾。

三天時限,兩日己過,許多文臣武將,認不出此類怪物,皇上一怒之下,都被活生生嶄首示眾,滿朝文武官員,勢若驚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

再說這朝中有個叫孝廉的文臣,因為官清廉剛正而得名。這天下朝之後,他茶不思,飯不進,唉聲嘆氣。明天是最後期限,皇上親自點名的十位大臣之中,也有他的名字,如若認不出此頭怪物,明天就是他的死期。

這晚,他翻來覆去難以入睡,深更半夜,偷偷鑽進隱藏父親的密室,他想見父親最後一面,為臣為子,盡最後一份孝心。老父親己經鬍子花白,八十有餘,競揹著當今皇上,還在偷偷地活著。

孝廉一進密室,雙膝跪在父親的面前,捶胸低頭,失聲痛哭,訴說當今天朝遇到了天大的災難。老父親一聽,也覺得十分好奇,就安慰孝廉說:吾兒不要悲傷,請你仔細向我說出那怪物的形狀,長相,也許老夫能助你一臂之力。

於是,孝廉便仔細向父親描述那頭怪物的長相,說是野馬,但兩耳直立,尖細而短小,沒有馬鬃,毛髮灰暗。肚大如牛,但嘴巴奇尖,牙齒鋒利,四肢短小,沒有蹄子,但爪子鋒利,看著像驢,但紅眼綠晴,賊眉鼠眼……

老父親一聽,沉思片刻,便不緊不慢地告訴孝廉說:吾兒莫驚,這八成是西域使了法術,你明日上朝,懷抱咱家那隻紅公雞,袖藏咱家那隻黑狸貓,你直奔那隻怪物而去,紅公雞陽氣最盛,你如此這般,那怪物見後,必會現出原形。

第二天早朝,孝廉依照父親的吩咐,懷抱那隻紅公雞,袖藏那隻黑狸貓。離那隻怪物只有十步之距時,孝廉用一根繡花針猛刺那隻大紅公雞的雞冠,大公雞立時疼得“咯咯”大叫,鮮紅的雞血從雞冠噴湧而出。

說來也怪,那怪物聽到雞鳴之聲,看到鮮紅的雞血,諾大的體形,立刻縮小了幾倍,說時遲,那時快,黑狸貓從孝廉的袖口一竄而出,直奔那隻越變越小的怪物撲去,一口咬住怪物的脖子,只聽“吱吱”慘叫兩聲,便一命歸西了。滿朝文武百官,走近一看,原來是隻紅眼鼠精。西域使者,見破了法術,便不辭而別,悄悄溜之大吉。

解了天朝的滅頂之災,皇上親自起身,拉孝廉的手說,愛卿真乃奇才,你用何種方法,識破了西域賊人的奸計?孤拜你為一品宰相,賞金萬兩,你看如何?

孝廉一聽,急忙跪拜在地:謝主隆恩,微臣有罪。皇上聞言,大惑不解,你是我天朝一等功臣,救我天朝於水火之中,愛卿何罪之有?孝廉磕頭如搗蒜:微臣不敢亂講。皇上大手一揮:但說無妨,免你無罪。

孝廉把天朝怎樣遇到西域賊人的戲弄,怎樣求告父親出謀劃策的前後經過,都如實告知了皇上:因老父親已年過六十花甲,還在世上勾切偷生,微臣犯有欺君犯上之罪,還請我主予以寬恕。

皇上得知實情,仰面哈哈大笑,那是前朝的陋俗,於本朝並無干係,老年人閱歷豐富,本是國之愧寶,自今日起,徹底廢除前朝的綱常,人過六十甲子,不許活埋,要尊老愛幼,以史為鏡,才是我天朝的傳統美德。

到了宋元時代,又有抬頭之勢,直至解放初期,在我國偏遠山區,還有活埋老人的習俗。在河南,西安,安徽等地,以“老人倉”命名的村莊,到處都有,這就是六十甲子,活埋老人的歷史證據。


風雲劍90031177


首先不知道你是從哪裡得來這種消息源,那麼再說說這個問題,你是說的哪個古代,商?秦?三國?唐?清?以上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幾個朝代也沒聽說過歷史學家有驗證過有這個問題,從古至今都有關於人權的定論,到現在只是更比較高級而已,所以你說的60歲後就活埋那是不存在的問題,唯一可以解釋的是古代醫療比較落後,人的平均壽命較短,所以你的問題可以理解為後者還是可以立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